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 工商時報 | 消費者懂選擇 蛋雞產業才能升級 |
2020/03/12 | yahoo | 〔部分錯誤〕媒體報導「澳洲大學研究指出,『精油』也能抗病毒!只要聞 15 分鐘,鼻腔內的流感病毒幾乎全清空」? |
2020/03/1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媒體報導「澳洲大學研究指出,『精油』也能抗病毒!只要聞 15 分鐘,鼻腔內的流感病毒幾乎全清空」? |
2020/03/12 | yahoo | 〔錯誤〕傳言引述研究宣稱「美國才是全世界等(新冠)病毒事件發源地」、「如果要看源頭的話,這個論文直指美國是(新冠病毒)源頭」? |
2020/03/1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傳言引述研究宣稱「美國才是全世界等(新冠)病毒事件發源地」、「如果要看源頭的話,這個論文直指美國是(新冠病毒)源頭」? |
2020/03/12 | 經濟日報 | 新冠肺炎進入全球大流行 你懂 R0 值了嗎? |
2020/3/11起 | READr | 武漢肺炎知識家(與網友互動新聞專題) |
2020/03/05 | 工商時報 | 5G 通訊帶來新的資安挑戰 |
2020/02/25 | 關鍵評論網 | 根據分子演化研究,「武漢肺炎」的源頭可能出自蝙蝠嗎? |
2020/02/21 | 關鍵評論網 | 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且有論文支持?該篇研究到底說了什麼? |
2020/02/21 | 自由時報 | 武漢肺炎無症狀 台專家:傳染力待評估 |
2020/02/21 | 關鍵評論網 | 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且有論文支持?該篇研究到底說了什麼? |
2020/02/20 | 關鍵評論網 | 武漢肺炎的「無症狀傳播」可能發生嗎?對疫情有何重要性? |
2020/02/17-18 | 民視新聞 | 發病世代間格 3.4 天 無症狀傳播發生中? |
2020/02/18 | 健康醫療網 | 研究:新冠病毒可能無症狀傳播 ? 公衛專家:無症狀隔離別亂跑 |
2020/02/18 | yahoo | 學者籲升高入境管制 因應疫區衝擊 |
2020/02/18 | 中時電子報 | 學者籲升高入境管制 因應疫區衝擊 |
2020/02/18 | 工商時報 | 學者籲升高入境管制 因應疫區衝擊 |
2020/02/17 | 旺報 | 學者籲升高入境管制 因應疫區衝擊 |
2020/02/17 | 聯合報 | 新冠肺炎難篩檢 須配合居家隔離 |
2020/02/17 | 台灣醒報 | 新冠肺炎難篩檢 須配合居家隔離 |
2020/02/17 | 沃草 |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台灣目前群聚感染機率低,民眾應警戒但勿恐慌 |
2020/02/17 | 中央廣播電台 | 公衛學者估台灣恐有 7 千人染武漢肺炎 籲拉高防疫警戒 |
2020/02/17 | yahoo | 台大公衛院警告 我國潛在感染者恐破百 |
2020/02/17 | 華視 | 台大公衛院警告 我國潛在感染者恐破百 |
2020/02/17 | 中時電子報 | 境管不緊縮 學者:月底前會有 7000 個感染者入台 |
2020/02/17 | 聯合報 | 台灣恐仍約有 7 千潛伏社區感染個案 學者籲防疫警戒拉高 |
2020/02/17 | 今日新聞Now News | 武漢肺炎致死率攀升 學者估台灣存在 111 名潛在感染者 |
2020/02/17 | 蘋果日報 | 日韓星泰「無症狀感染者」入境成破口? 台大學者估:境外移入染疫將達 7 千人 |
2020/02/17 | 民視 | 日逾半數無症狀傳播 學者:日模式不代表台 |
2020/02/17 | 自由時報 | 台大公衛:日本研究警惕有無症狀傳播 影響力待評估 |
2020/02/17 | yahoo | 感染恐達 20 日 第 20 例無症趴趴走 |
2020/02/17 | 三立新聞網 | 感染恐達 20 日 第 20 例無症趴趴走 |
2020/02/17 | TVBS | 新冠肺炎可能無症狀傳播?台大公衛學者:「這件事」才能防止疫情持續擴大 |
2020/02/17 | 上報 | 新冠病毒可以無症狀傳播?台大公衛系教授:有可能但仍待評估 |
2020/02/17 | 新唐人亞太電視 | 防疫高難度 日本研究:無症狀感染可能發生! |
2020/02/17 | 風傳媒 | 「武漢肺炎有一半來自無症狀感染」 學者籲台儘早估計本土流行病學參數 |
2020/02/17 | 中廣新聞網 | 無症狀傳染成隱憂 公衛學者籲居家隔離檢疫別趴趴走 |
2020/02/17 | yahoo | 研究:新冠肺炎無症狀傳播的確可能發生!面對社區疫情需評估其威脅 |
2020/02/17 | 蕃薯藤滔新聞 | 研究:新冠肺炎無症狀傳播的確可能發生!面對社區疫情需評估其威脅 |
2020/02/17 | 華人健康網 | 研究:新冠肺炎無症狀傳播的確可能發生!面對社區疫情需評估其威脅 |
2020/02/16 | 芋傳媒 | 武漢肺炎無症狀 台專家:傳染力待評估 |
2020/02/16 | yahoo | 新冠肺炎無症狀就能傳染 台專家:傳染力待評估 |
2020/02/16 | 自由時報 | 武漢肺炎無症狀 台專家:傳染力待評估 |
2020/02/16 | 聯合報 | 新冠肺炎無症狀 台專家:傳染力待評估 |
2020/02/16 | 中央社 | 武漢肺炎無症狀 台專家:傳染力待評估 |
2020/02/15 | 天下雜誌 | 武漢上空出現大量二氧化硫是在燒屍體?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解答 |
2020/02/15 | 三立新聞網 | 網傳武漢燒 1.4 萬屍體高二氧化硫?事實查核調查報告出爐 |
2020/02/15 | 自由時報 | 網傳武漢高二氧化硫源於燒屍體 事實查核中心稱有誤 |
2020/02/15 | 風傳媒 | 網傳武漢上空出現大量二氧化硫是在燒屍體?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報告出爐 |
2020/02/15 | 新頭殼newtalk | 武漢高二氧化硫是在大量燒屍體?事實查核中心這麼說 ..... |
2020/02/14 | ETtoday新聞雲 | 紅色武漢很假? 事實查核:遺體只能燒出「低濃度」二氧化硫 |
2020/02/14 | ETtoday新聞雲 | 網瘋傳「武漢燒萬具屍體」…二氧化硫破表 查核中心釐清 3 爭議打臉了! |
2020/02/14 | yahoo | 〔錯誤〕報導指稱,「武漢大氣出現驚人濃度的二氧化硫,在燒什麼? ... 初步發現,要產生武漢郊區這樣數目的二氧化硫含量,需要有一萬四千具屍體被焚燒」? |
2020/02/14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報導指稱,「武漢大氣出現驚人濃度的二氧化硫,在燒什麼? ... 初步發現,要產生武漢郊區這樣數目的二氧化硫含量,需要有一萬四千具屍體被焚燒」? |
2020/02/13 | 自由時報 | 入境政策大轉彎 專家:量力而為 以免醫療崩潰 |
2020/02/13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網傳「代表中國解放軍最高權力機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網站『西陸戰略』發表一篇文章,改口承認(武漢)病毒是人工合成」? |
2020/02/12 | yahoo | 〔錯誤〕傳言引述研究指稱「武漢新型冠狀肺炎完全是人造出來的,就是她石正麗造的」? |
2020/02/1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傳言引述研究指稱「武漢新型冠狀肺炎完全是人造出來的,就是她石正麗造的」? |
2020/02/12 | 關鍵評論網 | 台灣國際減碳評比倒數第三名,「氣候變遷績效指標」用了哪些評估方法? |
2020/02/10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網傳「印度權威科學家證實:類似愛滋病病毒植入新型冠狀病毒,懷疑是中國人工合成的生化武器」? |
2020/02/07 | yahoo | 〔錯誤〕網傳「在緊急篩選抗冠狀病毒的藥物中 ... 以尼古丁殺毒效果最佳」? |
2020/02/07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網傳「在緊急篩選抗冠狀病毒的藥物中 ... 以尼古丁殺毒效果最佳」? |
2020/02/06 | 事實查核中心 | 〔 新冠肺炎專區〕有看有保庇,一起來防疫 |
2020/02/04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傳言引述文獻指稱「紅茶與普洱茶,抗冠狀病毒 ... 紅茶跟普洱茶所含的茶黃素( TF3 ) ... 能夠阻止冠狀病毒的複製 ... 」? |
2020/02/03 | 關鍵評論網 | 更快的時代即將到來: 5G 和 AI 技術下「世代物聯網」的發展與應用 |
2020/02/02 | 中央社 | 口罩買不到別慌 醫師認證消毒後可重複使用 |
2020/02/01 | 自由時報 | 武漢肺炎病例將破萬 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
2020/02/01 | 自由時報 | 武漢肺炎病例將破萬 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
2020/01/30 | 中央社 | 農委會:尚無報告顯示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2020/01/30 | 中央社 | 世衛:沒證據顯示貓狗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2020/01/30 | 自由時報 | 正值流感高峰 專家:可能同時感染、症狀加劇 |
2020/01/30 | 自由時報 | 寵物也會傳播病毒? 指揮中心: WHO 已打臉中國專家 |
2020/01/29 | 自由時報 | 家庭感染不算社區群聚感染 |
2020/01/29 | 自由時報 | 家庭感染不算社區群聚感染 |
2020/01/29 | 自由時報 | 初五開工日 防疫專家:戴口罩、勤洗手 |
2020/01/29 | 自由時報 | 初五開工日 防疫專家:戴口罩、勤洗手 |
2020/01/28 | 自由時報 | 台灣出現首起本土病例 專家:還不用太擔心 |
2020/01/28 | 自由時報 | 初五開工 病毒感染專家:用預防流感方式防武漢肺炎 |
2020/01/26 | yahoo | 〔錯誤〕網傳「鐘院士的防病毒高招:建議各位去醫院或其他公共場合之前用淡鹽水漱一下嚥喉部位,回家後再漱一次 ... 」? |
2020/01/26 | yahoo | 〔部分錯誤〕網傳「武漢肺炎已經定名為 SARI 了,確定是 SARS 的強進化病毒 ... 目前市面上所有藥物均無效 ... 乙酸對病毒有效」? |
2020/01/26 | yahoo | 〔 部分錯誤〕網傳「好消息!新病毒不耐高溫。冠狀病毒在 56 攝氏度、 30 分鐘就死亡了 ... 新病毒怕酒精,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 ... 人在家裡時,可以把暖氣和空調都開著」? |
2020/01/26 | 事實查核中心 | 〔部分錯誤〕網傳「好消息!新病毒不耐高溫。冠狀病毒在 56 攝氏度、 30 分鐘就死亡了 ... 新病毒怕酒精,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 ... 人在家裡時,可以把暖氣和空調都開著」? |
2020/01/26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網傳「武漢肺炎已經定名為 SARI 了,確定是 SARS 的強進化病毒 ... 目前市面上所有藥物均無效 ... 乙酸對病毒有效」? |
2020/01/26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網傳「鐘院士的防病毒高招:建議各位去醫院或其他公共場合之前用淡鹽水漱一下嚥喉部位,回家後再漱一次 ... 」? |
2020/01/22 | 自由時報 | 冠狀病毒變異性高 專家:武漢肺炎病毒 與 SARS 同等級 |
2020/01/22 | 自由時報 | 冠狀病毒變異性高 專家:武漢肺炎病毒 與 SARS 同等級 |
2020/01/2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網傳照片將澳洲大火時的衛星雲圖與中國對照,暗示中國汙染比澳洲還嚴重? |
2020/01/2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媒體報導「愛講髒話的人適合當朋友!研究指出:智商更高、組織能力強」、「經常罵髒話 ... 智商還會比較高」? |
2020/01/22 | 中央社 | 為維護水質 環署籲選用環保標章清潔劑 |
2020/01/22 | 自由時報 | 專家:武漢肺炎病毒與 SARS 同等級 |
2020/01/21 | 自由時報 | 台灣出現首例 病毒學者:可用 SARS 經驗防疫 |
2020/01/20 | 關鍵評論網 | 與 4G 相比雖然更快, 5G 網路卻有個「難以普及」的致命缺點 |
2020/01/10 | 自由時報 | 防武漢肺炎侵台 專家︰兩大關鍵 |
2020/01/10 | 自由時報 | 武漢肺炎 可能人傳人 |
2020/01/10 | 自由時報 | 中國專家初判是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可能人傳人 |
2020/01/10 | 自由時報 | 防武漢肺炎侵台 專家︰兩大關鍵 |
2020/1/9 | 自由時報 | 「冠狀病毒目標都是呼吸系統」 專家:突變讓人類完全沒免疫力 |
2019/12/24 | 天下雜誌 | 在台灣,早餐該吃生蛋拌飯、半熟蛋嗎? |
2019/12/22 | 關鍵評論網 | BBC 指麥當勞的紙吸管「無法回收」,那台灣的情況呢? |
2019/12/15 | 自由時報 | 雞蛋水洗就安全? 學者:還要搭配低溫運送 |
2019/12/13 | 關鍵評論網 | 基改食品如何逐漸衍生出「恐懼行銷」? |
2019/12/12 | 關鍵評論網 | 如何達到「人機信任」,是自駕車上路的最大挑戰 |
2019/12/5 | 華視 | 最強冷氣團將到 ! 禦寒迷思大破解 |
2019/11/27 | 關鍵評論網 | 「寵物體味」能防癌?大口吸貓吸狗之前先看看專家怎麼說 |
2019/11/20 | 關鍵評論網 | 科學、政治與權力:「基改生物」的管理與風險 |
2019/11/19 | 關鍵評論網 | 專家如何從科學角度,評估「空氣污染」與「自閉症」的相關性? |
2019/11/12 | yahoo | 〔 錯誤〕媒體報導「研究:生氣 1 小時 = 熬夜 6 小時」? |
2019/11/1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媒體報導「研究:生氣 1 小時 = 熬夜 6 小時」? |
2019/10/29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媒體報導「哈佛研究:垃圾食物危害精蟲」、「男人若常吃垃圾食物,可能會造成精蟲生產『不可挽回的傷害』」? |
2019/10/25 | MyGoPen | 〔假訊息〕手機放在廚房爆炸的影片?會產生輻射熱爆炸?謠言 |
2019/10/23 | 華視 | 吃雞胰臟癌風險增 ? 美國研究過度解讀 |
2019/10/19 | 聯合報 | 能源與地方創生 學者:政府、企業須合作 |
2019/10/17 | 自由時報 | 電子煙危害健康 國健署擬剷除實體店面 |
2019/10/17 | 中廣新聞網 | 電子菸成份雜 學界證實對動物有害 |
2019/10/17 | Taipei Times | Experts caution against vaping |
2019/10/17 | 台灣新生報 | 電子菸專賣店 擬全面管制 |
2019/10/17 | 新浪新聞 | 電子菸成份雜 學界證實對動物有害 |
2019/10/17 | 自由時報 | 電子煙危害健康 國健署擬剷除實體店面 |
2019/10/17 | 關鍵評論網 | 「基改真菌滅蚊,西非試驗成功」,對於這個議題,專家怎麼說? |
2019/10/16 | yahoo | 電子菸專賣店 擬全面管制 |
2019/10/16 | 新浪新聞 | 美國「電子煙」神秘肺病造成 26 死!學者指出安全性 4 大漏洞 |
2019/10/16 | 聯合報 | 國健署邀跨部會研商 全面管制電子菸專賣店 |
2019/10/16 | 蕃薯藤滔新聞 | 美國「電子煙」神秘肺病造成 26 死!學者指出安全性 4 大漏洞 |
2019/10/16 | 蕃薯藤滔新聞 | 美研究證實電子煙致癌 參與台灣學者出面:電子煙對健康絕對有害! |
2019/10/16 | MSN新聞網 | 國健署邀跨部會研商 全面管制電子菸專賣店 |
2019/10/16 | MSN新聞網 | 電子菸成份雜 學界證實對動物有害 |
2019/10/16 | yahoo | 美國「電子煙」神秘肺病造成 26 死!學者指出安全性 4 大漏洞 |
2019/10/16 | yahoo | 害美爆 26 死!電子菸恐致癌?專家說 |
2019/10/16 | yahoo | 電子菸成份雜 學界證實對動物有害 |
2019/10/16 | yahoo | 電子菸成分恐致癌 學者指動物研究已證實有危害 |
2019/10/16 | yahoo | 美研究證實電子煙致癌 參與台灣學者出面:電子煙對健康絕對有害! |
2019/10/16 | yahoo | 專家:電子菸種類複雜無法全面評估 ( 圖 ) |
2019/10/16 | yahoo | 電子菸安全性評估 專家:缺乏長期暴露實驗 ( 圖 ) |
2019/10/16 | yahoo | 國健署邀跨部會研商 全面管制電子菸專賣店 |
2019/10/16 | yahoo | 「電子菸無法幫助戒菸」 美紐大研究:不僅會成癮,還會導致心肺病變 |
2019/10/16 | Focus Taiwan - CNA | Emerson Lim E-cigarettes do not help smokers quit: experts |
2019/10/16 | 數位網路報 | 我們該如何看待電子菸?聽聽科學家與醫師說法 |
2019/10/16 | ETtoday新聞雲 | 電子煙對健康絕對有害!專家示警:無助戒菸又讓青少年吸菸機率增 |
2019/10/16 | Heho健康網 | 美國「電子煙」神秘肺病造成 26 死!學者指出安全性 4 大漏洞 |
2019/10/16 | 公視新聞網 | 研究顯示 電子煙危害健康、有致癌可能 |
2019/10/16 | 匯流新聞網 | 美研究證實電子煙致癌 參與台灣學者出面:電子煙對健康絕對有害! |
2019/10/16 | 中時電子報 | 美國電子煙肺病 年輕患者居多 |
2019/10/16 | 中時電子報 | 吸食電子煙 未來 6 個月吸菸機率是他人 3.5 倍 |
2019/10/16 | 聯合報 | 電子煙能戒菸? 專家:無法證實 且對人體有害 |
2019/10/16 | 中央廣播電台 | 電子菸成分恐致癌 學者指動物研究已證實有危害 |
2019/10/16 | 自由時報 | 電子菸研究團隊成員:它絕對有危害! |
2019/10/16 | 三立新聞網 | 害美國爆 26 死!電子菸恐致癌?專家:動物實驗證實有危害 |
2019/10/16 | TVBS | 電子菸會致癌?最新研究報告出爐 醫:抽電子菸更容易接觸紙菸 |
2019/10/16 | 中央社 | 國健署邀跨部會研商 全面管制電子菸專賣店 |
2019/10/16 | 上報 | 「電子菸無法幫助戒菸」 美紐大研究:不僅會成癮,還會導致心肺病變 |
2019/10/16 | 上報 | 〔直播〕電子菸比香菸更毒? 用科學數據來告訴你 |
2019/10/16 | 上報 | 電子菸科學釋疑記者會直播 |
2019/10/16 | 關鍵評論網 | 「去中心化」的好,犯罪集團也知道:如何防止比特幣交易成為反洗錢漏洞? |
2019/10/13 | 關鍵評論網 | 科幻戲劇與科學事實的距離:《金色麥田》與基改作物爭議 |
2019/10/08 | yahoo | 數據很吸睛,結論卻很保守?科學研究不是你想的那樣 |
2019/10/08 | 事實查核中心 | 數據很吸睛,結論卻很保守?科學研究不是你想的那樣 |
2019/10/03 | yahoo | 〔錯誤〕媒體報導「美醫研究:吃雞肉胰臟癌風險增 72% 」? |
2019/10/03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媒體報導「美醫研究:吃雞肉胰臟癌風險增 72% 」? |
2019/09/28 | i Thome | 臉書不再以第三方事實查核組織驗證政治人物的貼文與廣告內容 |
2019/09/28 | 聯合報 | 友善乳牛 水床散熱 地墊護膝 |
2019/09/28 | 聯合報 | 生乳收購 那動物福利標準 |
2019/09/28 | 聯合報 | 酪農達人 給牛帶運動手環 |
2019/09/28 | 聯合報 | 友善乳牛 水床散熱 地墊護膝 |
2019/09/27 | 聯合報 | 改革豬價 看顏質更要看肉質 |
2019/09/27 | 聯合報 | 自由狹欄 豬媽媽有了運動場 |
2019/09/27 | 聯合報 | 母豬憂鬱 大腹便便 身困狹欄 |
2019/09/27 | 聯合報 | 大腹便便身困狹欄 母豬很憂鬱 |
2019/09/27 | 聯合報 | 「豬舍轉型兩大關鍵」改革豬價 看顏值更要看肉質 |
2019/09/26 | 聯合報 | 廢格子籠 讓雞自由 產健康蛋 |
2019/09/26 | 聯合報 | 動福意識向前走 英國為何能成功 |
2019/09/26 | 聯合報 | 走向友善畜牧 消費者覺醒是關鍵 |
2019/09/26 | 聯合報 | 〔圖文系列故事〕直擊農場動物生產現場 |
2019/09/26 | 聯合報 | 「多付點錢 少點壓榨」 支持動福 蛋農消費者雙贏 |
2019/09/26 | 聯合報 | 支持動福 蛋農消費者雙贏 |
2019/09/26 | 聯合報 | 貼心奶爸 讓雞散步飛高高 |
2019/09/26 | 聯合報 | 讓雞自由 廢格子籠 蛋變健康 |
2019/09/26 | 聯合報 | 搶救餐桌上的動物倫理 |
2019/09/26 | 台灣動物新聞網 | 世紀末預言 IPCC 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無魚、海平面更高的海洋 |
2019/09/26 | yahoo | 世紀末預言 IPCC 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無魚、海平面更高的海洋 |
2019/09/26 | 環境資訊中心 | 世紀末預言 IPCC 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無魚、海平面更高的海洋 |
2019/09/24 | yahoo | 〔錯誤〕網傳「一名醫生分享了 6 個人的傷亡事件,他們傷亡的原因是在廚房煮飯菜時使用了手機」? |
2019/09/24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網傳「一名醫生分享了 6 個人的傷亡事件,他們傷亡的原因是在廚房煮飯菜時使用了手機」? |
2019/09/23 | 環保署 | 六氟化硫恐致全球暖化 台灣已減排 79% |
2019/09/22 | 經濟日報 | 六氟化硫恐致全球暖化 台灣已減排 79% |
2019/09/22 | 新浪新聞 | 六氟化硫恐致全球暖化 台灣已減排 79% |
2019/09/22 | 三立新聞網 | 六氟化硫恐致全球暖化 台灣已減排 79% |
2019/09/22 | MSN 新聞 | 六氟化硫恐致全球暖化 台灣已減排 79% |
2019/09/22 | 聯合報 | 六氟化硫恐致全球暖化 台灣已減排 79% |
2019/09/22 | 中央社 | 六氟化硫恐致全球暖化 台灣已減排 79% |
2019/09/11 |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 食辣食到記憶力衰退? 研究發現認知能力竟與「辣椒」有關 |
2019/09/05 | 事實查核中心 | 〔 錯誤〕網傳「研究證實:寵物體味可防癌」 |
2019/08/29 | yahoo | 〔事實釐清〕媒體報導「巧合?台灣科學家 10 年前證實颱風會引發慢地震」? |
2019/08/29 | 事實查核中心 | 〔事實釐清〕媒體報導「巧合?台灣科學家 10 年前證實颱風會引發慢地震」? |
2019/08/28 | 關鍵評論網 | 所謂的「環境友善塑膠」真的可以回收嗎? |
2019/08/27 | 關鍵評論網 | 面對日韓挑戰,台灣成為「亞太離岸風電中心」的機會在「軟實力」 |
2019/08/27 | 關鍵評論網 | 發展離岸風電並非新鮮事, 3 年前我們曾有機會製造「台灣牌」風機 |
2019/08/26 | 事實查核中心 | 〔錯誤〕網傳「地震常在晚上發生,是因為受到太陽和月亮同時作用的引力影響 ... 引發『地殼』的潮汐現象」? |
2019/08/26 | yahoo | 〔錯誤〕網傳「地震常在晚上發生,是因為受到太陽和月亮同時作用的引力影響 ... 引發『地殼』的潮汐現象」? |
2019/08/12 | yahoo | 〔 部分錯誤〕媒體報導「研究證實吃辣可能導致失智症 ...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超過 50g 辣椒的人,記憶力衰退和認知能力變差的風險為一般人的 2 倍」? |
2019/08/1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媒體報導「研究證實吃辣可能導致失智症 ...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超過 50g 辣椒的人,記憶力衰退和認知能力變差的風險為一般人的 2 倍」? |
2019/08/12 | 關鍵評論網 | 專家怎麼看「百憂解」退出台灣市場這個決定? |
2019/08/05 | 關鍵評論網 | 已簽署「全球新塑膠經濟承諾」的世界各國與企業,將做出什麼改善? |
2019/07/25 | 華視 | 研究稱「天天吃辣椒易導致失智」 專家持不同意見 |
2019/07/22 |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 毒物所老師協助回應 從天而降的塑膠微粒汙染 |
2019/07/18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網傳「最新研究:炸薯條比生菜沙拉還健康」? |
2019/07/17 | 天下雜誌 | 一朵蘭花背後的氣候戰爭 |
2019/07/17 | 關鍵評論網 | 有研究指「生物可分解膠袋」無法被分解?需要注意這些細節 |
2019/07/15 | 關鍵評論網 | 「生物可分解塑膠袋無法被分解」的研究報導可能有什麼問題? |
2019/07/11 | 天下雜誌 | 從空中捕捉二氧化碳、用海水造雲 我們要如何用科技對抗氣候變遷 |
2019/07/10 | 蘋果日報 | 快時尚災難 台 1 年丟 2 億件舊衣 品質差回收價格低 社福團體叫苦 |
2019/07/02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網傳「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約 0.1 微西弗的輻射 ... 每一位煙民的肺部平均每年會受到 160000 微西弗的輻射」? |
2019/06/24 | 事實查核中心 | 〔 部分錯誤〕網傳「癌症打一針就好了!動物實驗已 100% 成功」? |
2019/06/24 | yahoo | 〔部分錯誤〕網傳「癌症打一針就好了!動物實驗已 100% 成功」? |
2019/06/21 | 關鍵評論網 | 廢塑料再製為食品容器,是否具有健康風險? |
2019/06/19 | 關鍵評論網 | 圈外人也聽得懂的區塊鏈「幣、礦、鏈」三圈運作 |
2019/06/07 | 科技大觀園 | 世界食品安全日 |
2019/06/05 | 事實查核中心 | 【錯誤】媒體報導「果汁喝太多 早死機率多 3 成」? |
2019/06/04 | 關鍵評論網 | 非洲豬瘟不斷延燒,「台灣本土黑豬」的保育之戰 |
2019/05/05 | 科技大觀園 | 科學分析 六輕爆炸 空氣污染是否危害人體健康 |
2019/04/12 | 關鍵評論網 | 我國如何規範「芬普尼」的使用?國際上的標準為何? |
2019/04/07 | 端傳媒 | 六輕爆炸案:台塑再添不良記錄、東亞芳香烴供給更吃緊 |
2019/03/25 | 科技大觀園 | 生活話題 塑膠回收的話題與知識 |
2019/03/19 | 自由時報 | 農委會養網軍?學者反批指控錯誤:沒對策才是失職 |
2019/02/21 | 關鍵評論網 | 再次出現的雞蛋危機:芬普尼是什麼,為什麼會跑到雞蛋上? |
2019/02/16 | 科技大觀園 | 火線食 / 時事:認識芬普尼 |
2019/02/11 | 關鍵評論網 | 「盒中太陽」的實現:專家如何評論「熱能電網儲存」系統? |
2019/01/29 | 文青別鬼扯 | 食安問題不在毒!有信任才有食品安全 |
2019/01/25 | 聚財新聞網 | 讓回收也高利用 學者:鼓勵投入綠色設計 |
2019/01/24 | 經濟日報 | 讓回收也高利用 學者:鼓勵投入綠色設計 |
2019/01/23 | 芋傳媒 | 讓回收也高利用 學者:鼓勵投入綠色設計 |
2019/01/22 | 聯合報 | 讓回收也高利用 學者:鼓勵投入綠色設計 |
2019/01/21 | yahoo | 讓回收也高利用 學者:鼓勵投入綠色設計 |
2019/01/20 | 中央社 | 讓回收也高利用 學者:鼓勵投入綠色設計 |
2019/01/14 | 關鍵評論網 | 致死率 100 %、抗酸又抗鹼:你不能不知道的「非洲豬瘟」防疫現況 |
2019/01/13 | 上下游 | 林珮君 防疫與廚餘之戰 03 》專家意見:要用廚餘就要做到 100 分,不然就離開產業!廚餘區分有肉無肉降低風險 |
2019/01/11 | 新新聞 | 中國海漂豬叩關,考驗陸海空防疫 |
2018/12/31 | 關鍵評論網 | 廢塑膠衍生許多環境問題,但它難道走不進「循環經濟」嗎? |
2018/12/30 | 關鍵評論網 | 媒體失序,科學家不語:如何杜絕消息錯誤的假新聞? |
2018/12/29 | tvbs | 不怕光電廢泥傷環境 再製矽碇循環利用 |
2018/12/23 | 關鍵評論網 | 研究發現「海雪中具有塑膠微粒」背後的警示意涵 |
2018/12/11 | 芋傳媒 | 國內首支 3DVR 新聞曝光 開啟沉浸式新聞起點 |
2018/12/08 | tvbs | 為何雞蛋殘留芬普尼? 農藥汙染所造成 |
2018/12/08 | 人間福報 | 海造的風機 台灣首支 3DVR 互動新聞誕生 |
2018/12/08 | 聯合報 | 馮靖惠 海造的風機 有風的體感 |
2018/12/08 | 聯合報 | 「海造的風機」 台灣首支 3DVR 互動新聞 |
2018/12/07 | 數位時代 | 耗資逾百萬的 VR 新聞亮相,《海造的風機》盼觀眾重新尊重專業 |
2018/12/07 | 環境資訊中心 | 台首支 VR 新聞《海造的風機》帶你一探離岸風場 |
2018/12/07 | 聯合報 | 台大新研所推出國內首支 3DVR 新聞 |
2018/12/07 | 中央廣播電台 | 國內首支 3DVR 新聞曝光 開啟沉浸式新聞起點 |
2018/12/07 | 中央廣播電台 | 國內首支 3DVR 新聞曝光 開啟沉浸式新聞起點 |
2018/12/07 | 自由時報 | 學界推 VR 新聞看海上風機 沉浸體驗成趨勢 |
2018/12/03 | 關鍵評論網 | 「機器醫生」是否可能改變現有的醫療體系? |
2018/12/03 | 關鍵評論網 | 從土地到餐桌,揭開「食品生產鏈」的黑箱 |
2018/11/29 | 銘報 | 臺灣首支 VR 互動式新聞《海造的風機》開放體驗 |
2018/11/21 | 關鍵評論網 | 巴西成功清除「非洲豬瘟」的重要秘訣:禁用廚餘養豬 |
2018/11/18 | 自由時報 | 中國非洲豬瘟若襲台 經濟損失恐達 2 千億元 |
2018/11/18 | 自由時報 | 中國非洲豬瘟若襲台 經濟損失恐達 2 千億元 |
2018/11/17 | 科技大觀園 | 臺灣首支 VR 互動式新聞 年度大作在華山 |
2018/11/3 | 科技大觀園 | 茶葉發酵期與包裝不同 有效時間標示應彈性化 |
2018/10/13 | 科技大觀園 | 重視肉品有效期限 食安自己把關 |
2018/10/08 | 關鍵評論網 | 進口更多低價回收廢料,對台灣是福還是禍? |
2018/10/06 | 科技大觀園 | 膨鬆劑含鋁傷身? 身體機能能排出鋁離子 |
2018/09/29 | 科技大觀園 | 臺灣泡麵 標示種類全球第一 |
2018/09/26 | 農業資源與綠能趨勢網 | 水域型太陽能板建置相關爭議專家意見 |
2018/09/25 | 農業資源與綠能趨勢網 | 太陽能板廢棄物處置專家意見 |
2018/09/22 | 科技大觀園 | 研究發現 : 白鳳豆萃取液可有效改善頻尿 |
2018/09/18 | 關鍵評論網 | 「水域型太陽光電」會影響生態系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2018/09/15 | 科技大觀園 | 食尚代價,濾掛咖啡溶出致癌物 |
2018/09/08 | 科技大觀園 | 鮮乳標章 未保證鮮乳品質 |
2018/09/05 | 關鍵評論網 | 水域型太陽光電的挑戰:在水面設置太陽能板前,該考慮什麼問題? |
2018/09/01 | 科技大觀園 | 食物銀行免點區 製造日期僅供參考 |
2018/08/30 | 關鍵評論網 | 茶樹農藥鬆綁討論:新藥進場就是「大開農藥方便門」? |
2018/08/24 | 科技大觀園 | 透明食品生產鏈之必要性:從土地到餐桌 |
2018/08/16 | 科技大觀園 | 資源回收進焚化爐相關科學資訊 |
2018/08/14 | 關鍵評論網 | 什麼是「地熱發電」與「誘發地震」?台灣與國際目前的發展現況? |
2018/08/14 | 聯合報 | 建置太陽光電 學者:應充分調查並合理設計 |
2018/08/14 | 中央社 | 建置太陽光電 學者:應充分調查並合理設計 |
2018/08/12 | 科技大觀園 | 我國農藥管制相關科學資訊 |
2018/08/08 | 關鍵評論網 | 韓國最具破壞性的地震,原因竟來自地熱發電廠? |
2018/08/07 | 泛科學 | 科學家與媒體都覺得彼此難溝通?「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來架橋 |
2018/07/27 | 關鍵評論網 | 太陽能板廢棄物該怎麼處理?聽聽專家怎麼說 |
2018/06/27 | 關鍵評論網 | 資源回收進焚化爐爭議:台灣回收率 58 %,垃圾處理的天才? |
2018/06/17 | 聯合報 | 資源回收要成效 學者:產品設計源頭下手 |
2018/06/17 | 經濟日報 | 資源回收要成效 學者:產品設計源頭下手 |
2018/06/17 | 芋傳媒 | 資源回收要成效 學者:設計源頭才治本 |
2018/06/17 | 中央社 | 資源回收要成效 學者:產品設計源頭下手 |
2018/06/14 | Taipei Times | Survey finds low levels of public trust on technology |
2018/06/12 | 自由時報 | 誰都不相信? 學者:民眾不信任感是警訊 |
2018/6/12 | 自由時報 | 台灣人最擔心環境衝擊 對政府專家媒體信任度低 |
2018/5/11 | 環境資訊中心 | 地熱電廠誘發韓國第二大地震? 可能源自對地質調查了解不足 |
2018/5/9 | 經濟日報 | 韓國浦項地震有關地熱 學者:對地質瞭解不足 |
2018/5/9 | 聯合報 | 韓國浦項地震與地熱有關? 台灣學者:對地質瞭解不足 |
2018/5/9 | 中央社 | 韓國浦項地震有關地熱 學者:對地質瞭解不足 |
2018/4/29 | 聯合報 | 強化科學風險溝通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近日上線 |
2017/11/15 | 風傳媒 | 科學家覺得新聞不專業,記者看科學太艱澀 ... 他們該如何合作「科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