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報導為與工商時報合作,並刊載於〈科學家新視野專欄-減碳如何接軌國際?台灣尚缺即時科學數據〉。

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專案主任 高佩懃

每年氣候峰會開幕之前,許多國際學研單位會陸續發布氣候變遷的最新研究與評估報告。這些報告以「實際掌握的科學資料與證據」告訴大眾,我們離暖化有多近,也讓國際社會知道距離限制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有多遠。除了了解全球的情況,各國也需要依靠這些科學證據,釐清國內主要的排放源,評估減碳政策成效,才能對症下藥。

今年全球的科學媒體中心(SMC)共同舉辦全球碳預算國際記者會,邀請了研究團隊報告全球的狀況,和各國專家解析國內的減碳成效。舉紐西蘭為例,不同於多數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以二氧化碳為主,且來自能源部門;紐國溫室氣體排放源主要來自畜牧業的甲烷;澳洲作為產煤大國,但因為增設太陽能板,減少22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若無各國在地的研究資料,難以精準制定減碳政策。

即使台灣在諸多國際組織中並非會員國,但人均碳排名列前茅,政府有責任提供精確的統計報告,告訴民眾現有狀況,依據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實際情況,制定更明確的氣候政策。

從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第一工作組報告開始,到COP27的決議,以「現有的最佳科學」來制定可落實的氣候政策,是國際上不斷強調的重要概念,這些每年盤點評估的國際報告,就是最重要的政策基礎。以全球碳預算報告為例,「碳預算」是指我們距離減量目標的剩餘排放量。因此要先設定目標,如「2050零二氧化碳排放」;再盤點現有排放量,像今年預計全球排放總量是406億噸二氧化碳,才能預估全球還剩下多少時間來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臨界點。

其他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國際報告,像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特別著重現有的減量策略和淨零排放的落差;調適差距報告(Adaptation Gap report)則呈現面對當前氣候風險,調適的行動與資金都太過緩慢的全球問題。這些報告設定了全球氣候變遷政策與談判的議題,使其聚焦在有科學實證基礎的範疇,也影響各國的經濟、貿易政策,像是歐盟即將徵收碳稅、跨國企業要求生產線達成淨零碳排,要徵收多少錢?怎麼認證排放量?都有相應的科學依據。

很可惜的是,無論是減緩或是調適,台灣目前都缺少能即時與國際接軌的科學資料,例如政府發布的年度報告,內容多是前一年的統計數據。這也凸顯台灣要以「現有最佳科學」制定氣候策略,還有一段路要走,且更難在國際氣候議程中發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出對COP27的觀察時,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就以排放差距報告為例,提到台灣若要發展類似的資料,必須細部了解台灣在關鍵領域的排放狀況與目標落差。然而,要落實減量目標,需要完整的2050淨零路徑研究,才能知道最有效的政策工具,而一旦目標擬定,產業界才能因應減碳情境而有所準備。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認為,現在缺乏一個客觀、獨立的科學機構,評估中央與地方政府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執行成果,並提出年度檢討報告及政策建議,缺乏這類機構使台灣的氣候政策成果,缺少有力的監督。

政府機關已經看到國際上對於減緩和淨零的需求,但應對氣候變遷不可或缺的調適,資源仍遠不及減緩。中央研究院環變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說明,政府正在規劃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需要有額外預算的投入,徹底了解未來氣候變遷對台灣的衝擊,完成有科學依據的風險推估,才能規劃出合宜的調適方案。

台灣雖然不是國際條約的締約方,也非聯合國會員。但是台灣的經濟規模與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全球都名列前矛,難以迴避國際減碳的責任。若在制定減緩與調適政策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支撐與討論,不僅難以接軌國際,更難創造與社會溝通討論、推進氣候政策的空間。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