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2021年07月07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鯊魚死亡率不能僅用漁業足跡評估〉。這份研究是回應2019年的〈利用漁業足跡評估全球鯊魚空間的風險〉研究,並指出僅用漁業足跡評估鯊魚的風險過於簡略。近年如何更好的評估鯊魚的風險,制定更有效的保育策略受到民眾關心,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研究文獻:

相關文獻:

專家怎麼說?

2021年07月05日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劉光明

此篇論文主要針對奎羅茲(Nuno Queiroz)等人於2019年發表在《自然》期刊的論文〈利用漁業足跡評估全球鯊魚空間的風險〉提出一些質疑及挑戰其結果。作者認為該篇論文僅使用鯊魚水平分布與漁業活動的重疊度來推測鯊魚死亡風險熱區,過於簡單。因為魚類在海洋中的分布與活動是三度空間,必須同時考慮垂直分布以及與漁具重疊等其他因素。此外,漁船捕獲區域性漁業組織列為禁捕的物種後均需釋放,其中有些鯊魚釋放後的活存率可高達約80%,所以此作為也會減少鯊魚死亡風險,這個因素也未被奎羅茲等人考慮。據此,這份論文提出了奎羅茲等人論文不足之處,未來分析鯊魚風險時若能同時考慮這些因素,將會使鯊魚風險熱區的預測及後續的管理更正確且有效。

國內雖有鯊魚生態風險評估的研究,惟僅限於西北太平洋海域,且未結合自動船位系統資料進行分析,未來應朝結合AI技術和巨量資料進行更詳細的分析,才能更了解台灣周遭海域鯊魚的資源狀況。

而在台灣鯊魚大部分是鮪魚延繩釣的混獲物種,並非主要漁獲對象,因此若要減少對鯊魚的漁獲壓力,就得同時減少對鮪魚的漁獲,這樣將造成經濟損失。因此若要更好的保育鯊魚制定有效的策略,如何取得經濟和資源的平衡值得未來深入研究和探討。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