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減碳還不夠 中研院專家:深度減碳及除碳才能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

發稿時間:2023年3月31日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當前的科學證據都不斷呼籲,人類應該快速、深度的減碳,台灣政府也在一年前提出2050淨零路徑與策略。今(31)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發表「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專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同研究專書的兩位主編,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寳貫以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舉辦記者會回應政府的淨零規劃,並提出更積極的淨零路徑,呼籲台灣應把握關鍵的淨零契機。

王寳貫提到近年氣候變遷已經轉變成氣候危機,將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避免不可逆轉的極端風險,是國際共同的目標。甚至聯合國已經開始呼籲,已開發國家應負擔更快速減碳的責任,在2040年達到淨零。王寳貫表示台灣雖非聯合國的成員,但作為全球前20大的經濟體,有義務履行減碳的道德責任。

王寳貫提醒除了減碳的道德責任,若無法跟上國際減碳的路徑,將有可能被經濟制裁。經濟制裁不只是像「碳邊境調整機制」的徵稅方式,也包含來自跨國企業的隱性減碳壓力,例如Google、蘋果已經要求旗下供應鏈的廠商,產出的商品必須要來自綠色能源、達到減碳效益。

王寳貫也呼籲要做到2050年淨零排放,只有減碳不夠,必須要徹底、強力的減碳及除碳。強力的減碳政策是台灣能源轉型的契機,也是台灣能在未來國際經濟板塊有堅強立足點的基礎。這不只是政府與企業的責任,更需要所有人共同轉向節省能源、減少資源浪費達成社會轉型,這是我們這個最後有能力償還碳債的世代的責任。

蕭代基說明這本書先評估四個部門的減碳邊際成本,並規劃設計一個較積極的台灣2050減碳路徑與策略,應用總體計量經濟模型比較積極路徑與當前政府政策,對於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與衝擊。

蕭代基指出,要達成淨零碳排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的相互搭配,較常聽到的是各種對「壞財」課稅以提供減量誘因,例如碳稅、能源稅;這筆稅收也應該用來鼓勵「好事」,其一,還稅於民,以抵銷弱勢群體在徵收碳稅過程遇到支出增加的衝擊,其二,部分稅收也應投入「除碳基金」,用於移除空氣中累積的溫室氣體,以及研究發展創新的減碳與除碳技術。此外,排放總量管制與排放標準等「命令控制」規範,以及由多個小型組織結盟、共同推動減碳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都是不可或缺、可以相互搭配,使淨零事半功倍的工具。

蕭代基認為當前台灣因為制度上的障礙,有些成本極低的減碳措施無法落實,例如由於長期能源價格偏低,難以廣泛推動各種節能投資。蕭代基也提到台灣雖已經將碳費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但相對於國際的碳價格來看,台灣受到碳費收入只能用於減碳與調適用途的法律限制,碳費費率將低至減量誘因不足,只足以讓環保署取得相關預算收入。

蕭代基舉歐盟為例,指出作為國際減碳的領頭羊,歐盟即將開始執行碳邊境調整機制,對繳納碳價格較低的進口產品課稅,已經促使很多國家包括台灣, 不再搭歐盟的便車,轉而開始比較積極地減碳。

本書應用總體計量經濟模型評估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發現透過合適的政策工具組合與治理制度,台灣是有能力採用更積極的淨零路徑與策略,在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同時,提高綠色經濟的競爭力,達到環境、環境與社會三贏的目標。

相關資料: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