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即時回應

最新研究發表或爭議事件發生時,記者沒有太多時間找尋專家,為此SMC邀請專家第一時間作出解析。

更多資訊

記者會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或是重大科學爭議事件,我們協助科學家們為科學證據而發聲。

更多資訊

科學資訊

SMC彙整各領域的科學訊息與知識,並對科學知識與標準進行整理與釐清,建置科學基礎知識資料庫。

更多資訊

科學文章

SMC將規畫核心主題,針對科學爭議事件進行多元討論,使議題深入的呈現,並提供具跨域思維的觀點。

更多資訊

8月台電表示,不再核供用電給桃園以北5MW以上資料中心。台電在新聞稿中表示,北部用電量供需差距去年達到200億度。行政院發言人、經濟部皆說明,北部電廠與電網不足,電力輸送有耗損也有送電量極限,長期中(南)電北送應該改善。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提到,目前台灣電網集中、東北電網供需嚴重失衡,電網未來要進行分散工程。科技媒體中心盤點了目前新聞中的討論趨勢與不足之處,邀請電網專家分享觀點。

澳洲的獨立非政府組織「澳洲技術科學與工程學院」於七月底發表〈小型模組化反應器-技術與澳洲情境說明〉報告,評估至2024年7月為止,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的發展現況,及澳洲的發展可行性與配套措施。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核工專家提供看法,希望以國外的相關報告,提供台灣更多評估SMR的看法。

台灣擬八月下旬,訂定PFAS飲用水水質標準草案。然而目前台灣人接觸到PFAS的情況為何,以及需要考量哪些因素,以制定更完善、根據科學研究的PFAS規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研究PFAS的科學家提供觀點,期盼作為公眾討論PFAS以及台灣制定PFAS法規的可靠參考資訊。

紐西蘭政府正在推動徹底改革對紐西蘭使用基因編輯和其他基因技術的限制,並建立專門的監管機構,預計將於今年底提交法案給議會。在台灣仍十分缺少對此科學議題的專業看法與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提供觀點,作為未來台灣討論或發展基因技術規範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新聞報導一篇臉書貼文提及使用不沾鍋後產生類似感冒的症狀,我們需要擔心鐵氟龍的不沾鍋造成健康危害嗎?在什麼條件或前提之下才需要注意?

Expert reaction to Gender issues in Olympics.

眾多台灣與外國媒體報導奧運拳擊選手的性別和參賽資格問題。IBA(國際拳擊總會)聲稱兩名拳擊選手,台灣選手林郁婷、阿爾及利亞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的染色體有問題,不符合女性選手的參賽資格。然而,IBA在8/5的記者會上,並未提供2023年選手性別檢測的明確證據。研究專家怎麼看這次的性別議題?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發現,大堡礁周圍的海水溫度達到 400 年來最高,威脅珊瑚礁生存。這份研究也再次證實,人類活動是造成全球暖化使海水溫上升的主要原因。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地球科學、海洋遙測、珊瑚生態專家,提供觀點,解析這篇研究,以及台灣近年珊瑚白化的事件、復育策略,及可能的挑戰。

國際期刊《細胞報導》刊登一篇台灣、丹麥、奧地利跨國合作的研究,發現小鼠在形成恐懼記憶時的腦內新機制,有助於未來減少恐懼的負面影響,並有望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提供新的治療方法。研究恐懼記憶消失與形成的專家,怎麼看這篇研究?

A newly discovered mechanism of fear memory formation in mouse brains may help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ear and provide new treatment method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the future ,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on August 5th in the open-access journal Cell Reports.

台灣與丹麥和奧地利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小鼠在形成恐懼記憶時的腦內新機制並登上國際期刊。這項發現有助於未來減少恐懼的負面影響,並有望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環境部7/5召開的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會議中,環境部提出六種碳費費率模擬,以每噸100元到1000元評估對總體經濟的影響,評估對GDP與CPI的影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碳費可能造成的經濟影響,幫助關注者解讀審議會的結果,以及補充審議會中使用的經濟模型的重要性與限制。

自今年三月起美國多個州爆發乳牛的H5N1禽流感疫情,至七月已累計12州、139群的乳牛受到影響。最新的一篇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分析這些感染乳牛的H5N1禽流感病毒,研究結果是什麼呢?研究結果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乳牛會感染原本常見在禽鳥身上的禽流感病毒嗎?我們是否需要擔心這些感染乳牛的禽流感病毒會感染人呢?

今年6月底,新聞報導環境部行文給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根據委託成功大學執行的報告,提到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的15種樹種,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建議避免種植。
然而,要評估種植特定樹木與減少臭氧污染之間的關係,需要涵蓋空氣污染、微量氣體分析、森林與植物領域的專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根據自身研究發表觀點,作為公眾在看待和討論種樹、臭氧與空氣污染的議題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與臨床試驗,發現Ketamine(K他命)有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的效果。2019年美國FDA 已批准用一種有處方籤的K他命鼻噴劑與其他口服抗憂鬱藥物聯合使用,治療難治型的憂鬱症。但使用K他命鼻噴劑必須在醫療院所進行,對患者較不方便。國際期刊《自然醫學》6月24日晚間23:00發表一篇研究,發現一種可以在家服用的新型口服氯胺酮藥錠(稱為R-107),緩慢輸送藥物到難治型憂鬱症患者的血液中,可治療難治型憂鬱症,且比鼻噴或靜脈輸液的方式,副作用更少。這種藥未來有機會幫助難治型憂鬱症病人嗎?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大家熟知的ChatGPT,即使已經能夠回答使用者的問題、可以生成書信,但仍然會編造錯誤、虛假的資訊,這種產生原本資料庫中沒有的資訊,就是AI幻覺。國際期刊《自然》6月19日晚間23:00發表一篇研究,提出一種偵測AI幻覺的方法。作者認為,儘管AI幻覺的症狀相似,但在不同的語言模型中,產生AI幻覺的機制不同,需要分別處理,而這篇研究可幫助使用者瞭解何時應該要謹慎注意,不要太依賴大型語言模型的回覆。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於6月18日晚間23:00發表一篇由英國倫敦大學大奧蒙德街兒童健康研究所,以及德國哥廷根大學合作的研究,研究指出,血液中的蛋白質可能有助於提前數年發現帕金森氏症。我們為何需要知道血液中的蛋白質和帕金森氏症之間的關係?提前知道未來是否會得帕金森氏症,對我們是否有幫助?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於6月5日發表一篇喬治亞州立大學與埃默里大學合作的研究〈mRNA-encoded Cas13 can be used to treat dengue infections in mice〉,發現運用奈米微粒包覆登革熱病毒的基因片段,送到到細胞中,有潛力成為治療登革熱的新研究方向。研究的結果有哪些推論上的限制,是我們必須謹慎解讀的?距離能夠發展藥物、治療人類,還有哪些挑戰要克服?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6月5日更新禽流感的新聞,墨西哥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變異株死亡病例。究竟我們可以從中知道什麼重要的資訊,來準備應對禽流感可能的危害?我們需要擔心台灣爆發人或任何動物的大規模禽流感疫情嗎?

英國牛津大學所領導的團隊,在台灣時間2024年6月5日凌晨發布第二次全球碳移除報告,報告指出,到2050年之前,全球每年必須要從大氣中移除70-90億噸二氧化碳,才可能實現守住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研究團隊認為,減少排放是實現淨零排放的主要方法,但二氧化碳移除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台灣相關技術的進程與規範。

英國牛津大學所領導的團隊,在台灣時間2024年6月5日凌晨發布第二次全球碳移除報告,報告指出,到2050年之前,全球每年必須要從大氣中移除70-90億噸二氧化碳,才可能實現守住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譯報告重點。

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是國際公約明訂,且各國已陸續制定管制標準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台灣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今年也預計推動各部會制定「永久化學物質PFAS」管理方針。PFAS包含的化學物質多達上萬種,且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防水防油的產品幾乎都有使用PFAS。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為此於今(29)日舉辦記者會,邀請環境工程與健康研究專家,說明台灣環境中檢出PFAS的科學現況和PFAS對健康的影響。專家認為,台灣需要跟全球管制趨勢同步,雖然難以一次到位、完全禁止所有的PFAS,但先管制毒性較明確的某些PFAS,是可行的。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規劃並邀請專家針對台灣PFAS現況、為何需要關注,若要訂定PFAS標準需要考量的因素等,提供簡短評論。

美國9個州爆發乳牛禽流感疫情,目前發現1名農場工人感染H5N1病毒後出現結膜炎。隨後美國FDA 調查了美國38個州的297種商業乳製品,目前沒有檢測到任何活的、有感染性的禽流感病毒。美國FDA表示一般有經過殺菌的牛奶是安全的,並且建議不要飲用未經殺菌的生乳。究竟乳牛爆發禽流感疫情的原因為何?我們需要擔心牛乳會傳染禽流感給人嗎?

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與環境部於5月8日,共同發布「2024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報告中分析東亞地區與台灣當前的氣候變遷現狀,包含溫度、降雨、海溫與海平面、極端天氣與氣候,以及台灣的空氣品質,並以IPCC AR6報告的CMIP 6模型資料與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SP)中的四個情境,推估台灣未來的氣候情境。
報告中,也依此評估氣候變遷對台灣帶來的衝擊,並提出調適方案的建議,包含水、坡地、海岸、糧食、生態、健康與城鄉規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報告的觀點。

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於5月6日發表一篇研究,透過臨床、病理和生物指標來評估同時具有兩個APOE4 基因對阿茲海默症的影響,發現幾乎所有具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同時從父母雙方遺傳到APOE4)都有阿茲海默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專家說,此研究所說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幾乎完全發病」是指出現例如腦脊髓液中的Aβ澱粉蛋白,Tau 蛋白以及海馬迴的體積等指標,但出現這些指標不等於認知功能退化。學界目前將帶有APOE4基因型列為「風險因子」,也就是帶有此基因型得病機會較高但不是絕對會發病。

2023年4月3日,花蓮經歷了一場規模7.2的大地震,此後一個月內多次餘震,一系列地震事件讓地震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點。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在地震發生後不久,搭配國際合作夥伴澳洲科學媒體中心,迅速發布了12位澳洲科學家的專業評論,這些專家來自多個領域,他們根據各自專業背景,在地震發生後3小時內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各種可能影響和科學現象。

今年台灣將完成兩項貼合2030的重要氣候政策,分別是碳費與減量管制目標。然這兩項政策影響的範圍與對象非常廣泛,我們需要哪些科學資訊來評估衝擊以及減量成效,以及目前在沒有充分的公開資訊下,政府部門、企業、公眾能否共同合作達成減量目標,需更多討論。為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分享制定碳費應考量的因素與衝擊,以及評估氣候政策減量成效的方式。

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於2024年5月2日凌晨2:00發表一篇研究,研究顯示出大腦皮質網路間用以產生意識的網絡連結非常廣泛,研究結果補齊了很多先前許多針對大腦的研究無法提供的細節,讓我們更理解在清醒且有意識的健康人腦中,清醒和意識的神經解剖學基礎。專家說,這篇研究對臨床上如何診斷與治療清醒與意識障礙(如昏迷和植物狀態)提供了新的線索。

環境部於4月16日公告「紅樹林植林」與「海草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預計經專案小組審查通過後,成為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的方法學之一。若「紅樹林植林」與「海草復育」方法學正式通過,會成為未來企業取得碳權的方式之一,若取得碳權則可於台灣碳權交易所上架交易,或抵銷企業本身的碳排放。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微型衛星的影像資料有利地震救災,卻受限於高成本與影像的低品質,而最新研究為此提出低成本的可能解決方案。RTCS系統是成功大學許志仲副教授研究團隊首創的技術,能同時解決原本衛星影像上可能出現的瑕疵,又能還原被壓縮的影像。

「衛星遙測」領域的指標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刊登一篇由成功大學統計學系教授許志仲團隊發表的最新研究。研究開創新的演算法,稱為RTCS系統,能同時解決原本衛星影像上可能出現瑕疵、影像傳輸過程受到雜訊干擾的問題,又能還原被壓縮的影像,未來將有助微型的衛星影像相關的應用,例如協助救災。

4月12日媒體報導,台北市溪山里里民因飲用水污染導致身體不適。經檢測發現水中大腸桿菌超標,由於該里採用自設水系統,非經自來水廠供水,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影響或污染地下水或山泉水的因素,以及是否可能受到4月3日花蓮地震的影響。

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於2024年4月11日凌晨2:00發表一篇研究,分析北美與歐洲共3,024位女性的月經週期紀錄,發現女性月經週期是受到自我體內的生物時鐘的主調控,但是月亮的陰晴圓缺,與女性月經週期有微弱但仍顯著的關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生理時鐘與生理學的專家,解析這篇研究結果,以及我們可以怎麼看待人類生理週期與自然環境週期的關係。

3月21日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公布臺灣社區失智症調查結果,調查全國22縣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失智症盛行率以及失智症類型。究竟在台灣欲研究失智症的人口和盛行率,需要考量哪些因素?我們該如何理解台灣失智症的現況,有可能降低盛行率嗎?

A 7.2 magnitude earthquake had happed in this morning at Hualien, Taiwan. Science Media Center Taiwan (SMCTW) invited experts to share their views for the earthquake.

3月28日晚間的新聞中,衛福部說明寶林茶室飲食中毒的死者血液檢體中確定採樣到「米酵菌酸」。此事件引起眾多對於食安的關注,我們邀請專家根據自身研究,以及對目前米酵菌酸的理解,提供簡短的解析,作為公眾理解和討論米酵菌與食品安全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台灣時間3月28日00:01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與其團隊的研究「全球山區的氣候速度與和物種追蹤」登上《自然》(Nature)期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台灣時間3月28日00:01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與其團隊的研究「全球山區的氣候速度與和物種追蹤」登上《自然》(Nature)期刊。紐西蘭科學家提供它們對此研究的觀點。

Species living in 17 mountains around the world are facing the risk of extinction due to the rapid rate of warming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dditional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stations in mountainous areas globally is essential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t of these threats.

Species living in 17 mountains around the world are facing the risk of extinction due to the rapid rate of warming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dditional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stations in mountainous areas globally is essential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t of these threats.

2月27日由衛生福利部舉辦的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中,與會者提出與科學研究有關的論點,包含人工生殖的後代健康,以及使用人工生殖的產婦健康。然而這些論點是否有研究根據?過去的研究是否指出人工生殖技術會影響產婦和後代的健康?

2024年3月20日上午8:01分,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發布台灣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生態力學使蟎在宿主埋葬蟲身上佔據獨特的生態空間區位〉。了解生態區位的劃分的機制,有助於預測不同物種之間的競爭與共存關係,以提出適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過往的研究對象多以中、大型生物為主,本篇研究透過觀察兩種蟎在埋葬蟲身上的生態區位分佈,發現不同種蟎分佈的位置,與其生物力學的特性相關。這顯示,即使是不同種蟎間存在競爭關係,彼此也無法相互取代生態上的功能。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3月12日立法院副院長與跨黨派立委代表參加「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APPU通過議案,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如果真的成功加入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國家,對台灣的氣候政策或氣候變遷研究有哪些幫助或挑戰呢?又若如現況我們並非簽署國,現況的挑戰是什麼?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新聞報導麻疹境外移入以及國內的群聚傳播病例,目前累計一名馬來西亞境外移入與兩名本土麻疹確診。台灣需要擔心麻疹的大流行嗎?我們邀請專家根據研究以及對目前麻疹的理解,提供簡短的解析,作為公眾理解和討論麻疹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2月20日新北市深坑地區的倉儲發生火警,產生異味與空污並擴散至雙北。根據新北市環保局所公佈的資訊,由於20日吹東風,晚間最高曾於下風處的新店地區測到PM2.5峰值濃度66微克/立方公尺,今(21)日上午的空污監測數據則已恢復正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國際科學理事會(ISC)在台灣時間2月20日發布最新研究〈在危機的當下保護科學:我們如何停止被動回應,變得更加主動?〉。這份研究提出當前科學面對的兩個巨大的危機。
台灣近年面臨的衝突與危機增加,科學議題的爭議更是不斷出現,無論是COVID-19的錯假資訊、再生能源設置的爭議、還是生活中的各式科學謠言,都顯示台灣的科學正站在衝突的第一線。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於此報告的看法,作為台灣推進科學溝通的建議。

Taiwanese researchers have reported the discovery of antibodies that can suppress the Zika virus in Taiwanese people who have been infected with dengue fever and vaccinated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These findings could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vaccines against viruses like dengue, Zika,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which belong to the Flavivirus group.

2023年度我們舉辦了14場記者會、共有40位科學家與201位記者出席⼈次,收到262位科學家的專業意⾒,累計達1,468篇新聞媒體的曝光。題⽬從雞蛋、能源、⽣成式AI、登⾰熱、基因編輯、禽流感、COP 28、外來入侵種⽣物報告,以及即時的諾⾙爾獎記者會,深度和廣度不⼀⽽⾜。這些⼯作,不因為⼈⼒與經費稀缺⽽停下,相反的,我們跟著科學與新聞的步調擴⼤選題、積極合作。要做⼀個被社會需要的非營利單位,就必須持續創造被需要的價值。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趙黛瑜教授研究團隊,今(24日)在《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發現感染登革病毒的病人若先前感染過日本腦炎病毒,或接種過日本腦炎疫苗,會誘發產生廣泛性的中和抗體,可抑制包括茲卡病毒在內的至少六種黃病毒。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趙黛瑜教授研究團隊,今(24日)在《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發表最新研究。專家認為,根據本篇的研究結果,未來在評估登革疫苗的合適性時,可同時評估對於茲卡病毒是否也有好的保護力,對於未來疫苗接種策略能做合適建議。

今(2023)年總統候選人的長照政見裡,也都不約而同提到巴氏量表,這引起眾多關於用巴氏量表做為申請門檻的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巴氏量表相關研究專家解析。

在減碳的壓力下,各國在COP28提出各種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能源選項,包含再生能源設置在2030年增加三倍、能源效率加倍,核能也是眾多討論與提案中的一個。然而,距離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僅剩27年的時間,當前的核能技術,有可能發展到成為商業化的技術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新聞報導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於新北市萬里區中福村中福路84號老家的歷史航照圖,引起眾多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航照圖相關研究專家解析。

司法院發布新聞稿表示計畫運用生成式AI來協助法官撰寫判決。此後,司改會與其他公民團體說明對此議題的擔憂與呼籲,希望邀請多元利害關係人分享意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本活動的目的,希望讓法律專家與AI專家分享「生成式AI應用於協助法官撰寫判決」這一議題的見解,透過與談人和在場聽眾的參與,開啟公民社會多元討論的可能,並期待未來有更豐富的討論。

目前的AI技術可以撰寫裁判書到什麼程度?未來又將如何善用AI技術協助司法系統呢?台灣科中心邀請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文字探勘等研究的AI專家解析。

台灣時間12月13日晚間,COP28發布「阿聯酋共識」(The UAE Consensus)的最終新聞稿以及決議文件,說明這次會議的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台灣專家提供觀點,分享他們對這次COP28的觀察。

第二季的SciCom Today系列講座將提供一個平台,讓你與科學家、科學知識傳播者直接對話,一起討論、分享、甚至是創造科學的未來。

年年受台灣關注的環保團體看守德國組織(Germanwatch) 協同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今(8)日公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該評比包含67個國家,台灣今(2023)年的評比分數為36.94,為第61名。連續多年,台灣在此評比中的排名都在50名之後,但其評分的方法、指標也有爭議之處。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司法院於今年8月發布一項消息:為了減輕法官的工作負擔並提高審判效率,司法院從111年4月開始發展生成式人工智慧(AI),希望以此工具撰寫「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等兩類犯罪的裁判草稿,以供法官製作裁判時參考。這項進展意味著什麼?我們的司法系統將如何變化呢?快來講座瞭解AI在在司法領域的潛力,並與專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英國艾希特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的教授提姆・連頓(Tim Lento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2月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 Report),對地球系統和社會的正向與負向臨界點,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進行權威性的評估,並通過跨國家、跨組織的研究者的同儕審查。

由英國艾希特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的教授提姆・連頓(Tim Lento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2月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 Report),對地球系統和社會的正向與負向臨界點,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進行權威性的評估,並通過跨國家、跨組織的研究者的同儕審查。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報告的重要性。

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研究團隊於今(5日)發布《2023全球碳預算報告》。報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創新高。如果要維持50%的可能性將升溫限制在1.5°C、1.7°C與2°C,依照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能再排放5年、7年及15年的時間,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最新報告。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本文為2023年報告的摘要。

「石綿瓦」、「石綿浪板」是台灣60、70年代被廣泛用來作為屋頂防水的建材,但近年被發現若長期暴露在石綿環境下,容易導致肺癌、間皮瘤、喉癌或卵巢癌。台灣近期開始拆除含有石棉瓦或石綿浪板的建築物,環境部11月也陸續發布新聞稿表示預計將發展石棉瓦廢棄物的處理技術例如熱處理或化學處理。若台灣要發展技術與規範,有哪些科學證據顯示石綿的熱處理或化學方法可以降低石綿致癌的風險?這些方法的限制是什麼?台灣有處理石綿的技術和環境,以及相對應的管理規範與專業人員嗎?

本月23日,新聞報導台灣旅館出現臭蟲,目前尚無法分辨是溫帶還是熱帶臭蟲。我們看到台灣民眾關注此消息,由於不理解此昆蟲、萬一大流行怎麼辦、造成的疾病嚴重度等而擔憂,因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曾研究此昆蟲的專家,提供根據科學證據的正確資訊讓更多人理解。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直指2023年氣溫創新高,但世界仍未減少排放。並再次警告依據目前的排放趨勢,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2.5-2.9度,除非各國能達成超越依據《巴黎協定》所承諾的2030年減量目標。報告指出2021-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1.2%達到57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的新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並翻譯碳排放差距報告的關鍵訊息如連結。

在全球溫度不斷打破紀錄、氣候影響加劇的此時,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打破紀錄——氣溫再創新高,但世界未能減少排放》再次發現,除非各國採取行動並兌現超越在《巴黎協定》中承諾的2030年目標,否則世界氣溫很可能達到比工業化前上升攝氏2.5-2.9度的程度。

台灣大學心理系黃從仁副教授研究團隊11月20日在《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發表最新的聊天機器人研究,使用人工可編輯程式的人形機器人RoBoHoN與台灣大學生對話,研究發現,即使相對頻繁、針對特定項目的預先警告參與者,也無法阻止特定項目錯誤資訊被參與者記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專家解析,專家表示,研究結果提醒了我們可以對社群媒體保持一份懷疑,或許就可以增加一些對假消息的免疫力。專家說,最起碼在聽到某個新聞或消息時,不要立刻接受,而是在選擇相信之前多看看其它人對同一消息的評論和看法。

日前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收到舉報指出,科學家貝里斯拉夫研究治療腦中風新藥3K3A-APC及臨床試驗有造假疑慮,引起國際媒體與科學圈廣泛討論。由於3K3A-APC目前是臨床試驗階段,還不是藥物。腦中風新藥3K3A-APC研究領域若真的造假,會影響過往對腦中風藥物的研究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神經學專家說明。

What is the approach of using Wolbachia to prevent dengue fever? Is this method feasible? What effect does it have o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engue fever? What about the situation that has been implemented abroad?

根據新聞報導,高雄市政府將與高雄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單位合作,研究使用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感染蚊子來防治登革熱的方法。究竟此方法可行嗎?國外已經施行的狀況又如何呢?我們聯繫並請英國SMC的科學家根據研究專業,解析沃爾巴克氏菌防治登革熱的方法可行性與有效性。

根據新聞報導,高雄市政府將與高雄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單位合作,研究使用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感染蚊子來防治登革熱的方法。究竟此方法可行嗎?對防治登革熱有什麼效果?台灣的研究現在進展到哪裡?國外已經施行的狀況又如何呢?

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於台灣時間2023年11月3日凌晨2:00發表一篇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顯示猴痘病毒正在出現不同的分支,分支的病毒特徵是與人類免疫系統的持續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突變。研究發現2022年猴痘大流行的病毒突變特徵,和人體免疫系統中一種稱為APOBEC3的抗病毒蛋白有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痘病毒的台灣專家解析,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結果?

2023年10月20日臺灣師範大學吳朝榮教授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余進義教授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npj 氣候與大氣科學》發布最新研究〈太陽力量爆發:自1990年代以來太陽週期對淡季超強颱風的影響越來越大〉。研究指出淡季超級颱風數量受太陽黑子數量影響,並提出太陽活動影響淡季颱風數量的物理機制。這是否代表可以預測超強颱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2023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魏斯曼教授與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博士共同獲得,兩位也是2022年唐獎的得主,最主要貢獻是將mRNA中的組成分子「脲核苷」替換為類似的分子「假脲核苷」,使mRNA可以有效逃過免疫系統的監視,不再誘發強烈發炎反應,這項研究發表於2005年的免疫學期刊。因為新冠疫情的爆發,將魏斯曼教授與卡里科博士的mRNA疫苗技術推向臨床實踐,mRNA新冠疫苗橫空出世,成為人類對抗新冠疫情的利器。未來,mRNA癌症疫苗可望開啟癌症治療的新頁,為癌末病人帶來生機。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於台灣時間2023年10月10日發表一篇研究,提出基因編輯可能是用於培養可抵抗禽流感的雞的一種方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基因編輯技術與培育雞品種的台灣專家,解析這篇研究結果以及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結果,作為應對和討論如何抵抗禽流感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10月1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利用雞的基因組編輯來控制禽流感的傳播,紐西蘭與澳洲專家對此研究發表觀點。

10月1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利用雞的基因組編輯來控制禽流感的傳播,英國專家對此研究發表觀點。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於台灣時間2023年10月18日晚間23:00發表一篇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分析2005年至2022年期間的流行病學數據、一萬多個病毒基因序列,想知道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的起源和演化趨勢。研究發現禽流感疫情復燃的關鍵是在2016年禽流感病毒從亞洲擴展到包括非洲和歐洲的部分地區,2020年野生鳥類傳播禽流感速度大幅加快,H5N8病毒在歐亞大陸傳播,並導致隨後出現H5N1新變異株,變異病毒株的基因來自低病原性病毒變異與基因重組而來。

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研究量子點的學者,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舉凡顯示器、綠色能源、生醫領域,量子點展現獨特而廣泛的價值,無疑是當前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應該予以關注的重要領域。但究竟,量子點是什麼?為何此奈米材料近年成為科學與產業的熱點?

今(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蒙吉.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布魯斯(Louis E. Brus)及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獲得殊榮,表揚三位得主在發現及合成量子點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專家認為,三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奠定了量子點研究的基礎,為奈米技術創造革命性的發展。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要表揚三位得主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魯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因為發現並合成量子點。

今(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和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阿秒光脈衝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此領域研究,專家認為,阿秒光脈衝有助於材料科學的發展,預期會讓半導體元件性能更進步。

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要表揚三位得主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發展出產生阿秒光脈衝的實驗方法,得以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

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2023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表揚他們在修飾核苷鹼基的發現,這些發現使得COVID-19的mRNA疫苗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發展出來。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認為,各國的環境與運輸條件不同,進口雞蛋的規定也因各國需求而有差異,從其他國家進口蛋到台灣,為了避免雞蛋變質需要考量許多條件,也應根據不同的條件來標示,這些都需要有科學的論述和根據科學資訊為基礎,才能在未來持續改善進口蛋的過程,以及改善未來的相關規範。

因禽流感持續在國際上對蛋雞產業造成影響,比起過往主要是本土雞產的蛋,現在有更多機會買到進口蛋。然而各國的環境與運輸條件不同,進口雞蛋的規定也因各國需求而有差異,從其他國家進口蛋到台灣,為了避免雞蛋變質,究竟需要考量哪些條件?又應該如何根據不同的條件來標示、改善進口蛋的過程,以及改善未來的相關規範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根據研究專業提供觀點,希望提供台灣公眾以及公部門討論進口蛋議題時,更多元的科學證據,作為討論的基礎。

上個月全世界燒起一波超導體熱潮,起因是南韓團隊7月底宣稱成功找出室溫和常壓下的超導體,並發表在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平台。但多國不同的實驗室,包含中國、德國、美國、台灣,依照南韓研究寫的條件重複實驗後,結論是南韓團隊發現的「LK99」材料,性質其實比較接近抗磁性弱的半導體或不良導體,不是超導體。

近期因為日本核廢水的排放,讓輻射食品的議題受到廣泛的關注,然而生活中有些食品本身就含有天然輻射,例如,最常聽見的含天然輻射食品是香蕉。由於天然的鉀本身含有少量輻射性鉀,因此含鉀的食物都可能測出輻射值。但是,所有含輻射的食品都需要擔心嗎?哪些輻射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哪些其實只要適量攝取就不會有健康風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長期檢測輻射食品的專家提供他們的觀點。

IPBESE公布外來入侵種名單,包含影響陸地自然生態的主要外來入侵種、外來入侵種導致淡水水域局部滅絕的案例。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於台灣時間9月4日晚間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外來入侵物種對全球的自然、經濟、糧食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鍾國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郭奇芊,以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於線上記者會說明這次IPBES報告內容與台灣外來入侵種的現況。專家強調,最重要的是落實邊境防治,不要再有新的外來入侵種進入台灣。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於台灣時間9月4日晚間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重點並翻譯。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將於台灣時間9月4日晚間20:00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研究外來種與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專家,解析報告重點與台灣的關聯,還有台灣入侵種現況。

簡介與IPBES相關的科學訊息,包含什麼是IPBES、外來種、入侵種,我們要怎麼看待外來入侵生物?為什麼管理外來入侵種是重要的事?

彰化基督教醫院粒線體醫學暨自由基研究院長暨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魏耀揮的研究團隊,21日於國際期刊《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發布一篇與發現粒線體遺傳疾病的發病機制相關研究。研究發現罕見的粒線體遺傳疾病(MERRF綜合症)在神經系統中的發病機制,並利用患者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建立一套個人化的細胞模型(patient-specific neurons),未來可用於研究粒線體疾病的發病機制,並有助於發展出有效的治療方法。陽明交通大學藥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周士傑表示,目前MERRF綜合症的致病機制尚未被完全解決,且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此研究對於致病機制的了解具有重要意義。

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治達研究團隊,8月16日在國際期刊《健康與地方》發表最新的綠地與躁鬱症相關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吳治達與研究團隊成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助理教授李曉昀,於線上記者會分享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全台各鄉鎮的綠地比率與躁鬱症發生率兩者為顯著負相關,台灣當前的綠地比率平均為每個人減少6.1年的健康壽命損失,假設民眾因此可以正常生活與工作,將帶來212.7萬美元的產值。吳治達表示,這是首次台灣有研究結合衛星遙測、機器學習及資料庫統計分析等方法來量化綠地對躁鬱症疾病負擔與所得效益。

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吳治達研究團隊於《健康與地方》期刊發表一篇最新研究,以台灣為例,調查綠地與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俗稱躁鬱症)的關聯。本研究涉及跨領域的專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空間地理資訊、景觀與躁鬱症專家短評該如何看待研究結果。

新聞報導台灣一位女性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六天後死亡的案例,上一次台灣發生此感染死亡案例是2011年,究竟此感染的原蟲、感染管道、為什麼致病?氣溫上升是不是讓原蟲繁殖的原因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此原蟲的專家,提供根據科學證據的正確資訊。

講到科學,是不是覺得很艱澀、很hardcore呢?但其實硬派也可以很浪漫!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規劃了一系列的講座,邀請科學家、科學記者、科學傳播者們來與大家分享他們心目中的「硬派浪漫」。一起到飛地書店,聊聊生活中可能遇見的科學。

今(2023)年8月8日台北時間凌晨06:30,國際期刊《英國醫學期刊-心理健康》(BMJ Mental Health)發表一篇由倫敦國王學院精神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所(IoPPN)貝克利斯副教授(Dr. Ioannis Bakolis )等人所做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暴露在較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5)和二氧化氮(NO2),失智症患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務(mental health services)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血管性失智症患者,關聯性相對更高。

2023年8月3日《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發布最新研究,結合蚊子族群的動態模型與實驗室環境中溫度如何影響沃爾巴氏菌的數據,再配合預測未來熱浪的嚴重程度,來了解全球暖化對澳洲的凱恩斯市、越南的芽莊市的可能影響,研究預測,未來的熱浪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推測更熱、更頻繁的熱浪可能會降低使用的沃爾巴氏菌來防治登革熱的效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颱風剛過境,台灣登革熱疫情再度受到挑戰,開始有部分縣市增加病例,為更了解人類感染登革熱後的致病機轉,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長庚大學公衛暨寄生蟲學科陳維鈞教授說明人類感染登革熱病毒後的病理機轉,以及為什麼會造成出血及嚴重登革熱?

2023年7月26日《自然-通訊》期刊發布最新研究,研究團隊提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即將崩潰」的警告,並指出已經觀測到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不穩定的跡象。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研究認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會崩潰,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他們的觀點。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曾惠芸和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的研究團隊,與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林文隆博士共同合作,7月28日在《野生動物管理期刊》(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發表最新的白鼻心研究,登上九月份期刊封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曾惠芸、林思民於線上記者會分享研究成果。這篇研究運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的紀錄,評估城市中白鼻心面臨的威脅、繁殖時間與棲息環境的特徵。研究發現救援通報的案例中,成年的白鼻心受遊蕩犬隻襲擊和車禍致死的比例將近40%,而白鼻心幼獸接受救援的主因是親子失散。

「地理人工智慧(Geospait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Geo-AI)」是當前廣受重視的新興模式分析技術,目前已廣泛被應用在各個環境科學的研究領域中。從空氣污染模擬的應用來說,Geo-AI可透過衛星、航照、無人機等來源之影像圖層、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等空間資訊技術與功能,以快速獲得這些土地利用排放源在大範圍區域的分布資訊。與此同時,伴隨著電腦軟硬體規格及運算效能的發展與進步,當代的環境科學家得以透過人工智慧中的機器學習以及集成學習等先進演算方法建置Geo-AI模型。以更準確、更有效的解釋空氣污染與周邊土地利用排放源之間複雜的線性或非線性關係,有效模擬空氣污染在大範圍、大區域濃度梯度的變化情形。

台灣大學昆蟲系曾惠芸副教授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研究團隊7月28日在《野生動物管理雜誌》期刊(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發表最新的白鼻心研究,並將登上9月的期刊封面。研究運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的記錄,評估城市中的白鼻心面臨的威脅、繁殖時間與棲息環境的特徵,並發現成年的白鼻心死亡主因是被遊蕩犬隻襲擊和車禍,而親子失散的白鼻心幼獸是接受救援的主因。

本月27日,新聞報導南韓科學家刊登在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平台上的兩篇研究,宣稱成功找出室溫常壓的超導體,若經驗證後可實際應用,將帶來科技和工業的重大變革。臺灣研究超導體的專家指出,此結果如果證實為真,商用與消費電子的關鍵元件一旦從半導體換成超導體,「散熱」這個名詞將成為過去式。但專家也提醒,仍待進一步更精密的確認在完全零電阻、完全抗磁性的數值。

隨著氣溫升高,南部的登革熱疫情受到關注,今日(7/18)南投與台中也已經有出現境外移入的登革熱案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說明登革熱的狀況、影響與可能的措施。

現代人壓力大,會尋求不同方法找尋讓自己感到快樂與幸福的感受,而在大眾媒體可找到的建議,包含有表達感激、社交、運動、正念思考或冥想,以及親近大自然這五種。但究竟這些建議人們嘗試可增加幸福感方法的資訊,在科學證據上的效力如何呢?國際期刊《自然:人類行為》20日發表的回顧分析研究指出,目前可google搜尋到與增加幸福感的建議有關的健康網站中資訊,多缺乏強而有力且嚴謹的的科學證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認為,人們都想知道有效的方法提高幸福感,也因此需要敦促更多、更好的科學證據力研究產出,並且謹慎看待目前網路上有關幸福感的建議。

今(2023)年7月20日台北時間凌晨02: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梅克力博士(Dr. Krisztina Mekli)等人所做的研究。研究發現,全身性發炎(systemic inflammation)與日後發展成失智症的風險存在微小的關聯性。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中約50萬人的健康數據,評估體內發炎指標(systemic inflammatory biomarker scores)與未來發生失智症風險的關聯性。梅克力博士說明,我們研究中發現,較高的發炎程度與3-11年後被診斷為失智症的風險有關,但結果也顯示增加的風險很小。她補充說,這樣的關聯性並不是因果關係,因此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其中可能的機制。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與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於今(7/14)日共同公布對阿斯巴甜的致癌評估結果。JECFA與IARC的評估結果與觀點略有差異,JECFA認為在人類正常攝取飲食中的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所以JECFA在這次的報告中,仍維持1981年的訂定標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食品安全與癌症風險領域專家分享看法,協助大眾理解阿斯巴甜與致癌的關聯,以及了解IARC與JECFA評估的考量。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7月的第一週可以被視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週。世界氣象組織也表示,從六月底開始,所有的觀測數據都非常高,包含海水的溫度、氣溫。此外,南極海冰覆蓋的程度也創下史上新低,相較於北極,過往南極海冰的分布相對穩定,因此大幅減少的狀況是前所未見的。此外,世界氣象組織已觀測到聖嬰現象發生的前兆,因此世界氣象組織的專家認為,在聖嬰現象的加乘之下,預計會出現更多「前所未有」的紀錄。而現在只是剛開始。台灣怎麼應對高溫?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此篇為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王建鎧,與會後所寫下的紀錄。王副教授提及,台灣即便面對急迫的社會發展需求,科學溝通領域卻仍存在諸多困境與發展限制,並同意四位講者所提台灣高等教育存在著相關人力資源培訓上斷鍊的現實障礙,無法在現實科學溝通上,銜接學術研究與既有的一般傳媒體系。目前的情況幾乎只能依賴第一線學術工作者以談不上充份專業訓練的熱忱,以跨界支援的方式來兼任科學資訊轉譯的角色,在社會溝通的時間與內容效益上也因此備受限制而難以發揮成效。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本月10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謝仁俊講座教授的研究團隊於《人類神經科學前沿》期刊發表研究,研究發現比起一般人,長期接受專業舞蹈訓練的人,即便不是在跳舞的當下,負責動作的觀察、模擬與執行的相關腦區,和處理複雜動作與高階認知腦區間的神經網路,仍維持高效協作的狀態,證明舞蹈家的大腦神經系統,能適應舞蹈訓練而相應改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說明研究成果並請相關專家發表看法。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謝仁俊研究團隊於《人類神經科學前沿》期刊發表一篇最新研究,分析大腦休息狀態的期間不同腦區內和腦區之間的神經網絡連結,來探討這些功能性的連結和舞蹈訓練、創造力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與非舞蹈家相比,舞蹈家在不跳舞的休息狀態,各個腦區的功能性神經連結仍在高效協作,而隨著舞蹈家常規的練習越密集且每次練習時數越長,大腦特定區域間的訊息交流會更有效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大腦影像、大腦結構與認知神經心理的專家短評此研究重要性。

臺灣預計9月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目前行政院初步可能納管廣播電視、有線廣播、衛星廣播等媒體及頻道業者使用生成式AI如ChatGPT來產生內容。全球也已有一些近期監管AI的重大方向與作為可參考。由於監管與規範人工智慧將影響學術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臺灣研究人工智慧的專家依據自身研究經驗發表看法,藉此次機會讓更多人看見研究人工智慧的科學家們的專業意見,有助於促進基於科學觀點的公眾討論,也讓相關制定規範或法案的單位有更多機會採納多元的意見。

英國發育生物學家Magdalena Żernicka-Goetz於本月27日刊登一篇在《自然》(Nature)期刊的合成人類胚胎研究,利用去年他們用來培養小鼠合成胚胎的技術,培養一個沒有心跳、腸和大腦的合成人類胚胎模型,引起英國媒體關注這項科學技術若繼續發展,究竟是否有法規能管理?以及,科學的突破與倫理規範,兩者如何取捨或是取得能夠相輔相成的共識?

由「海洋之門探險」(OceanGate Expeditions)公司製造的潛水器,搭載5人至約4000公尺水下的鐵達尼號沈船遺址,美國的海岸警衛隊於6月22日週四晚上在鐵達尼號沈船遺址附近發現了泰坦號的五塊碎片,究竟泰坦號潛水器事故的原因為何?台灣也有研發潛水器,我們可以從此悲劇中學到什麼?

英國發育生物學家Magdalena Żernicka-Goetz於本月台北時間27日晚間23:00以加速發表的手稿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研究結果是利用去年他們用來培養小鼠合成胚胎的技術,培養合成的人類胚胎,但這個胚胎沒有心跳、腸和大腦,僅能說是一個人類合成胚胎的模型。目前英國只有限制自然產生的人類胚胎不應在實驗室中培養超過 14 天,還沒有法規能夠明確的規範、保護、管理合成胚胎的研究與利用,可能不受 14 天規則的約束,引起英國擔憂倫理與法律問題。

2023年6月17日國際期刊《有害物質期刊》發布台灣團隊的最新研究〈使用以新型地理人工智慧為基礎的集成混合空間模型估算台灣戴奧辛的日平均變化〉。研究使用「集成混合空間模型」預估台灣全島的日平均戴奧辛濃度變化。並驗證發現這個新式預估模型的解釋力達到87%,高於過去的模型。未來可能為空氣污染控制,以及流行病學研究的提供更準確的估算。

日本福島核廢水的排放設備預計於六月底正式完工,排放核廢水後多久會影響各國?會怎麼影響太平洋國家?是太平洋國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今(21)日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澳洲科學媒體中心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共同舉辦線上記者會,專家表示,氚是自然元素,排放核廢水前,必須確保廢水中沒有更難處理的其他放射性元素,也應進一步反思選擇不排放核廢水的風險。

國際藥學期刊本月24日刊出台灣學者研究COVID-19疫情中錯假訊息的研究評論,評論中指出,要降低不實訊息所造成的傷害沒有捷徑,專家需要長期提供充分的資訊並讓公眾易於理解;專家需要學習如何進行科學溝通,公眾才能辨別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層出不窮的複雜訊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溝通的專家發表意見,專家們認為,科學家參與知識溝通時,首要目的是確保資訊能夠被正確傳達,信任是相伴而生的結果。

北部幼兒園餵藥案延燒,不僅讓家有幼兒家長擔憂,並掀起對藥物檢驗方法的討論。由於輿論中出現許多對檢驗方法的錯誤解讀。究竟閾值為何?檢測方法與工具的限制與準確度差異在哪?又零檢出跟未檢出的差異是什麼?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臨床檢驗與分子檢驗專業的科學家,提供意見與說明,協助社會大眾,更加理解醫學檢驗代表的意涵與限制。專家表示,在此次的餵幼童安眠藥事件中,檢驗報告應透過專業醫檢人員清楚說明「檢驗方法」與方法的「效能」與「極限」前提下,協助臨床醫師依據臨床狀況共同釐清並判讀「是否曾服用過巴比妥類藥物」。專家也提醒,不同的檢驗方法、檢驗試劑或待測物等,閾值可能都不同,在解讀時也應注意。

國際藥學期刊《控制釋放雜誌》刊登了兩篇由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鄭瑋副教授、台灣大學藥學系王繼娟教授、黃彥銘助理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大工業教育系詹勲育助理教授所著作的研究評論。文章提出三項大與公眾溝通科學的建議,分別是傾聽受眾關心與談論的議題以培養長期信任、展示正確資訊與解釋識別錯誤資訊的線索,以及盡可能公開科學數據,跨學科分享經驗,與多單位合作共同討論出適當的溝通策略。作者群強調,糾正錯誤和虛假資訊的溝通過程沒有捷徑,需要專家與公眾長期共同努力與不斷討論,使公眾更能駕馭複雜的資訊環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溝通專家發表意見。

從2021年開始,日本就有將目前存放於福島核電廠內的「先進液體處理系統處理水(ALPS treated water)」也就是常聽到的「含氚廢水」排放入海的計畫,並預估於今(2023)年即將開始排放。雖日本承諾在排放前會將其稀釋至標準值,無論國內外,都對此事抱持擔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與澳洲科學媒體中心都邀請專家說明他們的看法。

今(2023)年6月12日,國際期刊《自然代謝》發表一篇由耶魯大學醫學院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影像診斷與核子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所做的研究。研究發現肥胖的人,大腦對葡萄糖及脂肪進入胃中的反應比BMI健康的人弱,而且經過12週控制飲食的減肥方式,讓肥胖者減重10%之後,還不能讓這些肥胖的人大腦對胃裡面有營養物質的反應,恢復跟BMI健康的人一樣。《自然代謝》期刊的新聞提到,由於很常見到減肥後體重反彈增加的狀況,這篇研究有助於瞭解肥胖對大腦的影響,未來從中找出腸和腦之間(腦—腸軸)如何相互傳遞訊息,來幫助肥胖者減重。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研究團隊,今(9)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利用無人地面車輛系統(unmanned ground vehicle, UGV),調查下水道中的斑蚊生態,可針對有出現斑紋跡象的溝渠,噴灑殺蟲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精準打擊以達到防治蚊蟲孳生的效果。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研究團隊,今(9)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利用無人地面車輛系統(unmanned ground vehicle, UGV),調查下水道中的斑蚊生態。研究發現,無人地面車監測的下水道中,約有21%發現斑蚊的踪跡。接著,可針對有出現斑紋跡象的溝渠,噴灑殺蟲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精準打擊以達到防治蚊蟲滋生的效果。

今(2023)年6月5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使用實驗室培養的細胞和實驗室小鼠,探討迷幻劑中的成分LSD以及迷幻蘑菇中成分PSI(PSI被生物代謝之前是裸蓋菇鹼,又稱賽洛西賓psilocybin或裸蓋菇素),與治療憂鬱症相關的細胞機制。研究發現LSD與PSI在結合一種和神經滋養因子有關的特定受體TrkB時,結合力比已知的抗憂鬱藥物更強,並且證實了這些成分產生幻覺的機制,和抗憂鬱的機制,兩者是不同的。研究結果有助開發可用於治療人類憂鬱症而不會引起幻覺的新藥物,開發針對專一結合TrkB受體位置的藥物。

在逐步邁向淨零的過程中,「碳抵換額度」是企業無法自行減量時,達成承諾的重要工具。在台灣,企業可以怎麼做?

本月初因台南一位3歲女童過斑馬線時車禍身亡的事件,交通部於上週三函請各縣市政府推動「行人專用時相」,引起大眾關注路口設置行人專用時相,能否保護行人安全的議題。其實國外有相關研究以及美國運輸研究委員會(簡稱TRB)的國家合作公路研究計劃(NCHRP)報告提到設置行人專用時相,應考慮到該地區居民遵守交通號誌的程度、路口的車流量是否會因此過度延遲、是否仍有紅燈允許車輛轉彎的情況而造成行人的危險等。專家怎麼看台灣設置行人專用時相應該考慮的重點呢?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研究團隊,今(24)日在專門發布生態與生物學研究的《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期刊發表最新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沈聖峰與研究第一作者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詹仕凡,於線上記者會分享此篇研究成果。沈聖峰指出,這篇研究與哥倫比亞大學及國立成功大學合作,是全球首次有研究提供實證,解釋森林砍伐導致的日溫差加劇,影響物種競爭的機制。

今年3月,英國倫敦舉行的第三屆人類基因編輯國際高峰會議中,日本九州大學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教授領導的團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在3月15日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該研究將雄性小鼠的體細胞轉變成卵母細胞,經體外培養成熟,以另一隻雄鼠的精子受精後,發育成為胚胎,再移入代理孕母子宮,成功產下七隻仔鼠。這個技術代表了什麼樣的突破?在生醫與動物科學又可以有什麼應用呢?

2023年5月24日上午7:01分,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發布台灣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森林砍伐山區的溫度變化較高影響夜行動物的競爭優勢〉。研究發現森林砍伐造成的日溫差加劇,使夜行性的埋葬蟲,需同時面對夜間溫度過低不利於自身繁殖生存,以及白天溫度升高有利於日行性的麗蠅獲取資源,導致埋葬蟲可獲得的資源變少的雙重打擊。這也是首次有研究證實,日溫差變化加劇,會影響活動模式不同的物種之間的競爭關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這篇研究的觀點。

近期受到醫界與社會大眾關注與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對於法案中的科學實證是否入法、法案用詞定義的共識以及關鍵條文認為需再多加討論凝聚共識,由於法案攸關全民醫療權利保障,加上多數民眾對再生醫學在醫療上的應用不熟悉,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相關醫學領域的學者針對「再生醫療法的實證醫學釐清」的討論,期望依據實證醫學的意見,讓議題依據科學證據討論,同時也協助民眾未來在面臨醫療需求決策時,有更多的判斷基礎知識。

昨(15)日台灣晚間11點,國際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一篇由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所做的「抵抗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基因」研究。結果顯示一位哥倫比亞男性具有COLBOS突變基因,有可能限縮Tau蛋白在大腦的聚集,而提供了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效果,這也是全世界第二篇研究找到能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基因。專家認為台灣可利用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也許有機會找出台灣人特有能抵擋阿茲海默症病程的遺傳基因特異性序列。

今(2023)年5月15日國際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一篇由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做的研究。研究分析了來自哥倫比亞的 1,200 位有PSEN1 基因突變且因此得到罕見遺傳性阿茲海默症的人,找到一位哥倫比亞男性雖然有罕見遺傳性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基因,大腦也有出現阿茲海默症的跡象,通常在40-50 歲時會開始影響認知能力,但這位男性卻在67 歲時才出現認知障礙。作者提到研究結果顯示,這位男性具有COLBOS突變基因,有可能限縮tau蛋白在大腦的聚集,而提供了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效果。這是全世界第二篇研究找到能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基因,這些國外的研究案例為什麼重要? 對阿茲海默症病患與家屬可能有什麼幫助?有可能在台灣人身上找到這樣的基因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徐嘉琳副教授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張淑媛教授等人組成研究團隊,在今年1月18日發表於(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誌)《EMBO reports》期刊的研究〈IFN-stimulated metabolite transporter ENT3 facilitates viral genome release 〉發現,腸病毒71型、SARS-CoV-2等多種病毒,會利用巨噬細胞的「第三型核苷轉運蛋白」(ENT3),作為入侵到細胞質的途徑。並透過細胞與小鼠實驗結果顯示,移除或降低ENT3蛋白的表現,能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能力。研究結論認為,這一發現有助於研究抑制病毒複製與作為新藥開發的方向。專家表示,這篇研究展現出病毒與免疫互動時,計中計的複雜性,拓展了未來在研究兩者互動的想像。研究中的兩項結果皆為全新發現,並指出病毒如何巧妙利用特定的免疫反應,增加自身的生存優勢。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楊慕華的研究團隊,在今(2023)年4月7日發表一篇於《生醫科學雜誌》(Advanced Science)期刊的研究發現,誘導頭頸癌細胞「鐵凋亡」(ferroptosis)可提升腫瘤的免疫治療效果。研究發現一種新的潛在癌症治療方法,主要是透過誘導癌細胞的鐵凋亡(Ferroptosis)機制,能引起頭頸癌細胞(HNSCC)出現發炎的微環境與PDL-1的表現,從而有效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研究結論認為,這一發現具有提高免疫治療成功率的潛力,將有助於未來發展出新的治療策略。

4月底農委會提出兩項與動物保護及保育相關的法案修正預告,我們看到網路上眾多有關此次修法與動物保護的討論,因此整理了討論的重點並邀請專家根據自身研究的經驗,分享觀點,希望藉此次修法的機會,讓更多人看見研究動物福祉與研究野生動物的科學家們的專業意見,有助於促進基於科學觀點的公眾討論,也讓相關修法單位有更多機會採納多元的意見。

近期網路輿論討論「廣設太陽能板可能會導致乾旱」,其主要的論述有兩個。第一個論述是,太陽能板會反射光和熱至大氣層,讓台灣上空沒有冷空氣,以致於水氣無法凝結為水滴;第二個論述引用《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6年的研究,說明大規模太陽能板會導致熱島效應,減少降水。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當前網路輿論的討論是否符合科學研究已知的現況。

美國愛荷華大學醫學院腎臟科教授黃朝榮(Chou-Long Huang)研究團隊與陽明交通大學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連正章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生物體內如何調節滲透壓變化,並於本月18日在國際期刊《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發表與感知滲透壓的神經機制有關的最新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說明,此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們了解中樞神經如何感受體內滲透壓的變化,進而把此一訊號藉由下視丘傳遞給腎臟,以達到體內水分的衡定性。

今(2023)年4月26日台北時間晚上11: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森林土壤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森林的樹木多樣性越高,土壤中的碳、氮儲存量越高。研究團隊依據加拿大國家森林資料庫分析的結果顯示,增加樹種的均勻程度可使有機層中的土壤碳和氮含量增加30%和42%;提高功能多樣性則可以使土壤礦質層中的碳和氮含量分別增加32%和50%。此研究是首次在天然林中,驗證早前在生物多樣性模擬實驗研究的推論,森林樹種多樣性與土壤的碳氮儲存量有關。

今(2023)年4月18日台北時間晚間12:00,美國愛荷華大學醫學院內科-腎臟科教授黃朝榮(Chou-Long Huang)研究團隊,以及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院連正章院長的團隊,合作於國際期刊《臨床研究雜誌》發表一篇與感知滲透壓的神經機制有關的研究。作者提到,此研究發現大腦中失去WNK1的功能會造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和水平衡的功能有缺陷,顯示WNK1蛋白質是中樞神經的滲透壓感測器,會感測細胞外的張力,這份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們理解身體如何維持滲透壓恆定的機制。

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發現,老年人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會過度活化「CISH基因」,並損傷細胞的溶酶體功能,將受損的粒線體、粒線體的DNA等發炎因子釋放出來,產生體內局部的發炎反應。研究說明,這些老化且過度反應的T細胞引起的免疫老化現象,容易讓人增加對疾病的易感性與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除了確立T細胞基因與老化發炎的機制,未來也可能運用抑制CISH基因的表現,作為降低老年人的老化發炎的臨床運用,或作為判斷老化的重要生理指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3月20日發布第六次評估的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此份報告立基於2018年至2022年之間第六次評估報告週期中,所出版的三份特別報告以及三份工作組報告,將總計近萬頁以上的氣候變遷科學進展,歸納成36頁可引導決策者採取氣候行動的指引。根據此份報告,目前全球有33~36億人居住於氣候變遷高度脆弱區,且位於此類高度脆弱區的民眾,在過往十年間受到洪災、旱災與風災衝擊的頻率是非常低脆弱地區民眾的15倍。

生態保育的方式主要分為「物種保育」和「棲地保護」兩種,且台灣自然生態保育的觀念和政策受到國際條約影響很大。最早影響台灣的國際條約應是1975年生效,以物種保育為目標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作《華盛頓公約》(CITES)。由於違反公約會受到國際貿易的制裁,因此政府在1989年通過了《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並陸續修訂了台灣瀕危物種保育類動物名錄。這對台灣野生動物保育的管理發揮了很大的功效。

國際期刊《公共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今(12)日發表稻米和麥等作物感染真菌「稻熱病菌」(麥子感染即稱麥熱病菌)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2016年在亞洲與非洲出現的麥熱病基因起源於南美洲,與在尚比亞和孟加拉大流行的B71稻熱病菌是不同的基因型,並發現其中一種「Rmg8基因」的小麥可抵抗這種真菌。台灣有長久的種稻歷史且擁有多樣品種,近年也開始發展麥作,過去更曾發生嚴重稻熱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研究稻熱病專家說明此研究,並提供未來可防治的方向。

今(2023)年4月12日台北時間凌晨2:00,英國團隊於國際期刊《公共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發表一篇與感染稻米和麥等作物的真菌「稻熱病菌」(稻瘟病菌)有關的研究。台灣兩位研究稻熱病菌的專家解析,我們是否需要擔心台灣的水稻或小麥對特定真菌沒有抵抗力,或感染此真菌後造成大流行。又應該注意什麼資訊、做哪些防範呢?

微塑膠不僅會進入生物體,也影響整個自然環境,且與人類行為及生活切身相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1)日邀請三位在台灣監測微塑膠的專家,說明他們探究台灣不同水資源區域,從陸地上的灌溉水、沙灘、河口到海洋微塑膠的現況。專家指出,從源頭攔截並建立一致的監測標準,了解台灣微塑膠分佈的熱點、現況與趨勢,才能制定有效的減量策略。

2023年4月3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發布最新研究〈2010-2020年全球消耗臭氧層的氟氯烴氣體濃度增加〉。蒙特婁議定書規範,全球從2010年起應禁用氟氯烴,但這份研究發現有五種氟氯烴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仍明顯增加。然而,在今(2023)年初,世界氣象組織(WMO)才發布報告,指出臭氧層正在修復,並肯定蒙特婁議定書禁用氟氯烴對臭氧層恢復的幫助。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協助解析,我們該怎麼理解臭氧層目前是否遭受損害?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呂俊毅特聘研究員的研究團隊30日於國際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發表一篇生物基因演化的研究。研究打破科學界過去既有的認知,發現「必要基因」(essential genes),竟然可在演化中快速改變,有別於過往科學界認為必要基因在演化過程中,會持續保持不變的觀念。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呂俊毅說明這項研究,呂俊毅表示,這項研究主要想了解「必要基因」的演化途徑與影響演化速度背後的重要因子,期望未來能有助研究疾病成因與基因治療的發展。

今(2023)年台北時間3月30日晚間23:00,探討不明原因兒童肝炎的三篇研究以加速預覽(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公開於國際期刊《Nature》,三篇論文都連結了AAV2感染與不明原因增加的兒童肝炎病例,但還有待研究這種病毒在發展成肝病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不明兒童肝炎上升的原因。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蔡亭芬特聘教授、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葉集孝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去(2022)年7月24日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Hesperetin promotes longevity and delays aging via activation of Cisd2 in naturally aged mice〉,從小鼠實驗中發現「橙皮素」(hesperetin)可促進「Cisd2」基因的活化,達到延緩老化與延長壽命的研究。專家們表示,與衰老有關的基因有很多種,在此研究主要是發現其中的Cisd2基因可能會被「橙皮素」所活化,此篇是基礎研究的開端,並可作為未來相關研究的發展方向。但調控老化的機制還有許多未知,從生活飲食中能攝取到橙皮素的含量,也還不足以達到延緩老化的效果。

當前的科學證據都不斷呼籲,人類應該快速、深度的減碳,台灣政府也在一年前提出2050淨零路徑與策略。今(31)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發表「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專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同研究專書的兩位主編,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寳貫以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舉辦記者會回應政府的淨零規劃,並提出更積極的淨零路徑,呼籲台灣應把握關鍵的淨零契機。

幾乎所有科學證據都在敦促「人類應該要減碳」,而且不只是減碳,更是快速、大量的「深度減碳」。但深度減碳與減碳有什麼不同?目前台灣提出的淨零路徑是不是能夠落實2050淨零排放?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將在3月31日出版「淨零之路:臺灣的雙贏策略」研究專書,指出當前淨零路徑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更積極的淨零建議。反之,更積極的淨零措施,會不會加深社會經濟衝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此研究專書提供看法。

紅斑性狼瘡是全身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目前仍然是症狀最多樣且複雜的風濕病。陳斯婷團隊近期的研究指出,免疫細胞表現一種特殊的基因名為NLRP12,能夠調節身體的發炎反應,並且反應紅斑性狼瘡病人的免疫細胞活化程度。研究結果顯示NLRP12基因有潛力可作為了解紅斑性狼瘡疾病嚴重度的指標,以及新的藥物研發方向。

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組的魯迪.威斯登多爾普(Rudi G. J. Westendorp)教授團隊作的研究,發現喪偶之痛對不同性別老年人死亡率與照護的影響不同。這份研究發現比起沒有喪偶的人,喪偶者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喪偶後的醫療支出,其中又以男性比女性更顯著,喪偶的男性持續六年內死亡率與醫療支出都高於喪偶的女性。台灣有這樣的研究可以提供我們作為照護喪偶長輩的參考嗎?

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牛津大學托比瓦拉(Anya Topiwala)等人作的的研究,結果顯示,端粒長度與大腦MRI的一些神經退化疾病的特徵有關。從這主題的研究,兩位研究端粒的專家解析,我們應該怎麼理解人DNA的端粒和老年疾病的關係?增加端粒數量能減緩退化性神經疾病嗎?

OpenAI在今(2023)年3月14日正式推出GPT-4,比起先前的GPT-3.5回答問題更精準,還可以請GPT-4解讀圖片。OpenAI共同創辦人Greg Brockman也用youtube影片示範GPT-4的特點與限制。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最新人工智慧生成文本的技術和應用呢?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昨(20)日發布第六次評估的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報告指出,大氣、海洋、冰凍圈和生物圈已發生廣泛而迅速的變化。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到全球,並釀成許多極端氣候事件。對自然和人類造成廣泛的不利影響,以及相關的損失與損害。這次的報告再三呼籲,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專家也提醒,我們這10年做的所有決策與行動,會改變並決定未來十年甚至百年的地球氣候。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翻譯IPCC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原文:〈氣候變遷2023: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的重點供大家理解最新IPCC AR6總結內容。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3年3月20日台北時間21:00,發布〈氣候變遷2023: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總結報告再次彙整前三個工作組報告的重要科學證據,提出自2014年至今,氣候物理機制、氣候調適、氣候減緩各項研究最重要的科學證據,作為氣候政策的基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本次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並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國際重要報告之觀點。

《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今(17日)發表海洋化學的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臣教授也參與其中,並證實多個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缺氧的海洋環境中。研究結果發現,過去海洋缺氧多發生在溫帶海域,但現在熱帶海域也已出現海洋溶氧量不足的現象。周文臣研究團隊在這次調查中證實,臺灣東沙環礁、太平島等五處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中重度缺氧的生存環境中。這份研究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主導,並有臺灣、日本、巴拿馬和波多黎各組成跨國團隊,橫跨全球12個地點選定32個不同的珊瑚礁生態系,蒐集在日夜變化下海水中溶氧的情況。

最新研究發現,因氣候暖化的關係,全球多個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缺氧的環境中。今(2023)年3月17日《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一篇全球珊瑚礁生態系的研究調查,台灣研究學者也參與此項跨國研究,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成教授所領軍的研究團隊,主要調查分佈台灣海洋國土的東沙環礁和太平島共五處測量點。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暖化讓海洋升溫加劇溶氧量降低,珊瑚礁正處於中重度缺氧的生存環境中。全球規模最大的海洋研究機構: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簡稱SIO)主導這項跨國海洋研究調查計畫,並由美國、台灣、日本、巴拿馬和波多黎各組成的跨國團隊,橫跨全球的12個地點共32個不同的珊瑚礁生態系,蒐集在日夜變化下海水中溶氧的情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針對此篇最新研究,邀請到參與此研究的台灣學者、珊瑚礁生態與海洋化學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與意見。

今(2023)年3月15日台北時間凌晨00:00,《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一篇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生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Ecology)馬可斯.納登主持的研究,結果顯示,空氣中的臭氧濃度增加會干擾果蠅的求偶行為,降低交配的成功率。台灣專家指出此研究中看到的是實驗室中的果蠅,臭氧干擾野外果蠅的求偶有可能更為嚴重,但實際野外的變數太多,還有待生態學家或族群演化學家作野外調查才能確認。

今(2023)年3月10日,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一份由美國維諾納州立大學的雅各.海因斯副教授(Dr. Jake Hines)的最新研究,利用現今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加上不到50美元日常唾手可得的零件,打造出一台作者稱之為「螢光鏡」(Glowscopes)的自製簡易螢光顯微鏡,可以觀察帶有螢光的斑馬魚胚胎心臟節律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部分結構,最細可以分辨10微米。台灣許多偏鄉學校或缺乏經費的機構沒有足夠的螢光顯微鏡,科學教育的主題、普及可能也因此受限,此研究結果可能提供台灣持續開發簡易科學教育器材時的參考,也能幫助公民科學家收集科學數據。

2023年3月9日凌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布塑膠微粒最新研究,並提提海洋中塑膠微粒正不斷增長。研究團隊追蹤1979到2019年間海洋塑膠污染的數據,發現從2005年之後海洋塑膠的數量快速增長。據估計,2019年全球上層海洋的塑膠微粒數量約171兆個,換算成重量約是230萬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海洋塑膠微粒的議題。

台灣時間3月5日下午(紐約時間3月4日晚間)聯合國宣布通過「公海條約」(The High Sea Treaty)。這份條約是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之後,40多年再次針對「公海」的規範達成共識。公海條約是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2030年30X30的生態保護承諾的關鍵,這是因為全球有近70%的海域屬於公海,而此前尚無在公海設立保護區的任何法源依據與機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此提出觀點。

今(2023)年3月1日《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期刊發表一篇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大學環境工程科學系提摩西.湯森(Timothy G. Townsend)教授的團隊所做的研究,指出廁所用衛生紙可能是廢水中「永遠的化合物」,也就是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來源,而近期歐盟也在研擬禁用PFAS。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李承軒認為PFAS化合物接續被禁用,替代的化合物已陸續被開發、合成並實際應用,但我們對於這些替代品的相關知識仍未研究透徹,替代化合物是否會成為下一代的新興污染物而引起不同層面的問題,必須持續關注。

今(2023)年3月1日《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期刊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廁所用衛生紙可能是廢水中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來源。研究分析來自各地(美洲、非洲與西歐)的廁所衛生紙樣本中所含的PFAS化合物,以及美國佛羅里達州當地汙水廠中的淤泥,檢驗出衛生紙樣本中PFAS種類最多的其中一種化合物〔6:2 diPAP〕。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如何看待PFAS污染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在今(2023)年3月1日,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一份最新研究,「Droplet superpropulsion in an energetically constrained insect」。研究發現,葉蟬(leafhopper)會將尿液集中在尾部後,透過尾部的特殊構造:尾針(anal stylus)會將尿液像是打棒球一樣的揮擊出去。研究顯示,這個機制可以幫助葉蟬每天排掉相當於自身體重300倍的廢棄物,是一種非常節省能量消耗的作法。研究試圖去找出一隻比小拇指指尖還小的昆蟲,如何完成生物工程學與物理學壯舉的方法。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陳斯婷教授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團隊,今年2月1日發表於《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的研究,研究結果提出NLRP12基因可以做為預測紅斑性狼瘡疾病的潛在生物標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了四位研究自體免疫疾病與機轉的專家,給予專業意見。

近期有許多討論口罩降解會產生懸浮空氣中的塑膠微粒,且這些產生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傳播新冠病毒。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出相關研究並邀請空氣污染採樣與環境流行病學的專家,提供對此議題的專業看法。說明目前仍無直接證據可證實,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會作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以避免民眾過度解讀或擔憂,而這些擔憂主要是過度連結與強調以下兩篇文獻資料的結論。

WHO說明這份報告評估的三個重點有三個。
1.人類暴露於奈米塑膠微粒的食物、飲料、飲用水和空氣,以及與人類健康有關的暴露途徑數據。
2.根據發生率、毒理與暴露情況,去檢驗奈米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3. 盡可能找出任何能確實減少接觸奈米塑膠微粒的機會,並找出研究數據之間的差距以建議未來研究的方向。

塑膠微粒對環境與生物造成的危害近來受到重視,而在人體器官中發現塑膠微粒的研究,也獲得大眾與媒體的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0)日邀請兩位專家召開「塑膠微粒研究證據」線上記者會,說明目前應如何看待塑膠微粒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證據。

今(2023)年2月7日台北時間早上六點,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糖尿病前期」的成人補充較多的維生素D,與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補充維生素D的組別,發生糖尿病的相對風險降低約15%。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糖尿病臨床與研究領域的專家解析,專家們指出研究使用的是高劑量維生素D,不適用於一般人,且高劑量的維生素D可能增加高血鈣、高血尿或腎結石的風險。

今(2023)年1月1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state brain networks」的情緒調節和恢復過程會發生改變,研究認為這些變化與焦慮、消極想法,以及過度沉溺在某些負面情緒,反覆回想過去的事(又稱:反芻性思考)有關。這將有助於了解老年人的同理心相關功能,以及在社會壓力下,情緒恢復能力較差的可能原因。

氫能因為具有能長期儲存、容易調度、發電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的特質,而成為全球關注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從「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與「關鍵戰略」將氫能視為獨立的戰略,設定執行目標,也看出政府逐漸將氫能視為一項重要的能源選項。然而要將氫能作為落實「淨零」的關鍵,臺灣準備好了嗎?

1月20日凌晨00:00以牛津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舉辦記者會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The 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這份報告是全球首次有研究團隊全面評估移除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的現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譯報告重點,供大家參考。

1月20日凌晨00:00以牛津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舉辦記者會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The 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這份報告是全球首次有研究團隊全面評估移除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的現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報告摘要,並邀請台灣專家分享台灣的碳移除技術的進展。

2022年,SMC結束了國科會補助計畫的身分,成立了台灣科學媒體協會,以運作獨立和資金獨立的組織型態,正式落地台灣。這一年,我們以正式SMC的身分,首次參加了兩年一度的國際SMC大會,也是第一次,我們有機會與其他七個國家齊聚一堂,分享台灣成果,交換國際經驗。

今(2023)年1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謝仁俊講座教授與腦科學研究所陳麗芬教授團隊的研究,登上國際腦功能學術領域的經典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人腦圖譜)封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謝仁俊與陳麗芬教授的研究團隊於線上記者會分享此研究細節與成果。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謝仁俊與腦科學研究所陳麗芬教授研究團隊線上發表於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人腦圖譜)的研究,登上2023年1月的人腦圖譜期刊封面。研究發現,鋼琴家和聲樂家的大腦中,與情緒相關區域(例如杏仁核)的連結,較一般非音樂家更多,顯示了長期的特定音樂訓練會加強大腦中以經驗為基礎的白質神經網絡連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大腦影像、大腦結構與認知神經心理的專家短評此研究重要性。

今(2023)年1月13日,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觀看了會引起負面情感的影片(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後,會改變大腦的靜息狀態網絡在調節情緒和恢復的機制,研究認為這些變化與焦慮、消極想法,以及過度沉溺在某些負面情緒,反覆回想過去的事(又稱:反芻性思考)有關。這將有助於了解老年人的同理心相關功能,以及在社會壓力下恢復能力較差的可能原因。

今(2023)年1月1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state brain networks」的情緒調節和恢復過程會發生改變,研究認為這些變化與焦慮、消極想法,以及過度沉溺在某些負面情緒,反覆回想過去的事(又稱:反芻性思考)有關。這將有助於了解老年人的同理心相關功能,以及在社會壓力下,情緒恢復能力較差的可能原因。

即使在疫情期間,癌症仍是大多數國家最主要的死因。預防是防治癌症的首要工作,減少危險因子的暴露將可避免癌症發生;透過早期發現癌症,可讓癌症更容易被治癒,並且無須花費龐大的醫療費用。然而,疫情迫使眾多城市實施封鎖政策,民眾亦擔心感染,讓醫院和衛生單位減少癌症篩檢服務,這將引起更高的癌症死亡率。

今(2023)年1月6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百健(Biogen)藥廠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的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美國上市藥品名:Leqembi),消息一出獲高度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認為正確理解阿茲海默症研究進程與新藥資訊對患者至關重要,特邀請五位專家解析。

百健(Biogen)藥廠與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的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在今年1月6日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對阿茲海默藥物開發有什麼影響?我們該如何看待研究報告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專家解析。

2022年5月3日,國際期刊《自噬》(Autophagy)發表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許翺麟特聘教授主持的研究,發現限制攝食可延長線蟲壽命的關鍵,在於一種蛋白酶,簡稱SAM-1,這種蛋白酶可以調控與細胞自噬作用有關基因表現的多寡。過去雖然已經知道限制飲食可以抗老化的效果,與細胞自噬有關,但不清楚詳細調控機轉。這篇研究從線蟲身上找到較詳細的機轉,為後續研發抗老化或延長壽命的藥物方向,點亮一盞明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台灣研究線蟲的相關專家發表看法。

國發會於去年12月28日發佈台灣淨零轉型的十二項關鍵戰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日舉行記者會,邀請綠色財政、永續交通、能源、森林碳匯領域共四位專家,提出他們對此次關鍵戰略的看法。專家呼籲重視跨部門、跨層級來整體性的規劃政策,界定減碳是義務與責任,為下一代留下可解決巨大碳債的應對資本。

2022年12月28日國發會舉辦記者會,延續3月31日發布的台灣2050淨 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更新國家自訂減碳貢獻目標,並提出「十二項關鍵戰略」的各式 目標與規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廣邀個領域專家依期研究領域,提供對於當前「十二項關鍵戰略」目標的觀點。

野鳥為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天然宿主,候鳥的遷徙使疫情快速擴散,而台灣正好位於候鳥東亞澳遷移路線的下游,於2022年9月日韓兩國均有禽場爆發禽流感疫情,病毒沿著候鳥遷徙路線從歐洲一路傳進亞洲和非洲,候鳥遷徙會途經日韓兩國再來到台灣,這個過程提高禽流感病毒帶至台灣的風險。加上台灣禽場密度高,周圍多鄰近水鳥棲息的濕地環境,而且水禽場多屬於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空間,使得野鳥容易將禽流感病毒傳入禽場內感染家禽,造成疫情爆發。

COP27會議11月20日於埃及夏姆錫克落幕,一如會前各方預期,這次比較可能有具體進展的討論集中在「資金」。大會最終決議文件「夏姆錫克實踐計畫」也直指,當前全球氣候資金規模距離目標有大幅落差。

目前全球禽流感疫情已擴及到台灣,台灣多縣市的養畜場及野鳥排遺檢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病毒。H5N1疫情嚴峻,台灣是否能有效防堵國內疫情擴散,有賴政府實際執行的防疫策略與監測方針,透過台灣學者的看法與討論,提供決策者與民眾更多具參考價值的科學資訊與實證建議。

美國能源部在台灣時間12/13(二)晚間23:00(美東時間EST 12/13上午10:00 )舉辦記者會,說明透過「國家點火設施」首次完成一個可控制的核融合實驗,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技術突破。在這次實驗中也已達成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的「淨能量增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核能研究的最新進展。

台灣時間12月19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CBD)的COP15正式落幕。這次會議延續於2020年期滿的愛知目標,訂定第三次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十年目標。受到COVID-19影響,原訂在2020年舉辦的COP15延宕至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分享台灣生物多樣性的狀況與觀點。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將於加拿大蒙特婁登場,各國政府代表將於這週齊聚一堂。
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請專家針對紐西蘭生物多樣性下滑的趨勢發表看法,並詢問他們期待COP15能有什麼進展以及背後的原因。

在陽明交大腫瘤惡化卓越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吳韶芩的小鼠動物模型中,可以看到在餵食高脂飼料(high-fat diet, HFD)後,表現過量的口型蛋白基因轉殖小鼠(STOM transgenic mice)的體重與脂肪組織重量,會比一般小鼠更重,但只要恢復正常飲食,口型蛋白基因轉殖小鼠的體重與健康狀況就會恢復正常。研究顯示,口型蛋白會參與脂肪生成過程的訊號調節,包括脂肪細胞的分化、脂肪的產生、儲存、分解和分泌。

每年氣候峰會開幕之前,許多國際學研單位會陸續發布氣候變遷的最新研究與評估報告。這些報告以「實際掌握的科學資料與證據」告訴大眾,我們離暖化有多近,也讓國際社會知道距離限制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有多遠。除了了解全球的情況,各國也需要依靠這些科學證據,釐清國內主要的排放源,評估減碳政策成效,才能對症下藥。

今(2022)年11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msterda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懷孕女性的大腦灰質容積降低,白質的微結構改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醒,此研究雖然證實先前發現懷孕的確會改變大腦,但仍有限制,還不知道大腦變化對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以及是否影響母嬰行為。

本研究與「一孕傻三年」、「懷孕會變笨」這些「道聽塗說」的傳統的關聯,似乎也是大家會對此篇研究記得或傳誦的主要原因。但先前亦有回顧文獻指出上述這些說法的不正確,意即女姓懷孕並不會變笨。專家認為,此篇研究發表的最大貢獻是激起更多有興趣且有資源的研究者來一起投入,並願意為了驗證此類研究,願意打破傳統約束,以更多新手準父母為研究對象,看能否提供不同或共同的結論。

一則謠言標題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得出結論,因COVID疫苗接種而遭受嚴重傷害的風險比因COVID-19住院的風險高339%」,文中宣稱「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一項新研究發現,mRNA COVID-19疫苗接種的風險遠超過好處,科學家發現打輝瑞Covid-19疫苗的人,遭受嚴重不良事件(例如:心臟驟停、中風或死亡)的可能性,平均比COVID-19住院的可能性高339%。」

台灣時間11月20日晚間,COP27發布最終新聞稿以及決議文件,說明這次會議的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台灣專家提供觀點,分享他們對這次COP27的觀察。

今天(11月15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與台北榮總王署君研究團隊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數位生命科學》(eLife)的最新研究,發現小鼠大腦中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會影響慢性疼痛引起的焦慮或憂鬱。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們了解慢性疼痛與行為、情緒之間的互相影響,並且提供一個針對疼痛過度敏感反應的可能治療方向,未來可能幫助因為慢性疼痛而困擾的患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解析此研究。

今(2022)年11月15日,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期刊《eLife》最新刊登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與台北榮總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研究團隊注射中性或酸性的食鹽水至小鼠的後腿肌肉,作為引發慢性疼痛觀察的模型,測量小鼠對觸覺或刺痛的反應是否更敏感,再以強迫游泳實驗、社交行為實驗等,觀察小鼠焦慮、憂鬱的負面情緒症狀。研究也使用藥物和化學基因方法抑制特定腦區杏仁核的神經元活性,發現可以達到讓小鼠止痛、減緩焦慮和憂鬱行為的效果。

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在11月11日發布《2022年全球碳預算》報告,研究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沒有減少的跡象。報告直指,如果持續當前的排放量,有50%的機會在9年內全球平均升溫會超過攝氏1.5度。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本文為此報告的摘要。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所長,斯萬特.帕博(Svante Paabo)。他研究大約30萬年前首次出現在非洲的現代人,和更早遷出非洲的古人類族群之間的關係,他的發現使我們更能理解人類如何進化、以及我們的祖先智人在人類進化史中扮演的角色。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1]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以更好的了解全球碳循環、作為制定氣候政策、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科學基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氣候變遷領域組織、報告與名詞的縮寫對照

世界各國逐步邊境開放,解封出入境條件,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0月25日再次提醒各國對COVID-19勿掉以輕心。國際期刊《刺胳針》(Lancet)今年九月中針對近三年的COVID-19疫情,提出一份全球總檢討報告,回顧COVID-19疫情以來,全球應對疫情時,眾多決策層面的重大失敗與檢討改進方針。透過報告與專家看法,重新審視全球與台灣被疫情衝擊下,有哪些實際作為與可改進之處。

藥物的研發常涉及複雜天然物化學結構的修飾,如何利用理想的化學反應快速獲得目標產物,同時避免副產物的生成,則是化學家致力的目標。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即頒予符合上述需求的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克服傳統有機化學反應的限制,可高效率的結合兩個分子融合成單一化合物。

今(2022)年10月24日台北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利用小鼠作社會決策行為實驗(SDM, social decision-making),觀察小鼠受到性別、熟悉另一隻小鼠的程度、另一隻小鼠饑餓的行為等複雜因素影響時,是否會觸發分享食物的機關,作出有利於另一隻小鼠的行為。專家指出,雖然本研究是小鼠實驗,但是人類的社會神經科學實驗有更多、更複雜的變項需要仔細地控制,個別差異很大且難以捉摸,小鼠實驗可以提供社交障礙心理治療的方向,有助於深入瞭解社會情緒障礙的疾患病因,找到治療的解方。

即將到來的冬季,「能源能否穩定供應」成為歐洲在能源要走向淨零排放的一大挑戰。不同的能源選擇都有其優點與挑戰,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歐洲的能源供應情勢,並討論是否可能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借鏡。

《科學月刊》自1970年成立至今53年,每月出刊,累積了超過六千人次的台灣科學家,撰寫了超過四千萬字的科學知識介紹與評論。本月10/29(六),科學月刊即將舉辦50紀錄片的首映記者會,超過30位專家誠摯給予建議與鼓勵。

自2022年9月27日起,有媒體外電報導的標題:「研究顯示:每天喝1公升啤酒 可降低失智風險」、「研究曝每天喝酒「這個量」:可降低失智風險」。報導內容指出:「喝啤酒居然能防癡呆!澳洲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適量的飲酒能夠有效降低失智症的發生機率,研究人員指出,適量的酒精可以減少大腦斑塊的形成,而大腦斑塊正是失智症的病徵之一。」

2019 年底之前,全世界沒有人預料得到,即將出現COVID-19這樣嚴重的傳染疾病,席捲全球造成653萬人死亡。科學家為了要能了解未知的疾病,並處理妥善用藥的難題,動物實驗是無可避免的研究途徑。而科學家們為了人類與動物的健康福祉做研究的同時,也希望兼顧實驗動物的福利。實驗動物的用與不用,是人對倫理的拉扯,但醫療上的迫切需求,促使我們必須對實驗動物更加負責,並且在發展出完整可運用的替代方法前,落實對實驗動物的動物福利與照護。

大部分的生物醫學研究會使用實驗動物做研究,另外有些研究正在發展不使用實驗動物的替代方法。目前台灣與國外皆有持續的發展並更新基於3R(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和精緻化refinement)的實驗動物替代方法,然而,使用其他方法替代活體實驗動物,雖有其優點,也有限制與挑戰。

一則謠言標題為「口罩致癌」,謠言宣稱: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缺氧,這會在人體中產生酸性狀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與MyGoPen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希望能依實證醫學研究的精神,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此次解析將會即時提供給MyGoPen完整引用。

研究胚胎發育與相關疾病的困難點之一,是無法直接在子宮或活體進行細部的觀察,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離體胚胎發育模式顯得格外重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2017年時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與英國劍橋大學的團隊,分別發表了以幹細胞產製合成胚(synthetic embryos)的研究。

國際上對減碳的呼籲與訴求增高,「淨零」、「碳權」等概念也受到各界的關注。跨國企業自主提出減碳目標,也要求供應鏈需要分擔減碳的責任,達成產品、產線的碳中和。農委會更宣示台灣2040年要達成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台灣農民有機會一起參與減碳過程嗎?

今(20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研究有重大貢獻的美國學者凱洛.柏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學者墨登.莫代爾(Morten Meldal)及美國學者貝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六位台灣專家即時解析,專家們皆認為得獎者是眾望所歸,近年頒布的獎項鼓勵化學家使化學反應更有利於操作、效率更好。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2 年諾貝爾化學學獎授予凱洛琳.柏托西(Carolyn R. Bertozzi)、墨登.莫代爾(Morten Meldal)、貝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旨在讓困難的研究過程變得更容易處理。貝里.夏普利斯和墨登.莫代爾為化學的鍵結形式「點擊化學」奠定了基礎,讓分子結構單元能快速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凱洛琳.柏托西則將點擊化學提升到一個新的思維,開始應用在生物體中。

今(20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約翰·克勞澤(John Clauser)、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三位學者透過糾纏光子的實驗,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的證據和開創性的量子資訊科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五位台灣專家解析,專家們表示,此獎項代表了物理領域的哲學討論是可以用實驗的方式,互相辯證的。

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2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約翰.克勞澤(John F. Clauser)、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他們在糾纏光子的實驗中,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的證據和開創性的量子資訊科學。

今(2022)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瑞典籍的遺傳學家帕博(Svante Pääbo)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種與人類演化上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三位專家解析,專家認為,此獎項頒給完整的人類古遺傳學研究,是開啟了研究人種之間基因交流、演化至今的分析,對基礎的遺傳學研究是一大鼓舞。

2022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以表彰他對已滅絕的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演化的發現。

百健(Biogen)藥廠與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了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藥廠發布的新聞稿提到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相較於安慰劑,使用Lecanemab治療 18 個月時,CDR-SB量表(global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scale)中認知下降的程度減少了27%。目前還未公開相關報告和數據。究竟為什麼這支藥物Lecanemab此次可以獲得重大關注?與先前阿茲海默症藥物相比有何不同?

近期兩項有關胚胎發育的重大研究成果,無疑是繼2017年以來,再次締造以幹細胞合成胚胎的另一個新里程碑;此一突破拓展了科學家探討早期懷孕過程、不孕症、器官產製與移植等研究的視野,甚至可望減少相關研究的動物使用量。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仍存在瓶頸與未來科學家或相關單位可以進一步思索的空間。目前研究胚胎發育與相關疾病的困難點之一,是無法直接在子宮或活體中進行細部的觀察,因此建立一完善的胚體外培養系統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9/27日上午,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飛行器成功撞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的衛星「迪莫弗斯」(Dimorphos)。這個計畫是為了將來面對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有機會改變小行星的軌道,避免地球受到衝擊。

當我們想要選擇更能幫助減碳的農法,有沒有什麽數據可以幫助評估?該怎麼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減碳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的評估指標。

9月17日21時41分與9月18日14時44分,連續發生芮氏規模6以上的強震。中央氣象局研判9月18日所發生的地震,才是本次的主要地震。但本次地震從9月17號晚間至9月19日,已發生154個地震。在主震前共有73個前震,在154個地震中,有10個芮氏規模5以上的地震(包含主震)。目前我們看到輿論對於地震的成因、影響有多種不同的觀點。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該如何理解這次的地震?

2022年9月19日23:00,國際期刊《自然-能源》發布最新回顧研究,〈理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微觀結構-性能-性能關係的進展和挑戰〉。鈣鈦礦是發展相當快速、轉換率高的太陽能發電材料,但因其相較於矽基太陽能較容易降解,因此矽基太陽能仍是一般裝設太陽能時的大宗。這份最新研究則發現有三種關鍵的微結構,對鈣鈦礦太陽能的降解有關鍵影響。研究團隊也呼籲,未來應投注更多資源關注微結構的缺陷,以提高對於太陽能的微結構、特性與發電效能三者之間關係的理解,並認為這將是未來提升太陽能效率的關鍵。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個最新發現是否有助於台灣發展更有效率的太陽能模組?

9/13日網路輿論與新聞,因NHK的「時事專欄」所發佈的2022年颱風路徑圖上,颱風都未朝台灣方向前進。因而網路輿論熱議「颱風都躲開台灣」、「颱風遇到台灣就繞道而行」、「颱風不敢挑戰中央山脈」。也有部分新聞提到,從2019年底至今,已經有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連年沒有颱風登陸的原因與可能影響,以及該如何理解這個現象較為正確?

這項研究由Lancet期刊邀集全球各領域專家組成之委員會所提出,希望提出客觀的評估結果和建議,其觀點並未窄化於關注病毒或個體健康,更加寬廣地解析全球化社會和疫情之關聯,寄望在後疫情時代可以重建一個包容、公平且可以持續發展的世界。

台灣的農業基因體學和遺傳技術如基因編輯的研發有豐沛的基礎量能,但仍未有基因編輯之精準育種法規制度。可借鏡相關制度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澳洲的法規制定視為傳統育種,搭配早期諮詢及上市前評估制度輕度監管,以釋放基因編輯在精準育種研發及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能量。

今(2022)年9月5日,台灣媒體引用一篇研究沖泡後的茶包是否釋出塑膠微粒的文章:「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 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 into Tea」,然而報導受限於時間,難以完整討論研究成果,僅大略說明茶包的常見材質。考量塑膠微粒議題在台灣社會相當受民眾重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針對該議題與研究給予專業意見,希望為公眾討論提供更多具科學根基的觀點。塑膠微粒是否危害健康,專家們表示,研究是在特定操作方法下得到的結論,還無法以此研究論沖泡茶包會造成塑膠微粒危害健康的風險,目前也還未有研究能說明微塑膠對人體的健康影響。

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刊登一篇研究,「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對肥胖成人的減重、減脂與心臟代謝健康的有效性」指出,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比起12小時或更長時間內進食,更能有效的達到減輕體重。《每日郵報》也對此篇研究做了報導,但卻淡化了這篇研究與eTRE飲食方法的限制。為了讓大眾更正確的理解此篇研究與「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的限制,台灣科技媒體中邀請了保健營養與運動營養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提供他們的專業看法。

目前的器官移植手術中,雖然角膜移植手術已經是近期成功率較高的,但因為捐贈的角膜數量有限,需要角膜移植的病患常常要等待許久。本月一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的研究有助於解決此問題,研究團隊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做出角膜,成功的移植給人類病患,提供一種可行的角膜替代方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請益生物工程、眼科生物力學以及眼科醫療的專家,解析這項結合了生物工程與臨床應用的技術進展和潛能。

今(2022)年6月23日,國際期刊《癌症免疫治療雜誌》(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發表了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黃怡翔領導的肝癌團隊所做的研究,這篇台灣的研究實際分析肝癌患者在免疫治療後的效果,以及糞便中腸道菌相的關聯。由於目前接受免疫治療的癌症患者中,有治療效果較好的,但也有患者在免疫治療後幾乎沒有效果。專家表示,若能在治療前推估病患對免疫治療的反應,將有機會協助醫師擬定更好的治療策略,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與成本。

8月31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新聞稿指出反聖嬰(La Niña)現象很可能會持續至今(2022)年年底,這是本世紀第一次連續三年出現反聖嬰現象。根據WMO的預報,這個始於2020年9月的反聖嬰,持續至2022年11月的可能性為70%;持續至2023年的可能性是55%,仍高於不發生反聖嬰也不發生聖嬰的可能性(40%)。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有什麼可能的影響?

一則謠言標題為「第四劑 COVID-19 疫苗的新研究發布」,並引用來自網傳的節目影片,謠言宣稱:主流媒體美國ABC電視台 終於承認----第4劑疫苗接種可能會關閉您的免疫系統!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與MyGoPen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希望能依實證醫學研究的精神,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此次解析將會即時提供給MyGoPen完整引用。

中國禁止對台灣出口天然砂對晶圓製造是否會有影響?專家說明,晶片原料的確來自石英砂,但自然界的含量極多,原料取得容易。此外,目前世界製造矽晶圓的5大廠商,生產工廠分布在多國,並非只有在台灣,中國禁止對台灣出口天然砂對於矽晶圓量產的影響不大。

現在「碳權」正熱,要怎麼獲得「碳權」?獲得「碳權」可以做什麼?能夠參與交易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對付新冠變種病毒,近日有兩種不同的次世代二價疫苗引起關注,分別是莫德納公司研發針對原始新冠病毒株與 Omicron BA.1的次世代二價疫苗,簡稱mRNA-1273.214,目前英國在8月15日已通過使用審核。另一款則是美國向莫德納公司預購的mRNA-1273.222,是專門對抗Omicron BA.4以及BA.5變種株的次世代二價疫苗。

最新研究成功的合成出小鼠胚胎,可以實際觀察神經系統早期發育階段,有望減少部分實驗動物的使用,解開早期哺乳類胚胎發育過程的謎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哺乳類動物的胚胎早期發育過程十分相似,此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讓科學家研究哺乳類胚胎早期產生神經系統疾病或發育失敗的原因。

今(2022)年8月25日台北時間深夜12點,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最新研究,讓胚胎研究的技術得到重要突破。Magdalena Zernicka-Goetz的研究團隊使用從多種不同的幹細胞,合成小鼠的胚胎。在這項研究之前,雖然有一些胚胎相關的結構被產製出來,但是還無法完全模擬胚胎發育的每一個階段。這份研究顯示出Goetz所合成的小鼠胚胎包含跳動的心臟,神經管和腸管等結構,可以不用使用實驗動物而用於瞭解在早期的胚胎發育過程中,大腦和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發展。但還無法以這份系統來研究胚胎發育後期的階段。

碳匯指的是二氧化碳儲存量大於排放量的地方,也會將這些地方稱為碳儲存庫,例如海洋、森林、濕地等等,土壤更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匯,可以長期的將碳固定在土壤之中。透過土壤固碳、採用低碳農法減少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氣中,也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農業減碳的重要方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關於土壤固碳的重要概念。

今(2022)年8月23日,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做了三個實驗,首先是剝奪受試者睡眠一晚,以問卷評估受試者的利他意願,並用fMRI影像評估這些人的大腦活動,發現睡眠剝奪後抑制了大腦中與社會認知相關的網絡。第二個實驗先評估受試者睡眠品質,分析受試者作答利他主義問卷的結果,這兩個實驗都觀察到受試者表示自己幫助他人的意願較低。第三個實驗分析捐款行為與夏令時間少一小時睡眠的關聯,發現失去一個小時的睡眠後,捐款金額降低10%。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發表看法。

英國的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在8月15日,批准莫德納公司研發的次世代二價新冠疫苗(mRNA-1273.214)作為後續接種的疫苗追加劑,是全球第一個通過此款新型二價疫苗的國家。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則決定讓莫德納、輝瑞等疫苗公司,開發專門對抗Omicron BA.4/5變種株的二價疫苗(mRNA-1273.222),而暫不考慮由「原始株+ Omicron BA.1」設計的二價疫苗(mRNA-1273.214)。

台灣是否應趕緊跟進授權這支「原始株+ Omicron BA.1」設計的二價疫苗?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感染醫學的專家發表看法。

綠色和平組織為了解陸域微塑膠分布狀況與其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其研究團隊與專家學者合作後,發布此份調查報吿。報告中選擇以陸域動物的排遺,以及棲地水樣本作為調查微塑膠分佈的依據,並選擇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金門歐亞水獺、黃喉貂、石虎、櫻花鉤吻鮭為調查對象。研究發現臺灣陸域野生自然環境皆已受到塑膠污染,且指標性保育類野生物種有從自然環境中攝入微塑膠的風險。臺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該怎麼理解這份報告?

2022年8月22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發布最新研究〈海洋生物的氣候指數〉。基於氣候變遷正在影響海洋生態的變化,並使生物多樣性喪失,這份研究評估物種的氣候風險,作為制定保護策略的參考。這份研究一共評估24,975種物種的預期氣候風險。考量氣候條件、物種的敏感度、調適度與脆弱度,研究發現到2100年,在IPCC氣候模型的高排放情境下,有86.7%的物種面臨高風險或嚴重風險,且對於高級掠食者的威脅最大,與此同時可供物種調適危險氣候的「氣候避難所」範圍正在縮小。研究團隊也預估若在低排放情境下,幾乎可降低所有物種的風險,但不同類群的生物受益程度不同,其中軟體動物、條鰭魚類(Actinopterygii)、頭足類動物獲益最大。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研究所評估的狀況是否與台灣相近?

今(2022)年8月23日,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使用高清晰度的經顱交流電刺激(HD-tACS)共150位年齡65至88歲的受試者,每天刺激20分鐘並給受試者看20個單字,請受試者立即回想這些單字,來測試他們的短期記憶力。研究發現特定頻率的刺激特定的大腦區域,可以改善記憶單字的能力。研究作者提到此研究中使用非侵入性的方法來改善記憶,可能有助於改善高齡化族群的日常生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台灣研究認知神經科學與記憶、經顱腦電刺激,以及老年醫學等的相關專家,發表看法。

今(2022)年8月11日,國際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從豬皮中萃取出膠原蛋白,並以化學方法改良,提高膠原蛋白的強度和穩定度後製作成人工的角膜,並且使用微創手術移植入病患眼部後24個月,觀察到病患的最佳矯正視從原本的0.1改善到0.4。台灣的生物工程、眼科生物力學以及眼科醫療領域三位專家,分析了研究突破的亮點,以及必須謹慎追蹤後續研究的重點。

研究發現的關連性,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作者自己也在結論中提到,有鑑於觀察性研究的設計可能無法有效控制未觀察到的變數,會導致估計的偏差或倒果為因的情況(例如有骨質疏鬆症的人會更傾向攝取較多牛奶),所以建議謹慎的解讀研究結果。作者也於研究限制中說明,應該要把飲食中是否有重金屬或有機汙染物,納入考量,但此篇沒有納入。

2022年8月11日23:00,《通訊—地球與環境》期刊發布一篇最新研究〈從1979年開始北極暖化速度比全球快近四倍〉。研究團隊分析1979年至2021年間北極圈的觀測數據,估計在這43年間,北極海以每十年增加攝氏0.75度的速度升溫,是全球平均升溫速度的四倍。在北極海靠近歐亞大陸的區域,升溫速度更達每十年攝氏1.25度,是全球平均的七倍。過去研究普遍認為北極放大效應約為2-3倍,這份研究的估計結果高出許多。研究團隊認為海冰的流失增加,可能加劇「北極放大效應」,也認為過去的氣候模擬可能低估了北極放大效應。

在2050淨零排碳的訴求下,為符合國際供應鏈的要求,如何獲得碳權?怎麼達成碳中和?成為熱門的話題。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接受我們的訪談時,曾提出目前碳費與碳交易制度規劃上,可供反思之處。

無論如何,將猴痘歸類為MSM疾病或性傳染病都是錯誤訊息。雖然性與愛撫行為確實可能會提高皮膚傷口、黏膜或呼吸道分泌物等密切接觸的風險,這也是為何WHO幹事長譚德塞會提到「減少性伴侶」以作為阻斷傳播鏈的手段。不過,若因此將猴痘理解成「性傳染病」,將使社會大眾誤會傳染途徑,而疏於防範親密行為以外其他人與人密切接觸的風險(如照顧感染者),或欠缺對少數群體具文化敏感度,而不利於欲實現之公衛目標,如提高疫調準確性、鼓勵個案通報與追蹤、防堵疫情擴大等。

Science期刊於7月21日指出,Sylvain Lesné與Karen Ashe發表於2006年Nature期刊的阿茲海默症論文疑似造假,媒體報導中提到,科學界可能因此被誤導研究方向16年。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造假不可取,但即便造假屬實,對阿茲海默症研究的影響有限。阿茲海默症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全世界數千個實驗室過去一百年累積的成果,並非單一實驗室可以操控。

07/25台灣媒體引述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指出歐洲連日高溫與熱浪,可能會阻礙太陽能板發電。新聞指出,太陽能板多數在理想溫度攝氏25度的氣溫下測試效能,這也是最佳發電條件。若高於這個溫度,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會開始下降。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台灣的太陽能板發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