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流言內容:
流言指出:「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準為毫克。若停車在室內又窗戶緊閉,則產生400-800毫克的苯”。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 60 ℉ ( 15.5 ℃ ),“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
專家怎麼說:
2020年09月29日
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張章堂
車內苯相關研究「Air quality inside motor vehicles’cabins: A review」表明:
- 大多數脂肪烴(Aliphatic Hydrocarbo)的夏季內部穩態濃度高於冬季的內部濃度。
- 當溫度從25°C升至60°C時,車輛中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甲苯的濃度急劇增加。
- 當溫度從9℃升高至29.8℃,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濃度增15.9μg/m3(毫克/每立方公尺), 73.6μg/m3,14.2μg/m3和37.4μg/m3。
- 對於短期排放,在研究的案例中,不能將兩源(或多源)排放視為單源排放之和。但對於長期排放,可以將兩源(或多源)排放等同於單源排放之和[1]。所謂兩源即為多源的意思,例如在車內中,油料及皮革即可視為兩個不同的排放源,當然車內的排放源不限於這兩類。研究中想證實,單源(例如油料)和多源(例如油料+皮革)的排放濃度有何差異,以及哪種模式較貼近於日常生活中,結果發現和時間有關。下圖中的M1+M2視為單源排放總和,M1代表僅將材料1放入車內,M2代表僅將材料2放入車內,M12視為多源排放(將M1材料及M2材料同時置於車內),由研究可得知,若於5小時內,可將車內排放源視為獨立(M1+M2);若於5小時後,則將車內排放源視為多源排放(M12)。
圖一 兩源排放和單源排放之間的室內VOC濃度比較
資料來源:張章堂教授
- 通風速率(Q)的增加不僅會更快地將VOCs從車廂中帶出(通風稀釋),而且還會提高沿材料表面的對流傳質係數(通風介導的對流)。
從這篇研究可得知,苯在這三種溫度下(模擬早、中、晚),最高為20.8μg/m3
表一、在不同溫度下,三輛測試車中八種VOC的測量濃度(單位:μg/ m3)
※目前國內對於執業環境中苯的容許量為每立方公尺3.2mg = 3200μg/m3
※依台灣室內空氣品質總揮發性有機物標準值為560μg/m3。
表二、台灣室內空氣品質總揮發性有機物標準
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目前台灣尚未有關於車內空氣品質的規範。可參考中國、韓國或日本的規範。
表三、中國規範:GB / 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資料來源:張章堂教授
表四、中韓日標準限值的比較(mg/m3)
資料來源:《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表五、俄羅斯 1999 年—車輛車内空氣質量評價標準及方法(P51206-98 號)
資料來源:《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流言錯誤:
- 討論氣體含多少化學物質的含量,要用體積單位計算,也就是每立方公尺。
- 由此研究發現,車內也能測出苯,但是含量相當低(小於20.8μg/m3),遠低於台灣的標準560μg/m3。
- 即使車內高溫且長時間密閉,「苯含量也不會高到危險致癌的程度。」
- 流言的問題在「苯」濃度誇大,沒有說明數字從何而來,缺乏實驗根據。
- 開窗主要是讓車內空氣對流,當然開窗也能讓其他VOC排出車外(非主要)。
- 所有文章及論文等研究,發現車內苯濃度皆是微克,流言卻說是毫克(微克的1000倍)。
結論:
- 流言中的「苯」濃度過於誇大。
- 單位使用錯誤,且無法比較。
- 毫無研究根據。
註釋:
[1] 短期(5小時內),假設車內只有油料和皮革,其濃度為(車內只有油料排放的濃度)+(車內只有皮革排放的濃度);長期(5小時後),假設車內只有油料和皮革,其濃度可視為單源排放之和(車內有油料+皮革的濃度)。
此篇與事實查核中心合作,刊載於事實查核報告639,報導為:網傳「開車不開窗,是致命的!!汽車的儀錶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苯...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攝氏15.5度,苯超出允許量的40倍」?,更多專家意見請見連結,其他相關議題也歡迎引用本篇專家說法。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