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即時回應

最新研究發表或爭議事件發生時,記者沒有太多時間找尋專家,為此SMC邀請專家第一時間作出解析。

更多資訊

記者會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或是重大科學爭議事件,我們協助科學家們為科學證據而發聲。

更多資訊

科學資訊

SMC彙整各領域的科學訊息與知識,並對科學知識與標準進行整理與釐清,建置科學基礎知識資料庫。

更多資訊

科學文章

SMC將規畫核心主題,針對科學爭議事件進行多元討論,使議題深入的呈現,並提供具跨域思維的觀點。

更多資訊

3月12日立法院副院長與跨黨派立委代表參加「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APPU通過議案,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如果真的成功加入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國家,對台灣的氣候政策或氣候變遷研究有哪些幫助或挑戰呢?又若如現況我們並非簽署國,現況的挑戰是什麼?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新聞報導麻疹境外移入以及國內的群聚傳播病例,目前累計一名馬來西亞境外移入與兩名本土麻疹確診。台灣需要擔心麻疹的大流行嗎?我們邀請專家根據研究以及對目前麻疹的理解,提供簡短的解析,作為公眾理解和討論麻疹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2月20日新北市深坑地區的倉儲發生火警,產生異味與空污並擴散至雙北。根據新北市環保局所公佈的資訊,由於20日吹東風,晚間最高曾於下風處的新店地區測到PM2.5峰值濃度66微克/立方公尺,今(21)日上午的空污監測數據則已恢復正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國際科學理事會(ISC)在台灣時間2月20日發布最新研究〈在危機的當下保護科學:我們如何停止被動回應,變得更加主動?〉。這份研究提出當前科學面對的兩個巨大的危機。
台灣近年面臨的衝突與危機增加,科學議題的爭議更是不斷出現,無論是COVID-19的錯假資訊、再生能源設置的爭議、還是生活中的各式科學謠言,都顯示台灣的科學正站在衝突的第一線。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於此報告的看法,作為台灣推進科學溝通的建議。

Taiwanese researchers have reported the discovery of antibodies that can suppress the Zika virus in Taiwanese people who have been infected with dengue fever and vaccinated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These findings could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vaccines against viruses like dengue, Zika,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which belong to the Flavivirus group.

2023年度我們舉辦了14場記者會、共有40位科學家與201位記者出席⼈次,收到262位科學家的專業意⾒,累計達1,468篇新聞媒體的曝光。題⽬從雞蛋、能源、⽣成式AI、登⾰熱、基因編輯、禽流感、COP 28、外來入侵種⽣物報告,以及即時的諾⾙爾獎記者會,深度和廣度不⼀⽽⾜。這些⼯作,不因為⼈⼒與經費稀缺⽽停下,相反的,我們跟著科學與新聞的步調擴⼤選題、積極合作。要做⼀個被社會需要的非營利單位,就必須持續創造被需要的價值。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趙黛瑜教授研究團隊,今(24日)在《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發現感染登革病毒的病人若先前感染過日本腦炎病毒,或接種過日本腦炎疫苗,會誘發產生廣泛性的中和抗體,可抑制包括茲卡病毒在內的至少六種黃病毒。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趙黛瑜教授研究團隊,今(24日)在《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發表最新研究。專家認為,根據本篇的研究結果,未來在評估登革疫苗的合適性時,可同時評估對於茲卡病毒是否也有好的保護力,對於未來疫苗接種策略能做合適建議。

今(2023)年總統候選人的長照政見裡,也都不約而同提到巴氏量表,這引起眾多關於用巴氏量表做為申請門檻的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巴氏量表相關研究專家解析。

在減碳的壓力下,各國在COP28提出各種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能源選項,包含再生能源設置在2030年增加三倍、能源效率加倍,核能也是眾多討論與提案中的一個。然而,距離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僅剩27年的時間,當前的核能技術,有可能發展到成為商業化的技術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新聞報導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於新北市萬里區中福村中福路84號老家的歷史航照圖,引起眾多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航照圖相關研究專家解析。

司法院發布新聞稿表示計畫運用生成式AI來協助法官撰寫判決。此後,司改會與其他公民團體說明對此議題的擔憂與呼籲,希望邀請多元利害關係人分享意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本活動的目的,希望讓法律專家與AI專家分享「生成式AI應用於協助法官撰寫判決」這一議題的見解,透過與談人和在場聽眾的參與,開啟公民社會多元討論的可能,並期待未來有更豐富的討論。

目前的AI技術可以撰寫裁判書到什麼程度?未來又將如何善用AI技術協助司法系統呢?台灣科中心邀請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文字探勘等研究的AI專家解析。

台灣時間12月13日晚間,COP28發布「阿聯酋共識」(The UAE Consensus)的最終新聞稿以及決議文件,說明這次會議的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台灣專家提供觀點,分享他們對這次COP28的觀察。

第二季的SciCom Today系列講座將提供一個平台,讓你與科學家、科學知識傳播者直接對話,一起討論、分享、甚至是創造科學的未來。

年年受台灣關注的環保團體看守德國組織(Germanwatch) 協同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今(8)日公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該評比包含67個國家,台灣今(2023)年的評比分數為36.94,為第61名。連續多年,台灣在此評比中的排名都在50名之後,但其評分的方法、指標也有爭議之處。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司法院於今年8月發布一項消息:為了減輕法官的工作負擔並提高審判效率,司法院從111年4月開始發展生成式人工智慧(AI),希望以此工具撰寫「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等兩類犯罪的裁判草稿,以供法官製作裁判時參考。這項進展意味著什麼?我們的司法系統將如何變化呢?快來講座瞭解AI在在司法領域的潛力,並與專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英國艾希特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的教授提姆・連頓(Tim Lento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2月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 Report),對地球系統和社會的正向與負向臨界點,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進行權威性的評估,並通過跨國家、跨組織的研究者的同儕審查。

由英國艾希特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的教授提姆・連頓(Tim Lento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2月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 Report),對地球系統和社會的正向與負向臨界點,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進行權威性的評估,並通過跨國家、跨組織的研究者的同儕審查。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報告的重要性。

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研究團隊於今(5日)發布《2023全球碳預算報告》。報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創新高。如果要維持50%的可能性將升溫限制在1.5°C、1.7°C與2°C,依照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能再排放5年、7年及15年的時間,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最新報告。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本文為2023年報告的摘要。

「石綿瓦」、「石綿浪板」是台灣60、70年代被廣泛用來作為屋頂防水的建材,但近年被發現若長期暴露在石綿環境下,容易導致肺癌、間皮瘤、喉癌或卵巢癌。台灣近期開始拆除含有石棉瓦或石綿浪板的建築物,環境部11月也陸續發布新聞稿表示預計將發展石棉瓦廢棄物的處理技術例如熱處理或化學處理。若台灣要發展技術與規範,有哪些科學證據顯示石綿的熱處理或化學方法可以降低石綿致癌的風險?這些方法的限制是什麼?台灣有處理石綿的技術和環境,以及相對應的管理規範與專業人員嗎?

本月23日,新聞報導台灣旅館出現臭蟲,目前尚無法分辨是溫帶還是熱帶臭蟲。我們看到台灣民眾關注此消息,由於不理解此昆蟲、萬一大流行怎麼辦、造成的疾病嚴重度等而擔憂,因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曾研究此昆蟲的專家,提供根據科學證據的正確資訊讓更多人理解。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直指2023年氣溫創新高,但世界仍未減少排放。並再次警告依據目前的排放趨勢,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2.5-2.9度,除非各國能達成超越依據《巴黎協定》所承諾的2030年減量目標。報告指出2021-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1.2%達到57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的新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並翻譯碳排放差距報告的關鍵訊息如連結。

在全球溫度不斷打破紀錄、氣候影響加劇的此時,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打破紀錄——氣溫再創新高,但世界未能減少排放》再次發現,除非各國採取行動並兌現超越在《巴黎協定》中承諾的2030年目標,否則世界氣溫很可能達到比工業化前上升攝氏2.5-2.9度的程度。

台灣大學心理系黃從仁副教授研究團隊11月20日在《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發表最新的聊天機器人研究,使用人工可編輯程式的人形機器人RoBoHoN與台灣大學生對話,研究發現,即使相對頻繁、針對特定項目的預先警告參與者,也無法阻止特定項目錯誤資訊被參與者記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專家解析,專家表示,研究結果提醒了我們可以對社群媒體保持一份懷疑,或許就可以增加一些對假消息的免疫力。專家說,最起碼在聽到某個新聞或消息時,不要立刻接受,而是在選擇相信之前多看看其它人對同一消息的評論和看法。

日前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收到舉報指出,科學家貝里斯拉夫研究治療腦中風新藥3K3A-APC及臨床試驗有造假疑慮,引起國際媒體與科學圈廣泛討論。由於3K3A-APC目前是臨床試驗階段,還不是藥物。腦中風新藥3K3A-APC研究領域若真的造假,會影響過往對腦中風藥物的研究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神經學專家說明。

What is the approach of using Wolbachia to prevent dengue fever? Is this method feasible? What effect does it have o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engue fever? What about the situation that has been implemented abroad?

根據新聞報導,高雄市政府將與高雄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單位合作,研究使用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感染蚊子來防治登革熱的方法。究竟此方法可行嗎?國外已經施行的狀況又如何呢?我們聯繫並請英國SMC的科學家根據研究專業,解析沃爾巴克氏菌防治登革熱的方法可行性與有效性。

根據新聞報導,高雄市政府將與高雄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單位合作,研究使用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感染蚊子來防治登革熱的方法。究竟此方法可行嗎?對防治登革熱有什麼效果?台灣的研究現在進展到哪裡?國外已經施行的狀況又如何呢?

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於台灣時間2023年11月3日凌晨2:00發表一篇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顯示猴痘病毒正在出現不同的分支,分支的病毒特徵是與人類免疫系統的持續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突變。研究發現2022年猴痘大流行的病毒突變特徵,和人體免疫系統中一種稱為APOBEC3的抗病毒蛋白有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痘病毒的台灣專家解析,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結果?

2023年10月20日臺灣師範大學吳朝榮教授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余進義教授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npj 氣候與大氣科學》發布最新研究〈太陽力量爆發:自1990年代以來太陽週期對淡季超強颱風的影響越來越大〉。研究指出淡季超級颱風數量受太陽黑子數量影響,並提出太陽活動影響淡季颱風數量的物理機制。這是否代表可以預測超強颱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2023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魏斯曼教授與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博士共同獲得,兩位也是2022年唐獎的得主,最主要貢獻是將mRNA中的組成分子「脲核苷」替換為類似的分子「假脲核苷」,使mRNA可以有效逃過免疫系統的監視,不再誘發強烈發炎反應,這項研究發表於2005年的免疫學期刊。因為新冠疫情的爆發,將魏斯曼教授與卡里科博士的mRNA疫苗技術推向臨床實踐,mRNA新冠疫苗橫空出世,成為人類對抗新冠疫情的利器。未來,mRNA癌症疫苗可望開啟癌症治療的新頁,為癌末病人帶來生機。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於台灣時間2023年10月10日發表一篇研究,提出基因編輯可能是用於培養可抵抗禽流感的雞的一種方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基因編輯技術與培育雞品種的台灣專家,解析這篇研究結果以及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結果,作為應對和討論如何抵抗禽流感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10月1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利用雞的基因組編輯來控制禽流感的傳播,紐西蘭與澳洲專家對此研究發表觀點。

10月1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利用雞的基因組編輯來控制禽流感的傳播,英國專家對此研究發表觀點。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於台灣時間2023年10月18日晚間23:00發表一篇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分析2005年至2022年期間的流行病學數據、一萬多個病毒基因序列,想知道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的起源和演化趨勢。研究發現禽流感疫情復燃的關鍵是在2016年禽流感病毒從亞洲擴展到包括非洲和歐洲的部分地區,2020年野生鳥類傳播禽流感速度大幅加快,H5N8病毒在歐亞大陸傳播,並導致隨後出現H5N1新變異株,變異病毒株的基因來自低病原性病毒變異與基因重組而來。

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研究量子點的學者,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舉凡顯示器、綠色能源、生醫領域,量子點展現獨特而廣泛的價值,無疑是當前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應該予以關注的重要領域。但究竟,量子點是什麼?為何此奈米材料近年成為科學與產業的熱點?

今(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蒙吉.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布魯斯(Louis E. Brus)及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獲得殊榮,表揚三位得主在發現及合成量子點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專家認為,三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奠定了量子點研究的基礎,為奈米技術創造革命性的發展。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要表揚三位得主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魯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因為發現並合成量子點。

今(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和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阿秒光脈衝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此領域研究,專家認為,阿秒光脈衝有助於材料科學的發展,預期會讓半導體元件性能更進步。

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要表揚三位得主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發展出產生阿秒光脈衝的實驗方法,得以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

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2023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表揚他們在修飾核苷鹼基的發現,這些發現使得COVID-19的mRNA疫苗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發展出來。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認為,各國的環境與運輸條件不同,進口雞蛋的規定也因各國需求而有差異,從其他國家進口蛋到台灣,為了避免雞蛋變質需要考量許多條件,也應根據不同的條件來標示,這些都需要有科學的論述和根據科學資訊為基礎,才能在未來持續改善進口蛋的過程,以及改善未來的相關規範。

因禽流感持續在國際上對蛋雞產業造成影響,比起過往主要是本土雞產的蛋,現在有更多機會買到進口蛋。然而各國的環境與運輸條件不同,進口雞蛋的規定也因各國需求而有差異,從其他國家進口蛋到台灣,為了避免雞蛋變質,究竟需要考量哪些條件?又應該如何根據不同的條件來標示、改善進口蛋的過程,以及改善未來的相關規範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根據研究專業提供觀點,希望提供台灣公眾以及公部門討論進口蛋議題時,更多元的科學證據,作為討論的基礎。

上個月全世界燒起一波超導體熱潮,起因是南韓團隊7月底宣稱成功找出室溫和常壓下的超導體,並發表在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平台。但多國不同的實驗室,包含中國、德國、美國、台灣,依照南韓研究寫的條件重複實驗後,結論是南韓團隊發現的「LK99」材料,性質其實比較接近抗磁性弱的半導體或不良導體,不是超導體。

近期因為日本核廢水的排放,讓輻射食品的議題受到廣泛的關注,然而生活中有些食品本身就含有天然輻射,例如,最常聽見的含天然輻射食品是香蕉。由於天然的鉀本身含有少量輻射性鉀,因此含鉀的食物都可能測出輻射值。但是,所有含輻射的食品都需要擔心嗎?哪些輻射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哪些其實只要適量攝取就不會有健康風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長期檢測輻射食品的專家提供他們的觀點。

IPBESE公布外來入侵種名單,包含影響陸地自然生態的主要外來入侵種、外來入侵種導致淡水水域局部滅絕的案例。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於台灣時間9月4日晚間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外來入侵物種對全球的自然、經濟、糧食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鍾國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郭奇芊,以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於線上記者會說明這次IPBES報告內容與台灣外來入侵種的現況。專家強調,最重要的是落實邊境防治,不要再有新的外來入侵種進入台灣。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於台灣時間9月4日晚間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重點並翻譯。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將於台灣時間9月4日晚間20:00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研究外來種與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專家,解析報告重點與台灣的關聯,還有台灣入侵種現況。

簡介與IPBES相關的科學訊息,包含什麼是IPBES、外來種、入侵種,我們要怎麼看待外來入侵生物?為什麼管理外來入侵種是重要的事?

彰化基督教醫院粒線體醫學暨自由基研究院長暨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魏耀揮的研究團隊,21日於國際期刊《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發布一篇與發現粒線體遺傳疾病的發病機制相關研究。研究發現罕見的粒線體遺傳疾病(MERRF綜合症)在神經系統中的發病機制,並利用患者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建立一套個人化的細胞模型(patient-specific neurons),未來可用於研究粒線體疾病的發病機制,並有助於發展出有效的治療方法。陽明交通大學藥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周士傑表示,目前MERRF綜合症的致病機制尚未被完全解決,且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此研究對於致病機制的了解具有重要意義。

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治達研究團隊,8月16日在國際期刊《健康與地方》發表最新的綠地與躁鬱症相關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吳治達與研究團隊成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助理教授李曉昀,於線上記者會分享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全台各鄉鎮的綠地比率與躁鬱症發生率兩者為顯著負相關,台灣當前的綠地比率平均為每個人減少6.1年的健康壽命損失,假設民眾因此可以正常生活與工作,將帶來212.7萬美元的產值。吳治達表示,這是首次台灣有研究結合衛星遙測、機器學習及資料庫統計分析等方法來量化綠地對躁鬱症疾病負擔與所得效益。

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吳治達研究團隊於《健康與地方》期刊發表一篇最新研究,以台灣為例,調查綠地與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俗稱躁鬱症)的關聯。本研究涉及跨領域的專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空間地理資訊、景觀與躁鬱症專家短評該如何看待研究結果。

新聞報導台灣一位女性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六天後死亡的案例,上一次台灣發生此感染死亡案例是2011年,究竟此感染的原蟲、感染管道、為什麼致病?氣溫上升是不是讓原蟲繁殖的原因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此原蟲的專家,提供根據科學證據的正確資訊。

講到科學,是不是覺得很艱澀、很hardcore呢?但其實硬派也可以很浪漫!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規劃了一系列的講座,邀請科學家、科學記者、科學傳播者們來與大家分享他們心目中的「硬派浪漫」。一起到飛地書店,聊聊生活中可能遇見的科學。

今(2023)年8月8日台北時間凌晨06:30,國際期刊《英國醫學期刊-心理健康》(BMJ Mental Health)發表一篇由倫敦國王學院精神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所(IoPPN)貝克利斯副教授(Dr. Ioannis Bakolis )等人所做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暴露在較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5)和二氧化氮(NO2),失智症患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務(mental health services)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血管性失智症患者,關聯性相對更高。

2023年8月3日《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發布最新研究,結合蚊子族群的動態模型與實驗室環境中溫度如何影響沃爾巴氏菌的數據,再配合預測未來熱浪的嚴重程度,來了解全球暖化對澳洲的凱恩斯市、越南的芽莊市的可能影響,研究預測,未來的熱浪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推測更熱、更頻繁的熱浪可能會降低使用的沃爾巴氏菌來防治登革熱的效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颱風剛過境,台灣登革熱疫情再度受到挑戰,開始有部分縣市增加病例,為更了解人類感染登革熱後的致病機轉,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長庚大學公衛暨寄生蟲學科陳維鈞教授說明人類感染登革熱病毒後的病理機轉,以及為什麼會造成出血及嚴重登革熱?

2023年7月26日《自然-通訊》期刊發布最新研究,研究團隊提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即將崩潰」的警告,並指出已經觀測到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不穩定的跡象。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研究認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會崩潰,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他們的觀點。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曾惠芸和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的研究團隊,與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林文隆博士共同合作,7月28日在《野生動物管理期刊》(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發表最新的白鼻心研究,登上九月份期刊封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曾惠芸、林思民於線上記者會分享研究成果。這篇研究運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的紀錄,評估城市中白鼻心面臨的威脅、繁殖時間與棲息環境的特徵。研究發現救援通報的案例中,成年的白鼻心受遊蕩犬隻襲擊和車禍致死的比例將近40%,而白鼻心幼獸接受救援的主因是親子失散。

「地理人工智慧(Geospait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Geo-AI)」是當前廣受重視的新興模式分析技術,目前已廣泛被應用在各個環境科學的研究領域中。從空氣污染模擬的應用來說,Geo-AI可透過衛星、航照、無人機等來源之影像圖層、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等空間資訊技術與功能,以快速獲得這些土地利用排放源在大範圍區域的分布資訊。與此同時,伴隨著電腦軟硬體規格及運算效能的發展與進步,當代的環境科學家得以透過人工智慧中的機器學習以及集成學習等先進演算方法建置Geo-AI模型。以更準確、更有效的解釋空氣污染與周邊土地利用排放源之間複雜的線性或非線性關係,有效模擬空氣污染在大範圍、大區域濃度梯度的變化情形。

台灣大學昆蟲系曾惠芸副教授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研究團隊7月28日在《野生動物管理雜誌》期刊(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發表最新的白鼻心研究,並將登上9月的期刊封面。研究運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的記錄,評估城市中的白鼻心面臨的威脅、繁殖時間與棲息環境的特徵,並發現成年的白鼻心死亡主因是被遊蕩犬隻襲擊和車禍,而親子失散的白鼻心幼獸是接受救援的主因。

本月27日,新聞報導南韓科學家刊登在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平台上的兩篇研究,宣稱成功找出室溫常壓的超導體,若經驗證後可實際應用,將帶來科技和工業的重大變革。臺灣研究超導體的專家指出,此結果如果證實為真,商用與消費電子的關鍵元件一旦從半導體換成超導體,「散熱」這個名詞將成為過去式。但專家也提醒,仍待進一步更精密的確認在完全零電阻、完全抗磁性的數值。

隨著氣溫升高,南部的登革熱疫情受到關注,今日(7/18)南投與台中也已經有出現境外移入的登革熱案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說明登革熱的狀況、影響與可能的措施。

現代人壓力大,會尋求不同方法找尋讓自己感到快樂與幸福的感受,而在大眾媒體可找到的建議,包含有表達感激、社交、運動、正念思考或冥想,以及親近大自然這五種。但究竟這些建議人們嘗試可增加幸福感方法的資訊,在科學證據上的效力如何呢?國際期刊《自然:人類行為》20日發表的回顧分析研究指出,目前可google搜尋到與增加幸福感的建議有關的健康網站中資訊,多缺乏強而有力且嚴謹的的科學證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認為,人們都想知道有效的方法提高幸福感,也因此需要敦促更多、更好的科學證據力研究產出,並且謹慎看待目前網路上有關幸福感的建議。

今(2023)年7月20日台北時間凌晨02: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梅克力博士(Dr. Krisztina Mekli)等人所做的研究。研究發現,全身性發炎(systemic inflammation)與日後發展成失智症的風險存在微小的關聯性。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中約50萬人的健康數據,評估體內發炎指標(systemic inflammatory biomarker scores)與未來發生失智症風險的關聯性。梅克力博士說明,我們研究中發現,較高的發炎程度與3-11年後被診斷為失智症的風險有關,但結果也顯示增加的風險很小。她補充說,這樣的關聯性並不是因果關係,因此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其中可能的機制。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與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於今(7/14)日共同公布對阿斯巴甜的致癌評估結果。JECFA與IARC的評估結果與觀點略有差異,JECFA認為在人類正常攝取飲食中的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所以JECFA在這次的報告中,仍維持1981年的訂定標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食品安全與癌症風險領域專家分享看法,協助大眾理解阿斯巴甜與致癌的關聯,以及了解IARC與JECFA評估的考量。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7月的第一週可以被視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週。世界氣象組織也表示,從六月底開始,所有的觀測數據都非常高,包含海水的溫度、氣溫。此外,南極海冰覆蓋的程度也創下史上新低,相較於北極,過往南極海冰的分布相對穩定,因此大幅減少的狀況是前所未見的。此外,世界氣象組織已觀測到聖嬰現象發生的前兆,因此世界氣象組織的專家認為,在聖嬰現象的加乘之下,預計會出現更多「前所未有」的紀錄。而現在只是剛開始。台灣怎麼應對高溫?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此篇為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王建鎧,與會後所寫下的紀錄。王副教授提及,台灣即便面對急迫的社會發展需求,科學溝通領域卻仍存在諸多困境與發展限制,並同意四位講者所提台灣高等教育存在著相關人力資源培訓上斷鍊的現實障礙,無法在現實科學溝通上,銜接學術研究與既有的一般傳媒體系。目前的情況幾乎只能依賴第一線學術工作者以談不上充份專業訓練的熱忱,以跨界支援的方式來兼任科學資訊轉譯的角色,在社會溝通的時間與內容效益上也因此備受限制而難以發揮成效。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本月10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謝仁俊講座教授的研究團隊於《人類神經科學前沿》期刊發表研究,研究發現比起一般人,長期接受專業舞蹈訓練的人,即便不是在跳舞的當下,負責動作的觀察、模擬與執行的相關腦區,和處理複雜動作與高階認知腦區間的神經網路,仍維持高效協作的狀態,證明舞蹈家的大腦神經系統,能適應舞蹈訓練而相應改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說明研究成果並請相關專家發表看法。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謝仁俊研究團隊於《人類神經科學前沿》期刊發表一篇最新研究,分析大腦休息狀態的期間不同腦區內和腦區之間的神經網絡連結,來探討這些功能性的連結和舞蹈訓練、創造力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與非舞蹈家相比,舞蹈家在不跳舞的休息狀態,各個腦區的功能性神經連結仍在高效協作,而隨著舞蹈家常規的練習越密集且每次練習時數越長,大腦特定區域間的訊息交流會更有效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大腦影像、大腦結構與認知神經心理的專家短評此研究重要性。

臺灣預計9月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目前行政院初步可能納管廣播電視、有線廣播、衛星廣播等媒體及頻道業者使用生成式AI如ChatGPT來產生內容。全球也已有一些近期監管AI的重大方向與作為可參考。由於監管與規範人工智慧將影響學術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臺灣研究人工智慧的專家依據自身研究經驗發表看法,藉此次機會讓更多人看見研究人工智慧的科學家們的專業意見,有助於促進基於科學觀點的公眾討論,也讓相關制定規範或法案的單位有更多機會採納多元的意見。

英國發育生物學家Magdalena Żernicka-Goetz於本月27日刊登一篇在《自然》(Nature)期刊的合成人類胚胎研究,利用去年他們用來培養小鼠合成胚胎的技術,培養一個沒有心跳、腸和大腦的合成人類胚胎模型,引起英國媒體關注這項科學技術若繼續發展,究竟是否有法規能管理?以及,科學的突破與倫理規範,兩者如何取捨或是取得能夠相輔相成的共識?

由「海洋之門探險」(OceanGate Expeditions)公司製造的潛水器,搭載5人至約4000公尺水下的鐵達尼號沈船遺址,美國的海岸警衛隊於6月22日週四晚上在鐵達尼號沈船遺址附近發現了泰坦號的五塊碎片,究竟泰坦號潛水器事故的原因為何?台灣也有研發潛水器,我們可以從此悲劇中學到什麼?

英國發育生物學家Magdalena Żernicka-Goetz於本月台北時間27日晚間23:00以加速發表的手稿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研究結果是利用去年他們用來培養小鼠合成胚胎的技術,培養合成的人類胚胎,但這個胚胎沒有心跳、腸和大腦,僅能說是一個人類合成胚胎的模型。目前英國只有限制自然產生的人類胚胎不應在實驗室中培養超過 14 天,還沒有法規能夠明確的規範、保護、管理合成胚胎的研究與利用,可能不受 14 天規則的約束,引起英國擔憂倫理與法律問題。

2023年6月17日國際期刊《有害物質期刊》發布台灣團隊的最新研究〈使用以新型地理人工智慧為基礎的集成混合空間模型估算台灣戴奧辛的日平均變化〉。研究使用「集成混合空間模型」預估台灣全島的日平均戴奧辛濃度變化。並驗證發現這個新式預估模型的解釋力達到87%,高於過去的模型。未來可能為空氣污染控制,以及流行病學研究的提供更準確的估算。

日本福島核廢水的排放設備預計於六月底正式完工,排放核廢水後多久會影響各國?會怎麼影響太平洋國家?是太平洋國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今(21)日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澳洲科學媒體中心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共同舉辦線上記者會,專家表示,氚是自然元素,排放核廢水前,必須確保廢水中沒有更難處理的其他放射性元素,也應進一步反思選擇不排放核廢水的風險。

國際藥學期刊本月24日刊出台灣學者研究COVID-19疫情中錯假訊息的研究評論,評論中指出,要降低不實訊息所造成的傷害沒有捷徑,專家需要長期提供充分的資訊並讓公眾易於理解;專家需要學習如何進行科學溝通,公眾才能辨別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層出不窮的複雜訊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溝通的專家發表意見,專家們認為,科學家參與知識溝通時,首要目的是確保資訊能夠被正確傳達,信任是相伴而生的結果。

北部幼兒園餵藥案延燒,不僅讓家有幼兒家長擔憂,並掀起對藥物檢驗方法的討論。由於輿論中出現許多對檢驗方法的錯誤解讀。究竟閾值為何?檢測方法與工具的限制與準確度差異在哪?又零檢出跟未檢出的差異是什麼?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臨床檢驗與分子檢驗專業的科學家,提供意見與說明,協助社會大眾,更加理解醫學檢驗代表的意涵與限制。專家表示,在此次的餵幼童安眠藥事件中,檢驗報告應透過專業醫檢人員清楚說明「檢驗方法」與方法的「效能」與「極限」前提下,協助臨床醫師依據臨床狀況共同釐清並判讀「是否曾服用過巴比妥類藥物」。專家也提醒,不同的檢驗方法、檢驗試劑或待測物等,閾值可能都不同,在解讀時也應注意。

國際藥學期刊《控制釋放雜誌》刊登了兩篇由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鄭瑋副教授、台灣大學藥學系王繼娟教授、黃彥銘助理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大工業教育系詹勲育助理教授所著作的研究評論。文章提出三項大與公眾溝通科學的建議,分別是傾聽受眾關心與談論的議題以培養長期信任、展示正確資訊與解釋識別錯誤資訊的線索,以及盡可能公開科學數據,跨學科分享經驗,與多單位合作共同討論出適當的溝通策略。作者群強調,糾正錯誤和虛假資訊的溝通過程沒有捷徑,需要專家與公眾長期共同努力與不斷討論,使公眾更能駕馭複雜的資訊環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溝通專家發表意見。

從2021年開始,日本就有將目前存放於福島核電廠內的「先進液體處理系統處理水(ALPS treated water)」也就是常聽到的「含氚廢水」排放入海的計畫,並預估於今(2023)年即將開始排放。雖日本承諾在排放前會將其稀釋至標準值,無論國內外,都對此事抱持擔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與澳洲科學媒體中心都邀請專家說明他們的看法。

今(2023)年6月12日,國際期刊《自然代謝》發表一篇由耶魯大學醫學院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影像診斷與核子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所做的研究。研究發現肥胖的人,大腦對葡萄糖及脂肪進入胃中的反應比BMI健康的人弱,而且經過12週控制飲食的減肥方式,讓肥胖者減重10%之後,還不能讓這些肥胖的人大腦對胃裡面有營養物質的反應,恢復跟BMI健康的人一樣。《自然代謝》期刊的新聞提到,由於很常見到減肥後體重反彈增加的狀況,這篇研究有助於瞭解肥胖對大腦的影響,未來從中找出腸和腦之間(腦—腸軸)如何相互傳遞訊息,來幫助肥胖者減重。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研究團隊,今(9)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利用無人地面車輛系統(unmanned ground vehicle, UGV),調查下水道中的斑蚊生態,可針對有出現斑紋跡象的溝渠,噴灑殺蟲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精準打擊以達到防治蚊蟲孳生的效果。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研究團隊,今(9)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利用無人地面車輛系統(unmanned ground vehicle, UGV),調查下水道中的斑蚊生態。研究發現,無人地面車監測的下水道中,約有21%發現斑蚊的踪跡。接著,可針對有出現斑紋跡象的溝渠,噴灑殺蟲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精準打擊以達到防治蚊蟲滋生的效果。

今(2023)年6月5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使用實驗室培養的細胞和實驗室小鼠,探討迷幻劑中的成分LSD以及迷幻蘑菇中成分PSI(PSI被生物代謝之前是裸蓋菇鹼,又稱賽洛西賓psilocybin或裸蓋菇素),與治療憂鬱症相關的細胞機制。研究發現LSD與PSI在結合一種和神經滋養因子有關的特定受體TrkB時,結合力比已知的抗憂鬱藥物更強,並且證實了這些成分產生幻覺的機制,和抗憂鬱的機制,兩者是不同的。研究結果有助開發可用於治療人類憂鬱症而不會引起幻覺的新藥物,開發針對專一結合TrkB受體位置的藥物。

在逐步邁向淨零的過程中,「碳抵換額度」是企業無法自行減量時,達成承諾的重要工具。在台灣,企業可以怎麼做?

本月初因台南一位3歲女童過斑馬線時車禍身亡的事件,交通部於上週三函請各縣市政府推動「行人專用時相」,引起大眾關注路口設置行人專用時相,能否保護行人安全的議題。其實國外有相關研究以及美國運輸研究委員會(簡稱TRB)的國家合作公路研究計劃(NCHRP)報告提到設置行人專用時相,應考慮到該地區居民遵守交通號誌的程度、路口的車流量是否會因此過度延遲、是否仍有紅燈允許車輛轉彎的情況而造成行人的危險等。專家怎麼看台灣設置行人專用時相應該考慮的重點呢?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研究團隊,今(24)日在專門發布生態與生物學研究的《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期刊發表最新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沈聖峰與研究第一作者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詹仕凡,於線上記者會分享此篇研究成果。沈聖峰指出,這篇研究與哥倫比亞大學及國立成功大學合作,是全球首次有研究提供實證,解釋森林砍伐導致的日溫差加劇,影響物種競爭的機制。

今年3月,英國倫敦舉行的第三屆人類基因編輯國際高峰會議中,日本九州大學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教授領導的團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在3月15日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該研究將雄性小鼠的體細胞轉變成卵母細胞,經體外培養成熟,以另一隻雄鼠的精子受精後,發育成為胚胎,再移入代理孕母子宮,成功產下七隻仔鼠。這個技術代表了什麼樣的突破?在生醫與動物科學又可以有什麼應用呢?

2023年5月24日上午7:01分,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發布台灣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森林砍伐山區的溫度變化較高影響夜行動物的競爭優勢〉。研究發現森林砍伐造成的日溫差加劇,使夜行性的埋葬蟲,需同時面對夜間溫度過低不利於自身繁殖生存,以及白天溫度升高有利於日行性的麗蠅獲取資源,導致埋葬蟲可獲得的資源變少的雙重打擊。這也是首次有研究證實,日溫差變化加劇,會影響活動模式不同的物種之間的競爭關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這篇研究的觀點。

近期受到醫界與社會大眾關注與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對於法案中的科學實證是否入法、法案用詞定義的共識以及關鍵條文認為需再多加討論凝聚共識,由於法案攸關全民醫療權利保障,加上多數民眾對再生醫學在醫療上的應用不熟悉,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相關醫學領域的學者針對「再生醫療法的實證醫學釐清」的討論,期望依據實證醫學的意見,讓議題依據科學證據討論,同時也協助民眾未來在面臨醫療需求決策時,有更多的判斷基礎知識。

昨(15)日台灣晚間11點,國際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一篇由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所做的「抵抗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基因」研究。結果顯示一位哥倫比亞男性具有COLBOS突變基因,有可能限縮Tau蛋白在大腦的聚集,而提供了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效果,這也是全世界第二篇研究找到能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基因。專家認為台灣可利用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也許有機會找出台灣人特有能抵擋阿茲海默症病程的遺傳基因特異性序列。

今(2023)年5月15日國際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一篇由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做的研究。研究分析了來自哥倫比亞的 1,200 位有PSEN1 基因突變且因此得到罕見遺傳性阿茲海默症的人,找到一位哥倫比亞男性雖然有罕見遺傳性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基因,大腦也有出現阿茲海默症的跡象,通常在40-50 歲時會開始影響認知能力,但這位男性卻在67 歲時才出現認知障礙。作者提到研究結果顯示,這位男性具有COLBOS突變基因,有可能限縮tau蛋白在大腦的聚集,而提供了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效果。這是全世界第二篇研究找到能抵抗遺傳性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基因,這些國外的研究案例為什麼重要? 對阿茲海默症病患與家屬可能有什麼幫助?有可能在台灣人身上找到這樣的基因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徐嘉琳副教授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張淑媛教授等人組成研究團隊,在今年1月18日發表於(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誌)《EMBO reports》期刊的研究〈IFN-stimulated metabolite transporter ENT3 facilitates viral genome release 〉發現,腸病毒71型、SARS-CoV-2等多種病毒,會利用巨噬細胞的「第三型核苷轉運蛋白」(ENT3),作為入侵到細胞質的途徑。並透過細胞與小鼠實驗結果顯示,移除或降低ENT3蛋白的表現,能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能力。研究結論認為,這一發現有助於研究抑制病毒複製與作為新藥開發的方向。專家表示,這篇研究展現出病毒與免疫互動時,計中計的複雜性,拓展了未來在研究兩者互動的想像。研究中的兩項結果皆為全新發現,並指出病毒如何巧妙利用特定的免疫反應,增加自身的生存優勢。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楊慕華的研究團隊,在今(2023)年4月7日發表一篇於《生醫科學雜誌》(Advanced Science)期刊的研究發現,誘導頭頸癌細胞「鐵凋亡」(ferroptosis)可提升腫瘤的免疫治療效果。研究發現一種新的潛在癌症治療方法,主要是透過誘導癌細胞的鐵凋亡(Ferroptosis)機制,能引起頭頸癌細胞(HNSCC)出現發炎的微環境與PDL-1的表現,從而有效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研究結論認為,這一發現具有提高免疫治療成功率的潛力,將有助於未來發展出新的治療策略。

4月底農委會提出兩項與動物保護及保育相關的法案修正預告,我們看到網路上眾多有關此次修法與動物保護的討論,因此整理了討論的重點並邀請專家根據自身研究的經驗,分享觀點,希望藉此次修法的機會,讓更多人看見研究動物福祉與研究野生動物的科學家們的專業意見,有助於促進基於科學觀點的公眾討論,也讓相關修法單位有更多機會採納多元的意見。

近期網路輿論討論「廣設太陽能板可能會導致乾旱」,其主要的論述有兩個。第一個論述是,太陽能板會反射光和熱至大氣層,讓台灣上空沒有冷空氣,以致於水氣無法凝結為水滴;第二個論述引用《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6年的研究,說明大規模太陽能板會導致熱島效應,減少降水。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當前網路輿論的討論是否符合科學研究已知的現況。

美國愛荷華大學醫學院腎臟科教授黃朝榮(Chou-Long Huang)研究團隊與陽明交通大學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連正章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生物體內如何調節滲透壓變化,並於本月18日在國際期刊《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發表與感知滲透壓的神經機制有關的最新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說明,此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們了解中樞神經如何感受體內滲透壓的變化,進而把此一訊號藉由下視丘傳遞給腎臟,以達到體內水分的衡定性。

今(2023)年4月26日台北時間晚上11: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森林土壤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森林的樹木多樣性越高,土壤中的碳、氮儲存量越高。研究團隊依據加拿大國家森林資料庫分析的結果顯示,增加樹種的均勻程度可使有機層中的土壤碳和氮含量增加30%和42%;提高功能多樣性則可以使土壤礦質層中的碳和氮含量分別增加32%和50%。此研究是首次在天然林中,驗證早前在生物多樣性模擬實驗研究的推論,森林樹種多樣性與土壤的碳氮儲存量有關。

今(2023)年4月18日台北時間晚間12:00,美國愛荷華大學醫學院內科-腎臟科教授黃朝榮(Chou-Long Huang)研究團隊,以及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院連正章院長的團隊,合作於國際期刊《臨床研究雜誌》發表一篇與感知滲透壓的神經機制有關的研究。作者提到,此研究發現大腦中失去WNK1的功能會造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和水平衡的功能有缺陷,顯示WNK1蛋白質是中樞神經的滲透壓感測器,會感測細胞外的張力,這份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們理解身體如何維持滲透壓恆定的機制。

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發現,老年人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會過度活化「CISH基因」,並損傷細胞的溶酶體功能,將受損的粒線體、粒線體的DNA等發炎因子釋放出來,產生體內局部的發炎反應。研究說明,這些老化且過度反應的T細胞引起的免疫老化現象,容易讓人增加對疾病的易感性與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除了確立T細胞基因與老化發炎的機制,未來也可能運用抑制CISH基因的表現,作為降低老年人的老化發炎的臨床運用,或作為判斷老化的重要生理指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3月20日發布第六次評估的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此份報告立基於2018年至2022年之間第六次評估報告週期中,所出版的三份特別報告以及三份工作組報告,將總計近萬頁以上的氣候變遷科學進展,歸納成36頁可引導決策者採取氣候行動的指引。根據此份報告,目前全球有33~36億人居住於氣候變遷高度脆弱區,且位於此類高度脆弱區的民眾,在過往十年間受到洪災、旱災與風災衝擊的頻率是非常低脆弱地區民眾的15倍。

生態保育的方式主要分為「物種保育」和「棲地保護」兩種,且台灣自然生態保育的觀念和政策受到國際條約影響很大。最早影響台灣的國際條約應是1975年生效,以物種保育為目標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作《華盛頓公約》(CITES)。由於違反公約會受到國際貿易的制裁,因此政府在1989年通過了《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並陸續修訂了台灣瀕危物種保育類動物名錄。這對台灣野生動物保育的管理發揮了很大的功效。

國際期刊《公共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今(12)日發表稻米和麥等作物感染真菌「稻熱病菌」(麥子感染即稱麥熱病菌)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2016年在亞洲與非洲出現的麥熱病基因起源於南美洲,與在尚比亞和孟加拉大流行的B71稻熱病菌是不同的基因型,並發現其中一種「Rmg8基因」的小麥可抵抗這種真菌。台灣有長久的種稻歷史且擁有多樣品種,近年也開始發展麥作,過去更曾發生嚴重稻熱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研究稻熱病專家說明此研究,並提供未來可防治的方向。

今(2023)年4月12日台北時間凌晨2:00,英國團隊於國際期刊《公共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發表一篇與感染稻米和麥等作物的真菌「稻熱病菌」(稻瘟病菌)有關的研究。台灣兩位研究稻熱病菌的專家解析,我們是否需要擔心台灣的水稻或小麥對特定真菌沒有抵抗力,或感染此真菌後造成大流行。又應該注意什麼資訊、做哪些防範呢?

微塑膠不僅會進入生物體,也影響整個自然環境,且與人類行為及生活切身相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1)日邀請三位在台灣監測微塑膠的專家,說明他們探究台灣不同水資源區域,從陸地上的灌溉水、沙灘、河口到海洋微塑膠的現況。專家指出,從源頭攔截並建立一致的監測標準,了解台灣微塑膠分佈的熱點、現況與趨勢,才能制定有效的減量策略。

2023年4月3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發布最新研究〈2010-2020年全球消耗臭氧層的氟氯烴氣體濃度增加〉。蒙特婁議定書規範,全球從2010年起應禁用氟氯烴,但這份研究發現有五種氟氯烴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仍明顯增加。然而,在今(2023)年初,世界氣象組織(WMO)才發布報告,指出臭氧層正在修復,並肯定蒙特婁議定書禁用氟氯烴對臭氧層恢復的幫助。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協助解析,我們該怎麼理解臭氧層目前是否遭受損害?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呂俊毅特聘研究員的研究團隊30日於國際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發表一篇生物基因演化的研究。研究打破科學界過去既有的認知,發現「必要基因」(essential genes),竟然可在演化中快速改變,有別於過往科學界認為必要基因在演化過程中,會持續保持不變的觀念。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呂俊毅說明這項研究,呂俊毅表示,這項研究主要想了解「必要基因」的演化途徑與影響演化速度背後的重要因子,期望未來能有助研究疾病成因與基因治療的發展。

今(2023)年台北時間3月30日晚間23:00,探討不明原因兒童肝炎的三篇研究以加速預覽(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公開於國際期刊《Nature》,三篇論文都連結了AAV2感染與不明原因增加的兒童肝炎病例,但還有待研究這種病毒在發展成肝病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不明兒童肝炎上升的原因。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蔡亭芬特聘教授、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葉集孝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去(2022)年7月24日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Hesperetin promotes longevity and delays aging via activation of Cisd2 in naturally aged mice〉,從小鼠實驗中發現「橙皮素」(hesperetin)可促進「Cisd2」基因的活化,達到延緩老化與延長壽命的研究。專家們表示,與衰老有關的基因有很多種,在此研究主要是發現其中的Cisd2基因可能會被「橙皮素」所活化,此篇是基礎研究的開端,並可作為未來相關研究的發展方向。但調控老化的機制還有許多未知,從生活飲食中能攝取到橙皮素的含量,也還不足以達到延緩老化的效果。

當前的科學證據都不斷呼籲,人類應該快速、深度的減碳,台灣政府也在一年前提出2050淨零路徑與策略。今(31)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發表「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專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同研究專書的兩位主編,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寳貫以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舉辦記者會回應政府的淨零規劃,並提出更積極的淨零路徑,呼籲台灣應把握關鍵的淨零契機。

幾乎所有科學證據都在敦促「人類應該要減碳」,而且不只是減碳,更是快速、大量的「深度減碳」。但深度減碳與減碳有什麼不同?目前台灣提出的淨零路徑是不是能夠落實2050淨零排放?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將在3月31日出版「淨零之路:臺灣的雙贏策略」研究專書,指出當前淨零路徑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更積極的淨零建議。反之,更積極的淨零措施,會不會加深社會經濟衝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此研究專書提供看法。

紅斑性狼瘡是全身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目前仍然是症狀最多樣且複雜的風濕病。陳斯婷團隊近期的研究指出,免疫細胞表現一種特殊的基因名為NLRP12,能夠調節身體的發炎反應,並且反應紅斑性狼瘡病人的免疫細胞活化程度。研究結果顯示NLRP12基因有潛力可作為了解紅斑性狼瘡疾病嚴重度的指標,以及新的藥物研發方向。

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組的魯迪.威斯登多爾普(Rudi G. J. Westendorp)教授團隊作的研究,發現喪偶之痛對不同性別老年人死亡率與照護的影響不同。這份研究發現比起沒有喪偶的人,喪偶者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喪偶後的醫療支出,其中又以男性比女性更顯著,喪偶的男性持續六年內死亡率與醫療支出都高於喪偶的女性。台灣有這樣的研究可以提供我們作為照護喪偶長輩的參考嗎?

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牛津大學托比瓦拉(Anya Topiwala)等人作的的研究,結果顯示,端粒長度與大腦MRI的一些神經退化疾病的特徵有關。從這主題的研究,兩位研究端粒的專家解析,我們應該怎麼理解人DNA的端粒和老年疾病的關係?增加端粒數量能減緩退化性神經疾病嗎?

OpenAI在今(2023)年3月14日正式推出GPT-4,比起先前的GPT-3.5回答問題更精準,還可以請GPT-4解讀圖片。OpenAI共同創辦人Greg Brockman也用youtube影片示範GPT-4的特點與限制。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最新人工智慧生成文本的技術和應用呢?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昨(20)日發布第六次評估的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報告指出,大氣、海洋、冰凍圈和生物圈已發生廣泛而迅速的變化。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到全球,並釀成許多極端氣候事件。對自然和人類造成廣泛的不利影響,以及相關的損失與損害。這次的報告再三呼籲,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專家也提醒,我們這10年做的所有決策與行動,會改變並決定未來十年甚至百年的地球氣候。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翻譯IPCC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原文:〈氣候變遷2023: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的重點供大家理解最新IPCC AR6總結內容。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3年3月20日台北時間21:00,發布〈氣候變遷2023: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總結報告再次彙整前三個工作組報告的重要科學證據,提出自2014年至今,氣候物理機制、氣候調適、氣候減緩各項研究最重要的科學證據,作為氣候政策的基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本次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並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國際重要報告之觀點。

《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今(17日)發表海洋化學的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臣教授也參與其中,並證實多個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缺氧的海洋環境中。研究結果發現,過去海洋缺氧多發生在溫帶海域,但現在熱帶海域也已出現海洋溶氧量不足的現象。周文臣研究團隊在這次調查中證實,臺灣東沙環礁、太平島等五處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中重度缺氧的生存環境中。這份研究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主導,並有臺灣、日本、巴拿馬和波多黎各組成跨國團隊,橫跨全球12個地點選定32個不同的珊瑚礁生態系,蒐集在日夜變化下海水中溶氧的情況。

最新研究發現,因氣候暖化的關係,全球多個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缺氧的環境中。今(2023)年3月17日《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一篇全球珊瑚礁生態系的研究調查,台灣研究學者也參與此項跨國研究,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成教授所領軍的研究團隊,主要調查分佈台灣海洋國土的東沙環礁和太平島共五處測量點。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暖化讓海洋升溫加劇溶氧量降低,珊瑚礁正處於中重度缺氧的生存環境中。全球規模最大的海洋研究機構: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簡稱SIO)主導這項跨國海洋研究調查計畫,並由美國、台灣、日本、巴拿馬和波多黎各組成的跨國團隊,橫跨全球的12個地點共32個不同的珊瑚礁生態系,蒐集在日夜變化下海水中溶氧的情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針對此篇最新研究,邀請到參與此研究的台灣學者、珊瑚礁生態與海洋化學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與意見。

今(2023)年3月15日台北時間凌晨00:00,《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一篇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生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Ecology)馬可斯.納登主持的研究,結果顯示,空氣中的臭氧濃度增加會干擾果蠅的求偶行為,降低交配的成功率。台灣專家指出此研究中看到的是實驗室中的果蠅,臭氧干擾野外果蠅的求偶有可能更為嚴重,但實際野外的變數太多,還有待生態學家或族群演化學家作野外調查才能確認。

今(2023)年3月10日,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一份由美國維諾納州立大學的雅各.海因斯副教授(Dr. Jake Hines)的最新研究,利用現今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加上不到50美元日常唾手可得的零件,打造出一台作者稱之為「螢光鏡」(Glowscopes)的自製簡易螢光顯微鏡,可以觀察帶有螢光的斑馬魚胚胎心臟節律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部分結構,最細可以分辨10微米。台灣許多偏鄉學校或缺乏經費的機構沒有足夠的螢光顯微鏡,科學教育的主題、普及可能也因此受限,此研究結果可能提供台灣持續開發簡易科學教育器材時的參考,也能幫助公民科學家收集科學數據。

2023年3月9日凌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布塑膠微粒最新研究,並提提海洋中塑膠微粒正不斷增長。研究團隊追蹤1979到2019年間海洋塑膠污染的數據,發現從2005年之後海洋塑膠的數量快速增長。據估計,2019年全球上層海洋的塑膠微粒數量約171兆個,換算成重量約是230萬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海洋塑膠微粒的議題。

台灣時間3月5日下午(紐約時間3月4日晚間)聯合國宣布通過「公海條約」(The High Sea Treaty)。這份條約是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之後,40多年再次針對「公海」的規範達成共識。公海條約是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2030年30X30的生態保護承諾的關鍵,這是因為全球有近70%的海域屬於公海,而此前尚無在公海設立保護區的任何法源依據與機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此提出觀點。

今(2023)年3月1日《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期刊發表一篇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大學環境工程科學系提摩西.湯森(Timothy G. Townsend)教授的團隊所做的研究,指出廁所用衛生紙可能是廢水中「永遠的化合物」,也就是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來源,而近期歐盟也在研擬禁用PFAS。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李承軒認為PFAS化合物接續被禁用,替代的化合物已陸續被開發、合成並實際應用,但我們對於這些替代品的相關知識仍未研究透徹,替代化合物是否會成為下一代的新興污染物而引起不同層面的問題,必須持續關注。

今(2023)年3月1日《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期刊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廁所用衛生紙可能是廢水中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來源。研究分析來自各地(美洲、非洲與西歐)的廁所衛生紙樣本中所含的PFAS化合物,以及美國佛羅里達州當地汙水廠中的淤泥,檢驗出衛生紙樣本中PFAS種類最多的其中一種化合物〔6:2 diPAP〕。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如何看待PFAS污染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在今(2023)年3月1日,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一份最新研究,「Droplet superpropulsion in an energetically constrained insect」。研究發現,葉蟬(leafhopper)會將尿液集中在尾部後,透過尾部的特殊構造:尾針(anal stylus)會將尿液像是打棒球一樣的揮擊出去。研究顯示,這個機制可以幫助葉蟬每天排掉相當於自身體重300倍的廢棄物,是一種非常節省能量消耗的作法。研究試圖去找出一隻比小拇指指尖還小的昆蟲,如何完成生物工程學與物理學壯舉的方法。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陳斯婷教授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團隊,今年2月1日發表於《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的研究,研究結果提出NLRP12基因可以做為預測紅斑性狼瘡疾病的潛在生物標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了四位研究自體免疫疾病與機轉的專家,給予專業意見。

近期有許多討論口罩降解會產生懸浮空氣中的塑膠微粒,且這些產生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傳播新冠病毒。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出相關研究並邀請空氣污染採樣與環境流行病學的專家,提供對此議題的專業看法。說明目前仍無直接證據可證實,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會作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以避免民眾過度解讀或擔憂,而這些擔憂主要是過度連結與強調以下兩篇文獻資料的結論。

WHO說明這份報告評估的三個重點有三個。
1.人類暴露於奈米塑膠微粒的食物、飲料、飲用水和空氣,以及與人類健康有關的暴露途徑數據。
2.根據發生率、毒理與暴露情況,去檢驗奈米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3. 盡可能找出任何能確實減少接觸奈米塑膠微粒的機會,並找出研究數據之間的差距以建議未來研究的方向。

塑膠微粒對環境與生物造成的危害近來受到重視,而在人體器官中發現塑膠微粒的研究,也獲得大眾與媒體的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0)日邀請兩位專家召開「塑膠微粒研究證據」線上記者會,說明目前應如何看待塑膠微粒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證據。

今(2023)年2月7日台北時間早上六點,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糖尿病前期」的成人補充較多的維生素D,與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補充維生素D的組別,發生糖尿病的相對風險降低約15%。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糖尿病臨床與研究領域的專家解析,專家們指出研究使用的是高劑量維生素D,不適用於一般人,且高劑量的維生素D可能增加高血鈣、高血尿或腎結石的風險。

今(2023)年1月1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state brain networks」的情緒調節和恢復過程會發生改變,研究認為這些變化與焦慮、消極想法,以及過度沉溺在某些負面情緒,反覆回想過去的事(又稱:反芻性思考)有關。這將有助於了解老年人的同理心相關功能,以及在社會壓力下,情緒恢復能力較差的可能原因。

氫能因為具有能長期儲存、容易調度、發電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的特質,而成為全球關注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從「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與「關鍵戰略」將氫能視為獨立的戰略,設定執行目標,也看出政府逐漸將氫能視為一項重要的能源選項。然而要將氫能作為落實「淨零」的關鍵,臺灣準備好了嗎?

1月20日凌晨00:00以牛津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舉辦記者會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The 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這份報告是全球首次有研究團隊全面評估移除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的現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譯報告重點,供大家參考。

1月20日凌晨00:00以牛津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舉辦記者會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The 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這份報告是全球首次有研究團隊全面評估移除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的現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報告摘要,並邀請台灣專家分享台灣的碳移除技術的進展。

2022年,SMC結束了國科會補助計畫的身分,成立了台灣科學媒體協會,以運作獨立和資金獨立的組織型態,正式落地台灣。這一年,我們以正式SMC的身分,首次參加了兩年一度的國際SMC大會,也是第一次,我們有機會與其他七個國家齊聚一堂,分享台灣成果,交換國際經驗。

今(2023)年1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謝仁俊講座教授與腦科學研究所陳麗芬教授團隊的研究,登上國際腦功能學術領域的經典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人腦圖譜)封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謝仁俊與陳麗芬教授的研究團隊於線上記者會分享此研究細節與成果。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謝仁俊與腦科學研究所陳麗芬教授研究團隊線上發表於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人腦圖譜)的研究,登上2023年1月的人腦圖譜期刊封面。研究發現,鋼琴家和聲樂家的大腦中,與情緒相關區域(例如杏仁核)的連結,較一般非音樂家更多,顯示了長期的特定音樂訓練會加強大腦中以經驗為基礎的白質神經網絡連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大腦影像、大腦結構與認知神經心理的專家短評此研究重要性。

今(2023)年1月13日,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觀看了會引起負面情感的影片(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後,會改變大腦的靜息狀態網絡在調節情緒和恢復的機制,研究認為這些變化與焦慮、消極想法,以及過度沉溺在某些負面情緒,反覆回想過去的事(又稱:反芻性思考)有關。這將有助於了解老年人的同理心相關功能,以及在社會壓力下恢復能力較差的可能原因。

今(2023)年1月1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state brain networks」的情緒調節和恢復過程會發生改變,研究認為這些變化與焦慮、消極想法,以及過度沉溺在某些負面情緒,反覆回想過去的事(又稱:反芻性思考)有關。這將有助於了解老年人的同理心相關功能,以及在社會壓力下,情緒恢復能力較差的可能原因。

即使在疫情期間,癌症仍是大多數國家最主要的死因。預防是防治癌症的首要工作,減少危險因子的暴露將可避免癌症發生;透過早期發現癌症,可讓癌症更容易被治癒,並且無須花費龐大的醫療費用。然而,疫情迫使眾多城市實施封鎖政策,民眾亦擔心感染,讓醫院和衛生單位減少癌症篩檢服務,這將引起更高的癌症死亡率。

今(2023)年1月6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百健(Biogen)藥廠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的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美國上市藥品名:Leqembi),消息一出獲高度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認為正確理解阿茲海默症研究進程與新藥資訊對患者至關重要,特邀請五位專家解析。

百健(Biogen)藥廠與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的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在今年1月6日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對阿茲海默藥物開發有什麼影響?我們該如何看待研究報告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專家解析。

2022年5月3日,國際期刊《自噬》(Autophagy)發表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許翺麟特聘教授主持的研究,發現限制攝食可延長線蟲壽命的關鍵,在於一種蛋白酶,簡稱SAM-1,這種蛋白酶可以調控與細胞自噬作用有關基因表現的多寡。過去雖然已經知道限制飲食可以抗老化的效果,與細胞自噬有關,但不清楚詳細調控機轉。這篇研究從線蟲身上找到較詳細的機轉,為後續研發抗老化或延長壽命的藥物方向,點亮一盞明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台灣研究線蟲的相關專家發表看法。

國發會於去年12月28日發佈台灣淨零轉型的十二項關鍵戰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日舉行記者會,邀請綠色財政、永續交通、能源、森林碳匯領域共四位專家,提出他們對此次關鍵戰略的看法。專家呼籲重視跨部門、跨層級來整體性的規劃政策,界定減碳是義務與責任,為下一代留下可解決巨大碳債的應對資本。

2022年12月28日國發會舉辦記者會,延續3月31日發布的台灣2050淨 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更新國家自訂減碳貢獻目標,並提出「十二項關鍵戰略」的各式 目標與規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廣邀個領域專家依期研究領域,提供對於當前「十二項關鍵戰略」目標的觀點。

野鳥為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天然宿主,候鳥的遷徙使疫情快速擴散,而台灣正好位於候鳥東亞澳遷移路線的下游,於2022年9月日韓兩國均有禽場爆發禽流感疫情,病毒沿著候鳥遷徙路線從歐洲一路傳進亞洲和非洲,候鳥遷徙會途經日韓兩國再來到台灣,這個過程提高禽流感病毒帶至台灣的風險。加上台灣禽場密度高,周圍多鄰近水鳥棲息的濕地環境,而且水禽場多屬於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空間,使得野鳥容易將禽流感病毒傳入禽場內感染家禽,造成疫情爆發。

COP27會議11月20日於埃及夏姆錫克落幕,一如會前各方預期,這次比較可能有具體進展的討論集中在「資金」。大會最終決議文件「夏姆錫克實踐計畫」也直指,當前全球氣候資金規模距離目標有大幅落差。

目前全球禽流感疫情已擴及到台灣,台灣多縣市的養畜場及野鳥排遺檢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病毒。H5N1疫情嚴峻,台灣是否能有效防堵國內疫情擴散,有賴政府實際執行的防疫策略與監測方針,透過台灣學者的看法與討論,提供決策者與民眾更多具參考價值的科學資訊與實證建議。

美國能源部在台灣時間12/13(二)晚間23:00(美東時間EST 12/13上午10:00 )舉辦記者會,說明透過「國家點火設施」首次完成一個可控制的核融合實驗,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技術突破。在這次實驗中也已達成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的「淨能量增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核能研究的最新進展。

台灣時間12月19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CBD)的COP15正式落幕。這次會議延續於2020年期滿的愛知目標,訂定第三次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十年目標。受到COVID-19影響,原訂在2020年舉辦的COP15延宕至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分享台灣生物多樣性的狀況與觀點。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將於加拿大蒙特婁登場,各國政府代表將於這週齊聚一堂。
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請專家針對紐西蘭生物多樣性下滑的趨勢發表看法,並詢問他們期待COP15能有什麼進展以及背後的原因。

在陽明交大腫瘤惡化卓越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吳韶芩的小鼠動物模型中,可以看到在餵食高脂飼料(high-fat diet, HFD)後,表現過量的口型蛋白基因轉殖小鼠(STOM transgenic mice)的體重與脂肪組織重量,會比一般小鼠更重,但只要恢復正常飲食,口型蛋白基因轉殖小鼠的體重與健康狀況就會恢復正常。研究顯示,口型蛋白會參與脂肪生成過程的訊號調節,包括脂肪細胞的分化、脂肪的產生、儲存、分解和分泌。

每年氣候峰會開幕之前,許多國際學研單位會陸續發布氣候變遷的最新研究與評估報告。這些報告以「實際掌握的科學資料與證據」告訴大眾,我們離暖化有多近,也讓國際社會知道距離限制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有多遠。除了了解全球的情況,各國也需要依靠這些科學證據,釐清國內主要的排放源,評估減碳政策成效,才能對症下藥。

今(2022)年11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msterda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懷孕女性的大腦灰質容積降低,白質的微結構改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醒,此研究雖然證實先前發現懷孕的確會改變大腦,但仍有限制,還不知道大腦變化對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以及是否影響母嬰行為。

本研究與「一孕傻三年」、「懷孕會變笨」這些「道聽塗說」的傳統的關聯,似乎也是大家會對此篇研究記得或傳誦的主要原因。但先前亦有回顧文獻指出上述這些說法的不正確,意即女姓懷孕並不會變笨。專家認為,此篇研究發表的最大貢獻是激起更多有興趣且有資源的研究者來一起投入,並願意為了驗證此類研究,願意打破傳統約束,以更多新手準父母為研究對象,看能否提供不同或共同的結論。

一則謠言標題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得出結論,因COVID疫苗接種而遭受嚴重傷害的風險比因COVID-19住院的風險高339%」,文中宣稱「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一項新研究發現,mRNA COVID-19疫苗接種的風險遠超過好處,科學家發現打輝瑞Covid-19疫苗的人,遭受嚴重不良事件(例如:心臟驟停、中風或死亡)的可能性,平均比COVID-19住院的可能性高339%。」

台灣時間11月20日晚間,COP27發布最終新聞稿以及決議文件,說明這次會議的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台灣專家提供觀點,分享他們對這次COP27的觀察。

今天(11月15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與台北榮總王署君研究團隊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數位生命科學》(eLife)的最新研究,發現小鼠大腦中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會影響慢性疼痛引起的焦慮或憂鬱。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們了解慢性疼痛與行為、情緒之間的互相影響,並且提供一個針對疼痛過度敏感反應的可能治療方向,未來可能幫助因為慢性疼痛而困擾的患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解析此研究。

今(2022)年11月15日,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期刊《eLife》最新刊登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與台北榮總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研究團隊注射中性或酸性的食鹽水至小鼠的後腿肌肉,作為引發慢性疼痛觀察的模型,測量小鼠對觸覺或刺痛的反應是否更敏感,再以強迫游泳實驗、社交行為實驗等,觀察小鼠焦慮、憂鬱的負面情緒症狀。研究也使用藥物和化學基因方法抑制特定腦區杏仁核的神經元活性,發現可以達到讓小鼠止痛、減緩焦慮和憂鬱行為的效果。

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在11月11日發布《2022年全球碳預算》報告,研究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沒有減少的跡象。報告直指,如果持續當前的排放量,有50%的機會在9年內全球平均升溫會超過攝氏1.5度。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本文為此報告的摘要。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所長,斯萬特.帕博(Svante Paabo)。他研究大約30萬年前首次出現在非洲的現代人,和更早遷出非洲的古人類族群之間的關係,他的發現使我們更能理解人類如何進化、以及我們的祖先智人在人類進化史中扮演的角色。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1]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以更好的了解全球碳循環、作為制定氣候政策、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科學基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氣候變遷領域組織、報告與名詞的縮寫對照

世界各國逐步邊境開放,解封出入境條件,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0月25日再次提醒各國對COVID-19勿掉以輕心。國際期刊《刺胳針》(Lancet)今年九月中針對近三年的COVID-19疫情,提出一份全球總檢討報告,回顧COVID-19疫情以來,全球應對疫情時,眾多決策層面的重大失敗與檢討改進方針。透過報告與專家看法,重新審視全球與台灣被疫情衝擊下,有哪些實際作為與可改進之處。

藥物的研發常涉及複雜天然物化學結構的修飾,如何利用理想的化學反應快速獲得目標產物,同時避免副產物的生成,則是化學家致力的目標。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即頒予符合上述需求的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克服傳統有機化學反應的限制,可高效率的結合兩個分子融合成單一化合物。

今(2022)年10月24日台北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利用小鼠作社會決策行為實驗(SDM, social decision-making),觀察小鼠受到性別、熟悉另一隻小鼠的程度、另一隻小鼠饑餓的行為等複雜因素影響時,是否會觸發分享食物的機關,作出有利於另一隻小鼠的行為。專家指出,雖然本研究是小鼠實驗,但是人類的社會神經科學實驗有更多、更複雜的變項需要仔細地控制,個別差異很大且難以捉摸,小鼠實驗可以提供社交障礙心理治療的方向,有助於深入瞭解社會情緒障礙的疾患病因,找到治療的解方。

即將到來的冬季,「能源能否穩定供應」成為歐洲在能源要走向淨零排放的一大挑戰。不同的能源選擇都有其優點與挑戰,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歐洲的能源供應情勢,並討論是否可能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借鏡。

《科學月刊》自1970年成立至今53年,每月出刊,累積了超過六千人次的台灣科學家,撰寫了超過四千萬字的科學知識介紹與評論。本月10/29(六),科學月刊即將舉辦50紀錄片的首映記者會,超過30位專家誠摯給予建議與鼓勵。

自2022年9月27日起,有媒體外電報導的標題:「研究顯示:每天喝1公升啤酒 可降低失智風險」、「研究曝每天喝酒「這個量」:可降低失智風險」。報導內容指出:「喝啤酒居然能防癡呆!澳洲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適量的飲酒能夠有效降低失智症的發生機率,研究人員指出,適量的酒精可以減少大腦斑塊的形成,而大腦斑塊正是失智症的病徵之一。」

2019 年底之前,全世界沒有人預料得到,即將出現COVID-19這樣嚴重的傳染疾病,席捲全球造成653萬人死亡。科學家為了要能了解未知的疾病,並處理妥善用藥的難題,動物實驗是無可避免的研究途徑。而科學家們為了人類與動物的健康福祉做研究的同時,也希望兼顧實驗動物的福利。實驗動物的用與不用,是人對倫理的拉扯,但醫療上的迫切需求,促使我們必須對實驗動物更加負責,並且在發展出完整可運用的替代方法前,落實對實驗動物的動物福利與照護。

大部分的生物醫學研究會使用實驗動物做研究,另外有些研究正在發展不使用實驗動物的替代方法。目前台灣與國外皆有持續的發展並更新基於3R(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和精緻化refinement)的實驗動物替代方法,然而,使用其他方法替代活體實驗動物,雖有其優點,也有限制與挑戰。

一則謠言標題為「口罩致癌」,謠言宣稱: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缺氧,這會在人體中產生酸性狀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與MyGoPen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希望能依實證醫學研究的精神,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此次解析將會即時提供給MyGoPen完整引用。

研究胚胎發育與相關疾病的困難點之一,是無法直接在子宮或活體進行細部的觀察,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離體胚胎發育模式顯得格外重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2017年時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與英國劍橋大學的團隊,分別發表了以幹細胞產製合成胚(synthetic embryos)的研究。

國際上對減碳的呼籲與訴求增高,「淨零」、「碳權」等概念也受到各界的關注。跨國企業自主提出減碳目標,也要求供應鏈需要分擔減碳的責任,達成產品、產線的碳中和。農委會更宣示台灣2040年要達成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台灣農民有機會一起參與減碳過程嗎?

今(20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研究有重大貢獻的美國學者凱洛.柏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學者墨登.莫代爾(Morten Meldal)及美國學者貝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六位台灣專家即時解析,專家們皆認為得獎者是眾望所歸,近年頒布的獎項鼓勵化學家使化學反應更有利於操作、效率更好。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2 年諾貝爾化學學獎授予凱洛琳.柏托西(Carolyn R. Bertozzi)、墨登.莫代爾(Morten Meldal)、貝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旨在讓困難的研究過程變得更容易處理。貝里.夏普利斯和墨登.莫代爾為化學的鍵結形式「點擊化學」奠定了基礎,讓分子結構單元能快速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凱洛琳.柏托西則將點擊化學提升到一個新的思維,開始應用在生物體中。

今(20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約翰·克勞澤(John Clauser)、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三位學者透過糾纏光子的實驗,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的證據和開創性的量子資訊科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五位台灣專家解析,專家們表示,此獎項代表了物理領域的哲學討論是可以用實驗的方式,互相辯證的。

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2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約翰.克勞澤(John F. Clauser)、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他們在糾纏光子的實驗中,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的證據和開創性的量子資訊科學。

今(2022)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瑞典籍的遺傳學家帕博(Svante Pääbo)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種與人類演化上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三位專家解析,專家認為,此獎項頒給完整的人類古遺傳學研究,是開啟了研究人種之間基因交流、演化至今的分析,對基礎的遺傳學研究是一大鼓舞。

2022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以表彰他對已滅絕的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演化的發現。

百健(Biogen)藥廠與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了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藥廠發布的新聞稿提到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相較於安慰劑,使用Lecanemab治療 18 個月時,CDR-SB量表(global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scale)中認知下降的程度減少了27%。目前還未公開相關報告和數據。究竟為什麼這支藥物Lecanemab此次可以獲得重大關注?與先前阿茲海默症藥物相比有何不同?

近期兩項有關胚胎發育的重大研究成果,無疑是繼2017年以來,再次締造以幹細胞合成胚胎的另一個新里程碑;此一突破拓展了科學家探討早期懷孕過程、不孕症、器官產製與移植等研究的視野,甚至可望減少相關研究的動物使用量。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仍存在瓶頸與未來科學家或相關單位可以進一步思索的空間。目前研究胚胎發育與相關疾病的困難點之一,是無法直接在子宮或活體中進行細部的觀察,因此建立一完善的胚體外培養系統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9/27日上午,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飛行器成功撞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的衛星「迪莫弗斯」(Dimorphos)。這個計畫是為了將來面對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有機會改變小行星的軌道,避免地球受到衝擊。

當我們想要選擇更能幫助減碳的農法,有沒有什麽數據可以幫助評估?該怎麼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減碳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的評估指標。

9月17日21時41分與9月18日14時44分,連續發生芮氏規模6以上的強震。中央氣象局研判9月18日所發生的地震,才是本次的主要地震。但本次地震從9月17號晚間至9月19日,已發生154個地震。在主震前共有73個前震,在154個地震中,有10個芮氏規模5以上的地震(包含主震)。目前我們看到輿論對於地震的成因、影響有多種不同的觀點。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該如何理解這次的地震?

2022年9月19日23:00,國際期刊《自然-能源》發布最新回顧研究,〈理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微觀結構-性能-性能關係的進展和挑戰〉。鈣鈦礦是發展相當快速、轉換率高的太陽能發電材料,但因其相較於矽基太陽能較容易降解,因此矽基太陽能仍是一般裝設太陽能時的大宗。這份最新研究則發現有三種關鍵的微結構,對鈣鈦礦太陽能的降解有關鍵影響。研究團隊也呼籲,未來應投注更多資源關注微結構的缺陷,以提高對於太陽能的微結構、特性與發電效能三者之間關係的理解,並認為這將是未來提升太陽能效率的關鍵。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個最新發現是否有助於台灣發展更有效率的太陽能模組?

9/13日網路輿論與新聞,因NHK的「時事專欄」所發佈的2022年颱風路徑圖上,颱風都未朝台灣方向前進。因而網路輿論熱議「颱風都躲開台灣」、「颱風遇到台灣就繞道而行」、「颱風不敢挑戰中央山脈」。也有部分新聞提到,從2019年底至今,已經有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連年沒有颱風登陸的原因與可能影響,以及該如何理解這個現象較為正確?

這項研究由Lancet期刊邀集全球各領域專家組成之委員會所提出,希望提出客觀的評估結果和建議,其觀點並未窄化於關注病毒或個體健康,更加寬廣地解析全球化社會和疫情之關聯,寄望在後疫情時代可以重建一個包容、公平且可以持續發展的世界。

台灣的農業基因體學和遺傳技術如基因編輯的研發有豐沛的基礎量能,但仍未有基因編輯之精準育種法規制度。可借鏡相關制度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澳洲的法規制定視為傳統育種,搭配早期諮詢及上市前評估制度輕度監管,以釋放基因編輯在精準育種研發及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能量。

今(2022)年9月5日,台灣媒體引用一篇研究沖泡後的茶包是否釋出塑膠微粒的文章:「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 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 into Tea」,然而報導受限於時間,難以完整討論研究成果,僅大略說明茶包的常見材質。考量塑膠微粒議題在台灣社會相當受民眾重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針對該議題與研究給予專業意見,希望為公眾討論提供更多具科學根基的觀點。塑膠微粒是否危害健康,專家們表示,研究是在特定操作方法下得到的結論,還無法以此研究論沖泡茶包會造成塑膠微粒危害健康的風險,目前也還未有研究能說明微塑膠對人體的健康影響。

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刊登一篇研究,「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對肥胖成人的減重、減脂與心臟代謝健康的有效性」指出,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比起12小時或更長時間內進食,更能有效的達到減輕體重。《每日郵報》也對此篇研究做了報導,但卻淡化了這篇研究與eTRE飲食方法的限制。為了讓大眾更正確的理解此篇研究與「較早時段的限時飲食」的限制,台灣科技媒體中邀請了保健營養與運動營養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提供他們的專業看法。

目前的器官移植手術中,雖然角膜移植手術已經是近期成功率較高的,但因為捐贈的角膜數量有限,需要角膜移植的病患常常要等待許久。本月一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的研究有助於解決此問題,研究團隊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做出角膜,成功的移植給人類病患,提供一種可行的角膜替代方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請益生物工程、眼科生物力學以及眼科醫療的專家,解析這項結合了生物工程與臨床應用的技術進展和潛能。

今(2022)年6月23日,國際期刊《癌症免疫治療雜誌》(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發表了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黃怡翔領導的肝癌團隊所做的研究,這篇台灣的研究實際分析肝癌患者在免疫治療後的效果,以及糞便中腸道菌相的關聯。由於目前接受免疫治療的癌症患者中,有治療效果較好的,但也有患者在免疫治療後幾乎沒有效果。專家表示,若能在治療前推估病患對免疫治療的反應,將有機會協助醫師擬定更好的治療策略,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與成本。

8月31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新聞稿指出反聖嬰(La Niña)現象很可能會持續至今(2022)年年底,這是本世紀第一次連續三年出現反聖嬰現象。根據WMO的預報,這個始於2020年9月的反聖嬰,持續至2022年11月的可能性為70%;持續至2023年的可能性是55%,仍高於不發生反聖嬰也不發生聖嬰的可能性(40%)。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有什麼可能的影響?

一則謠言標題為「第四劑 COVID-19 疫苗的新研究發布」,並引用來自網傳的節目影片,謠言宣稱:主流媒體美國ABC電視台 終於承認----第4劑疫苗接種可能會關閉您的免疫系統!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與MyGoPen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希望能依實證醫學研究的精神,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此次解析將會即時提供給MyGoPen完整引用。

中國禁止對台灣出口天然砂對晶圓製造是否會有影響?專家說明,晶片原料的確來自石英砂,但自然界的含量極多,原料取得容易。此外,目前世界製造矽晶圓的5大廠商,生產工廠分布在多國,並非只有在台灣,中國禁止對台灣出口天然砂對於矽晶圓量產的影響不大。

現在「碳權」正熱,要怎麼獲得「碳權」?獲得「碳權」可以做什麼?能夠參與交易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對付新冠變種病毒,近日有兩種不同的次世代二價疫苗引起關注,分別是莫德納公司研發針對原始新冠病毒株與 Omicron BA.1的次世代二價疫苗,簡稱mRNA-1273.214,目前英國在8月15日已通過使用審核。另一款則是美國向莫德納公司預購的mRNA-1273.222,是專門對抗Omicron BA.4以及BA.5變種株的次世代二價疫苗。

最新研究成功的合成出小鼠胚胎,可以實際觀察神經系統早期發育階段,有望減少部分實驗動物的使用,解開早期哺乳類胚胎發育過程的謎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哺乳類動物的胚胎早期發育過程十分相似,此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讓科學家研究哺乳類胚胎早期產生神經系統疾病或發育失敗的原因。

今(2022)年8月25日台北時間深夜12點,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最新研究,讓胚胎研究的技術得到重要突破。Magdalena Zernicka-Goetz的研究團隊使用從多種不同的幹細胞,合成小鼠的胚胎。在這項研究之前,雖然有一些胚胎相關的結構被產製出來,但是還無法完全模擬胚胎發育的每一個階段。這份研究顯示出Goetz所合成的小鼠胚胎包含跳動的心臟,神經管和腸管等結構,可以不用使用實驗動物而用於瞭解在早期的胚胎發育過程中,大腦和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發展。但還無法以這份系統來研究胚胎發育後期的階段。

碳匯指的是二氧化碳儲存量大於排放量的地方,也會將這些地方稱為碳儲存庫,例如海洋、森林、濕地等等,土壤更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匯,可以長期的將碳固定在土壤之中。透過土壤固碳、採用低碳農法減少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氣中,也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農業減碳的重要方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關於土壤固碳的重要概念。

今(2022)年8月23日,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做了三個實驗,首先是剝奪受試者睡眠一晚,以問卷評估受試者的利他意願,並用fMRI影像評估這些人的大腦活動,發現睡眠剝奪後抑制了大腦中與社會認知相關的網絡。第二個實驗先評估受試者睡眠品質,分析受試者作答利他主義問卷的結果,這兩個實驗都觀察到受試者表示自己幫助他人的意願較低。第三個實驗分析捐款行為與夏令時間少一小時睡眠的關聯,發現失去一個小時的睡眠後,捐款金額降低10%。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發表看法。

英國的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在8月15日,批准莫德納公司研發的次世代二價新冠疫苗(mRNA-1273.214)作為後續接種的疫苗追加劑,是全球第一個通過此款新型二價疫苗的國家。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則決定讓莫德納、輝瑞等疫苗公司,開發專門對抗Omicron BA.4/5變種株的二價疫苗(mRNA-1273.222),而暫不考慮由「原始株+ Omicron BA.1」設計的二價疫苗(mRNA-1273.214)。

台灣是否應趕緊跟進授權這支「原始株+ Omicron BA.1」設計的二價疫苗?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感染醫學的專家發表看法。

綠色和平組織為了解陸域微塑膠分布狀況與其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其研究團隊與專家學者合作後,發布此份調查報吿。報告中選擇以陸域動物的排遺,以及棲地水樣本作為調查微塑膠分佈的依據,並選擇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金門歐亞水獺、黃喉貂、石虎、櫻花鉤吻鮭為調查對象。研究發現臺灣陸域野生自然環境皆已受到塑膠污染,且指標性保育類野生物種有從自然環境中攝入微塑膠的風險。臺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該怎麼理解這份報告?

2022年8月22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發布最新研究〈海洋生物的氣候指數〉。基於氣候變遷正在影響海洋生態的變化,並使生物多樣性喪失,這份研究評估物種的氣候風險,作為制定保護策略的參考。這份研究一共評估24,975種物種的預期氣候風險。考量氣候條件、物種的敏感度、調適度與脆弱度,研究發現到2100年,在IPCC氣候模型的高排放情境下,有86.7%的物種面臨高風險或嚴重風險,且對於高級掠食者的威脅最大,與此同時可供物種調適危險氣候的「氣候避難所」範圍正在縮小。研究團隊也預估若在低排放情境下,幾乎可降低所有物種的風險,但不同類群的生物受益程度不同,其中軟體動物、條鰭魚類(Actinopterygii)、頭足類動物獲益最大。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研究所評估的狀況是否與台灣相近?

今(2022)年8月23日,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使用高清晰度的經顱交流電刺激(HD-tACS)共150位年齡65至88歲的受試者,每天刺激20分鐘並給受試者看20個單字,請受試者立即回想這些單字,來測試他們的短期記憶力。研究發現特定頻率的刺激特定的大腦區域,可以改善記憶單字的能力。研究作者提到此研究中使用非侵入性的方法來改善記憶,可能有助於改善高齡化族群的日常生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台灣研究認知神經科學與記憶、經顱腦電刺激,以及老年醫學等的相關專家,發表看法。

今(2022)年8月11日,國際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最新研究。研究團隊從豬皮中萃取出膠原蛋白,並以化學方法改良,提高膠原蛋白的強度和穩定度後製作成人工的角膜,並且使用微創手術移植入病患眼部後24個月,觀察到病患的最佳矯正視從原本的0.1改善到0.4。台灣的生物工程、眼科生物力學以及眼科醫療領域三位專家,分析了研究突破的亮點,以及必須謹慎追蹤後續研究的重點。

研究發現的關連性,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作者自己也在結論中提到,有鑑於觀察性研究的設計可能無法有效控制未觀察到的變數,會導致估計的偏差或倒果為因的情況(例如有骨質疏鬆症的人會更傾向攝取較多牛奶),所以建議謹慎的解讀研究結果。作者也於研究限制中說明,應該要把飲食中是否有重金屬或有機汙染物,納入考量,但此篇沒有納入。

2022年8月11日23:00,《通訊—地球與環境》期刊發布一篇最新研究〈從1979年開始北極暖化速度比全球快近四倍〉。研究團隊分析1979年至2021年間北極圈的觀測數據,估計在這43年間,北極海以每十年增加攝氏0.75度的速度升溫,是全球平均升溫速度的四倍。在北極海靠近歐亞大陸的區域,升溫速度更達每十年攝氏1.25度,是全球平均的七倍。過去研究普遍認為北極放大效應約為2-3倍,這份研究的估計結果高出許多。研究團隊認為海冰的流失增加,可能加劇「北極放大效應」,也認為過去的氣候模擬可能低估了北極放大效應。

在2050淨零排碳的訴求下,為符合國際供應鏈的要求,如何獲得碳權?怎麼達成碳中和?成為熱門的話題。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接受我們的訪談時,曾提出目前碳費與碳交易制度規劃上,可供反思之處。

無論如何,將猴痘歸類為MSM疾病或性傳染病都是錯誤訊息。雖然性與愛撫行為確實可能會提高皮膚傷口、黏膜或呼吸道分泌物等密切接觸的風險,這也是為何WHO幹事長譚德塞會提到「減少性伴侶」以作為阻斷傳播鏈的手段。不過,若因此將猴痘理解成「性傳染病」,將使社會大眾誤會傳染途徑,而疏於防範親密行為以外其他人與人密切接觸的風險(如照顧感染者),或欠缺對少數群體具文化敏感度,而不利於欲實現之公衛目標,如提高疫調準確性、鼓勵個案通報與追蹤、防堵疫情擴大等。

Science期刊於7月21日指出,Sylvain Lesné與Karen Ashe發表於2006年Nature期刊的阿茲海默症論文疑似造假,媒體報導中提到,科學界可能因此被誤導研究方向16年。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造假不可取,但即便造假屬實,對阿茲海默症研究的影響有限。阿茲海默症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全世界數千個實驗室過去一百年累積的成果,並非單一實驗室可以操控。

07/25台灣媒體引述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指出歐洲連日高溫與熱浪,可能會阻礙太陽能板發電。新聞指出,太陽能板多數在理想溫度攝氏25度的氣溫下測試效能,這也是最佳發電條件。若高於這個溫度,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會開始下降。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台灣的太陽能板發電效率。

網傳謠言引用了一篇收錄在PubMed Central的文獻,提到這篇文獻可以證明手機5G造成了COVID-19的症狀。這份看似龐大的文獻真的可信嗎?專家詳細分析給你聽!

議題背景: 《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在2018年1月25日,將「 [...]

今(2022)年7月21日,Science期刊刊登了專文,敘述萊斯內(Sylvain Lesné)在2006年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篇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被美國范德比大學的神經科學家施拉格(Matthew Schrag)提出可能造假的疑慮。這個事件引起神經科學家、阿茲海默症研究領域的重大關注,但研究造假對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向有影響嗎?會讓阿茲海默症的研究結果付之一炬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邀請兩位台灣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專家說明。

西爾萬.萊斯內(Sylvain Lesné)在2006年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被美國范德比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馬修.施拉格(Matthew Schrag)提出可能造假的疑慮。究竟目前科學家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是什麼?這篇有誤的研究會造成什麼影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釋疑。

由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運用腦部核磁共振(MRI)影像配合人工智慧演算法,建立出估算人類腦神經血管年齡的方法。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這份研究成果將有利於發展出老化疾病的預警工具,為邁入超高齡化的臺灣社會做好準備。

今(2022)年5月1日,國際期刊《年齡與衰老》(Age and Aging)發表了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林慶波特聘教授的團隊所主持的研究,訓練人工智慧分析腦部核磁共振影像中,大腦白質可能有病變的斑塊或斑點,藉此建立出估算腦血管年齡的數學模型,可協助預測和腦血管老化有關的病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看法。

即使在COVID-19的疫情期間,癌症仍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如同在疫情之前,透過早期癌症篩檢以預防癌症發展,是極為關鍵的公共衛生措施;及時診斷不僅可以提高癌症存活率,並且對於維護患者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但應對COVID-19的流行,各國政府普遍施展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行動,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旅行限制和隔離等,所有措施都在積極防範醫療量能不被突發的患者高峰所淹沒。無疑地,COVID-19大流行擾亂了民眾對於預防性醫療保健服務的使用,可以理解癌症篩檢服務量能必然急劇減少,主要是擔心感染,而醫療保健提供者和患者皆有所限制其服務或需求作為。

新冠疫情在全球延燒近三年,讓有關病毒、疫苗和藥物的謠言累積到前所未有的數量;也因為民眾對「新的變種」、「新的技術」有未知的恐懼,加速謠言的傳播速度。從觀察新冠疫苗謠言的傳散過程,發現散播謠言的驅動力來自「我相信」;擴大散播範圍的成功要素則是「好理解」。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助查核過不少引用國外研究或政府資料的謠言,看到幾個有趣的現象,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謠言總是有人相信。

最新研究在實驗室中發現,外表結構沒有套膜的病毒在水中有塑膠微粒時,存留時間較長,顯示了水中塑膠微粒污染的潛在公共衛生風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解析此篇研究,專家指出,研究顯示病毒可存活在塑膠微粒的生物膜上,但需要研究持續的關注和監測才能知道野外環境的水中,病毒是否也會留存並傳播。

今(2022)年6月27日正式在《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出版一篇研究,來自英國斯特靈大學 (University of Stirling)的研究團隊,分析外表有套膜的噬菌體(Phi6)以及最外層是蛋白質而沒有套膜的輪狀病毒(SA11),在加入塑膠微粒的湖水、過濾的湖水,與加入培養液的湖水等不同水中病毒和噬菌體的量。作者指出,研究發現比起沒有套膜的輪狀病毒,有套膜的噬菌體在有較多塑膠微粒的水中偵測到的量較低,而從塑膠微粒上可以回收到病毒,可能顯示了水被塑膠微粒污染後額外的潛在公共衛生風險。

經過新冠病毒大流行,社會大眾容易以面對新冠病毒的視角看待猴痘。即使猴痘目前的傳播狀況與病毒特性都尚待研究,但猴痘相對於新冠病毒,並不是新出現的疾病,猴痘其實早在1958年的時候就被發現。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邀請四位台灣專家說明過往累積的研究證據。

1972年6月5至16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斯德哥爾摩宣言,被視為全球討論永續發展的起點。為紀念該峰會舉辦50週年,聯合國於今(2022)年6月2~3日時,由瑞典與肯亞共同於斯德哥爾摩舉辦Stockholm+50國際會議,以「為人人可享有的繁榮打造一個健康的星球——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機會」為主題。

英國在今(2022)年6月底,感染BA.4和BA.5的病例數已經佔所有新增病例的一半以上;美國從今年春天發現BA.2.12.1病毒株後,現在已經取代BA.1成為主要的流行株,而且BA.4及BA.5感染的病例數也持續增加中。科學家們因此希望盡快釐清這些新的變種病毒亞型在以前曾經感染過Covid-19的人和已經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當中免疫逃逸的情形。

COVID-19全大流行至今(2022)年5月,臨床上觀察到有糖尿病史或高血糖問題的病患,感染COVID-19後病況較差,重症和死亡風險也較高。此外,許多COVID-19病患產生高血糖代謝問題,引起醫療與研究團隊關注,想找出COVID-19感染後,是否會引發糖代謝的異常,以及與糖尿病的關聯。

極端天氣事件帶來極大的災害,但熱浪、豪雨、乾旱、野火和颱風所造成的損害,全都是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嗎?發布在《環境研究:氣候》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並不完全如此。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主辦國際記者會邀請兩位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

2022年06月28日15:00,國際期刊《環境研究:氣候》發布一篇新研究〈氣候變遷的極端天氣影響:歸因研究的觀點〉。這篇研究的作者回顧極端高溫、暴雨、乾旱、野火、熱帶氣旋,五種不同的極端天氣災害目前的影響,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可歸因於氣候變遷。作者指出,氣候變遷導致全球出現極端高溫的頻率與強度都增加,直接導致數萬人死亡。且因中低收入國家的資訊有限,這個數字可能被嚴重低估。但作者也指出,世界上許多地區的嚴重乾旱並非氣候變遷造成。不同地區的氣候及地理條件也有差異,因此尚未能提出系統性的歸因指標,是這份研究的限制。臺灣也是極端天氣事件頻仍的地區,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最新研究發現。

傳言影片指稱小兒婦科期刊報導女孩因施打疫苗引發生殖器官潰瘍,而打疫苗兒童的死亡率是未接種疫苗感染致死的51倍。究竟期刊內容裡的資訊,說了什麼?

英國推行精準育種法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說明目前的研究與技術,4位專家皆解釋精準育種技術更能縮短育種作物的時程,並指出該法案可供臺灣參考的面向。

你覺得,接受到的網路資訊很亂嗎?
你也發現,重要科學都沒有被報導嗎?
你也認為,生活中充斥著偽科學,錯誤訊息百出嗎?
你覺得無奈,在不少議題上,人人都可自稱專家,但發表的見解卻都沒有根據嗎?
請支持SMC改變台灣的資訊速食文化!

今年5月25日,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提出英國基因技術(精確育種)法案,針對精準育種的動植物,以及由這些動植物生產出食品與飼料,提供開放銷售相關的風險評估。雖然英國、紐西蘭、澳洲等都有專家長年持續的討論基改作物與基因編輯作物的技術,但在台灣仍十分缺少對此科學議題的專業看法與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針對基因改造、基因編輯作物以及英國法案,發表看法。

傳言引用英國數據,提到「接種三次疫苗的兒童死亡率是未接種疫苗的303 倍」。究竟與此內容有關的資訊,說了什麼?

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將於今日向國會提交《基因技術(精準育種)法案》,以移除新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障礙。以下為英國專家對此的看法。

最新研究分析,大腦中與降低成癮行為有關的腦損傷區域,有望能協助未來持續發展方法來治療和戒除成癮症狀。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在台灣研究腦部影像與成癮的學者和醫師發表意見,專家皆表示,這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讓未來運用腦神經調控方式來治療成癮疾病時,能有新的開創性發展;但這種刺激腦部的方式,以及接受治療的大腦部位和可能的後遺症,再加上持續的療效如何,仍待研究與臨床評估。

今(2022)年6月13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研究,研究透過血液的PCR定量技術,加以分析與T細胞免疫反應有關的細胞因子「CXCL10」,在血液中的濃度,可以有效測量體內T細胞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免疫反應程度和持續時間,將有助於未來在評估疫苗追加接種的優先策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解析此新技術的研究並發表看法。

今(2022)年6月13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研究,分析129位有菸癮(平均一天抽23.1根菸)且在腦部影像資料中有腦部損傷(lesions)的患者,和戒菸者比較,目的是找出與緩解成癮有關的損傷區域,以期能夠協助未來持續發展和戒除成癮有關的治療方法。台灣研究腦部影像和成癮的專家怎麼看這則研究?

傳言引用一篇輝瑞的文件,提到「 BNT讓孕婦生出來的孩子得到腦炎」。究竟與此內容有關的資訊,說了什麼?

mRNA技術在新冠疫苗的成功算是意外插曲,原先的戰場其實是在癌症疫苗。莫德納與輝瑞兩家公司一開始是從癌症疫苗開始研發,因為投入新冠疫苗研發讓mRNA技術快速成熟,現正以「重新崛起」之勢,吹向癌症治療領域。目前各種癌症疫苗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根據目前資料,全球共超過20個mRNA技術瞄準免疫治療,約有11件在臨床試驗階段,例如:莫德納的mRNA-4157、BNT111在黑色素瘤已進入臨床二期,以及CureVac在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等。

傳言引用一篇Nature News與研究,提到「接種流感疫苗的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患上嚴重COVID-19的可能性降低了近 90% 」。究竟與此內容有關的資訊,說了什麼?

1972年聯合國人類與環境會議通過《斯德哥爾摩宣言》,這份宣言是後續環境政策的重要基礎。今(2022)年是《斯德哥爾摩宣言》發布的第50年,聯合國在6月2、3日於瑞典召開大會,在大會結束時共同主辦國瑞典與肯亞發表聲明提出三大呼籲。在會議之前,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EI)與印度能源、環境與水理事會(CEEW)兩個智庫也發布報告《斯德哥爾摩+50:解鎖更美好的未來》(Stockholm+50: Unlocking a Better Future),作為大會討論的科學依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要報告重點,並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傳言說快篩試劑要放冰箱?到底該如何保存?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的合作夥伴「TFC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協助解析相關研究報告的內容,更新查核報告的說明,研究顯示鹽水漱口、洗鼻都無法預防或治療 COVID-19。究竟與此內容有關的研究,說了什麼?

今(2022)年5月25日台北時間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研究,分析美國退伍軍人健康資料庫的數據,發現與未接種疫苗的新冠感染者相比,接種過疫苗但感染新冠病毒(突破性感染)者,死亡和有長新冠的風險較低。作者提到,仍應該持續改善突破性感染後產生長新冠症狀的預防和照護。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解析研究並發表看法。

自今(2022)年五月以來,歐美多個國家陸續發生猴痘病例,引發各界對猴痘大規模傳播的擔憂,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各國衛生當局正持續密切監控中。透過國內專家學者對痘病毒的多年研究與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專業知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專家釐清並減低民眾對猴痘的擔憂與恐懼。

台灣近期確診人數暴增,是否可以依靠感染Omicron而獲得超強免疫力?最新研究顯示,若未接種疫苗而感染Omicron 病毒,對抗其他變種病毒的免疫力是有限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解析,專家也表示,感染Omicron而沒接種疫苗,只能產生對該病毒株的保護抗體,疫苗則可以提升對其他新冠病毒株的廣效保護力。

今(2022)年5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作者提到,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沒有接種疫苗,Omicron病毒感染後在小鼠和人類細胞中,只能引起有限的免疫反應。作者認為,感染Omicron病毒會增強疫苗先前引發的免疫力,而獲得對其他既有變種病毒的抵抗力,但未接種疫苗的個體感染了Omicron病毒後,可能無法獲得對其他既有變種病毒的抵抗力。

連 阿滴 x 志祺77 都引頸盼望的扎實科學培力內容,將隨著初夏到來,熱情上線,6月就讓SMC帶你一手掌握科學知識這把流量金鑰匙!

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今(20)日發布最新研究,分析禽流感病毒十多年來的演變,發現一個依賴不同鳥類宿主的複雜傳播網絡,這表示透過監測更多種鳥類、野鳥攜帶禽流感病毒的狀況,有助於提前防治禽流感傳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評論,專家也同意監測禽流感時,擴大目前監測台灣野鳥的種類,以及加強查緝走私的野鳥與家禽,有助於台灣防範禽流感。

2022年5月11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發佈一篇研究〈以瞬時重力訊號追蹤地震的增長〉。這篇研究指出透過機器學習,可以準確地判別以光速傳遞的瞬時重力訊號,並依此評估地震的演變,提早在地震規模2-5時,開始監測該地震的成長規模,達到早期預警效果。台灣屬於地震頻繁的地區,若能更快速預警地震,有助於減少人員傷害。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說明台灣的地震、海嘯預警是否有機會應用這個新技術?

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釋出它們最新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以下將以COVID-19簡稱)的感染統計數據。英國專家於2022年4月1日回應。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的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查核2022年3月21日的謠傳影片,並於查核報告中說明,沒有任何明確資料顯示有德國科學家說用溫鹽水漱口能預防 COVID-19。究竟與此內容有關的資訊,說了什麼?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4月4日發表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氣候變遷的減緩」報告,是國際上討論達到淨零路徑的可行方式時,重要的參考依據。先前第二工作組報告中,已提到極端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遠高於金融危機與疫情。而此次第三工作組報告更分析,達到淨零排放的情境時,2050年全球GDP和年均成長的對應下降幅度,比起現行情況都相對較小,以及。因此邁向淨零對全球而言,絕對是經濟體轉型的機會,而非生活負擔。

今(2022)年5月11日法國蔚藍海岸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上發表研究,為了克服地震波預警相對較慢,以及可能低估規模7以上地震的問題,採用光速傳播的瞬時重力訊號(Prompt Elastogravity Signals, PEGS)預警海嘯與地震。研究成果成功地以瞬時重力訊號,預估日本2011東北大地震的規模與海嘯波高。研究團隊認為採用瞬時重力訊號,有助於開發更快速、更準確的地震與海嘯預警系統。對此,台灣專家認為目前這個技術要實際運用在預警系統中,雖仍有困難。但若能著手相關研究與觀測,有助於台灣未來發展複合型的地震預警系統。

莫德納的臨床試驗於今(2022)年5月12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完整研究結果,呈現6至12歲以下受試者接種莫德納的新冠疫苗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解析。

2022年5月11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發佈一篇研究〈以瞬時重力訊號追蹤地震的增長〉。這篇研究指出透過機器學習,可以準確地判別以光速傳遞的瞬時重力訊號,並依此評估地震的演變,提早在地震規模2-5時,開始監測該地震的成長規模,達到早期預警效果。台灣屬於地震頻繁的地區,若能更快速預警地震,有助於減少人員傷害。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說明台灣的地震、海嘯預警是否有機會應用這個新技術?

我們知道腦脊髓液內保持年輕的因子,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慢慢減少。如果給年老的動物注入年輕的腦脊髓液,是否可以減緩老化?今(2022)年5月11日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公開的研究論文,將10 周大的年輕小鼠腦脊髓液,注入18 個月大的老年小鼠大腦,發現相較於一般老年鼠,有注入腦脊髓液的老年鼠對恐懼的記憶功能較高,且此效果與寡突膠質細胞的再生有關。

昨(5/10)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更新報告,指出在2026年前,全球年平均溫度有50:50的可能性,至少一年升溫超過1.5°C。且2022-2026年間,有93%的可能性,刷新過去有史以來最高溫的紀錄。這表示我們已經越來越靠近《巴黎協定》呼籲守住的目標。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更新報告。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小彼得.奧唐納腦研究所(Peter O'donnell Jr. Brain Institute)研究團隊,今(2022)年5月5日在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公開研究論文,研究發現,五組小鼠的體重,隨著年齡增長,都比自由進食的小鼠更輕,且在非主要活動的時間(白天)進食的小鼠,白天的活動變多了。研究結果顯示,與完全自由進食的小鼠相比,有限制進食時間的小鼠平均壽命較長,其中兩組延長壽命的效果最好,只能在晚間每隔90分鐘進食,以及只能在晚間開始兩小時內進食的組別,平均可延長35%壽命。

上個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期刊上的最新Paxlovid臨床試驗報告,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在治療COVID-19重症高風險患者上,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死亡的風險。對此專家表示,Paxlovid將是早期治療高風險的COVID-19病患的理想選項之一目前實證上Paxlovid預防住院和死亡的效果也優於Molnupiravir。但該研究仍有許多研究限制,包括:此項臨床試驗只收納「未施打疫苗」、「有症狀」且「未住院」的患者。有賴於更多臨床試驗結果的公布,才能確定不同對象的治療效果。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在2022年4月開始流傳一段新聞影片,影片標題為「【每日必看】喝茶能防新冠! 1分鐘滅毒90% 含10秒吞下最有效」。實際的研究內容是否有指出喝茶能抗新冠病毒?究竟喝茶前含住10秒,是否真的能降低新冠病毒的活性,甚至殺死病毒呢?

今年初,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的團隊也成功的完成第一宗以GalSafe豬的心臟,植入一位末期心臟疾病患者體內的臨床試驗。不幸的是,該病患在存活兩個月之後死亡,尚不知是否單純因為病人的身體狀況惡化,或是與植入的心臟功能有關。然而,此一GalSafe豬的心臟確實未誘發超急性或急性排斥的情況,並能有效維持病患的生命長達兩個月之久,已經記錄了醫學史上異體器官移植最關鍵性的里程碑。

英國首相在下議院發表談話時,宣布了「與新冠病毒(COVID-19)共同生活」的計劃。以下為英國專家對此的看法。

臺灣多家媒體報導,感染新冠病毒後,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新聞引用美國CDC今1月14日發布的報告,報導18歲以下的兒童族群,更容易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而罹患糖尿病。但是,新冠病毒感染後會引起糖尿病的原因,還不清楚。基於科學證據和實證研究,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感染COVID-19後造成糖尿病的的原因以及風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看法。

2022年04月28日,國際期刊《自然》發布一篇研究〈氣候變遷增加跨物種病毒傳播風險。研究採用哺乳動物的棲息地、生態環境因素,以及不同哺乳類遷移的範圍為指標,繪製地圖。並依此建立模型,推估人類與這些哺乳類的最大重疊熱點地區。研究估計到2070年,至少會發生一萬五千次新的跨物種病毒傳播,且高溫濕熱的亞洲及非洲發生機率最高。這篇研究受到國外媒體的大量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提供專業觀點。

今年四月台灣宣布將走向「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非放任病毒肆虐式「與病毒共存」(living with covid-19) 控管疫情策略。 若需要達到「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目標,醫療人員的支援與COVID-19藥物的使用則是關鍵的手段。期望台灣開發新冠藥物有亮眼的成績,也讓我們未來在對抗COVID-19疫情當中有更好的手段。

網傳文章宣稱美國千禧代過量死亡人數是因為疫苗,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解析文章中的幾項與科學相關的訊息。究竟謠言中引用的數據,說了什麼?

臺灣於今(2022)年4月17日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可提供6至11歲兒童接種,衛生福利部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 同意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至11歲兒童,劑量為成人的一半(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完整接種為施打2劑,但考量副作用,2劑需間隔28天。對於應如何看待臺灣兒童疫苗接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根據現有的研究與臨床試驗數據,以及有限的真實世界施打數據,給予專業意見。

英國今年初到現在四月,出現一種病因不明的嚴重急性兒童肝炎,目前在丹麥、愛爾蘭、荷蘭和西班牙也都有出現病例,美國阿拉巴馬州(Alabama)也已發現9起疑似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整理了這些病例,目前認為不是由A、B、C、E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炎。英國衛生安全局調查英國各地兒童肝炎發病率高於平常的最新情況,發佈了聲明,指出部分兒童是新冠病毒陽性,還未知和新冠病毒之間是否有關,但都沒有打過新冠疫苗,因此排除肝炎和新冠疫苗的關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專家發表意見。

近日有新聞報導引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一篇研究。報導中雖有部分數據引用有誤,但仍忠實呈現該研究的核心重點:第三劑疫苗在對抗Omicron疫情的重要性。為釐清該研究在比較打完疫苗後,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量,與傳播風險的下降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釐清與解析此篇研究的重要數據。

「living with COVID-19」其實在世界各國,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並不代表完全回到和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一樣的生活。是否選擇放寬檢疫措施,也各有利弊。如果臺灣要和新冠病毒一起生活,目前的條件是什麼?有哪些面向要納入考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看法。

臺灣於今年4月17日通過莫德納疫苗給予6-11歲兒童接種的緊急授權,衛福部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今天將討論接種的對象、開打時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目前6-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研究,莫德納疫苗公開的臨床試驗與研究數據相對有限,雖然已有其他國家讓6-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但這兩種疫苗在兒童的臨床試驗,適用的歲數、劑量都不同,距離實際開放兒童接種至今的時間也還很短,需要更多數據,應謹慎評估疫苗在6-11歲兒童的真實效力與副作用。

2022年4月19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發布一篇新研究〈可逆電轉氣系統用於能源轉換於儲存〉(Reversible Power-to-Gas system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在走向零碳電力的過程中,儲能系統是讓電力調度更有彈性的關鍵,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台灣電轉氣儲能系統的技術進展。

今(2022)年4月11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最新研究,探討迷幻蘑菇中的成分對治療憂鬱症的效果。研究人員分析共59位較難治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患者在兩個臨床試驗中的大腦影像資料,發現第二個試驗中接受迷幻蘑菇中成癮物質「裸蓋菇素(psilocybin)」的受試者,持續抗憂鬱的效果比既有抗憂鬱藥物「escitalopram」更好,且此效果和腦內功能區域的連結提高了有關。我們應如何看待成癮物質使用於醫療用途的研究呢?

網傳文章宣稱新冠病毒是美國公司製造的,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解析文章中的幾項與科學相關的訊息。究竟謠言中引用的研究,說了什麼?

22%是「有施打mRNA疫苗」 vs. 「未施打疫苗」兩者發生住院的風險比,不是指「未施打疫苗」發生重症與死亡的發生率。不能將22%當作「未施打疫苗發生重症與死亡」的發生率去計算,例如:400萬人未施打疫苗會有將近80萬人重症或死亡,這是錯誤且與該研究觀察結果無關。

來自香港的研究團隊於今(2022)年3月22日發布尚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研究。研究分析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8日期間,COVID-19感染後得到輕症、重症,以及死亡的病例。作者使用負二項式(Negative binomial)模型的推估方法,綜合疫苗覆蓋率和人口數據,評估BNT和CoronaVac(科興)此兩種疫苗接種一劑,兩劑和三劑的有效性。

今(2022)年4月4日國際IPCC發布最新的氣候變遷WG3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偕同財團法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提供IPCC報告決策者摘要中文翻譯。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4月4日台北時間23: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供大家參考。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4月4日台北時間23: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並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國際重要報告之觀點。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昨(4/4)臺灣時間23:00發布最新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專家表示臺灣的淨零路徑中,缺少了如國際報告中提及的低成本減碳措施與國際積極倡議的綠色金融制度,臺灣的具體策略不足,需要更積極的作為。

國家發展委員會在3月30日上午10:00舉辦記者會提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會中宣示台灣將在2050年將達到淨零排放,並提出下列階段性目標。

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在今(2022)年3月2日,公布兩份新的「全球空氣狀況報告」(State of Global Air Report)。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空氣污染研究與風險評估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等的研究團隊,今(2022)年3月9日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公開研究論文,研究運用光誘導蛋白質聚集的技術(簡稱LIPA),發現體內的Alpha突觸核蛋白聚集,會損害特定腦區(黑紋狀體)的神經傳導,誘發神經病變和類似帕金森氏症的運動障礙。作者認為,他們的發現提供了未來研究帕金森氏症時,觀察相關蛋白質生成與聚集的新工具。

最新研究成功地開發出新的方法,首次在人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到塑膠微粒,並且能分析出塑膠微粒的含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此研究開發出偵測並定量人體血液中塑膠微粒含量的新方法,儘管研究僅能偵測大小為700奈米以上的塑膠微粒,也尚未能代表實際的人體曝露狀況,台灣專家皆肯定,此研究對於未來評估塑膠微粒的健康危害,有實質的技術突破。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醒,目前塑膠微粒的健康危害證據,大多是用細胞或動物實驗看單一種類塑膠微粒的影響,仍無法直接回答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這篇研究屬於分析方法開發的研究,著重在血液塑膠成分分析方法與再現性與背景干擾處理。這篇研究僅能回答所開發方法能偵測血中塑膠微粒成分精確度與準確度。對於人體暴露途徑、內在暴露劑量、毒理反應、健康效應等問題仍需更多研究。

面臨國際間推動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趨勢,我國政府各部門也開始規劃具體減碳排的策略。文章中指出,若要建構碳交易市場或制定碳價,需要一致性的碳抵換計算方式,才能與國際接軌。並且,除對於各產業部門要求減碳措施外,仍需要提供各產業部門有效之經濟誘因。

今(2022)年2月28日國際IPCC發布最新的氣候變遷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偕同財團法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提供IPCC報告決策者摘要中文翻譯。

若能以全球尺度考量各區域污染特性、主要污染來源及暴露濃度高低之不同,提高空氣污染暴露評估時間及空間解析度,並考量個人層級之因素,如:吸菸、基因、個人生活史及作息、職業暴露、社經地位等因素,將有助於各國了解可能造成的健康風險並提供如何針對污染源頭採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民眾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產生健康危害的風險。

國內學術研究機構已有不少深具技術與經驗的病毒研究中心,其中也有正在開發廣效型抗病毒藥物的技術平台。文章提到,若政府能有效整合資源,持續投入學術研發,並橋接產業、輔助技術轉移等,才能真正讓台灣整體的藥物研發上有顯著突破。

2022年3月18日零時,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布新的研究〈歐洲河流中塑膠微粒的跨極漂移路徑〉(Trans‐polar drift‐pathways of riverine European microplastic)。過去的研究發現北極海有高濃度的塑膠微粒,但來源與聚集的原因並不清楚。因此這份研究模擬2007-2017年間洋流的模型與塑膠微粒漂移的方式,並比較模擬結果與實際海水樣本中的塑膠微粒濃度。研究發現塑膠微粒的漂浮與分佈與模型預測一致,這表示塑膠微粒可能已經在北極地區循環了至少十年,可能影響北極生態系統的健康。

從2021年至今,全台已經歷三次大規模停電/跳電的事故,原因包含匯流排故障、尖峰負載超乎預期,乃至本次台電在3/3晚間說明停電原因為「人為操作疏失」。在我們極度仰賴穩定的電力系統,來維持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應怎麼避免停電事故。

《公共科學圖書館-氣候》期刊(PLOS Climate)在台灣時間3月4日凌晨3點,發布最新研究〈城市的氣候健康治理:描繪公共衛生在大型全球城市調適計畫中的角色〉。這份研究指出極端天氣事件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也加重公衛部門的壓力。對此,我們邀請專家解析台灣的健康調適計畫之相關規劃。

因應IPCC的第二工作組報告,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科學團隊,昨日發布台灣氣候衝擊最新數據。數據顯示極端事件導致連動性的複合式風險,是台灣最需重視的災害。李明旭強調,以永續價值驅動調適才能發展台灣的氣候韌性,應對危機。

今(3/1)日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科學團隊,因應IPCC第二工作組報告的公布,彙整國內外科研資訊並發布『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衝擊評析更新報告』。報告中提出台灣的數據與大眾分享。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分享對這份報告的觀察。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2月28日台北時間19: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2: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

昨(2/28)日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最新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AR6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再次呼籲各界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衝擊,並立即展開應對政策與調適行動。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2月28日台北時間19: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2: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並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國際重要報告之觀點。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2月28日(一)晚間19:00發布最新的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對此邀請三位專家快速解析,這份國際重量級報告的重點。

本研究調查六個國家(以色列、美國、英國、巴西、法國和德國)的疫苗接種和感染數據,透過研究新冠病毒的演化,與相應的疫苗接種率和社會隔離措施,提出預測模型。研究結果發現,在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可阻止帶有疫苗抗性的新冠變種病毒再次出現。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與和荷蘭威廉敏娜兒童醫院等的研究團隊,今(2022)年2月16日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發布研究,探討共147名出生不到36周,且有新生兒早發性菌血症的新生兒,用三種不同組合的抗生素治療時,對腸內菌相造成的影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各國雖然提出「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但只減少碳排放,並不足以應對短期內,國家、企業乃至社區與個人,可能遇見的氣候風險。找方法減少社會受氣候變遷損害的「調適研究」,是因應氣候災害,使國家與社會能快速從災害中復原的關鍵。

李政德副教授的團隊與維基百科合作,領先全球,開發出新的AI演算法,偵測並標出維基百科中自我矛盾的內容。除了幫助提高維基百科內容的可信任度,更有望提高其他資訊來源的可信度。

這篇研究無法得出「打疫苗次數越多,人體發炎反應範圍和強度越大」的結論,因為這篇研究並沒有進行比較或實驗「疫苗次數」與「發炎」的關係;再加上,該研究屬於單一患者的臨床病例報告(Case Report)有許多推論限制,主要原因是:不能直接將「個案」推論到「通案」,意思就是不能擴大解釋成所有人都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目前大眾仍未能有機會看見和理解「日本進口食品」相關的科學證據,常出現因政治而失焦的非理性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2/17)日召開記者會,邀請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謝婉華副教授與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許芳裕教授,分別說明輻射食品的科學證據,以及目前制訂福島食品進口的規範時,如何評估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022年2月16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一篇最新的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抗病毒藥物研發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Omicron變種病毒(BA.1)隨時間演化,演變出亞型BA.2。目前台灣確診者仍以感染BA.1為多數,感染BA.2者較少,國外則是丹麥和以色列出現了較多感染BA.2的案例。我們需要擔心BA.2變異株嗎?已經感染過BA.1的人,還有可能會感染BA.2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2021年是我們發展至今,相當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不僅組織型態成功轉型,我們也推動了許多科學議題給媒體與大眾知曉。

Omicron仍有可能感染到下呼吸道,有引起重症的風險,所以仍應盡可能做好防護,降低感染與重症的風險。

今(2021)年1月26日,國際期刊《腸道》(Gut)發表一篇研究,研究發現有、無新冠長期症狀(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兩者腸道菌的組成不相同。研究指出,不同的腸道菌組成有潛力可以用來預測病患可能出現的新冠長期症狀。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的年齡層包含5至11歲的孩童,引起媒體和社群討論5至11歲是否應該接種疫苗的議題。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於今年(2022)1月6日發表的研究,以及針對這篇研究的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在訂定農業淨零排放目標前,必須仔細考量在執行目標的同時,是否可以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尤其是我國糧食自給率未達40%。如果貿然定訂嚴苛之淨零排放目標,將會嚴重影響國內農業產業發展,並產生農產品之生產成本增加、生產量及未來出口之競爭力下降等問題。

因應全球倡導「2050淨零排放」,我國各部門啟動相關因應機制,並召開社區層級、地方層級,乃至於國家層級之座談會。農委會也配合農業的淨零排放策略規劃相關之座談會。

今(2021)年1月25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篇研究。研究指出,已接種過兩劑BNT或莫德納疫苗的130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再接種第三劑mRNA疫苗後,有病毒棘蛋白專一性的抗體效價增加,且沒有患者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最多是注射處疼痛和感到疲累。

新聞報導全台有感地震時,提到「這一、兩年隱沒帶地震比過去活躍」、「地震百年週期將至」,以及「未來可能需要留意規模8.0以上的海溝型地震」的訊息。然而目前科學研究可提供的是地震災害潛勢,並在地震發生時提供地震預警,尚未能準確的預測及預報地震。我們整理了對於地震預測的概念,並邀請專家解析新聞中提到的新概念。

為了避免大眾容易因為誤解「腦霧」的症狀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根據同儕審核的研究發表意見。

懷孕會改變生理狀態,尤其是免疫系統、心血管和肺部的運作,使孕婦面對傳染病時更加脆弱。先前的研究發現,雖然孕婦感染新冠病毒後大多數都是無症狀,而且無論有無懷孕,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沒有差異,不過孕婦進入加護病房、需要使用呼吸器或是發生早產的比例都會明顯提高。至於孕婦感染新冠病毒後對胎兒方面的影響,至今了解非常少。

Omicron變種病毒從去年底爆發全球疫情至今,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會因為Omicron病毒而失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綜整至今(2022)年陸續發布尚未同儕審核的預印本研究,發現人體由疫苗或感染病毒獲得的T細胞免疫反應,並沒有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而受到太大的影響,表示人體曾打疫苗或受新冠病毒感染後,仍帶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

本篇介紹以抗病毒藥物為主,其他的治療方式還有包括:單株抗體(tocilizumab, baricitinib)、類固醇(dexamethasone)和合併等治療,都會依據患者症狀的輕重程度,以及是否有用呼吸器等狀況,作為使用不同治療方式的評估。至於,持續變異的變種病毒是不是會產生抗藥性?經各國緊急使用授權的藥物,能否有效抑制Omicron等變種病毒?也將整理相關的研究報告,其中也包括尚未經同儕評審的預印本,讓民眾得以了解藥物在對抗COVID-19戰役中的角色。

今(2021)年8月19日中秋節前夕,自越南走私的豬肉製品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且這些豬肉製品已流入臺灣市場,甚至遍布21個縣市。類似案例讓動物防疫單位繃緊神經,深怕臺灣長年阻擋非洲豬瘟於境外的努力,將因不法走私前功盡棄。隨著更多節慶與名目,肉類走私的風險威脅絲毫未減,防堵非洲豬瘟仍不能鬆懈。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綜整至今(2022)年陸續發布尚未同儕審核的預印本研究,發現人體由疫苗或感染病毒獲得的T細胞免疫反應,並沒有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而受到太大的影響,表示人體過去打疫苗或受新冠病毒感染後,仍帶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

在新冠疫苗問世近一年後,恰是時候檢視COVAX的表現並思考其帶來的啟發。當前多數的資源與權力仍在國家政府手上,因此除了世衛組織等跨國機構外,各國執政者是否有政治意願實現自己的捐助承諾、或與各自國內疫苗生產商談判與施壓,不只會決定COVAX能否在下一個年度「轉虧為盈」與成功影響全球防疫成果,更是對全球社群道德責任的檢視。

該謠言引用的UKHSA報告,完全不能被解釋成「只有完整接種疫苗的人,才會害怕新的Omicron變種病毒」。反而,在該報告的第5頁清楚說明,現有的AZ、BNT和莫德納三支疫苗,在預防COVID-19重症和死亡方面仍是安全有效的。針對報告與謠言內容的落差,詳情請見完整解析

在2021年12月22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刊登一篇研究「Analysis of COVID-19 Vaccine Type and Adverse Effects Following Vaccination」,主要是想更加了解打完疫苗(包括:BNT、莫德納和嬌生)後,有哪些因素可能與不良反應有關,如:年齡、種族、性別、疫苗品牌、疫苗劑量和醫療條件等。

今(2021)年12月23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篇研究,探討美國康乃狄克州18所學院和大學COVID-19檢測、病例率和社交接觸(接觸數據來自手機)之間相關性。研究發現檢測較頻繁,病例率較多,但也比較能及早阻止感染繼續傳播。

面對Omicron傳播範圍由非洲南非向全球擴散,各國正嚴加戒備。國內病毒專家施信如指出,南非和印度等窮國缺乏疫苗,新冠病毒變種又擴散到富國引發感染,可見縮短全球疫苗落差的重要性。為提高現階段的保護力,施信如建議國內最早施打疫苗的第一線人員與高齡老人,可加打第三劑作好保護。

英國衛生與社會服務大臣薩吉德.賈偉德( Sajid Javid)已確認在英國發現了兩例 Omicron 變異株確診案例。以下為英國專家對此的看法。

受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變異株-B.1.1.529,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為Omicron。以下為澳洲專家對此的看法。

Omicron的出現的確引起了擔憂,在還沒有足夠研究的情況下,針對Omicron的許多資訊都還在初步了解的階段。Omicron是否真的「最可怕」、「大魔王等級」、「讓疫苗失效」,都是未知或已知為誤,要得到有效的科學證據需要一定的時間。

各國家除參考前述ADI劑量外,同時考量其國人攝食習慣、作物種類、栽培管理目的及國際組織標準等,進一步制訂本國行政管制劑量作為執法標準,此一標準並非「超過就會中毒」,而是提供廠商一個「超過就會受罰」的標準。評估健康風險的過程中,主要是結合兩部分的資訊,一者為豬肉內萊劑的濃度,另外一個則是攝取豬肉量的多寡,將兩者整合起來,以評估其是否超過每日最大安全攝取量。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發布最新研究〈新氣候模型顯示北極降水增加的速度比過去預測更快、幅度更大〉。這份研究採用CMIP6模擬,最新的推估認為到2100年,北極變暖、海冰損失速度比過去更快,因此導致水文循環的範圍與速度增加。並預計北極在夏季和秋季期間,從降雪轉為降雨的發生時間,會比過去預估的時間提早幾十年發生。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此研究提供觀點。

南非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B.1.1.52,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於周六(11/26)正式以希臘字母命名為Omicron,列為「受關切變種(VOC)」。

近日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開放預約新冠疫苗混打,究竟不同種類與廠牌的新冠疫苗混打,研究怎麼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針對AZ+BNT混打的組合,整理現有的相關文獻與專家意見。

透析病人相較一般民眾有更高的風險會感染COVID-19;染病後,其死亡的風險也會較高。這個發現不僅在美國,在世界各地也都有類似報告。研究發現的危險因子項目可以參考,但是數值會因上述理由差異極大。特別是如果把疫苗注射的影響考慮進去,結果影響會更大。

隨著台灣的核電廠陸續除役,目前核廢料的處置規劃為何?從科學的觀點這樣的處置程序是否符合安全規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綜整國內外資訊如下,並請專家提供科學觀點。

今(2021)年11月24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此研究第一期試驗收集平均18-80歲的36人,施打一劑CoVac-1疫苗,間隔28天和56天後,分析兩種T細胞(表現出CD4和CD8這兩種抗原的T細胞)的免疫反應與安全性。

今(2021)年11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使用來自捐贈者的人類胚胎,大約受精後第二到三周的時期,再分析胚胎中細胞的遺傳物質組成、不同種類與特化的情形。專家表示,此研究讓我們對人類早期發育過程有了最直接而深入的了解,無疑是首度解碼人類胚胎發育過程細胞與基因變化之里程碑。

一則傳言指出,阿里巴巴在10月18日推出了不需要CPU、沒有主機的「雲電腦」,所有的操作都在雲端上,擁有無限的算力資源,會完全取代傳統電腦。這篇傳言已被提報為待查核訊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邀請專業領域的專家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

病毒經由感染宿主如何進入宿主細胞、在宿主細胞中大量複製後、造成宿主發生疾病的生物化學機制、對瞭解病毒和宿主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病毒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國會議(COP26),於2021年11月13日晚間公布最終協議結果。成為第一個放入減少煤炭、化石燃料補貼期程的協議。然根據研究目前全球所承諾的氣候政策,尚不足以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本次COP26所簽訂的協定提供觀點。

癌友還是需要注意,打完兩劑疫苗的免疫力可能沒有一般人來得好,血癌患者的免疫力又比固態腫瘤患者來得差。另外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雖然八成的癌友能對原始病毒株產生中和性抗體,但對突變株的抗體濃度卻大幅下降。因此,癌友們仍需注意落實防疫措施以盡量避免感染;未來若有追加劑,應優先讓癌友接種以提高保護力。

今(2021)年11月11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藉由研究被檢測新冠病毒陰性的人血清中的免疫反應,探討暴露在新冠病毒風險下的人沒有感染病毒的可能原因。研究中提到,結果顯示出針對RTC的T細胞(RTC-specific T-cells),是設計新興冠狀病毒疫苗時可納入考量的目標。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2)日上午,就森林與碳儲存議題舉辦記者會,本次記者會指出森林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包括人類使用狀況、動物棲地等,應該要綜合考量,若只將森林視為減碳工具,並非最佳的選擇。

近日台灣媒體報導青少年打BNT疫苗議題時,提到一篇醫學期刊《循環》(Circulation)發表的文章:「Myocarditis With COVID-19 mRNA Vaccines」,整合有關mRNA新冠疫苗與心肌炎的既有文獻,以及已發表的數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回應,期望基於科學證據,讓大眾更正確的理解COVID-19 mRNA疫苗與施打疫苗後的心肌炎事件。

今(2021)年11月11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篇研究,結果發現,比起未接種疫苗的醫護人員,有接種疫苗者與無症狀SARS-CoV-2感染的檢測下降有關。

專家和民眾隨著疫情變化,不但討論話題不同,思惟邏輯也不相同。因為全球Delta疫情,使得原先討論熱度極高的疫苗保護力,轉變成Delta高傳染力、或是合併討論兩者間的關聯,但中間仍有差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長期觀察,初步發現幾個現象。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關注極端溫度議題,為此將展開系列座談,今(11/1)日上午9:30,首先就極端溫度與人體健康議題,進行第一場線上座談。本次座談也透過臺灣本地長期觀測資料指出,臺灣應注意極端高溫所帶來複合式的健康風險,並提出合適的調適政策。

這份《自然》期刊的研究採用卷積神經網絡(CNN)與遞迴神經網路(RNN),訓練機器學習辨識遙測圖像中可設置10KW以上太陽能裝置容量的商業、工業等基礎設施。用以盤點全球工商業設施可裝置太陽能板的空間,研究發現可裝置量是過去預估的432%,應可達成減碳目標。近年太陽能設備裝置位置亦是台灣的相關爭議,這樣的盤點方式是否已可擴大應用,使不同地區更準確選擇太陽能板裝置位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科學家針對目前探討新冠病毒起源(The origins of SARS-CoV-2)」的假說與研究,給予回應並分享看法。

網傳文章提到英國公共衛生部數據顯示接種疫苗的住院死亡風險反增,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特邀專家解析文章中的幾項與科學相關的訊息。究竟哪些敘述可能會誤導大眾呢?

今(2021)年10月21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公開一篇法國里昂國際傳染病研究中心(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ectiologie Lyon, CIRI)的研究,探討混合施打AZ與BNT兩種不同廠牌的新冠疫苗後,產生細胞免疫的特性與效果。

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發布〈下一代總體預測顯示海洋生態系統將面臨更高的風險〉研究。這份研究比較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模型對比計畫(Fish-MIP)中的模型與CMIP6與CMIP5的氣候模型。研究發現與CMIP5相比,在CMIP6中由於暖化程度加強,特別是在高排放情境,全球平均海洋動物量下降幅度增加。但對區域的影響仍有不確定性。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限制熱量攝取帶來的好處,究竟是因為「總卡路里攝取下降」還是「禁食」?
今(2021)年10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公開的一篇研究,推翻了長期以來認為卡路里限制飲食對哺乳動物有益僅是由於減少總熱量攝取的觀點,強調「禁食行為」才是其有助代謝和延緩老化這些保護作用的重要原因。

此研究是瑞典全國性的統計,含括了超過八十萬個家庭和近一百八十萬個人,具有相當意義,由此研究再度證實新冠肺炎和家庭內傳染的密切關係。透過回溯性的世代研究了解到「未曾感染過COVID-19或未曾完整接種過疫苗者」的無免疫保護力者隨著家中其他具有免疫保護的家人人數增加,會大幅度的降低45到97%之後被感染到COVID-19風險,當然進一步的就可以降低家戶內的群聚傳染。

這份研究是分析資料庫當中睡眠資料與過去住院紀錄,並無法說明睡眠干擾與精神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當中呈現的相關睡眠特徵可能是精神疾患發病前即有的危險因子,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症狀或影響,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如壓力、生活型態)導致的共通結果,在這個研究當中是無法釐清的。不過還是為睡眠測量的臨床用途開啟了另一扇窗,更支持睡眠質量與精神狀態的高度關聯。

要建構分子是門困難的藝術,班傑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大衛.麥可米蘭(David W.C. MacMillan)因為發展出一項精準的「有機催化」( organocatalysis)新工具來建構分子,獲頒202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項研究大大影響了藥物研究的發展,也讓化學製程得以更加環保。

今(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中心研究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他們二人最大貢獻是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使用量降到極低,大幅增進合成藥物的相關研究,也大幅提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應用性與效率。

三位得獎者因他們在混沌與顯著隨機現象的研究,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與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為我們對地球氣候與人類如何影響它的知識奠下基礎。 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他在無序材料與隨機過程的革命性貢獻而獲獎。

今(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日本學者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德國學者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與義大利學者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三位共同獲獎。其中的真鍋淑郎與哈塞爾曼都是氣候科學家,使用模型模擬全球暖化,奠定人類如何影響氣候與複雜地球系統的研究基礎。

今(2021)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朱里雅斯(David Julius)與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研究員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兩位學者共同獲得。這兩位學者發現辣椒素受體1(TRPV1),以及機械力受體(Piezo1、Piezo2),終於揭開人類為何可以形成味覺、溫度等體感的神秘面紗。

針對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一些研究,作者指出一些研究上的錯誤會影響研究者判斷伊維菌素的療效,包含更新的臨床試驗資料(trial registry)與病患的基本病例資料(patient demographics)不一致、收集資料真實性和宣稱的時間軸不一致,以及方法學上的重大缺陷。

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未見緩歇,對全球的社會與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減塑政策也跟著變動。我國環保署也於今年5月12日宣布,因應疫情暫時開放使用免洗餐具。由此來看,原有的減塑政策已因防疫需求,被迫放寬或延期。

全球多個國家已從今年六月,陸續規劃兒童或青少年施打COVID-19疫苗,在各國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核准各家疫苗。各國針對孩童施打疫苗規定有許多不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將持續蒐集各國政府與媒體等資料,並更新整理表格提供參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日(9/28)上午9:30舉辦憂鬱症與反芻性思考研究記者會。本次記者會中,專家主要說明最新研究成果。

2021年9月27日,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發佈新研究〈基於生物地球化學和區域性生物地球物理影響力的造林選擇〉。未來植樹與造林將是減少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但大量的植樹造林也會改變地表的能量平衡,使當地氣候變暖或變冷,這個生物地球物理(BGP)的影響過去經常被減緩碳排的政策方案忽略。這份研究評估至本世紀末的造林潛力,認為重建與保護熱帶地區森林有必要性,且應於政策情境中考慮BGP效應。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憂鬱症病人的腦部和正常人有差異,這個腦科學證據可提醒大家不要跟有憂鬱症的朋友講說你就不要亂想就好了,你就看開點就好了,因為這時候他其實腦部已經發生變化,沒有辦法直接終止或暫停這些負面想法,也許我們做的就是陪伴,以及鼓勵他就醫接受治療。大眾可以透過腦波與施測之心理評估任務,了解憂鬱症是一種腦功能異常的疾病。透過此面向所呈現對憂鬱症的理解,可著力於在治療憂鬱症上或自我概念失調層面,包括可能改變自我概念之藥物與非藥物療法。

今(2021)年5月停電事故頻仍,政府作出相應的懲處。但若無法建立有制度且長期的專責單位,協助與監度電力公司,很難落實管制、穩定電網供應。

2021年9月16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發佈新研究〈溫室暖化下北太平洋對聖嬰現象/南方震盪的影響增強〉。這篇研究指出在全球暖化下北太平洋經向模態( North Pacific Meridional Mode, NPMM)對聖嬰現象的影響增強,且會是未來預測極端聖嬰事件時,更具可預測性與影響力的前兆。聖嬰現象亦會影響台灣氣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今(2021)年9月6日《澳大利亞醫學雜誌》(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公開研究論文,使用數學模型探討澳洲2019年疫苗種類、接種年齡、覆蓋率等,對疫情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發現若平均每個病人可傳染的人數高於5,澳洲現今的疫苗施打策略無法達成集體免疫,除非納入五歲以上的兒童族群後將覆蓋率提高至85%。

在2021年9月6日台灣時間晚上11:00,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標題:「SARS-CoV-2 B.1.617.2 Delta variant replication and immune evasion」,由英國劍橋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古普塔(Ravindra Gupta)帶領研究團隊,從病毒學角度發現,相對於先前的變種病毒(Alpha、Kappa),最近在全球迅速傳播的Delta變種病毒(B.1.617.2),具有一些結構上的優勢特徵。該研究認為,在全球接種疫苗的後時代,持續採取感染控制等措施與加強疫苗對變種病毒的免疫反應可能仍是必須的。

2021年9月8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在攝氏1.5度世界中無法開採化石燃料〉。研究發現在這個預估條件下,到2050年,我們應該要將目前60%的石油與天然氣,以及90%的煤炭保持在未開採狀態,才有機會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為強化國內非洲豬瘟防治,於今(8)日舉行非洲豬瘟線上記者會。與會學者強調,臺灣目前的防治策略是阻絕病毒於境外,但同樣重要的是境內豬場的維護。此外,有關禁用廚餘一個月政策,學者呼籲執行後可再檢討,豬農也可使用廚餘分類和高溫加熱來降低傳播風險。

今年年初以色列的感染人數增加,被普遍誤以為是delta病毒株所致,但此篇研究告訴我們,可能有不同的變異株同時在流行,或因為防疫政策鬆綁與人類行為模式改變。也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可供年幼兒童施打的COVID-19疫苗。

2018年08月,中國爆發首例非洲豬瘟個案。3年下來除了臺灣及日本外,所有東亞國家皆成為非洲豬瘟的疫區。2021年08月國內查獲非洲豬瘟病毒隨越南走私肉品流入全臺21縣市,讓臺灣的養豬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為此,行政院宣布09月01日至09月30日止暫停養豬場運入及使用廚餘養豬。

由於目前無疫苗可抑制非洲豬瘟,同時亦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除了透過病毒診斷技術來監控豬隻健康外,各畜牧場的生物安全也成了防止病毒入侵及傳播的重要措施。

這篇社論為全球200多個健康、醫學、衛生領域期刊的共同呼籲,並會同步發布在各地重要的健康領域刊物。過去從未有這麼多專業期刊一同發表聲明,反映世界面臨的氣候緊急狀態與嚴重性。

由十個國際組織共同成立的COVID-19 疫苗媒體中心,今(2)日針對「COVID-19疫情與疫苗有效性」議題,舉行線上專家說明會。全球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的領銜疫苗專家結合了COVID-19 Vaccine Media Hub的夥伴,提供珍貴的機會,讓您瞭解世界各地看到的疫苗安全與有效性的相關數據。

Delta變種病毒已經快速地成為全球許多國家最主要傳播的COVID-19病毒株,過去幾周,許多研究已經能更清楚解釋Delta變種病毒,究竟和它的類似病毒有哪些不同,以及它廣泛傳播的機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並摘譯五篇《自然》(Nature)期刊探討Delta變種病毒與疫苗效力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今(2021)年8月24日,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以及南非開普敦醫學研究委員會(SAMRC)的抗體免疫研究中心等研究團隊,在預印本平台發表一篇研究報告,分析一株在南非與其他七個國家傳播的COVID-19變種病毒「C.1.2」。

研究調查高過敏族群在施打BNT新冠疫苗後產生的過敏或嚴重過敏狀況,希望能透過這項研究成果讓大多數的過敏患者接種後有更安全的配套觀察措施,以利擴大COVID-19的群體免疫數。

我們現在知道的氣候變遷跟過去有什麼不一樣?更充分的科學證據告訴我們的是已經不能再逃避全球暖化的事實了。

運動與提升身體活動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與新陳代謝,但並非從事特定的運動類型就必定可以預防某些疾病或癌症,超出身體負荷反而可能更容易造成立即性的危害。

此研究縱向比較了新冠病毒的居家快篩(Direct Antigen Rapid Test)與qRT-PCR之間的敏感度與特異性,以及不同時間點檢測的有效性,了解居家抗原快篩是否能有效快速識別感染者並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

大學即將開學,將再度考驗高等教育機構面臨COVID-19帶來的挑戰時,如何規劃安全的營運計畫。大學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讓秋季重新開學時的校園更加安全?在此篇文章中,作者認為有五個關鍵的因素需要考量。

控制全球疫情的理想狀況是全部在短時間內大規模施打疫苗,讓全球感染人數快速下降,病毒複製機會減少,新變種病毒再產生的機會就會大減,全球才能脫離新冠肺炎的夢魘。台灣一方面要考慮對外購買第三劑,更要有自製疫苗的量能。目前先把第一劑和第二劑施打率儘量提高。若真要施打第三劑,還是應先考慮免疫功能較差的族群優先,一般健康族群不那麼急,可待更多他國資料做選擇的參考。

研究發現,用聆聽作為社交支持的方式,與更好的認知韌性有關,並表示此研究可以更理解社會支持的機制,有助於了解如何降低阿茲海默症及相關失智症風險與增加認知韌性(cognitive resilience)的策略。

在活動進場、中場休息和離場階段容易發生人與人接觸,但不經意地短時間碰觸尤其需要注意。由於空間限制,較大的人群會讓人們在進出時站得更近,從而在前往的途中有更多接觸。其次,在沒有坐位的演唱會上,觀眾間的距離很近,且不會停留在固定的位置,接觸的次數會隨著時間增加。因此,當採取座位限制的衛生措施,並滿足良好通風的條件時,室內群眾集會活動似乎對COVID-19的傳播較不明顯。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發現在兩次疫苗接種後,會產生高強度的T細胞免疫反應。專家認為這篇研究值得我們關注的原因有哪些呢?

網傳文章提到以色列數據顯示打疫苗無效,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特邀專家解析文章中的幾項與科學相關的訊息。究竟哪些敘述可能會誤導大眾呢?

今(2021)年8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最新研究,認為兒童的呼吸道免疫細胞可能可以提早偵測到SARS-CoV-2病毒,有更強的早期先天性免疫抗病毒反應,解釋了兒童感染病毒之後較少出現急性嚴重呼吸道症狀的原因。

當家庭裡的兒童感染了SARS-CoV2之後,有相當機率可能傳染給家人。已有其他研究顯示Covid-19的病童其呼吸道的病毒量不會比成人少,且年幼病童需要家人貼身照顧,也沒有辦法配合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離,無形中也增加了傳染的機率。因此開學後,幼兒園及學校是疫情控制的重點,若發生學校的疫情爆發,可預見會發生後續家戶傳染的機會。家戶傳染很難避免,所以若要孩子安心上學,家中同住的成年人,一定要盡快完整的接種兩劑以上新冠疫苗。

近期網路上有許多人在討論一位俄國莫斯科地球物理學的專家(S. Ts. Akopian)發佈在youtube的影片:影片內容提到他們預測台灣在7月到8月上旬的期間,會發生地震,且越接近8月15日,地震的危險性就越高。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地震預測的觀點。

民眾在網路論壇或官方留言板上的醫療問題,可能包含與問題本身無關的內容,有礙於自動問答系統的開發。目前的研究發現,運用「人工智慧摘要生成技術」,有助於機器理解民眾問題內涵,裨益於智慧問答系統的發展。

疫苗護照是什麼?拿到疫苗護照的條件和好處有哪些?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年半了,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後的分娩結果如何呢?分析結果發現,感染新冠肺炎並不會增加剖腹產率,但是會提高早產率(16.4%)、加護病房住院率(5.2%)、呼吸器的使用(1.5%)及死亡率(0.1%)。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有較高的呼吸衰竭及死亡風險,因此孕婦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及接種疫苗。孕婦是罹患新冠肺炎易變重症的高風險族群。需採取預防感染的措施如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常洗手與定期產檢。針對高齡、肥胖、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孕婦,考慮提升照護的等級。建議以視訊門診追蹤以降低孕婦到院曝露的風險。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台北時間8月9日下午16: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中的第一份〈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1物理科學機制〉。IPCC所發佈的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是近年匯集最多科學家、評估最全面的報告,提供氣候變遷現況、物理機制與未來情境推估的科學證據,以作為氣候峰會制定氣候政策、設定氣候目標的科學基礎。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要本報告決策者摘要的內容如下,並邀請台灣專家提供觀點。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台北時間8月9日下午16: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中的第一份〈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1物理科學機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要本報告決策者摘要的內容。

簡介與IPCC相關的科學訊息,包含什麼是IPCC、AR、1.5度C又重要在哪?

今(2021)年8月9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最新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移植年輕小鼠的糞便中細菌給老年的小鼠,會減緩與老化相關特定認知行為的損傷。這代表老化的症狀可能用糞便移植來治療嗎?

2021年08月09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濕地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溫度依存性隨地下水位變化〉。這篇研究指出濕地的甲烷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不只受氣溫影響,地下水位深度亦會影響排放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今(2021)年7月8日,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發表最新研究,發現對小鼠使用光照治療的方法,可以幫助改善小鼠類似憂鬱症的絕望行為。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即將於本月9日(台北時間16:00),公布第六次全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已引發全球科學界高度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將於11日12時,進行全台的線上專家討論。

該研究結果只能解釋在這群受試者的身上,確實觀察到低脂乳製品的攝取量與帕金森氏症有相關性,但並不代表喝低脂牛奶就比較容易得到帕金森氏症,因為還有其他太多因素沒有排除,例如這群人或許在生活習慣上有其他的共通點可能也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 Taiwan)宣布,自2021年8月2日起,中文名稱將更名為「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英文名稱不變,仍為Science Media Center Taiwan。特此向各位夥伴說明,日後還請大家持續給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鼓勵與支持,共同提升台灣科學溝通環境。

2021年07月29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氣膠與海洋調節延緩二氧化碳增加對東赤道太平洋的影響〉。此研究採用最新的氣候模型評估赤道太平洋東西溫度梯度與沃克環流未來的演變。赤道太平洋與沃克環流的變化與聖嬰及反聖嬰現象息息相關。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看到「變種病毒會影響疫苗效力」,就要想到「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是多元的」。 突變是病毒的自然現象,新冠病毒突變速 [...]

本研究認為,大多數對mRNA COVID-19疫苗第一劑有立即過敏反應的案例,對第二劑都有很好的耐受性。症狀的嚴重程度比第一劑輕微,而且都不需要使用急救藥物。對於目前推動盡快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以提高保護力,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但是,是否適用於所有施打第一劑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仍需要謹慎判斷。

今(2021)年7月23日, DeepMind於《自然》(Natur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顯示AlphaFold能可靠的預測人類蛋白質體中將近60%的氨基酸結構位置。作者提到,AlphaFold大規模且準確的結構預測能力將成為重要的工具,可以幫助解決新的科學問題,有助於進一步研究蛋白質的功能。

這是一個於以色列對懷孕婦女在施打兩劑輝瑞/BNT疫苗後,與未施打者其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發生率的研究。其結果發現有施打者其感染率明顯較低,在追蹤28-70天中,其感染危險性僅為未施打者的22% (95%信賴區間為0.11-0.43, p < 0.001),施打者無嚴重副作用,其懷孕併發症也未增加。

這是一個於以色列對懷孕婦女在施打兩劑輝瑞/BNT疫苗後,與未施打者其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發生率的研究。其結果發現有施打者其感染率明顯較低,在追蹤28-70天中,其感染危險性僅為未施打者的22% (95%信賴區間為0.11-0.43, p < 0.001),施打者無嚴重副作用,其懷孕併發症也未增加。

台灣媒體於7月13日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12日建議,民眾不要混打不同廠牌的新冠肺炎疫苗」,目前不同廠牌疫苗混打的相關研究,多是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的數據。究竟混打疫苗的證據目前如何呢?我們特邀專家回應。

近期因公投、停電等事件,能源成為大眾關心的議題。網路輿論也提到「汽電共生」是回收餘熱用於發電,有助於節能減碳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根據能源局2021年3月統計數字,目前臺灣汽電共生總裝置容量為6,535 MW,但在整體能源政策上,汽電共生扮演的角色並不明顯。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原因。

今(2021)年7月6日,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最新刊登的研究運用病毒動力學模型,分析並探討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結果不一致的背後原因,希望有助於未來設計更好的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如果患者出現症狀後立即招募進入試驗,可以顯著減少需要的樣本量。

今(2021)年6月30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最新刊登了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吳偉立助理教授的團隊所主持的研究。研究結果展示出特定的腸道菌種能抑制HPA axis神經迴路的活性,且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可以透過腦中調控壓力反應的神經迴路而影響社交行為。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特邀本研究作者,以及四位專家回應。

2021年07月12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國家藍碳財富〉。此研究將紅樹林、鹽沼地、海草床視為「藍碳生態系統」,並在全球與國家層級下,對三種沿岸生態系統的碳儲存,提出全面性的經濟評估。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2021年07月08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實施淨負碳經濟〉。此研究提出新的經濟政策工具,以期達到落實排碳者義務、鼓勵減少排碳的效果。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今(2021)年7月8日台北時間21: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最新刊登COVID-19與人類基因相關的研究。此研究用全基因組關聯整合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來自19個國家的46份研究,總共近50,000 個COVID-19的案例。研究發現一些基因位點和感染COVID-19、COVID-19重症有關,而根據先前研究,其中有些位點與肺部、自體免疫疾病相關。

今(2021)年7月8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最新刊登了Delta變種病毒與中和抗體敏感度的研究。儘管在實驗中發現,抗體針對Delta變種的效力比Alpha變種低三到五倍,但在施打任一種疫苗的第二劑後,95%的個體仍可產生中和反應。

由多個國家合作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Open,BMJ Open)的研究,標題為「Lessons from countries implementing find, test, trace, isolation and support policies in the rapid respons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ystematic review」,研究回顧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間發表的118篇文獻,分析各國在第一波疫情爆發時的防疫政策,並建立一套系統用以發現並阻斷傳播鍊。

議題背景:2021年07月07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鯊魚死亡率不能僅用漁業足跡評估〉。這份研究是回應2019年的〈利用漁業足跡評估全球鯊魚空間的風險〉研究,並指出僅用漁業足跡評估鯊魚的風險過於簡略。近年如何更好的評估鯊魚的風險,制定更有效的保育策略受到民眾關心,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今(2021)年7月7日台北時間17: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最新刊登了COVID-19疫苗與可能引起血栓機制的研究報告。研究推論結合後的血小板第四因子與VITT患者抗體可能透過特定的受體活化血小板,啟動凝血機制,與肝素引起的機制類似。

2021年07月06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從多個觀察數據中可見人為在全球陸地區域對極端降水的影響〉。此研究以人工智慧為運算方式,分析全球陸地區域的極端降水趨勢與空間分佈,並認為人為影響是加劇極端降水的重要因素。近年各地極端降水事件頻仍,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mRNA疫苗在臨床第三期實驗時,將哺乳中的女性排除在外,讓許多正在餵母奶的媽媽不敢接種mRNA疫苗,擔心有無法預期的副作用。這篇研究回答媽媽其中一個擔憂,就是接種mRNA疫苗之後,母乳中是測不到mRNA疫苗的,因此不用擔心寶寶吃到外來mRNA。

今年4月15日,知名的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第一例鑲嵌了人類細胞的猴子胚胎,並在體外培養19天,證實另一種具有更高分化潛能的人類幹細胞(expa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EPSC)可直接嵌入食蟹猴胚體與其胚外組織。此在發育生物學與胚胎學的研究上建立了嶄新的里程碑,但也再次引起社會大眾對科學倫理的憂心與省思。

今(2021)年6月29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心臟病學》(JAMA Cardiology)發表了施打mRNA新冠病毒疫苗與發生心肌炎的案例報告。結果表示,需要更進一步的調查才能決定mRNA新冠疫苗和心肌炎的關聯。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日(6月29日)召開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專家提供專業建議,針對COVID-19變種病毒與疫苗EUA的訂定原則,澄清並說明科學訊息。

BNT與AZ疫苗對COVID-19 變種病毒保護效果。

COVID-19台灣本土疫情嚴峻,三級防疫警戒再次延長至七月。如何圍堵病毒、防止疫情持續擴大,疫苗是否能成疫情的重要止血布,受到社會輿論高度關注。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於6月29日召開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分別為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領域的中研院陳建仁院士、病毒學領域的長庚施信如教授、感染醫學領域的馬偕邱南昌醫師,以及疫苗研發領域的國衛院劉家齊副研究員。希望透過學者討論並釋疑常見的疫苗科學問題,讓民眾更瞭解疫苗的效益,與國產疫苗EUA的訂定原則。

使用統計模型找出COVID-19疫苗的保護力相關性(Correlate of Protection,CoP),以協助未來的疫苗規劃與開發。

今(2021)年6月25日台北時間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athogens,PLOS Pathogens)最新刊登了COVID-19第一個案例出現時間的研究報告。

2021年06月21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在1979-2019年間熱帶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這份研究從觀測資料證實熱帶地區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並認為受到溫室氣體與人為氣溶膠影響,未來延遲現象將會擴大。近年台灣亦有降雨延遲的相關討論,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2021年06月21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在1979-2019年間熱帶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這份研究從觀測資料證實熱帶地區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並認為受到溫室氣體與人為氣溶膠影響,未來延遲現象將會擴大。近年台灣亦有降雨延遲的相關討論,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塑膠製品與我們的生活相當密切,手搖飲料杯、寶特瓶、冷水壺、餐飲店的食物容器等都是常見的塑膠製品。但在新聞中我們常常會看見「使用塑膠製品裝食物會溶出塑化劑、危害身體」的訊息,例如「這些食物可能都有『塑化劑』,你還敢繼續這樣吃?」或是「寶特瓶重複用當心癌症上身」。若是塑膠對人體的傷害這麼大,為什麼我們還會使用塑膠容器承裝食物?我們該怎麼判別塑膠容器的安全性呢?

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分析美國VA波士頓醫療照護系統(VA Boston Healthcare System,簡稱 VABHS)下的4,028位醫護人員,比較其中的接種疫苗與未接種疫苗中 RT-PCR 陽性醫護人員比例與臨床表現等差異,分析結果顯示「接種一劑mRNA-1273 疫苗」與「接種8天後的感染減少」有關聯性,這些在真實世界(real-world)的結果與BNT162b2疫苗(另一種mRNA疫苗)結果一致,皆反應出接種單劑的mRNA疫苗在降低感染風險的有效性。

今(2021)年6月7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最新刊登了臉書自動化軟體影響傳散口罩和COVID-19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分析了來自563個臉書群組的712則貼文,比較其中39%受自動化軟體影響較大的群組和9%受影響較小的群組中,宣稱DANMASK-19試驗為陰謀論、口罩會傷害人類,以及沒有這兩項宣稱的貼文比例。

2021年05月31日,一份研究〈近期受人為氣候變遷影響的熱相關死亡率負擔〉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研究估計在近期夏季所有的熱相關死亡中,有37%可歸因於人為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且中南美洲與東南亞可能是受影響最大的地區。但由於非洲、南亞等地缺乏過去的經驗性數據,因此作者也指出這是本研究的侷限之處。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2021年5月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發表一篇研究,標題為「Plant-based diets, pescatarian diets and COVID-19 severity: a population-based case– control study in six countries」,此研究為回溯型研究,調查飲食習慣與COVID-19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素食、魚素飲食者的COVID-19嚴重程度較低。

今(2021)年6月7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最新刊登了BNT疫苗的相對有效性(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研究報告。該研究測試在真實世界中的人,施打第一劑BNT疫苗的有效性。該研究使用351,897人施打完第一劑BNT疫苗後的追蹤資料來評估,發現施打後第13-24天相對於施打後第1-12天的確診率,有效地降低。該結果也與BNT疫苗第三期隨機臨床試驗結果相符。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回應。

在臨床前試驗中的動物實驗結果表明,接種兩劑的大鼠對D614G、英國變種(B.1.1.7)、南非變種(B.1.351)仍保有有效的中和效價,在臨床第一期的受試者對南非變種(B.1.351)的中和能力則降低了較多。

此篇回顧性研究(review paper)描述了COVID-19在病生理學上的異常,可能解釋「低血氧症的嚴重程度」與「患者的呼吸不適相對輕度」之間不連貫的狀況。

而在BMJ這篇調查報導中,指出此研究之作者無表明與菸商之利益衝突關係,因此研究假說備受質疑。此外,抽菸所產生菸霧含有上千種化學成分,尼古丁僅為其中一種,因此抽菸對於COVID-19病人之臨床表現與嚴重程度的成因相當複雜,無法用其中單一尼古丁解釋。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 簡稱PHE)於2021年3月發表報告,名為「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within food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settings-A rapid review」,藉由回顧6篇來自美國及德國的研究與報告,探討食品加工鏈內COVID-19傳播。此報告結論認為食品加工鏈的作業員工無法在密閉工作環境中保持適當距離,易傳播COVID-19。

2021年05月27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年度氣候更新報告,匯總世界氣象組織的合作研究單位,對2021-2025年的氣候預測與建議。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此篇請教專家之問題,源自4/14(三)三接與藻礁保育對焦會議中,因時間緣故,專家現場未能回覆之線上提問,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於會後邀請專家補充說明。

今年(2021)1月29日,澳洲醫藥記者Dyani Lewis撰寫一篇刊載在《自然》(Nature)期刊的新聞〈COVID-19 rarely spreads through surfaces. So why are we still deep cleaning?〉,提到新冠病毒雖然在不同材質的物體表面有不同的停留時間,但藉由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fomite transmission)的風險都很低。

自2021年3月,歐洲地區出現接種AZ的ChAdOx1-S疫苗後發生血栓的事件,數個歐洲國家暫停接種AZ疫苗。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的聲明,截至3月10日,接種的500萬人通報有30例血栓事件。

由於新冠病毒的疫情,引起大眾關注「隱形缺氧(又稱快樂缺氧)」的問題與討論測量血氧的方法,也因此印度公司(CareNow Healthcare)開發的測血氧App「CarePlix Vitals」被瘋傳。但究竟這個APP怎麼測血氧?有沒有資安疑慮呢?我們邀請專家說明。

學術上的確有「免疫逃逸」此名詞,以流感病毒為例,指的是病毒突變之後,已經感染過原本病毒株的人或是打過疫苗的人可能再次感染突變後的病毒。

氯己定可顯著消除口腔中的SARS-CoV-2,可減少COVID-19病患將口腔內SARS-CoV-2傳播給他人的機率,亦有可能避免被傳染,但仍需更大範圍的研究。合併疫苗接種、戴口罩勤洗手並維持社交距離,氯己定可協助更有效的疾病預防。

在國內多座水庫蓄水幾乎見底的此刻,再生水發展的相關討論,也引發社會大眾關注。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從COVID-19是什麼、感染了會怎麼樣、感染怎麼治、感染過了還會再中嗎、怎麼防疫、疫苗打不打、各種錯假訊息、科技大進展等各種面向整理了各類COVID-19科學資訊,讓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陪你一起用科學來防疫。

疫苗保護力是指接種疫苗的人群與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相比,減少了多少罹病、重症或死亡的風險。如果保護力是0%代表疫苗完全沒效,前面提到的那些風險和對照組一樣;反之,100%就代表疫苗百分之百有效,風險可以完全消除。

每一瓶鮮乳在送到消費者手中前,需要經過層層關卡。剛擠出來的生乳溫度與人的體溫接近,差不多在37、38℃左右,處於無菌的狀態。當生乳接觸空氣後難免會滋生細菌,因此剛擠出來的生乳需立即經過乾淨管線進入儲乳桶中,並在2個小時內將溫度降至4℃以下、凍結點以上,以確保生乳每毫升的生菌數不超過10萬。

2021年05月17日20點,台電緊急通知自20:50起,需緊急分區限電,這是本週第二次分區限電,預計影響約56萬多用戶。台電在記者會說明,此次須分區限電是因為夜間尖峰負載超乎預期所致。對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請教專家觀點。

面對病毒不斷出現新變種的威脅,我們因應的作為除了持續加強病毒變異的監測外,帶口罩、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必要時進行檢疫及隔離等防疫工作不能鬆懈,並盡快提高疫苗接種的涵蓋率,同時監測疫苗對變種病毒感染的保護力,一旦出現高風險變異病毒時開始研發新的多價疫苗等,才能阻止下一波大流行的發生。

「台灣社交距離APP」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與行政院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專家表示,使用此APP有4個注意事項;若要準確發揮APP的功能,則必須有4個前提。

2021年5月13日下午,因高雄路竹興達電廠匯流排故障,導致全台緊急分區輪流停電。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看法。

中央大學發表於《大氣化學與物理》期刊之〈在中度汙染環境中氣膠對暖雲微物理與毛毛雨的影響〉研究,指出氣膠對臺灣北部秋季暖雲及降雨的影響,發現秋冬空氣污染可能會改變桃園降雨特徵、使降雨減少,間接影響石門水庫的蓄水量。此報導發布後,引起社群上的討論,因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該研究並說明氣膠與降雨的關聯。

重點一:雖然已有研究顯示短時間內飲用能量飲料會提高血壓,但長期飲用的影響尚無明確結論。
重點二:能量飲料中,過量則會危害身體的物質主要是咖啡因。如果想要利用能量飲料來提升運動能力,建議在專家的監督下測量出每個人適合自己的最佳有效劑量。
重點三:飲用能量飲料時應注意不要超過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應與酒精併用,且應該優先選擇休息。不建議飲酒後、懷孕、兒童、胃潰瘍患者、精神緊張者使用。

「藻礁區域的魚類耳石資料」此篇是專家回應三接與藻礁保育對焦會議中的延伸提問。

最近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整理的氣候變遷研究爭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科學家發表一篇新文章,然後被科學社群戰爆的故事。為什麼需要整理這系列戰文呢?因為該作者的論點是:氣候變遷已經通過了無法回復的臨界點。在氣候科學的研究上,「氣候變遷存在」已是具有科學家共識的常識;所以現在科學家在討論的是,哪時候才是回不去的臨界點,以及在氣候變遷影響之下的天氣現象會如何改變。

這個訊息已引起網友關注,對此,Mygopen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邀請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威良,解析以下訊息

今年(2021年)3月17日,以色列的研究團隊通過Nature期刊的同儕審核,預計發布正式研究成果,成功提高小鼠胚胎在母鼠子宮外正常發育的時間。新聞引用此研究,提及這有助於了解胚胎在子宮著床後的實際發育過程。究竟這研究為什麼重要?用人造子宮培養胚胎的挑戰又是什麼呢?

有時我們會看到某些食物相互搭配引起食物中毒的消息,像是去年秋天有消息傳出「吃完柿子/柚子千萬别喝優酪乳,也不能吃香蕉,會中毒」, 而農民曆時至今日也有介紹許多食物相剋的圖。面對這些資訊我們應該如何判別呢?

半導體製程的定義,常聽到的是「多少奈米」的製程,比如近日媒體常報導的台積電領先全球量產的5奈米製程或是2022年即將量產的3奈米製程。一般而言多少奈米的製程,所代表的是單一電晶體(Transistor)的通道長度(Channel Length),通道長度越短,電晶體的導通速度越快,每單位面積(毫米平方,mm2)的電晶體密度越高,運算能力與儲存功能也越高。

2021年3月9日,網傳一則臉書貼文提到半導體的製程與技術。SMC整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暨電子研究所教授李鎮宜的回應,解析這些訊息:半導體製程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高階的半導體製程?
目前最新的半導體技術挑戰和趨勢為何?

食品級氣體與工業用氣體的差別是什麼?使用非食品級的氣體充填於食品包裝中,可能有哪些疑慮?在食品中添加氣體又會有什麼可能的影響?對此,專家說明如下:

截至2021年4月14日,SMC團隊根據目前手邊收集到的研究與調查報告,整理此份文件。可能有更合適、更多的研究資料尚待整理,歡迎各界持續補充並釐清科學資訊。

提及科學傳播,論者多強調,欲使科學和科技的進展有益於社會,端賴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運用媒體的多元化管道去傳遞科學資訊到人類社群,是傳達和普及科學知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當「記者」遇上「科學家」,雙方需共同合作,將科學知識或科技創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妥適地「轉譯」或轉化予社會一般大眾瞭解。

臺灣近期因各縣市都面臨水庫缺水的挑戰,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此提供解釋,並提供目前臺灣應對缺水挑戰的可能策略。

社群平台是民眾從網路獲取新聞的重要管道,但當你打開Facebook、Line或IG,滑過動態與分享時,你會為了什麼新聞停下?又會分享哪些新聞到自己的頁面?科學新聞會是你的選擇嗎?或許對於科學很感興趣的讀者,答案會是「是」,但更多時候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除了高壓電的電壓,實際狀況下還有許多會影響觸電的條件,專業人士也必須有全套防護設備才能接近高壓電,一般民眾最好不要為了嘗試影片中的做法而貿然接近易觸電的環境。電對人體的傷害,其實不一定與電壓有直接關係,而必須視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通過人體部位及時間而定。

SMC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日召開記者會,在台灣疫苗開打之際,針對疫苗不良反應事件與變種變毒,特別邀請三位疫情中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提供專業解析,來為公眾澄清疫苗種種迷思。

2021年月03月19日阿里山地區發生森林大火,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臺灣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原因。

以色列團隊預計發布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可以在子宮外培養著床後小鼠胚胎的技術平台,從胚胎的腔腸化(gastrulation)時期培養到後肢形成的時期,以利研究哺乳類的胚胎在子宮著床後的發育過程。

2020年12月22日,「自然」《Nature》期刊提到「阿茲海默症藥物來到了關鍵時刻」,由美國製藥大廠百健(Biogen)生產的一種藥物「Aducanumab」,能否通過美國FDA審查仍未知。
但究竟「Aducanumab」這款藥物會特別受到青睞的原因為何?是否有其他藥物研發方向也值得關注?「Aducanumab」的研發對阿茲海默症而言代表什麼意義呢?

出生在臺大牧場的小牛,如果是公牛會在牧場中飼養1至2個月,待斷奶後賣至飼養公牛的肉牛場;母牛則會飼養至2歲、約250-300公斤時進行配種。乳牛每一胎的週期在15個月左右,並以此週期不斷循環。

重點1:地震波中的P波在地球內部傳遞時,因地球構造不同而波速不同,所以可藉由P波的反射、折射觀測來推論地球內部構造的不連續帶。
重點2:這不是第一篇提出地球存在「最內部內核」的論文,過去已有數篇論文探索從「外部內核」至「最內部內核」之間的過渡帶。
重點3:地球內核具有P波各向異性,在「外部內核」P波沿地球自轉軸傳遞時波速較沿赤道方向(90度)快,但此研究發現,在「最內部內核」處,慢軸從90度角轉變至54度角。

到目前為止,雖仍有個案還在釐清死亡與疫苗的關聯性,但尚無任何經臨床確認是因接種新冠疫苗而引發死亡的個案報告。從輝瑞疫苗的監測通報發現,產生身體出血的個案極少,並無關聯性可以成立;且由該疫苗的成分及作用原理,也找不到合理的關聯性。

2020年5月OpenAI公司發表了具有1750億個參數的人工智慧(AI)語言模型GPT-3,可讓電腦產生擬真的文章。其後,英國衛報在2020年9月8日發布一則〈機器人寫了這篇文章,你害怕了嗎,人類?〉新聞。衛報編輯人員先寫一小段文字給GPT-3當作前導文,讓GPT-3獨立的寫出後續500字的文章。衛報指出,比起記者寫的新聞稿,編輯GPT-3產生的文章,整體而言花費較少的時間。此例證顯示了此項技術,已可進入產業的成熟度。

重點1:若要在三公尺拍攝到個人手指上生物識別資訊等級的指紋,在實驗室環境下有足夠光源、特殊材料和設備等各種條件配合時才有機會達成,但一般環境很難實現。
重點2:實際計算距離三公尺且比V手勢拍照,目測3.5cmx5cm的照片,相機規格必須至少4億個像素,才有可能拍攝出美國FBI定義的生物識別等級指紋。
重點3:目前要在三公尺拍攝到個人手指上生物識別資訊等級的指紋,硬體技術離實際還有一段距離,大家應該不用擔心。

重點1:若要在三公尺拍攝到個人手指上生物識別資訊等級的指紋,在實驗室環境下有足夠光源、特殊材料和設備等各種條件配合時才有機會達成,但一般環境很難實現。
重點2:實際計算距離三公尺且比V手勢拍照,目測3.5cmx5cm的照片,相機規格必須至少4億個像素,才有可能拍攝出美國FBI定義的生物識別等級指紋。
重點3:目前要在三公尺拍攝到個人手指上生物識別資訊等級的指紋,硬體技術離實際還有一段距離,大家應該不用擔心。

重點1:目前Clubhouse的原始語音資料並未採用端對端加密(End-to-End)的保護措施,因此需要改善。
重點2:Clubhouse用戶的手機號碼、聊天室語音資料,以及聯絡人資料可能會被側錄,此問題雖然技術上可以克服,但因為Clubhouse管理的需求,仍然有資料暴露的風險。
重點3:Clubhouse用戶仍須謹慎的考慮對話內容,避免誤觸當地法律。

2020年11月12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地球系統模型顯示永凍層會持續融化,即使2020年停止排放所有的人為溫室氣體〉(An earth system model shows self-sustained melting of permafrost even if all man-made GHG emissions stop in 2020)。

該研究的死亡率是「住院患者」的死亡率(in-hospital mortality),住院患者多是重症或病危的狀況,不能代表所有的新冠患者。因諸多的研究限制,不能直接解釋成「華裔患者死亡率約為白人患者的1.5倍」;更不能延伸或擴大解釋成其他地區的「華裔患者的死亡率都很高」,僅能代表當時紐約市疫情開始爆發的公立醫院數據,不應誤導成是當時紐約市的所有疫情狀況。

近期流傳一則中國的影片,講述羽絨衣不可丟入洗衣機或接觸一氧化碳,否則會因摩擦產生的靜電,發生爆炸甚至起火。對此,Mygopen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解析該影片內容,判斷是否有錯誤解讀或易誤導大眾。

2020年11月04日,荷蘭研究團隊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發表一篇研究,採用環境DNA高通量分子條碼(environment DNA metabarcoding)技術辨識深海(深度大於1400公尺)魚類物種。

水下基礎是以鋼鐵或混凝土建造,用來穩定離岸風機、抵抗環境作用力的重要結構,目前臺灣劃定開發的離岸風場,皆位於水深小於50公尺的淺水域,採用固定式基礎離岸風機。

2021年1月,有媒體報導引用英國血液學期刊的臨床報告,61歲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男性病患,在確診新冠肺炎四個月後腫瘤消失,指稱「因新冠病毒觸發人體抗腫瘤免疫反應所致」。

你知道鮮乳當中有哪些營養素嗎?殺菌過程中的高溫是否會破壞鮮乳中的營養素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說明如下。

我們每天喝的鮮乳,在到達我們手中前,會經過哪些程序呢?討論完《乳牛的一生》後,此次專家針對鮮乳的製程說明如下。

目前臺灣將再生水用途限制在工業用水上,而且不得與人體接觸,再加上相較於自來水,再生水價格偏高,廠商無誘因使用再生水,以至於臺灣再生水產業一直無法發展其經濟規模。為釐清臺灣再生水經濟效益以及發展困境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回應釋疑。

鮮乳富含豐富營養素,也是許多人每天必喝的飲品之一。但你知道乳牛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嗎?退休的乳牛去了哪裡呢?鮮乳是怎麼製作的?裡面又有什麼成分呢?

在除夕,親友圍爐吃年菜是新年重要的習俗之一,除了表示全家團圓外,不同的菜餚也象徵著不同的意義。但是我們該選擇怎樣包裝的年菜呢?吃不完的年菜又該怎麼保存呢?

假新聞的傳播及影響就像瘟疫,即使盡可能偵測與澄清假新聞,仍有許多問題,例如人們抗拒接受正確的資訊、很難訓練大眾破解假新聞等。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更積極對抗這場瘟疫呢?

在現行全球接種的疫苗種類中,輝瑞(Pfizer)與莫德納(Moderna)製作的都是mRNA類型的疫苗。
接種mRNA疫苗並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因為疫苗並不是用病毒製作出來的,而是利用「脂質奈米顆粒」包住一段帶有重要訊息的mRNA。

網路流傳:「世衛組織研究發現,唯有素食者可不受新冠病毒感染!」,加上近日一篇印度研究發現吃素與O型血的受測者有較低的感染新冠肺炎機率,這其中可能的關聯是什麼?我們又應如何理解其中的關聯與研究本身的限制?

有段逸事敘述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差點死於肺炎,幸好佛萊明(Alexander Fleming)發明青黴素(盤尼西林)救了他。事實上,並非青黴素拯救邱吉爾;青黴素對於許多病菌並無作用,包括肺結核的病原結核桿菌。真正拯救邱吉爾的,是磺胺類藥物(sulfonamides)。

在第一場次〈科普知識從哪來——科普形態的轉變〉的討論中,科學傳播實務者不斷提起,當「網路」成為民眾接收資訊的主要管道,「人人都可以是媒體」是降低參與科學傳播門檻的機遇,同時也挑戰閱聽眾判斷科學證據力的能力。

在全世界分布的260種龍蝦中,目前只有三種科別的龍蝦具有商業價值,分別為:海螯蝦科(Nephropidae)、龍蝦科(Palinuridae)以及蟬蝦科(Scyllaridae)。其中較知名的物種有海螯蝦科裡的波士頓龍蝦、加拿大龍蝦;蟬蝦科裡的海戰車、蝦蛄;而臺灣常見的龍蝦科物種,波紋龍蝦、日本龍蝦和錦繡龍蝦。

每日電訊報2021年1月17日報導一篇發布在MedRxiv預印本平台的研究 ,編譯報導在1月18日編譯這則新聞,然標題與內容錯誤,使這篇編譯自國外媒體之報導,恐有誤導民眾之嫌。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特此提出建議。

2020年12月8日,由於現任國際荒野基金會董事長徐仁修在個人臉書發表關於「有限度餵食」野鳥的言論,引起眾人熱烈討論餵食對野鳥的影響、國外餵食野鳥的案例,以及目前臺灣餵食野鳥的情況。

英國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1月17日報導一篇發布在MedRxiv預印本平台的研究,使用回溯性研究方法,比較非COVID-19感染的入院者和47780位英國COVID-19住院患者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的資料。結果發現感染COVID-19後出院的人,死亡率較高,但是這樣推論,可能犯了哪些錯誤?

2020年5月間,國外新聞媒體報導,亞洲地區的COVID-19死亡率較歐美低,多位學者提出可能的解釋,其中日本東京大學兒玉龍彥教授(Tatsuhiko Kodama)發現許多日本確診者的IgG大量表現時間較早

疫苗「保護力的相關性」(Correlate of Protection,CoP)是用以評估疫苗療效的數據,這些數據是疫苗接種者在接種後,所收集接種者身上與保護力有直接關聯的免疫檢驗數據。

有人說,如果你是一隻新冠病毒,今年年底想必不太好過,因為各大疫苗廠相繼傳出捷報。疫情爆發至今短短一年,竟然已有數支疫苗得以開始施打,這樣的開發速度堪稱史無前例。

日本新聞於2020年12月22日報導,日本家居用品廠商宜得利(NITORI),販賣具有吸水和吸收濕氣功能的珪藻土(矽藻土)相關商品,可能含有超過法規標準的致癌物質:石綿。究竟石綿的用途是什麼?什麼條件下會造成健康危害?臺灣有相關研究嗎?對此,專家回應如下:

截至2020年12月23日,陽明山擎天崗周圍的野化水牛,已累計有30例死亡。關於死亡原因臺北市動物保護處初步判定是和營養不良有關,但更詳細的死亡因素正在進一步的調查中。對此專家針對野化水牛的族群習性以及所需棲地環境說明。

常常覺得各類的科學議題很無趣嗎?沒有耐心看完枯燥的文字?快來來體驗看看我們最新的科學敘事技術!

許多人愛吃巧克力,每到節日它也是廣受歡迎的禮物。但我們常聽到的巧克力功效和禁忌,到底什麼才是真的?我們平常吃的真的都是巧克力嗎?

2018年11月24日「禁止開放福島五縣食品」公投通過後,依公投法規定,2年內不得再提修正案。而今年公投期限屆滿,是否會開放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臺灣也重新受到重視。

今年當紅的Netflix影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英文劇名指的就是下西洋棋時用的一種開局法,藉由犧牲一些重要棋子才能取得勝利。現實生活中,不只人類會下棋,AI也會。

2020年12月14日消基會召開記者會,指出在雙北市隨機購買的20件嬰幼兒米製副食品中,有4件驗出重金屬鎘含量超過衛生福利部訂定之《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的限量0.04ppm。

世界能源需求逐年上升,而傳統化石能源逐漸枯竭,加上空氣污染與氣候變遷等問題,發展綠色能源、減少環境汙染與提升能源自給率已成多國政府之共識。在眾多能源技術中,氫能因具多元功能,成為當前國際關注的重要技術。

飲食與阿茲海默症關聯的研究眾多,但多是提出統計上或間接的相關性,沒有直接證據或數據可顯示任何飲食可有效預防阿茲海默症。

AI的技術真的可以把人臉辨識到很細的種族分類嗎?有哪些因素會影響AI辨識人臉的效果好壞呢?對此,我們邀請專家釋疑如下:

今日英國衛報報導國際組織擺脫塑膠(Break Free From Plastic)發布2020年的塑膠廢棄物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共蒐集了來自55個不同國家的346,494件塑膠廢棄物,有14,734名志工協助辨識品牌,其中63%的塑膠廢棄物可辨識品牌。

天氣不好,心情也跟著不好嗎?季節變化是否會影響到人的情緒,甚至使人憂鬱呢?我們邀請專家釋疑。

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宣布他們開發的AI軟體「AlphaFold」可以藉由胺基酸序列,快速且準確預測蛋白質的3D立體結構。然而,預測蛋白質摺疊的結構為什麼這麼困難?用AI幫助預測還有那些必須考量的前提和挑戰?

2020年2月19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開發了一個結合機器學習的新方法,結果只花16天就在224個候選的充電方法中,找到最佳的鋰電池充電程序。目前運用AI協助研發鋰電池的侷限為何?這樣的技術有何特別,已經可以實際應用了嗎?

韓國的MBN電視台運用以真人主播「金柱夏」為原型的AI主播,順利播報了當天的主要新聞。由於AI主播報導新聞的影像十分逼真,立刻引發大眾熱烈討論。究竟目前AI主播可以完全取代真人主播了嗎?此技術的特點和和限制為何?我們邀請專家釋疑。

今(2020)年至11月30日未有颱風登臺,距離上次全年都沒有颱風,已時隔56年。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紀錄,2020年颱風生成數量為22個,臺灣僅對5個颱風發布警報,其中只有1個颱風有發陸上颱風警報,且全數皆未登陸。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今年颱風未登陸的原因與影響。(12月2日更新)

以目前台灣複合材料產業來看,估計約有30%的碳纖維會以廢料的形式出現,也代表著這些有價值的材料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或焚化爐焚燒。

施打HPV疫苗後發生的不良反應,有時序關係但不代表有因果關係。新發生的自體免疫疾病機率,在臨床試驗者的HPV疫苗組和對照組之間並無不同。藉由施打HPV疫苗能有效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子宮頸癌也不是百分百都是HPV造成,所以還是要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檢。

網傳文章提到:疫苗不要打!我是藥師,我和家人都有免費的疫苗可打,我們從不打!對此,Mygopen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解析該文章內容,判斷是否有錯誤解讀或易誤導大眾。

科學研究如何傳遞到大眾媒體?為什麼會變成大家口中的「偽科學」與「假新聞」?科學家與記者之間又如何溝通協作?這是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後簡稱SMC)關心的核心命題,也是SMC設計電話民意調查題目與規劃論壇時,希望有機會與大家一同討論的議題。

5、6年前在演講中談起科學新聞,我會讓聽眾試圖到幾個新聞網站找找,最近的科學新聞是什麼?又是放在什麼樣的分類底下?如果有標示點閱率的話,還可以看看這則科學新聞受到多少青睞?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颱風不來對於臺灣的影響聚焦在「缺水」議題上,進一步邀請專家說明缺水對於乳牛之影響。

萊克多巴胺是否會經由農作物與畜牧環境影響到人體呢?對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兩篇文獻的研究結果。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以卷積神經網路(CNN)為基礎的AI模型,運用人自願錄下的咳嗽聲資料庫訓練AI,再讓AI分辨有無COVID-19感染。目前AI真的可以用咳嗽聲「診斷」COVID-19感染嗎?我們該怎麼看待AI的判斷結果?

今年(2020)8月一篇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Nano- and microplastics trigger secretion of protein-rich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from phytoplankton》發現,塑膠微粒(奈米、微米級)會誘發海洋微生物(浮游植物)分泌蛋白質濃度高的胞外聚合物,並影響浮游植物的生存率。

觀察在不同粒徑和濃度的塑膠微粒環境下,海洋微生物(浮游植物)的生長反應,以及其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在化學組成特性上的影響,並進一步瞭解塑膠微粒如何影響海洋雪花的形成機制。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與美國加州大學 (UC Merced) Wei-Chun Chin教授研究團隊,於今年(2020年)8月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國際學術期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比較不同粒徑和濃度的塑膠微粒,如何影響海洋浮游植物的存活率和生理反應。

當有接種後發生不良事件時,先別急著下定論認為疫苗有問題,其實絕大部分是時序上恰好發生,而非疫苗引發的副作用。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颱風不來對於臺灣的影響聚焦在「缺水」議題上,進一步邀請專家說明缺水對於蛋雞產業之影響。

研究發現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奶瓶在消毒以及沖泡配方奶的過程中,每公升會釋放16,200,000顆塑膠微粒,估計使用PP奶瓶的嬰兒在出生的第一年,平均每天會暴露在1,600,000顆塑膠微粒的風險中。

網傳文章提到:「國內最新研究顯示:烹調過程中的 PM2.5 油煙濃度,是傳統油鍋煎肉所產生油煙的 13.15 倍,對肺部的危害不可忽視。」對此,Mygopen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對該最新研究的報導本身進行解析,判斷是否有解讀過度/錯誤?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下稱SMC)於2020年10月21日主辦「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並由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協辦。

目前萊克多巴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相關研究仍在持續進行中尚未有明確定論。但萊克多巴胺是否為荷爾蒙呢?

3分鐘看你該知道的HPV疫苗資訊。

「REGN-COV2」是由美國雷傑納隆藥廠研發的抗體藥物,目前還在人體試驗階段。在10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的醫生康利(Sean Conley)發表一份聲明,川普在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後,使用8公克的多株抗體「REGN-COV2」、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以及皮質類固醇的合併治療

今(2020)年10月31日,將可看到「藍月亮」的天文現象。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藍月亮現象。

衛報編輯人員要求AI撰寫約500字的文章,以說服人類,機器人訴求和平。而AI產出的文章內容,主要在說服人類不必害怕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沒有危害人類的企圖,以及希望人類視AI為一位友善的機器人等。但是,目前AI可以「完全獨立」寫出新聞嗎?這樣的技術有何特別?

今年(2020)10月14日一篇新聞報導〈寶特瓶當水壺用1年……瓶歲女童「皮膚狂流湯」月經提早來〉指出,女童長期將寶特瓶當作水壺使用,導致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性早熟。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2020)年完成民調,以了解民眾的科學媒體識讀能力,與民眾獲取科學資訊和即時新聞管道的關聯性。調查發現會主動查證、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傾向獲得較高的媒體識讀分數;若主要使用電視獲取科學資訊的民眾,則傾向獲得較低的分數。

全世界的塑膠製品每年已超過3億噸以上,同時也在地球的土壤、河川與海洋環境造成無數的污染。綜觀上百年的塑膠發展歷史,似乎人們會以為科學家在剛開始發明塑膠時,即是要製造一個人造的、很難被自然分解回收的化合物。而事實上,早期科學家在製造塑膠製品時,常常是使用自然界可以循環供應的原料。

「酒與胡蘿蔔同食會在肝臟產生毒素,從而引起肝病。」的說法來源是哪裡?是可以相信的嗎?

在所有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中,雞的冠狀病毒是最早被發現的,所以此病毒是冠狀病毒科的原型(prototype)。一開始,冠狀病毒引起雞隻的病症為傳染性支氣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因此獸醫學界稱此病為IB。

2020年8月中旬開始,美國加州提早進入野火季,在相關新聞中,又以9月9日舊金山灣區天空,因加州境內不斷有野火團持續燃燒,呈現宛如末日的橘紅色,最受到民眾的關注,且在網路上不斷轉傳照片。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森林大火導致天空變成橘紅色的原因。

2020諾貝爾生醫獎於10月5日台灣時間下午揭曉。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生醫領域專業學者:陽明大學生科研究所退休教授周成功、長庚大學生醫系客座教授羅時成,與中興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林赫,三位專家解析與評論本次獲獎的研究。

美國的貝爾實驗室(Nokia Bell Labs)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新的AI演算法,可以自動把超過24,000 份夢境報告的敘述,拆解成段落、句子和單詞,並找出單詞之間的關聯和語法規則,分析夢境和現實生活的連結。但是,究竟AI為什麼可以分析夢境?真的如新聞所說,可以藉此「判斷」夢境「異常」與否,或幫助我們發現心理健康的問題嗎?

2020年研究人員在臺灣週邊海域,皆觀測到大規模珊瑚白化情況。然而對於造成珊瑚大規模白化的原因,仍有許多討論,除了美國國家海洋暨太氣總署(NOAA)因為臺灣周圍海域長期維持高溫,而提出珊瑚白化警告;防曬乳是否也是導致珊瑚大量白化的原因,成為公眾討論的另一熱點。

專家針對肉品經高溫燒烤後可能產生的危害物質,以及如何減少攝入這些危害物質說明如下。

流言指出:「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準為毫克。若停車在室內又窗戶緊閉,則產生400-800毫克的苯”。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 60 ℉ ( 15.5 ℃ ),“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

假訊息究竟有什麼魔力?除了傳散得又快又廣,還不一定能用正確訊息來澄清,這和我們處理訊息的心理機制有什麼關係呢?一起瞭解產生謠言的溫床,從中思考可能對抗的方法。

在8月25日,香港大學在《臨床傳染病》發表最新一份二次感染新冠肺炎個案的臨床研究結果,採檢一名33歲香港病患在兩次不同時期發病症狀的病毒檢體,比對病毒基因後發現兩次的感染來自不同的病毒株,顯示曾經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可能再遭受二次感染。

網路流傳著一則「水果打成汁,營養食品變成垃圾食物」的影片。影片中強調水果只能吃,千萬別喝!但真的是這樣嗎?

科學素養能幫助我們能分辨新聞中的偽科學,並不受影響嗎?透過回顧三篇偽科學新聞的研究,梳理偽科學和科學的不同,以及探究人們對偽科學的想法、實際參與的經驗,以及背後原因。

許多新聞報導指出,將水果打成果汁會破壞水果的營養成分,同時會使人體的血糖快速升高,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進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事實又是如此呢?

2020台灣民眾科學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民調結果出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對全台18歲以上民眾電話調查,共完成1,068份調查成果,民調結果證實台灣民眾不同世代之間,對新聞媒體使用習慣涇渭分明,且不同族群的科學素養能力與查證資訊的行動力顯著相關。

以「萬人驗血﹞、「研究倫理爭議」、「IRB羅生門」等為標題,彰化衛生局血清抗體檢測研究之研究倫理與倫理審查,持續引起社會大眾的討論與關注。

運用數位貨幣來交易,例如目前廣為使用的比特幣或以太幣,真的有加解密的功能嗎?後續技術可以如何發展?來看左瑞麟教授的詳細介紹。

華為推出了不需要晶片的「雲手機」,配合5G網路、屏幕的技術和雲端計算,手機就不需要晶片的技術。但真的是這樣嗎?

環球諜報新聞台的一篇影片指出,華為推出了不需要晶片的「雲手機」,配合5G網路、屏幕的技術和雲端計算,手機就不需要晶片的技術。但真的是這樣嗎?

⚠瘦肉精小百科⚠瘦肉精是什麼? 1.是一種類交感神經興奮劑,促進心臟興奮和持久擴張支氣管。 2.加在飼料裡,促進家禽家畜?的蛋白質合成、加速脂肪轉化與分解、提升肉品的瘦肉率。

AI的人臉辨識技術,讓需要辨識身分的數位服務更加便利,例如許多人擔憂臉書辨識照片的AI技術,會更容易洩漏個人資訊;但另一方面,有團隊正研究如何運用AI來保護照片的隱私。

臺灣的鮮蝦養殖業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感染疫情。截至06月16日,發現全國採樣的25間螯蝦場當中,新北、新竹、南投、雲林和高雄、屏東等地,採樣結果呈現陽性的就高達12間。

專家針對十足目虹彩病毒會感染的甲殼類、感染途徑、感染人類的可能性,以及養殖業者用藥的現況進行說明。

瘦肉精為乙型受體素(β-receptor)的一種,是增加畜禽瘦肉比例的飼料添加物之俗稱。目前美國豬肉允許添加的瘦肉精為「萊克多巴胺」。

2020年8月18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High concentrations of plastic hidden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Atlantic Ocean」,研究發現大西洋表層海水的塑膠微粒濃度是以往預估量的10倍,約2100萬噸的塑膠存在於海洋中。

在討論完《醣分類》、《糖成癮》,以及《肥胖稅》後,最後專家進一步說明含糖飲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不同年齡層攝食含糖飲料的風險。

在了解完《醣分類》與《糖成癮》後,專家針對肥胖稅在我國實施的可能性,以及推動前須考量的各個要素說明如下。

海關是一個國家進出口貿易最重要的機構,而關稅也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海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查緝非法走私貨物,有效查緝非法走私可減少犯罪並提高政府稅收。

2020年8月30日下午,新竹市舉辦國際風箏節活動。後續因發生風箏將女童捲上天事件,引起社會關注與媒體報導。報導中提到,風箏是因為物理的向上運動作用力與當時瞬間風速過大,所以才能捲起女童

2020年07月26日,法國蒙彼利埃第三大學生態演化與功能研究中心團隊在《生態與演化方法學》期刊(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小型鳥類個體辨識方法〉

12排的玉米非轉基因(基因轉殖,或稱「基改」),多於12排的是轉基因的,為了增產14排16排都是轉基因的,是真的嗎?

2020年8月5日,以英國倫敦大學遺傳演化與環境學系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研究中心為首的研究團隊,用「變化中的陸地生態系統多樣性預測回應方案」所蒐集的數據資料為基礎,評估六大洲6,801個動物聚落的改變。

專家針對糖成癮,以及糖在我們腦中的作用機制說明如下。

目前國內垃圾焚化廠,可藉由燃燒垃圾加溫鍋爐,再利用蒸氣鍋爐發電機去生產綠電。雞糞的熱值與一般生活垃圾相當,如能利用焚化爐處理雞糞,焚化爐可以將雞糞中之有機質與氮焚燒乾淨並生產綠電,將是一石二鳥之策。

2020年4月8日一篇在《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Climate models miss most of the coarse dust in the atmosphere」發現,目前的氣候模型在模擬大氣灰塵濃度時,都低估大氣灰塵的實際濃度。

因為擔憂來自中國的微信和WeChat可能威脅美國資訊安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行政命令,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及民眾在今年9月20日後,和騰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騰訊)有業務往來。

甲殼類動物Gammarus duebeni (Lillj.)能將塑膠微粒消化成奈米級塑膠微粒(nanoplastics)。研究也進一步提出這類生物消化塑膠微粒將會是奈米級塑膠微粒產生的途徑之一。

民眾一直有提問這樣的內容,關於「一杯紅茶等於六顆蘋果的說法」,這裡想詢問關於這樣內容的「瑞典研究」,關於成分和效用,這樣的比較方式是否正確?

日前網路、媒體報導,環保團體整理了國內五大衛生紙廠商全公司裁罰紀錄,藉此質疑回收漿衛生紙不環保。

在2020年7月16日,國際疼痛研究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40年來首次正式修訂了「疼痛」的定義,並在5月23日發表在醫學期刊《疼痛》(Pain)上。

哪些因素影響科學新聞的產製?李美華教授參與的研究,從社會學的視野分析新聞消息來源並訪談記者,歸納臺灣科學新聞產製現況。也借鏡外國研究,探究影響臺灣科學新聞的多元因素。

產製科學新聞的過程,不僅需要特定領域的科學知識,還有溝通與轉譯的功夫。SMC專訪陳建瑋,以瞭解科學記者的實務工作。究竟SMC還能協助媒體和專家哪些事呢?

2020年05月,國內有立委提出擬針對高糖、高熱量的食物課徵「肥胖稅」,因此在國內開啟了一系列關於徵稅是否能有效降低肥胖的討論。對此,專家首先針對醣類分類、人體如何吸收醣類,以及每日攝取量等問題說明如下。

7月初,臺灣及外國媒體網路報導一篇發表在通訊領域年度盛會(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INFOCOM)上的研究。新聞表示,研究團隊分析中國主流家用攝影機上傳的數據,發現藉由這些數據,可能讓竊賊不用觀看影像內容,就可以推測家中是否有人,甚至可以判斷人在家中的活動。

美國國家海洋暨太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珊瑚礁觀測系統,是以衛星監測海水表面溫度,並標示水溫較高、可能導致珊瑚白化的海域。

2020年07月14日,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團隊更新《全球甲烷預算》(Global Methane Budget),並發布於《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期刊。研究表示全球甲烷排放已達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排放量。

現今全球環保意識高漲,驅使裝設再生能源成為改善氣候變遷的重要目標。太陽能因此成為各國推動綠色能源的主力,全球太陽能板裝置容量不斷增加,平均太陽能板汰換約在裝置完成20年後,略估2030年後將處理大量太陽能板廢棄物

2018年公視一則新聞報導「衛生紙搶購潮後 廠商汙染紀錄全都露」揭露環保衛生紙不環保,報導內容中提到有環保團體整理國內五大衛生紙廠商裁罰紀錄,發現主打環保衛生紙的廠商正隆,遭裁罰的金額以及次數為五大衛生紙廠商之冠

高分子材料是由許多的小分子以共價鍵(covalent bond)結合而成,在適當的加工後,能用最低的原料成本,製出具有最優異物理性質與機械性質的高分子產品,像是輪胎、混紡衣物、精密的電子材料等,都與高分子材料密不可分。

此研究指出,病人產生的抗體仍可中和D614G突變的病毒,意即雖然病毒突變了,但病人抗體仍能有效抵禦病毒。因此,這是否會增加人群中的傳播能力,有待進一步研究,且研究並未指出「病毒傳染力暴增10倍以上」。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於7月16日(四)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說明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海洋環境與海洋生物體中,存在塑膠微粒。

為釐清海洋塑膠生物圈對海洋生態以及人類的影響,並呼籲台灣社會應重視和投入更多的海洋研究。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於7月16日(四)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邀請學者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共同關注海廢塑膠生物圈議題。

為釐清海洋塑膠生物圈對海洋生態以及人類的影響,並呼籲台灣社會應重視和投入更多的海洋研究。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於7月16日(四)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邀請學者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共同關注海廢塑膠生物圈議題。

2020年6月2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國家流感中心與多所研究機構共同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研究,研究指出從2011年至2018年系統性的監測中國豬隻中的豬流感病毒,

植物醫師是解決所有植物生長發育遭遇的問題、照顧植物健康的一群專業人員。影響植物健康的原因很多,以病因來區分,包括植物病理學所涵蓋的病原微生物、環境污染;昆蟲學所涵蓋的農林業害蟲

新聞指出,抖音(TikTok)這個短影音平台App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狀況下,讀取iPhone剪貼簿內容,包含複製的密碼、信用卡資訊、文字……等。究竟大眾該如何看待使用抖音App的資訊安全?

俄羅斯公司Wireless Lab開發的FaceApp,是使用AI演算法替照片加上特殊效果或變化。但是App收集大量的使用者照片,擁有存取個人相簿甚至手機內其他個人資料的權利,也引發了許多隱私爭議。

2019年疾病管制署團隊採集了臺灣北、中、南及東部地區的豬舍、溼地公園附近13個地方的病媒蚊,並於臺灣北部與中部2處的蚊子,首度發現坦布蘇病毒(Tembusu Virus, TMUV)。

今年6月21日下午台灣可見日環食奇景,但以太陽能發電而言,下午兩點多日食開始時,正是發電最為豐沛的時刻。因此日食會不會影響太陽能發電?對電網穩定會否有影響?成為民眾關心的問題。對此我們邀請專家提供意見。

5月中特斯拉首座第三代超級充電站,確定設置在台灣大學。新聞報導第三代超級充電站,採用 250 kW 功率直流充電,充電時間比起前一代可縮短一半。

根據5月18日的BBC新聞,英國、瑞士、德國、西班牙等國家相繼發現,研究機構的超級電腦被惡意植入挖礦程式,用來挖掘虛擬貨幣。這一波網路攻擊造成眾多超級電腦必須暫停營運,或切斷對外連線。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AI分析大數據的能力更加受到重視,世界各地的AI相關學者正積極運用AI分析疫情大數據,藉此了解並預測武漢肺炎在人事時地物等各面向的影響。

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最初研發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原先是治療伊波拉病毒患者的抗病毒藥物,今年初COVID-19疫情開始從中國蔓延到全球,一名35歲男性在1月15日從中國武漢返回美國華盛頓州後,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發病後的第9天發展成肺炎。

英國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團隊於2020年3月17日,在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線上發表研究,評估電子煙是否增加美國青少年的吸菸量。

目前國內的畜牧廢水(糞尿與沖洗水)採三段式廢水處理系統,分別為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及活性污泥處理。在第一階段中,為符合環保署放流水標準,會經過兩次固液分離,以減少廢水中的有機物質...

依據內政部規劃,預計在今年10月換發的全新身分證具有晶片功能,會整合自然人憑證,讓護照簽證、公投聯署、國民年金、勞保等服務可線上辦理。

在病毒多變且臺灣禽場密集的狀況下,施打疫苗是否能有效預防禽流感、是否會造成病毒重組及變異?又為什麼禽流感會跨物種傳播至人體?我們邀請專家說明相關的問題。

全球正全力開發新冠肺炎(COVID-19)新型病毒病毒(SARS-CoV-2)疫苗2020年5月22日中國在《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一篇最新疫苗的初步試驗結果

這一系列的文章,介紹了2002年橫空出世的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以下簡稱英國SMC)和靈魂人物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以及幾場在英國當地發酵的科學爭議事件,像是基因改造作物是否致癌、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否導致自閉症,以及人類活動是否是造成全球暖化主因等科學爭論。

回顧新冠病毒疫情,絕對是本世紀以來全球面臨最嚴峻的挑戰。除了美英等少數國家,多數歐洲與東亞國家的疫情已趨緩,因而西方專家提出根據R0值大小來做為校園解禁與恢復大眾交通運輸等作為之依據。

近期有謠言引用英國劍橋大學彼得.佛斯特(Peter Forster)等人的研究,並指出:「英國最新以用研究DNA來推論人類進化學同樣的原理來追蹤新冠病毒。發現最原始狀態的A型病毒主要集中於美國與澳洲。

2018年初,中國大陸啟動「禁廢令」拒絕歐美出口的廢棄物,每年的「洋垃圾」嚴重影響臺灣各大造紙廠,增加了進口廢紙量,臺灣廢紙回收廠是否有倒閉的危機?回收體系崩解是否會衍伸環境問題?臺灣是否會因為中國大陸「禁廢令」淪為世界垃圾場?本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

「一個國家級科研單位召開記者會,記者姍姍來遲,發佈會上,大部分記者忙著埋頭抄新聞稿打字趕即時,因為無法專心聽簡報,簡報完畢,沒提出太多問題,記者會也匆匆結束。」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使用共同協作或遠端會議軟體辦公的人數增加。但自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國外媒體、網路安全研究者,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陸續指出視訊會議平台「Zoom」的資安漏洞,而引發了大眾對遠端工作軟體的不信任。

2013年《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發表了一篇〈Life in the "plasti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ies on plastic marine debris〉文章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與聯合國環境署公布了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2019年進度報告(Global Commitment 2019 Progress Report)

近期許多報導引用一篇「比較SARS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在氣溶膠[註1]與表面的穩定性」的研究

本文將介紹AI應用在社群媒體上的隱私保護與道德挑戰。

隨著民眾對於蜂蜜的食安問題越趨重視,如何提升民眾對於國產蜂品的信賴度成為重要課題。對此,專家針對建置產銷履歷的過程、面臨問題,以及民眾需注意的事項說明如下。

金屬冶煉集塵灰是鋼鐵及五金材料製造業高溫冶煉時產生的廢氣,經空污處理程序中的集塵設備,補集下來的粒狀與氣態污染物。

義大利佈雷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escia, Italy)以及的里雅斯特(University of Trieste)研究團隊於2020年3月27日在美國醫學學會心臟期刊(JAMA Cardiology)發表案例報告,「Cardiac Involvement in a Patient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描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個案(53歲無心臟病史女性)急性心肌炎的表現。

台灣的戴奧辛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木柵焚化爐戴奧辛超標事件一直到2017年的戴奧辛毒蛋,戴奧辛已經是生活中無法避免的環境污染問題。為協助媒體和社會大眾釐清戴奧辛污染整治技術,特別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回應本次議題。

蛋雞在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營養成份不同,需針對不同時期變換飼料。同時為了保持蛋雞的健康,並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會搭配飼料添加物餵食蛋雞。對此,專家針對蛋雞飼料的成份、飼料添加物的用途,以及可能的食品風險回應如下。

緊隨國際科學家對氣候緊急狀態的警告,台灣143名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連署同意氣候變遷的威脅已迫在眉睫,盼能在世界地球日第五十週年,透過科學家的聲音,回應國際研究的警告。國際學術智庫、機構,如德國國家科學院、羅馬俱樂部、國際能源署、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世界銀行等,也紛紛提醒氣候災難可能如新冠肺炎,於短期內產生難以預期的後果。

適逢世界地球日第50週年,台灣科學家發起連署回應2019年11月《生物科學》期刊刊登的〈世界科學家們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一文,這是首次台灣自然科學家一同站出來、以具名連署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呼籲氣候緊急狀態已是科學界公認的科學事實。全世界正在面對COVID-19疫情危機,但氣候緊急狀態同樣迫在眉睫。許多國際組織與智庫仍不斷呼籲,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胡波團隊4月10日在美國醫學會神經學期刊《JAMA Neurology》發表一篇研究報告,「Neur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Wuhan, China」,研究顯示214名確診病例中,逾三成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這一比例在重症患者中更高,顯示新冠肺炎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目前全球許多地方已部署了全自動和半自動汽車,臺灣第一個可營運自駕車也預計今年用於彰化鹿港天后宮與彰濱觀光工廠之間接駁。但是自駕車上路前,有些困難仍待突破,例如今年1月至3月新聞報導關於自駕車辨識的問題。新聞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貼紙遮擋交通號誌、使用無人機投射幻影等,會讓自駕車辨識錯誤,而產生駕駛安全的疑慮。

由於臺灣禽場密集,常處於高度緊迫的環境,倘若未注意相應的生物安全,極易發生禽流感疫情。對此,專家針對高病原性禽流感的環境因素回應如下。

隨著政策推進,離岸風電的技術和產業,皆是臺灣極力發展的重點,即便離岸風電技術在歐洲已發展成熟,但臺灣的自然環境、生態、地質與歐洲迥然不同,臺灣目前才剛踏出發展技術關鍵的第一步「完成第一座示範風場的建置」。我們邀請專家陸續由風場評估、地質、生態、面對災害的風險等面向,說明相關問題。

清明節連假期間,英國民眾因為誤信5G會傳播COVID-19的謠言,而燒毀手機基地台。

隨著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民眾也越來越有機會在生活周遭看見太陽能電池,也就是俗稱的太陽能板,屋頂、不利耕作農地、水庫等等,都是現有太陽能發電的案例。

新尼古丁類農藥在被植物吸收後,會污染根、莖、葉、花,乃至花粉與花蜜,當蜜蜂在採蜜與授粉時,會暴露於新尼古丁類農藥下。新尼古丁類農藥對於蜜蜂有高度風險,對此,專家針對蜂蜜中可能殘留抗生素或是農藥的起因回應如下。

每年的這個時期(3-4月)是龍眼花的花期,也是臺灣龍眼蜜的主要產季,使得民眾對於蜂蜜的食安問題越趨重視。對此,專家針對臺灣養蜂產業的現況與面臨的問題回應如下。

新聞指出,利用人工智慧分析大數據,可以同時收集官方以及非官方來源的資訊,分析與疾病相關的詞彙,比政府單位更快發現疫情。此外也可事先預測疾病蔓延的地點,甚至可以排名城市疫情危險的係數。

人類冠狀病毒在非生物性物質表面(金屬、玻璃或塑膠)上,最多可停留9天仍具傳染力,若經62-71%乙醇或0.1%次氯酸鈉處理則可在1分鐘內顯著降低病毒活性。

2017年9月18日,一場說明人類現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預估的減碳路徑相當一致的記者會,讓英國SMC再次站上風尖浪口,甚至被科學家質疑為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奉上素材。英國SMC主任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卻提醒要破壞公眾對科學的信任,「最快的方法就是科學家開始低調處理可能被誤用的研究成果。」

「科學不確定性」(scientific uncertainty)在一般狀況下指的是,某個還處在曖昧不明、複雜、不可預測或是機率性的科學事件

從2G、3G到4G與LTE(Long-term Evolution)的行動網路通訊技術,一直圍繞在如何提升速率、達到低延遲以及高品質通訊服務,然而5G不再只是提供通訊的服務。

2012年以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大爆發,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與其他許多研究領域紛紛投入深度學習的懷抱。

耶魯大學公衛學院疾病感染模型與分析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and Analysis)的乍得·韋爾斯(Chad R. Wells)博士

研究目的:描述美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

研究目的:釐清瑞德西韋(Remdesivir)抑制伊波拉病毒RNA聚合酶[1]的機制,若能成功抑制病毒的RNA聚合酶,就能有效控制病毒增生。

近期(2020/03/15)開發出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吉利德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新增一項跨國人體臨床試驗計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2月16日公布的第19例COVID-19確定病例曾被認定算是社區感染,但日前鎖定一名1月22日自浙江返台

新聞指出,研究團隊訓練AI深度學習,首度在不預設任何前提的情況下,讓AI找出抑制細菌生長的分子

日韓檢疫措施與臺灣的差異,會因為該國疫情擴散的速度、方式,和因應疫情的總體策略而有不同,不能僅以篩檢總量和確診數來判斷該國的檢疫量能

研究發現,茶樹油、桉樹(尤加利樹)油,具有可以抵抗A型流感病毒,以及寄生在細菌中噬菌體M13的作用;只要5~15分鐘,就能讓95%的病毒失去活性,等於只要嗅聞15分鐘,鼻腔內的病毒幾乎可以清除乾淨

耶魯大學公衛學院疾病感染模型與分析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and Analysis)的乍得·韋爾斯(Chad R. Wells)博士

此篇報導為與經濟日報合作,並刊載於新冠肺炎進入全球大流行 你懂R0值了嗎?

目前是防疫的關鍵期,新冠肺炎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且陸續有返鄉台商、陸配、由疫區返國國人以及國外旅客,因此防疫不可鬆懈。

2020年,各國廠商積極加入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發,科技業領袖與新聞報導也非常重視人工智慧、物聯網跨領域的結合。

隨著政策推進,離岸風電的技術和產業,皆是臺灣極力發展的重點,即便離岸風電技術在歐洲已發展成熟,但臺灣的自然環境、生態、地質與歐洲迥然不同,才剛踏出發展技術關鍵的第一步「完成第一座示範風場的建置」。

常見用於能源容量/發電量單位大小的描述,例如裝置容量或機組的發電量。用中文呈現瓩時,最常見的換算錯誤是將「瓦」作為「瓩」使用,會導致兩個數字落差1000倍。

目前臺灣仍處於社區傳播的第三期前期,在疫情傳播還未上升之前,呼籲醫院與社區單位,及早做好準備。

風速指的是風的速度大小,風速越快風力越強,主要以公尺/秒或世界氣象組織(WMO)所公布的蒲福風級表,也就是常見聽見的幾級風作為單位。

從《蛋雞產業鏈中的食品安全──洗選蛋篇I》中可知,雞蛋在生產至運輸的過程裡,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且近年的食品污染案件多與液蛋有關。對此,專家針對液蛋在生產與保存時需注意事項,以及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回應如下。

2020年隨著物聯網發展,嵌入式技術、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可以應用在更廣泛的領域,產業的使用意願提高,也加速了技術的研發。

隨著太陽能電池的技術發展,新世代太陽能亦逐漸出現在科技產業的報導中,但相較於目前臺灣主要採用的矽基太陽能電池,一般公眾對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認識更為不足,隨著未來太陽能將逐漸成為綠能的主力,我們該如何理解與認識新的太陽能電池技術?

新型冠狀發病世代間隔病毒(2019-nCoV)感染的發病世代間隔 Serial interval of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s

近日網路流傳使用Windy天氣預報系統觀察武漢大氣資料,發現武漢二氧化硫濃度竟高於北京、上海。該篇流言推測武漢二氧化硫濃度飆高,是因為火化大量遺體所造成的。

近日臉書出現一篇貼文,指出透過Windy天氣預測系統觀測一氧化碳濃度圖層,可以發現中國一氧化碳濃度,竟比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以及澳洲森林大火還高出許多。

日前,由北海道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教授西浦博(Hiroshi Nishiura)率領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1] (註:截至2/13日止,該研究仍在期刊同儕審查中,尚未正式發表),推估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發病世代間隔(serial interval)平均約為3.4天,更進一步推論有一半以上的個案是來自於無症狀傳播。

在國外用於分析和解釋病毒分子演化和流行病學的研究論壇中,亦有研究指出蛇可能是作為COVID-19跨物種的中間宿主。

在國外用於分析和解釋病毒分子演化和流行病學的研究論壇中,亦有研究指出蛇可能是作為COVID-19跨物種的中間宿主。

網傳內容指出,印度科學家研究報告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被植入愛滋病病毒序列。

從農傳媒「你吃的蛋這樣來——從母雞到餐盤的蛋之旅」一文中可以發現,臺灣的雞蛋銷售採「包銷制」,針對此種產銷結構與計價行情可能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專家回應如下。

人造肉漢堡問世至今不到10年的時間,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種類的人造肉,原料包含動物細胞、植物、昆蟲,甚至是溫室氣體。扣除由動物幹細胞分裂生長而成的培養肉,到底植物基人造肉是肉嗎?對此,專家回應如下。

近日聯合新聞網報導「北市推廣再生水 首建專管延伸社區」,新聞指出未來台北市政府將在民生污水處理廠舊址建造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其中更首創建置「專管」延伸至一般社區,北市府衛工處已選定民生社區作為示範社區,希望能藉此提升一般民眾對再生水的接受度。

隨著太陽能電池的技術發展,新世代太陽能亦逐漸出現在科技產業的報導中,但相較臺灣目前主要採用的矽基太陽能電池,一般公眾對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認識更為不足,隨著未來太陽能將逐漸成為綠能的主力,我們該如何理解與認識新的太陽能電池技術?

隨著太陽能電池的技術發展,新世代太陽能亦逐漸出現在科技產業的報導中,但相較於目前臺灣主要採用的矽基太陽能電池,一般公眾對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認識更為不足,隨著未來太陽能將逐漸成為綠能的主力,我們該如何理解與認識新的太陽能電池技術?

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台灣已出現第一起本土居家感染的確診病例(2020/1/29),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教授、臺灣大學獸醫學系陳慧文副教授、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方啟泰教授以及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吳弘毅教授,回應目前最新的兩篇科學研究,與釐清相關科學資訊。

耶魯大學公衛學院疾病感染模型與分析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and Analysis)的乍得·韋爾斯(Chad R. Wells)博士

傳染途徑:2019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已知主要的傳染方式為近距離飛沫、接觸(直接或間接)傳染。

5G指的是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的泛稱,不是指單一技術。在5G之前分別有第一代至第四代行動通訊網路,每一代的關鍵應用和網路技術重點整理如表1。

病毒感染細胞的第一步是冠狀病毒蛋白與細胞受體結合,病毒膜上的棘蛋白(spike,S protein)與人類受體(receptor)的親和度要足夠高,才能成功感染人類細胞。

此篇研究團隊訓練出新的電腦模型,讓新模型判讀來自美國及英國婦女的乳房攝影X光片,並從中識別乳癌。

在上一期電子報中,我們談到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17年因為廣播節目主持人訪談氣候變遷懷疑論者,且在訪談過程中,並未基於已知的科學知識「人類行為是造成現今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來挑戰受訪者認為全球暖化不存在的論點。

英國廣播公司主播,西桑斯在其回憶錄中曾批評在BBC的報導中,氣候變遷報導只有單方面的故事,即「全球暖化正在發生」。他認為不論反對者的聲音多麼邊緣,都應該被聽見、在報導中佔有一席位置。但在科學報導中無論如何都力求平衡觀點是危險的,未經深思的平衡報導容易讓大眾錯認「科學界的共識」。

自今年3月交通部公布首波釋出5G頻段至今,四大報紙媒體皆報導5G可能干擾衛星訊號,甚至影響氣象預測的疑慮。

輻射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從大氣、地表、食物的天然輻射;日常用品如手機、微波爐使用時所產生的輻射;常見於醫療使用,電腦斷層掃描、X光檢查的輻射;乃至於潛在的核能輻射風險。

早前多則新聞報導指出睡眠時間長短可能會增加肥胖風險,引用了加州聖地牙哥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精神病學系的丹尼爾‧F‧克里普克博士(Dr. Daniel F. Kripke)於2002年針對人類睡眠行為做的研究。

近日IKEA進口的TROLIGTVIS隨行杯杯蓋被驗出含有塑化劑,但該項產品在IKEA官網標示杯身及杯蓋材質為聚丙烯(PP),然而聚丙烯材質的食品容器,在製程中並不需要添加塑化劑。

目前我國塑膠容器回收分類編號是依據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SPI)在1988年所訂定的塑膠辨識碼(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發展而來,在編號上共可分為1-7號,分別代表了7種不同的塑膠材質。

砷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地殼中的自然元素,人體可能會透過食物、水或是空氣將砷攝取進體內。同時,國際癌症研究署也已將無機砷列為1級致癌物。對此,專家針對砷如何污染地下水與土壤、稻米中的無機砷,以及相關因應措施回應如下。

隨著日本飲食文化的影響,臺灣有越來越多料理使用生雞蛋,而消費者也逐漸習慣食用未經烹飪的雞蛋。對此,專家分別針對生食雞蛋的衛生風險,以及營養成分兩個面向回應如下。

臺灣在此次評比的分數由去年的28.8分56名,下降為23.33分,排名59名(前三名從缺)。環保署初步回應指出CCPI無法取得完整臺灣相關資料,且評分方式是由在地專家為各自的國家評分,代表性與給分標準令人存疑。

近年來因人工智慧熱潮,人工智慧演算法、技術與應用時常成為討論焦點。許多人工智慧裝置以節省能源為出發點,隨著相關技術日趨成熟,希望在提高效能的同時也可幫助節能減碳。

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及其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發展之快,大大超出人們的認知和預期,並且已在影像辨識、自然語言處理等特定領域展現令人驚豔的成效也驗證其商業價值,甚至開始營利。

衛福部食藥署12月10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清單,其中IKEA進口的TROLIGTVIS隨行杯杯蓋,經正庚烷溶出試驗(25度,1小時),被食藥署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C16H22O4)超標高達1.9 ppm(標準:0.3ppm以下),這也是IKEA同款商品兩周內被驗出塑化劑超標。

2019年9月初,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資料顯示,確認中國大陸今年發生於甘肅酒泉市的首例敗血性鼠疫死亡案例,顯示自11月12日起,中國大陸陸續確診4例病例,均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包括錫林郭勒盟3例和烏蘭察布市1例。

2019年10月10日,媒體刊登了一篇引用自CNN的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團隊在《科學進展》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的論文指出,人類可能無法和蠑螈一樣擁有長出斷肢的能力,但卻能像蠑螈那樣長出受損軟骨。

2019年初,受到非洲豬瘟疫情資訊的影響,國內養豬產業對於使用廚餘飼養豬隻的方式也產生疑慮,在政府提高防疫等級與規格下,國內廚餘該何去何從?

對於雞蛋是否需要洗選這個問題,各個國家的作法不盡相同。事實上,洗選蛋與非洗選蛋的爭論起因於雞蛋表面的致病微生物──沙門氏菌。對此,專家針對雞蛋表面的致病微生物回應如下。

在《蛋雞產業鏈中的食品安全──洗選蛋篇I》中,提到了雞蛋表面的致病微生物──沙門氏菌。正因雞蛋為沙門氏菌可能的感染源之一,要如何有效控制雞蛋表面不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成為各國管制的重要考量要素。對此,專家進一步回應不同國家的管制現況,以及洗選蛋與非洗選蛋分別應注意的事項。

近年來,雞蛋的食品安全事件頻傳,許多政策與法案相應而生。然除相關措施外,許多問題其實與我國目前整體蛋雞產業鏈的現況息息相關,因此為盤點在蛋雞產業中,有哪些潛在因素可能產生食品安全的風險,將陸續邀請專家回應飼養方式、飼料添加物、洗選、蛋品加工等議題。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不斷致力於社會科學溝通,最重要的兩個夥伴,就是記者以及科學家。

2017年8月10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旗下廣播四台(Radio 4)最受歡迎、每週預計有700萬聽眾收聽的廣播節目《今日》(Today),邀請前英國財政大臣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談論他對氣候變遷議題的看法。

畜牧產業為臺灣農業生產中重要的一環,然而畜牧產業帶來的廢水、廢棄物,以及臭味等問題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對此,專家針對沼液、沼渣再利用的現況與潛在風險回應如下。

電子菸的爭議從美國爆發多起急性肺損傷開始,截至目前為止(10/17),美國官方最新統計數據(10/15)指出,美國本土49州已有1,479起肺部疾病疑似案例與使用電子菸產品有關,以及發生33起死亡案例。

電子菸有很多種不同的大小和型態,大部分都有電池、加熱元件以及盛裝液態菸油(e-liquid)的地方。

電子菸或加熱式菸品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程度,是否比傳統紙菸低?或反而對健康有著更急遽的負面影響,始終是社會大眾及學術研究上爭論不休的議題。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則新聞:麥當勞的紙吸管無法回收(McDonald’s paper straws cannot be recycled)。

IPCC(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2019年9月25日於摩納哥發布《氣候變遷中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

報導中指出「攝取動物脂肪和胰臟癌風險有關,一般認為紅肉可能容易提高胰臟癌風險,但卻恰好相反,從雞腫瘤病毒的研究發現,吃雞肉反而可能與胰臟癌更相關。」

農委會自2013年05月17日起全面推動《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然當時由於相關配套尚不足夠,且有環境衛生、運輸與販售過程等問題,亦引起業者的不滿。 對此,專家針對在不同運送條件與上架環境下,雞隻屠體的衛生與鮮度程度回應如下

廚房烹飪所使用的瓦斯,除非洩漏於密閉空間中,累積到極高濃度,且接觸到靜電火花、明火或其他火源,才有爆炸可能。

2002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了科幻類電視電影《金色麥田》(Fields of Gold),這齣劇裡的兩位記者發現村落的不明死亡案例與基因改造作物有高度關聯。在首播前,英國SMC發布了專家意見,當中普遍認為這部戲劇傳遞了太多錯誤的科學事實。

友善飼養在近幾年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趨勢,而我國農委會對於豬隻的友善飼養,於2017年公告《豬隻友善飼養系統定義及指南》,分別針對種豬與肉豬提出相應的飼養條件。對此,專家針對國內、外豬隻的友善飼養現況回應如下。

食安症候群」已成為新的精神恐慌症,主要因為媒體為了增加新聞的可看性,經常選擇性地放大某成分的害處,忽略正常飲食中的攝食劑量;或過度渲染未知風險,卻未反面平衡報導,這些無一不加深消費者對食品的疑慮。

友善飼養在近幾年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趨勢。然而回首過去,我國農委會雖陸續於2015年、2017年公布蛋雞與豬隻的友善飼養指南,卻尚無針對乳牛訂定相關的飼養指南。對此,專家針對國內、外乳牛的友善飼養現況回應如下。

報導指出,「硫氫化合物可以藉著保護人體內細胞中的線粒體來預防疾病,而線粒體會提供主要能量給消除炎症的血管細胞」,「這種有益健康的硫氫化合物,除了在石油、天然氣、火山氣體及溫泉中找到以外,竟然在寵物身上散發的氣味就能聞到!這個研究更證實,狂吸毛孩不但可以療癒心靈,更對健康有益。」

近年來空氣污染是大眾逐漸重視的議題,多數人認知空氣污染會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相關疾病,但學界也開始研究空污所造成的其他人體健康危害,英國SMC就針對〈產前暴露於空氣污染與孩童罹患自閉症類群障礙風險的關聯〉,邀請了諸多專家回應,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除了翻譯這篇文章,也與台灣專家交流意見,以下詳見這個議題與台灣學界所激盪的火花,也歡迎各界引用下列資料。

從上篇及中篇,我們看到了自駕車此新科技在產業及應用倫理的專家觀點,最後讓我們從醫療和法律專家的角度,更多元地看待自駕車在AI人工智慧的運用、法規制定的議題。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自駕車的決策過程、車輛業界對車輛測試的分類,以及從開發到車輛上市銷售的過程,接下來讓我們談談自駕車上路的責任歸屬、駕駛倫理的判斷及道德抉擇,以及如何與消費者溝通的層面。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關於土地利用如何導致氣候變遷以及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土地之最新報告已在日內瓦定稿。

當「結合陸上交通運輸與人工智慧(AI)」成為發展趨勢,用路人卻對此新興科技(如自駕車)的安全性抱持疑慮。

瘧疾的防治成效與新技術產生抗藥性的程度息息相關,而黑殭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i)提供了有效且具專一性的方式傳送殺蟲毒素。

A公司自1972年創立,是臺灣典型中小型企業,初代開創者秉持農家子弟勤勞節儉的精神,努力營運至今已有6億台幣規模。

「離岸風電國產化」一直是政府推動離岸風電政策以來,最受到媒體與輿論關注的面向。然而實際上離岸風電牽涉到哪些產業,卻鮮少被討論。

2017年第一支離岸風電示範機組在苗栗外海豎起,揭開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的序章。

到目前為止,現在運作中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之應用或服務絕大部份的都要靠3G/4G,將收集的數據輸送到目的地,作更進一步的資料處理和產生其應用及提供服務。

IPCC(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2019年8月8日於日內瓦發布《地球系統中的氣候變遷、沙漠化、土地劣化、永續土地管理、糧食安全與溫室氣體變化特別報告》。此份報告著重於通盤檢視與評估陸地生態系統。

近日,許多媒體報導垃圾焚燒後可以產生能源,環保署也在其新聞稿指出:「垃圾焚化廠不僅可將垃圾妥善處理,同時藉由轉廢為能創造再生能源,對於天然資源不足、極度仰賴國外能源輸入的我國,提供了一項安全、穩定及可靠的替代能源」。

友善飼養在近幾年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趨勢。而我國農委會對於蛋雞的友善飼養,於2015年公告《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分別針對不同飼養方式提出相應的飼養條件。對此,專家針對國內、外蛋雞的友善飼養現況回應如下。

友善飼養在近幾年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趨勢。然而回首過去,我國農委會雖陸續於2015年、2017年公布蛋雞與豬隻的友善飼養指南,卻尚無針對乳牛訂定相關的飼養指南。對此,專家針對國內、外乳牛的友善飼養現況回應如下。

這是一個長達15年的縱貫性研究(longitudinal study),受試者為平均年齡63.4歲左右的成人,總人數為4852位,分別於1997、2000、2004與2006年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

嘉磷塞(Glyphosate)為一種除草劑有效成分,像「年年春」、「好過春」、「治草春」等農藥,皆屬於其配方商品。而目前嘉磷塞是否為人類致癌物質仍是國際上爭論不休的議題。

5G是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的簡稱,於2018年底被標準制定組織「3GPP」所提出。5G除了擁有快於前一代4G行動通訊技術約100倍的網路傳輸速度,並有著低於1毫秒,即0.001秒的網路延遲,能夠帶來快速且可靠的網路服務。

2012年,法國的分子生物學家吉爾烈–艾希.席哈理倪(Gilles-Eric Séralini)在《食品和化學毒理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期刊上發表研究,其中宣稱,食用「耐年年春除草劑基因改造玉米」(以下簡稱NK603基改玉米)的大鼠,與對照組的大鼠相比,長出較多腫瘤且多重器官衰竭。

1990年代與狂牛症一同在英國媒體上掀起軒然大波的基因改造作物(GMO)議題,最初在臺灣媒體上卻如泥牛入海,並未引發媒體太多關注。然而正如我們現今所知道的,基因改造和相關技術的議題經過20年以上的報導,卻仍然受到國際和國內的媒體持續關注、報導,儼然已成為一個長青的新興科技議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認知心理學研究團隊對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設計了一系列有趣實驗,釐清機器如何辨認出眼前的物體。

塑膠問題已不僅止於塑膠碎片污染的討論,近期關於塑膠微粒在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人體的生物累積上,各國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開始逐漸重視。

塑膠問題已不僅止於塑膠碎片污染的討論,近期關於塑膠微粒在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人體的生物累積上,各國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開始逐漸重視。

在神經科學的基礎與轉譯研究上,主要目標是要瞭解正常大腦的衰老歷程,另一是發展維持或促進老年人認知功能的研究方法。

近日有媒體報導「舊衣回收箱衣服哪裡去?二手衣每公斤剩3元難處理」,文中指出因外銷市場需求大減導致二手衣一公斤只剩3元,讓許多無法去化的舊衣被隨意丟棄或進入焚化爐。

2019年06月08日,國內首次於苗栗發現秋行軍蟲幼蟲,隨後農委會於10日成立「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

飼料效率,又稱為「飼料轉換率」或是「飼料利用率」。係指在一段時間內,動物攝食飼料的重量與其體重增加的重量,兩者之間的比例(飼料轉換率 = 攝食飼料重/動物體增重)。

太陽光電是台灣目前裝置容量最高的再生能源,至2019年3月全台總裝置容量已近3000MW,然而太陽能板到底會不會汙染?風吹日曬雨淋會溶出汙染物嗎?一直是輿論討論的重要問題。

接續上一篇智慧電網技術面的討論,本篇將從法律觀點進一步了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智慧電表的隱私權議題?智慧電表所蒐集、回傳的資訊

綠能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一直是推動再生能源發電的重要動力。而面對再生能源不穩定的質疑聲浪,透過智慧電網強化能源調度彈性是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關鍵

由於目前無疫苗可抑制非洲豬瘟,因此疫情監控成了防制非洲豬瘟的重要手段。2019年4月中,我國針對非洲豬瘟病毒研發出抗體快速診斷試劑。

近日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國際海洋垃圾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Marine Litter Research Unit)學者伊莫金‧奈普(Imogen E. Napper)與理查德‧湯普森(Richard C. Thompson)在《環境科學與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中發布了一項研究,該研究將生物可分解塑膠袋(Biodegradable)、可堆肥塑膠袋(Compostable)、氧化式可分解塑膠袋(Oxo-degradable)、一般塑膠袋(Conventional),分別放置在土壤、海洋、戶外等不同的環境,觀察三年後的分解情況。

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主任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接受訪談時曾提說,面對基因改造議題,她記得當時公眾場域的辯論並不理性:那時故事多過於證據、恐慌多過於討論。她最困惑的,是媒體中銷聲匿跡的科學家去了哪?

近半年,非洲豬瘟議題不斷延燒,「是否應禁止使用廚餘飼養豬隻」也成了我國討論焦點。但在討論是否禁用之前,品種差異與前置準備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關鍵。唯有政府、業者與消費者共同努力,才能更有系統地去思考、討論非洲豬瘟的問題。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新的技術、新的應用方式,乃至於新的疾病與應變措施,不斷地出現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時刻。一如近2-3年間,快速發展的離岸風電、逐漸成熟並應用到臨床的智慧醫療,以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在報章雜誌的食安事件。

氣候系統中,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多餘的熱能多由海洋來吸收,使地球接受到熱量又回饋於大氣系統的過程中,熱能收支其實不平衡,海洋積蓄熱能而產生熱膨脹,引起海平面上升。

為了讓塑膠進入循環經濟以及降低塑膠污染,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共同合作推動全球新塑膠經濟承諾(New Plastics Economy Global Commitment),該承諾於2018年10月正式啟動,至2019年5月已經有350多個政府、企業、金融單位、學術單位簽署該承諾 ,並共同致力於推動塑膠循環經濟願景。

由於目前無疫苗可抑制非洲豬瘟,因此疫情監控成了防制非洲豬瘟的重要手段。

憂鬱症患者最常使用的藥物「百憂解」錠劑將於4月1日起停止供貨。近期各大醫院接獲藥商通知,有鑑於健保署調降健保藥價、原物料和運輸成本上漲,以及政府要求生產線全面符合PIC/S GMP要求,精算後藥品不敷成本,決定停止供貨。

當我們要解決氣候變遷時,可信度高的預測工作是很重要的關鍵。但是,影響預測的科學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比如環境如何影響陸地吸碳的速度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來,AI的應用在各大領域遍地開花,智慧醫療更是備受矚目,本次技術的探討是為了解決在醫療用藥的過程中,醫師在開處方時可能出錯的問題。

隨著AI在醫學領域的創新嘗試日益成熟,全臺醫院也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智慧醫療的新世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醫療影像辨識上的應用。

去年(2018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G7)在加拿大舉辦峰會,會議中針對海洋廢棄物進行討論,並提出海洋塑料憲章[1](Ocean Plastics Charter)、希望各國簽署以解決海洋塑膠廢棄物問題,並藉此限制各國塑膠製品的製造與使用。

本中心在離岸風電議題上嘗試結合虛擬實境技術(VR),期待能透過創新的傳播方式,更有效傳播能源議題並激發討論。此VR新聞於107/12/7-12/9期間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展出期間請體驗者在體驗VR新聞之前與之後,分別填寫相同問卷,用以了解民眾在體驗VR離岸風電新聞後,對此議題風險感知之轉變。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研究員丹尼爾.莫菲(Daniel Murphy)與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拉維尚卡拉(A.R. Ravishankara)教授,提出一種計算輻射累積效應的新方式。他們將全世界分成九個地區,計算自1900年來,此些地區在氣候變遷上的長期發展。

2019年4月7日下午台塑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區台化芳香烴三廠發生爆炸,其為液化石油氣(LPG)管線洩漏,進而引發火災。隔天環保署召開記者會說明雲林、彰化空氣品質監測沒有發現異常數值,並解釋六輕爆炸的LPG管線燃燒後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如燃燒不完全則是產生一氧化碳跟粒狀物,並不會有其他化學物質。

當代社會議題日趨複雜,媒體扮演科學與公眾對話的關鍵角色。然而要清楚呈現議題的多元角度,需仰賴不同科學領域的知識,增加了即時報導的難度。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世界經濟論壇的創始人施瓦布(Klaus Schwab)預示了: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 technology)將是繼蒸汽機、電力和電腦之發明後,成為下一波工業革命的關鍵。

2019年01月,國內雞蛋出現短缺現象,而農委會於01月1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缺蛋主因為823水災,並預計2月後雞蛋供給量將逐漸穩定。然02月21日,有媒體揭露國內蛋荒的主因來自於種雞場疫苗接種出現問題;雖農委會於當日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苗失敗非此次雞蛋短缺的主要原因,但仍引發相關的爭議與討論。

MMR疫苗「爭議」是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的第一場戰役。當時韋克菲爾德(Wakefield)造假的學術文章已發表四年

日本理研中心的領先智慧計畫(RIKEN Center for Advanced Intelligence Project, AIP)開發了一種新方法,能讓機器學習只從正數據(positive data),而不仰賴任何負數據(negative data)或未標註的資料來學習二元分類。

一場超過10年的醫療科技神話,媒體在這神話創造的過程裡推波助瀾,但也是日後扮演抽絲剝繭,揭穿這則看似神話,實則騙局的關鍵角色。2003年,不到20歲的伊莉莎白.霍姆茲(Elisabeth Holmes)提出新穎的血液檢測方式,創辦Theranos[1]號稱使用一滴血就能做到200多種血液檢查,巔覆傳統,如此一來能大幅減少醫療保險支出,為醫療產業開創新局。

近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下的食品接觸原料,酵素、調味料與加工添加物小組(Panel o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Enzymes, Flavourings and Processing aids,以下簡稱CEF專家小組),根據2008年3月27日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簡稱EC)建立之規章(EC) No 282/2008第5條「與食品接觸的再生塑料材料規定」,針對Starlinger Decon塑料淨化技術進行安全性評估,並就評估結果提出以下科學意見。

近半年,非洲豬瘟議題不斷延燒,「是否應禁止使用廚餘飼養豬隻」也成了我國討論焦點。但在討論是否禁用之前,品種差異與前置準備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關鍵。唯有政府、業者與消費者共同努力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橋接科學家與媒體,促成雙方良好的溝通,以回應社會重要且複雜的科學議題。為展示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成立理念與目前成果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橋接科學家與媒體,促成雙方良好的溝通,以回應社會重要且複雜的科學議題。為展示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成立理念與目前成果

美國影集「良善之地」(編按:大推的國外情境喜劇,2016年開播)的一場戲中,研究者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萬人提問,想知道當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car,以下稱自駕車)遇到無法避免的意外時,人們認為應該怎麼做。

從生活塑膠開始釐清,並針對我國塑膠容器公告應回收項目進行探討,盤點目前尚未納入公告應回收塑膠種類及其物質流,並反思生活塑膠循環經濟之可能具體作法。最後,在塑膠管制層面上提出政策管制工具之建議。

去年(2018)耶誕節前夕,英國第二大的倫敦--蓋特威克機場(Gatwick Airport)遭到一架無人機多次闖入「禁航區」,迫使當局連續3日關閉機場,影響超過700趟航班起降,造成約12萬名旅客行程受阻。[1] 三週後,希斯洛機場(Heathrow Airport)的跑道又因為相同原因關閉1.5小時。一時間,無人機可能影響飛行安全的討論快速登上了新聞版面。

自2009年1月3日比特幣(Bitcoin)誕生以來,比特幣引發的熱潮持續吸引全球的目光,連帶引起世人、產業界與學術界逐漸對比特幣底層的核心技術--區塊鏈(Blackchain)技術投以深入的關注。

太陽能模組的價格在過去近40年(1980-2012年)間下降了99%,雖然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一大成功,但至今我們尚未能充分解釋: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大幅度的價格變化?

渴慕擁有幅梵谷(Van Gogh)的《向日葵》系列、米勒(Millet Jean Francois)的《拾穗》嗎?又或者,有品味喜旅遊的你,夢想在南法普羅旺斯有屬於自己的葡萄莊園?過去屬於富人名流的文化陶冶、生活享受,現在,區塊鏈讓市井小民也有機會投資這些高端藝品或夢幻宅邸。

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 以下簡稱SMC)是如何說服科學家面對媒體?在MMR疫苗是否會導致自閉症的爭議上,又是如何踏浪而行?

毒蛋、黑心油、毒米這些用來呈現食品安全事件的名詞,相信在媒體標題中看起來並不陌生,但這些說法正確嗎?

近日有關假新聞的爭議很夯,不僅針對政治或選舉議題,連環境相關的民間團體也於去年(2018年)底盤點了所謂的十大綠能假新聞。

目前全球健康與醫學產業,如個人化醫療、精準醫學、細胞治療等,正隨著基因編輯與細胞技術的發展而蓬勃成長。然而,無論這些新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是醫療的希望,還是龐大產業發展的遠景

日前(2018年11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丁一鳴(音譯,Yiming Ding)等人在《放射學》(Radiology)雜誌發表最新的研究,使用配合氟-18標記葡萄糖的正子攝影(18FDG-PET)所收集之病患腦造影資料

學者尼克.沃茲(Nick Watts)等人與國際相關機構合作,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上發表了一份《刺胳針倒數計時:追蹤健康與氣候變遷進展》的報告。

AI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彷彿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透過AI來做些什麼,而科學家也持續發想AI能為社會帶來哪些好處。

由於目前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已逐漸低於化石燃料,在需要廣泛且持續發電的前提下,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挑戰已轉向如何在有需求的時候穩定的供應。

綠能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一直是推動再生能源發電的重要動力。而面對再生能源不穩定的質疑聲浪,智慧電網的架設是強化能源調度彈性的重要關鍵。而要架構完整的智慧電網,廣泛設置智慧電表及蒐集能源使用數據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

2018年8月初,中國確診出首例非洲豬瘟。由於非洲豬瘟目前無疫苗可抑制,加上其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使得我國作為鄰近國家也開啟了相應的防疫措施。

議題背景:紐西蘭國會環境監察員西門.厄普頓(Simon Upton, The Parliamentary Commissioner for the Environment)要求政府澄清受混淆的各種「環境友善塑膠」(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lastics)。

背景描述:2018年8月初,中國確診出首例非洲豬瘟。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資料顯示[1],到12月25日止,中國有23個省份,總計102例疫情爆發。

媒體是傳遞資訊的重要媒介,應如何理解跨領域又新穎的科學資訊,為閱聽眾建立夠全面的事件報導呢?第三堂的媒體培訓課程,我們邀請到台大資訊管理研究所的孫雅麗教授,帶我們從近期重要的駭客與個資外洩事件進一步探討「物聯網產業的資安隱憂」。

日前(2018年11月)我國法務部為了避免虛擬貨幣成為洗錢防制漏洞,建議行政院納管相關單位,同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要求銀行公會與平台業者

近年在生技生醫領域「細胞治療」、「幹細胞療法」、「再生醫學」都是目前政府相當重視的推動方向,但這些名詞隱含的意義是否有差異,又代表了什麼?對我們的醫學發展又會有什麼機會與挑戰?卻一直未有明確的論述。

今日(12月5日)由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風險中心)所舉辦「臺灣風險社會論壇」 ,主題「公投試煉後,如何重建臺灣能源轉型的社會信任?」活動已圓滿結束。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臺大新聞研究所今(七)日發表國內第一支 3DVR 互動新聞,科技部長陳良基親自戴上頭盔觀賞。 陳良基在觀賞後表示

塑膠廢棄問題影響了全球生態並進入人類食物鏈中,而成為世界各國欲積極解決的問題之一。為探討塑膠進入循環經濟的各種可能與具體路徑,環保署主辦第五屆

環保署統計,今年一到七月廢料進口逾一○一萬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十二,其中今年第一季從世界各國進口的廢塑膠約有12.89萬公噸

背景描述:美國德拉瓦大學研究者克里斯汀娜.阿奇爾(Cristina Archer)的研究團隊,近期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大型離岸風電的設置,在面對颶風時有助於減少大量降水的衝擊。

要說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簡稱SMC)的名氣,遠不如原生於英國、赫赫有名的電視台BBC,也不如英國衛報(The Guardian)那般舉世所知。甚至,英國社會上的普羅大眾也不一定知道,英國SMC在許多重大新聞事件上所扮演的角色。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全球最有規模的公共服務網BBC發跡於英國;最噬血的小報文化、狗仔隊運作,同樣源自英國。

海雪(Marine snow)中確實存在塑膠微粒,海中的微聚合物(Marine aggregate)在下降過程中,會因下沉而撞擊結合更小的粒子,如密度較小具疏水性的塑膠微粒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與「臺灣大學新聞所」合作推出實驗性新聞專題!歷時近一年製作,用VR新科技報導能源議題。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網路」不再只是我們所熟悉的Internet、WWW、LINE等等這些用於搜尋、工作、社群連結的工具,而進階發展到「物」與「物」透過感測器與網際網路

本文來自⟪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之刊載文章,內容談到目前「微塑膠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之科學證據研究」尚處前期階段

背景描述:2018年8月初,中國確診出首例非洲豬瘟。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資料顯示1 ,到12月11日止,中國已爆發了91例疫情。

近年來,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興起,為食品安全風險溝通帶來新的挑戰,例如錯誤訊息以及假新聞將會透過網路快速流傳,造成民眾恐慌。網路透過推特、臉書、Line轉傳

議題背景: IPCC(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於韓國發布了《全球升溫攝氏1.5度特別報告》,此份報告是因應巴黎協定(COP 21)所請,針對全球升溫攝氏1.5度之影響進行研究的科學確認與彙整

塑膠具有質輕、耐酸鹼、防銹、防水、絕緣等特性,非金屬、玻璃、紙、木材等物質可以取代;然而塑膠不易自然分解的特性,使得消費後的廢塑膠容易增加廢棄物量。

在風險社會的浪潮下科學資訊開始具備跨界性質,媒體作為公眾知識的轉譯者要怎麼理解這些跨領域的知識並發揮社會溝通的功能?為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特別舉辦

透過專家與記者的訪談、諮詢及跨界工作坊的對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盤點出在科技風險傳播與溝通中,重要的瓶頸之一是基於雙方對於議題的知識與資訊落差所造成的挑戰。

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的政策上路,今年已讓國內廢塑膠廢紙集口進口量大增,蘋果日報與相關媒體亦有專題報導,探討相關的問題。究竟能進口更多低價的回收料對台灣是禍,還是福?

為延續媒體暨公民學院所觸及之科學社群與媒體社群對深度科技報導之興趣,同時鼓勵參賽者透過講究證據力的科學角度,就社會議題進行報導與深入探討。本計畫進一步

英國社會學者Anthony Giddens與德國風險社會學家Ulrich Beck曾指出,充滿高度專業性與複雜性的現代科技社會,雖然使每個人的物質生活更加便利與舒適,但也帶來了各種新興風險。

透過專家與記者的訪談、諮詢及跨界工作坊的對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盤點出在科技風險傳播與溝通中,重要的瓶頸之一是基於雙方對於議題的知識與資訊落差所造成的挑戰。

科技發展迅速,相應而生的爭議越來越複雜,時常需要跨領域的相關知識,才能達到與社會溝通的效果。為了提供媒體從業人員進階的科學知識,也鼓勵科學背景研究人員

2016年起政府陸續推動水域型太陽光電建置,並於屏東大武丁等四個滯洪池及高雄阿公店水庫,完成總計裝置容量約為4.3MW的建置。但近期由於民眾對於

因應政府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占發電總量20%之目標,大力推動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其中太陽光電目標為達到20GW,佔所有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之74%。

議題背景:因應政府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占發電總量20%之目標,大力推動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其中太陽光電目標為達到20GW,佔所有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之74%。

背景描述:2018年5月21日,中國時報連續刊登了三篇報導:「大開農藥方便門 食安五環成口號」;「茶樹農藥鬆綁 第1泡別喝了」;「殘留放寬 百香果噴5種農藥」。

從太陽能板到芬普尼毒雞蛋各種科學謠言不斷發生,為了化解科學風險溝通上的問題,國際上紛紛成立「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 SMC)。

為了瞭解社會大眾對於那些科學爭議的認知差異最大,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特別舉辦

面對全球化且高度複雜的科技發展,應該如何報導? 在科學寫作與科學報導過程中,會面臨什麼問題? 科學家、媒體,應該如何相互對話、彼此理解,進而攜手合作?

舉個唯一不是「身外之物」的全民議題為例:核食,到底有沒有害健康?

循環經濟的推動仰賴於「經濟」的行為,才能導致「循環」的推動,當回收的經濟價值無法應付循環的資源需求,則循環經濟無法推動,將會回到「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中

背景描述:2018年5月19日聯合報揭露一則新聞「資源回收物『沒人要 』傳全進了焚化爐」[1]新聞一出引發各界譁然,許多民眾開始懷疑長久以來努力做的資源回收是不是都是做白工。

目前政府全力推動循環經濟政策,資源回收成為討論重點。學者們說明,資源回收後的薄塑膠和裝過食物的紙容器,之所以必須進入焚化爐,主要是因為這些回收物常附著顏料與添加劑,無法直接再利用。

長久以來,臺灣食品安全事件頻傳,而在這些重大的食安事件中,媒體一直是社會大眾主要的消息來源

今(2018)年4月國際知名期刊《Nature》與《Science》陸續刊登,韓國自有記錄以來第二大地震-規模5.5的浦項(Pohang)地震與地熱電廠相關的報導與研究報告

地熱發電主要能源來自因地溫梯度變化而產生的溫度差。地溫梯度是指地底溫度會隨著下挖的深度而提高,根據過去的鑽井探勘紀錄,亦可發現類似的狀況。

背景描述:2017年11月15日韓國浦項市(Pohang)發生規模5.4的地震,是韓國自1978年有紀錄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

根據過去曾執行衛服部「國人攝食品添加物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模式」計畫,以國際間常使用之總膳食調查(TDS)方法,此TDS方法是國際公認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 Taiwan)為釐清近年來有關芬普尼事件癥結點,特邀請三位專家分別就芬普尼於農藥殘留、農牧產業環境用藥現況以及

背景描述:2015年知名連鎖飲料店「英國藍」自乾燥玫瑰花瓣被驗出含有DDT後,業者自主將旗下8款茶葉原料送驗,不料其中6款檢出殘有農藥芬普尼

背景描述:2015年知名連鎖飲料店「英國藍」自乾燥玫瑰花瓣被驗出含有DDT後,業者自主將旗下8款茶葉原料送驗,不料其中6款檢出殘有農藥芬普尼;在地方衛生單位啟動連鎖手搖杯聯合稽查後

頂新劣油案主嫌魏應充等人遭檢方求處重刑,今(2015)年11月27日,彰化地方法院一審時宣判無罪,引發社會輿論譁然。

為了解決食品資訊的問題,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規畫了「台灣食品地圖網」,暱稱是「食安地圖」,來解決消費者這些有關食安的焦慮,讓消費者能夠審慎選擇食品。

一壺溫熱的水,順著手勢劃出數道剔透閃亮的圓,緩緩傾入茶壺中滋潤仍然沉睡的葉。在熱水的溫情呼喚下,壺中的茶葉漸漸舒展開,飄出淡淡清香。

白色的拉門應聲而開,一隻紅貴賓犬咚咚咚地跑了進來。「麻糬,不要跑那麼快啦。」詹阿嬤拄著柺杖,慢慢地走了進來

壹週刊9月30日爆料,供應高屏區數十所中小學營養午餐白飯的高雄甫洲米食,煮飯過程竟添加防腐劑「反丁烯二酸」,引起社會大眾恐慌。

印有牛頭的鮮乳標章,是許多消費者在購買鮮乳時用以憑證的依據。啟用近三十年的鮮乳標章,則由農委會於民國75年訂定,當時制定標章目的在於「確保國產鮮乳」的認證機制

生鮮超市已成消費者購買肉品的另一來源。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憶鎧表示,超市肉品經過冷鍊處理,風險比傳統市場的肉品更低。

繼2013年底爆發了胖達人香精麵包事件後,隨之而來的是對麵包內含的各類添加物的焦慮,而膨鬆劑則為其中之一。人們害怕膨鬆劑含有鋁,而且鋁吃多了,會造成阿茲海默症。

走進超商,一盒盒雞蛋整齊排列著,透明包裝上寫著斗大的「洗選蛋」。雞蛋潔淨明亮的外表,彷彿在宣示自己的乾淨無瑕。

外食當道的今日,不少人每天早上的第一個行程就是拜訪早餐店。不管是燒餅油條還是漢堡、三明治,豆漿都是一個熱門的搭配選項。

深知韓劇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在劇情發展過程中,總會有熱氣蒸騰的泡麵情節;螢幕中的男女主角深情對望,在他們愛情中間的,是一碗泡麵

在太陽能板政策推動與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其廢棄物處置向來廣受討論,於今年(2018年)亦可見新聞媒體對此議題之關注。

比利時於去(2017)年7月20日在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警告指出,荷蘭出產的雞蛋商品,檢驗出殘留超標的芬普尼

我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人工智慧將開始處理傳統上由醫生所執行的任務,像是診斷及相關的治療決策等。

衛福部統計,癌症蟬連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達長達34年。2015年癌症死亡人數有4萬6829人,約佔臺灣總死亡人數的28%

大多數國人隨著年紀漸增,逐漸出現泌尿道問題。美國泌尿科臨床研究權威教授Robert.M.Levin最新研究發現

根據蔡英文政府規劃,2025非核家園政策開始時,再生能源太陽光電須供電2000萬瓩。眼前的問題是,雖然台灣攤有發展太陽能的土地面積,絕對足夠架設「太陽光電2000萬瓩」的供電設備可能因此卡關。

日本為和牛原產地,美國及澳洲都有引進配種,稱美國極黑牛及澳洲和牛。日本和牛共有四個品種,最高等級為A5和牛。

如果你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早上來一杯咖啡醒醒腦,濾掛咖啡是當然首選,既方便又快速,你一定會讚嘆濾掛咖啡包的發明者簡直是天才!

比利時於今(2017)年7月20日在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警告指出,荷蘭出產的雞蛋商品,檢驗出殘留超標的芬普尼(Fipronil)。

台灣的低生育率屢屢見報,晚婚、社會福利縮減、各級學校招生困難等等都和少子化危機脫不了關係,有些人是考量經濟因素而不敢貿然結婚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風險中心)代表2017年第6屆東亞環境社會學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重要學術研究機構與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

受到科技部科技、傳播與社會學門的邀請,Hans Peter Peters教授於今年(2017年)11月訪臺展開一系列學術交流。

自1950年起,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訂定的世界衛生日,主要目標是推動全球對於衛生、健康的關注。

「不是秋天了,怎麼氣溫還再創新高」?事實上,氣候變遷的威猛,已從學研界,深入每個人的生活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有著越來越多的創新與突破,如現今科技產業為了搶得市場先機與技術領先,必須要有新的研發,不可否認地,這些技術的成長與運用

告別碳時代 轉型加速度:2018富邦全球化講堂暨臺灣風險社會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