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Influence
0
Experts
0
Reporters
0
Article
0
Media Effect
英國非營利組織TransitionZero在今(21日)發布「台灣全時無碳電力的系統級影響報告」(System-level impacts of 24/7 CFE:Taiwan),分析台灣工商業到2030年,使用全時無碳電力規劃的技術選項和情境。這份報告的研究資金來自Google,除了台灣,TransitionZero也分析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的全時無碳電力情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日舉辦記者會,邀請研究團隊解析這份報告,並邀請兩位台灣專家分享,這份報告的推論是否能合理評估台灣的情況。
英國非營利機構TransitionZero受Google支持,模擬亞洲五國(日本、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台灣)之電力系統,探討2030年資料中心使用全時無碳電力(Carbon Free Electricity, CFE 24/7)對於電力系統的影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重點並翻譯。
英國非營利機構TransitionZero於2025年10月21日,發佈「臺灣全時無碳電力的系統級影響報告」(System-level impacts of 24/7 CFE:  Taiwan),報告指出如果全國5%的電力需求,能以80%的全時無碳電力供應(CFE80),電力系統每年可省新台幣255億元和500萬公噸碳排,而且成本比現行電價還低;而且,如果充份應用便宜的再生能源,就不用依賴調度昂貴的離岸風電和長期儲能電池。
全時無碳電力對需要全天候平穩電力的產業如資料中心尤為重要。因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報告中的評估和建議,是否以及如何在臺灣落實。
中央研究院的團隊於2025年10月16日,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臺灣精準醫療計畫」(Taiwan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TPMI)的兩篇研究,填補了全球基因研究中,非歐洲族群代表性不足的缺口,為東亞地區的精準醫療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源。
在台灣,繁殖增長速度最快的鳥種中,外來入侵鳥種常「名列前茅」。多年前從動物園逃出的埃及聖䴉嗎,後來成為了台灣的外來入侵鳥種之一,但同樣作為外來入侵鳥種,一般人更常見到的八哥、鴿子,為何有著不一樣的命運?
今(202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北川進 (Susumu Kitagawa)、理查・羅布森 (Richard Robson)和奧馬爾・M・亞基 (Omar M. Yaghi)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發展了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化學家解析研究的重要性。專家皆指出,金屬有機骨架突破傳統孔洞材料,具有更強大的功能與廣泛的應用,三位得獎者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