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1]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以更好的了解全球碳循環、作為制定氣候政策、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科學基礎。

這份報告所指的全球碳預算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土地利用變化的排放量、測量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模型預估海洋碳匯、模型估算陸地碳匯。並由上述資料產出全球碳收支數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於台灣碳預算的觀點。


專家怎麼說?

2022年11月11日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 講座教授 陳鎮東

Q1. 公布全球碳預算對台灣的重要性是什麼?報告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重點為何?

全球碳預算雖然著眼於全球大氣、土地及海洋,但對幾個碳排放大國的表現,也加以評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必需檢討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跟得上全球的潮流及期許。

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全球排放碳的最大戶中國,預期2022年會減少30億噸碳排放(1.5%),而歐盟會減少8億噸(1%)。相較於美國(增加1.6%,即14億噸)、印度(增加5.6%,即8億噸)及世界其他地方(增加2.5%,即42億噸),中國及歐盟站上了道德的制高點。我國自2005至今,每年碳排放量大約為7,300萬噸,尚未見到減碳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因為陸地面積狹小,利用土地減碳的空間有限。近海海洋藍碳部分,也因為紅樹林、海草床,以及可供大型藻類生長的面積有限,無法大規模用以減碳。而我國經濟海域的面積,則數倍於國土面積,我認為在經濟海域開拓藍碳,應為我國工作重點。

全球海洋於2022年吸收29億噸碳,與全球土地吸收的34億噸規模相當。相較於昂貴的土地,增進海洋吸收碳的能力,必為大勢所趨。

Q2. 台灣有估算本國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剩餘碳預算嗎?有的話我們估算的範疇到哪邊?還有多少的額度?是由哪個單位負責執行台灣的碳預算估計呢?

行政院轄下有非正式編制內的「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以及正式編制的「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負責能源及溫室氣體減量相關事務。

依據目前之「國家長期減量路程規劃」,2050年時如果按照現行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國家長期減量目標(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控制於攝氏2度),碳排放量將減少至每年3,660萬噸。但是所謂的「減量路程規劃」,只是將現有排放量與2050年目標排放量兩點之間,以一條直線連貫。規劃表上的確畫出2025及2030年碳排放量,但只是直線上的兩個數字,未見根據。 

如果依據修正後之溫管法(全球溫度上升攝氏1.5度),2050年時將為零排放。可惜的是,基本上只是把前面提到的直線,斜率加倍而已,未見具體根據。

Q3. 台灣若有提出碳預算,對於我們推行淨零排放政策,或是產業,有什麼幫助?沒有估算,會有什麼問題?會否影響企業投資的意願或是減量策略?

碳的淨排放量是排放量減掉吸收量。排放量的最大宗是電力需求,其次是產業住商、運輸及非燃料燃燒。根據行政院公布的資料,碳匯僅計算森林的貢獻。預估2050年之前,每年的電力平均成長2%。這一部分的估算大概錯不了。

然而,減碳的部分呢?預估2050年時再生能源能將提供60-70%的去碳電力。經濟部曾在1999年6月宣布,2020年時國內太陽能裝置容量將為三座核能發電廠的總和。我當時亦曾發表「2020年的太陽餅?」短文,懷疑把目標放在20年之後,屆時放話的官員早已不在其位,不用負責了。果然,再也沒有人質疑2020年微不足道的太陽能發電量。而當前行政院的規劃,一跳30年,只見2050年的目標,未見短期、中程具體目標及規劃,看來還是在畫餅充飢,寄希望於科技突破。而產業界見不到具體措施,如何規劃符合成本的減量?

利益聲明:本人曾任全球碳計畫科學指導委員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由未來地球(Future Earth)與世界氣候研究計劃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共同執行。未來地球是一個由科學家、研究人員、創新機構共同組成的全球網絡,旨在公開、共享知識與訊息。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