SMC 資料庫
關鍵字「諾貝爾」搜尋到 44 個項目 :
2020-10-06
2020諾貝爾生醫獎 線上解析記者會後新聞稿
2020諾貝爾生醫獎於10月5日台灣時間下午揭曉。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生醫領域專業學者:陽明大學生科研究所退休教授周成功、長庚大學生醫系客座教授羅時成,與中興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林赫,三位專家解析與評論本次獲獎的研究。
閱讀更多 2020諾貝爾生醫獎 線上解析記者會後新聞稿2023-10-23
「最新研究發現基因編輯的雞可抗禽流感」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於台灣時間2023年10月10日發表一篇研究,提出基因編輯可能是用於培養可抵抗禽流感的雞的一種方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基因編輯技術與培育雞品種的台灣專家,解析這篇研究結果以及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結果,作為應對和討論如何抵抗禽流感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閱讀更多 「最新研究發現基因編輯的雞可抗禽流感」專家意見2023-07-28
「南韓研究找到室溫超導體」專家意見
本月27日,新聞報導南韓科學家刊登在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平台上的兩篇研究,宣稱成功找出室溫常壓的超導體,若經驗證後可實際應用,將帶來科技和工業的重大變革。臺灣研究超導體的專家指出,此結果如果證實為真,商用與消費電子的關鍵元件一旦從半導體換成超導體,「散熱」這個名詞將成為過去式。但專家也提醒,仍待進一步更精密的確認在完全零電阻、完全抗磁性的數值。
閱讀更多 「南韓研究找到室溫超導體」專家意見2023-03-01
「研究:葉蟬有高速且節能的排尿方式」專家意見
在今(2023)年3月1日,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一份最新研究,「Droplet superpropulsion in an energetically constrained insect」。研究發現,葉蟬(leafhopper)會將尿液集中在尾部後,透過尾部的特殊構造:尾針(anal [...]
閱讀更多 「研究:葉蟬有高速且節能的排尿方式」專家意見2023-01-05
「研究發現線蟲吃較少可延長壽命的原因」專家意見
2022年5月3日,國際期刊《自噬》(Autophagy)發表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許翺麟特聘教授主持的研究,發現限制攝食可延長線蟲壽命的關鍵,在於一種蛋白酶,簡稱SAM-1,這種蛋白酶可以調控與細胞自噬作用有關基因表現的多寡。過去雖然已經知道限制飲食可以抗老化的效果,與細胞自噬有關,但不清楚詳細調控機轉。這篇研究從線蟲身上找到較詳細的機轉,為後續研發抗老化或延長壽命的藥物方向,點亮一盞明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台灣研究線蟲的相關專家發表看法。
閱讀更多 「研究發現線蟲吃較少可延長壽命的原因」專家意見2022-10-21
「科學月刊50周年紀錄片」專家建議與鼓勵
《科學月刊》自1970年成立至今53年,每月出刊,累積了超過六千人次的台灣科學家,撰寫了超過四千萬字的科學知識介紹與評論。本月10/29(六),科學月刊即將舉辦50紀錄片的首映記者會,超過30位專家誠摯給予建議與鼓勵。
閱讀更多 「科學月刊50周年紀錄片」專家建議與鼓勵2022-10-11
戴口罩會因缺氧引起癌變?解析
一則謠言標題為「口罩致癌」,謠言宣稱: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缺氧,這會在人體中產生酸性狀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與MyGoPen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希望能依實證醫學研究的精神,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此次解析將會即時提供給MyGoPen完整引用。
閱讀更多 戴口罩會因缺氧引起癌變?解析2021-01-28
科學研究中的相關與因果
有段逸事敘述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差點死於肺炎,幸好佛萊明(Alexander Fleming)發明青黴素(盤尼西林)救了他。事實上,並非青黴素拯救邱吉爾;青黴素對於許多病菌並無作用,包括肺結核的病原結核桿菌。真正拯救邱吉爾的,是磺胺類藥物(sulfonamides)。
閱讀更多 科學研究中的相關與因果2020-11-25
論壇:科普知識從哪來——科普形態的轉變
科學研究如何傳遞到大眾媒體?為什麼會變成大家口中的「偽科學」與「假新聞」?科學家與記者之間又如何溝通協作?這是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後簡稱SMC)關心的核心命題,也是SMC設計電話民意調查題目與規劃論壇時,希望有機會與大家一同討論的議題。
閱讀更多 論壇:科普知識從哪來——科普形態的轉變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