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

砷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地殼中的自然元素,人體可能會透過食物、水或是空氣將砷攝取進體內。[1]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 Taiwan, ILSI Taiwan)2017年的專欄顯示:「砷的型態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兩大類,有機砷通常存在於海產類的食物中居多,對人體的毒性較低;而無機砷的毒性高於有機砷,長期攝取過量的無機砷,會累積在人體的肝、腎及膽等器官中,引起慢性砷中毒。」[2]

同時,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也已將無機砷列為1級致癌物(確定為人類致癌因子)。對此,專家針對砷如何污染地下水與土壤、稻米中的無機砷,以及相關因應措施回應如下:

 

2020年01月02日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特聘教授兼生農院副院長 李達源

1950年代,臺灣曾發生過「烏腳病」的砷污染事件。當時,烏腳病盛行於臺灣西南沿海,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烏腳病發生原因可能是因當地飲用的深井水(地下水)中含砷過量而引起慢性砷中毒。因地質特性的因素,臺灣濁水溪沖積扇、嘉南平原、屏東平原,以及蘭陽平原的地下水砷濃度偏高。除了直接飲用砷含量高的地下水可能造成人體健康之危害外,受到砷污染的地下水也可能滲透進入土壤,或是因灌溉而被累積於土壤中。又地表之火山口或地熱溫泉水也造成關渡平原土壤中砷濃度偏高。

由於水稻需在浸水土壤中栽培,砷的溶出性會較旱田土壤高,因此和其他作物相比,水稻更容易吸收、累積砷。故以稻米為主要飲食型態的臺灣民眾,可能會經由食用砷污染土壤生產之稻米,攝取砷進入人體而有砷暴露的風險。稻米中所含的砷包括無機砷和有機砷,無機砷之毒性高於有機砷。我國衛生福利部參照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之建議,訂定食米中無機砷含量之衛生標準值為每公斤白米中砷含量為200微克(0.2 ppm)、糙米為350微克(0.35 ppm),並自民國108年1月1日起施行。

稻米中無機砷的含量會受到土壤中砷的濃度和栽培土壤的環境條件(例如:水分含量、磷酸根和矽酸根濃度等)所影響,也會因栽種水稻的品種不同而異。因而我們如何研擬出透過適當的土壤管理(例如:排水、施用磷肥或矽肥等)和選擇栽種水稻品種的方法,來降低稻米中無機砷之濃度是當務之急。環保署已透過調查掌握了我國地下水和土壤砷污染之潛勢區,我們應加強這些潛勢區中生產稻米之砷(無機砷)含量的監測和調查,並建立一套栽培水稻之土壤管理和品種選擇的輔導制度,來降低我國民眾因攝食稻米而遭受砷危害健康之風險。

 

2020年02月18日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 張尊國

砷是一種廣泛存在的自然元素,地殼中含量豐富度排名第20名。而我們生活中也充滿砷的應用及其製品,包括藥品、動物飼料、農藥及半導體材料砷化鎵等。砷被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意表「確定為人體致癌物」,暴露到砷可能導致噁心嘔吐、白血球和紅血球的生產降低、心律異常、血管受損和多種類型的癌症。砷包括有機砷和無機砷,有機砷毒性低,易被人體代謝排出,常見於魚類、貝類等海產;無機砷中三價砷化物及五價砷化物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砷物種,其中三價砷的毒性比五價砷大60倍。

我國食藥署已公告《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將以前散落在《罐頭食品類衛生標準》、《冰類衛生標準》中的重金屬、真菌毒素及其它污染物質等限量標準整合。其中在無機砷部分,糙米、胚芽米限量標準為0.35ppm(百萬分之一濃度),白米0.2ppm,嬰幼兒食品的原料米0.1ppm,藻類1 ppm,魚、貝、甲殼類等水產動物則為0.5 ppm。砷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係經由食物、飲水、呼吸及皮膚接觸。民國60年代,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發生烏腳病,即是因長期飲用的地下水中砷含量過高所導致。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環保署因砷危害的嚴重性,將飲用水水質標準設定為0.01 mg/L,臺灣亦同。

目前,臺灣農地砷含量較高的有兩處,北投關渡平原有百餘公頃農地砷的濃度超過國家土壤污染的管制標準60ppm,肇因於長期引灌水源中含溫泉所致,所幸其上生產之稻米尚符合國家標準;嘉南地區亦有極少數因灌溉造成土壤砷含量偏高之農地。農糧署每年都針對全台可疑地區定期採樣追蹤,偶有發現糙米超標即列管銷毀,同時也發現糙米與土壤砷含量高低無必然關聯。研究發現灌溉管理如增加湛水期間,[3] 則可大幅降低稻米中砷的含量。

註釋:

[1] 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2] 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農食安全環環相扣─談食米中的「砷」》。
[3] 根據農委會《灌排水技術》資料顯示:「水稻依不同生育階段,所施予的灌排水管理技術不同,在水稻插秧後必須給予長時間的湛水管理」。而所謂湛水,即是使田間經常保持有水或適當水深之狀態。更多相關的資訊請參考,農田水利入口網《灌溉方法與灌溉用水型態》。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