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淨零關鍵戰略缺整體規劃? 專家:應界定減碳責任,留資本給下一代解決巨大碳債

發稿時間:2023年01月04日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國發會於去年12月28日發佈台灣淨零轉型的十二項關鍵戰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日舉行記者會,邀請綠色財政、永續交通、能源、森林碳匯領域共四位專家,提出他們對此次關鍵戰略的看法。專家呼籲重視跨部門、跨層級來整體性的規劃政策,界定減碳是義務與責任,為下一代留下可解決巨大碳債的應對資本。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目前尚未看到淨零的整體目標中得以解決氣候災難與碳債問題的願景,甚至民眾無從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就難以積極參與淨零與減碳行動。蕭代基提到,在十二項關鍵戰略中,政府雖然規劃了綠色金融策略,但缺乏長期的綠色財政與稅制規劃,若無落實綠色財政與稅制,就違背了污染者付費原則,使落實排碳責任成為空談。目前政府僅規劃徵收碳費,尚無碳稅,但受到碳費用途與收入的限制,費率可預期會低到缺乏減排誘因,更難接軌國際。

蕭代基一再強調「排放源有道德責任去減碳與除碳」。沒有這個責任的非排放源去移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是提供公益,碳稅費的收入應用於鼓勵與報酬這種公益行為。但是碳稅費收入不應該「補助及獎勵事業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台灣應留下讓後代得以解決碳債的資金。蕭代基認為目前台灣2030年的減碳目標,距離國際的減碳要求仍然很遙遠,而台灣不應該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排放量的比例小,或等待未來研發出減碳科技,就認為可以慢慢做。蕭代基也提到,目前關鍵戰略中缺乏完整的技術評估報告,以進一步了解各個不同技術的減碳與除碳潛能、單位成本、技術成熟度等。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首先肯定,運輸部門的策略比起之前較詳細,但仍缺乏運輸部門低碳策略的整體性規劃。目前十二項關鍵戰略中,與低碳運輸相關的就被拆分為運具電動化與淨零綠生活兩項戰略,若盤點所有與交通相關的策略,更分散八項戰略之中。電動化的規劃雖較完整但無碳化的策略不夠積極,除此之外其他運輸項目都較概略、偏向教科書的論述。鄭祖睿強調,推動淨零綠生活低碳運輸,需要跨部門、跨層級的擬定策略,不能依賴單一交通部會來完成,且若被拆分與散落在各項策略中,相關的問題難以被全盤討論、解決,更缺乏專業的整合與跨部門協作。

鄭祖睿也說明,目前電動運具的目標仍顯示企圖心不足。鄭祖睿比較國際上與台灣推動新售電動車的目標期程,指出國際上普遍在前期會更積極推動、加速擴散,但台灣的目標卻比國際上低了約10%-20%,明顯不夠積極。此外,鄭祖睿也提醒,台灣的運具電動化策略著重於電動汽機車,但其實運具電動化與無碳化不是單純的一個換一個,是整個運具數量、大小、碳排放減少轉型的過程,例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微電車等等,都是電動運具可能的選擇,相關的時程與策略應該更貼近「現在就可以行動」的方向。

森林碳匯部分,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張世杰教授指出,目前設定2040年的自然碳匯增匯目標1000萬噸,缺乏充分的科學估算以及實際的規劃來達成。張世杰解釋,目前清冊中引用的森林碳匯量是來自2009年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的數據,但森林的碳吸存是一個隨著環境條件不斷變動的過程,甚至最近關於亞馬遜及非洲熱帶森林的研究都共同指出,天然林的碳匯能力正逐漸下降中。張世杰進一步指出,台灣的自然碳匯每年21.9百萬公噸二氧化碳這個數字,是僅依靠一次的不同林型生長量調查所推估的,以此來做長期的預估,在科學上不夠充分。張世杰認為,應該要啟動第五次的森林資源調查,盤點當前實際的狀況,才能有更精確且符合現況的趨勢估算。

張世杰也提醒,森林成長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並不是一開始植樹就能有碳吸存的效果。農委會規劃的2040年新增1000萬公噸碳匯量的目標,距今日只剩17年的時間,對於森林而言只是一個新森林的開始階段。我們若現在沒有具體計畫且開始行動,而停留在先想策略再來規劃植樹,勢必來不及達成碳匯的目標。

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指出,目前台灣訂立的2023年淨零目標並不符合轉型的需求,且也需要檢討當前減量目標、背後的科學證據,以及實際執行的效率。趙家緯說明,台灣規劃有關氫能的策略,屬於在國際上建議氫能策略之中優先順序比較低的,此外,台灣規劃氫能的具體目標提到氫氨混燒,但其實此種方式成本較高,減碳效果有限,還有空氣污染的疑慮,都應該再討論。

趙家緯也提到更具減碳潛力的節能,目前仍欠缺新的政策工具,來擴大節能成效與目標。趙家緯最後結論,目前台灣淨零策略政策規劃有誠意,但仍不完整且有待改善,尤其針對耗能量最大的重工業應該要有能協助落實的政策工具,目前施加預算的強度和真正有達到的效果之間有落差,台灣不能只看新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也要補足過往的知識缺口。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