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國際藥學期刊《控制釋放雜誌》(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刊登了兩篇由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鄭瑋副教授、台灣大學藥學系王繼娟教授、黃彥銘助理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大工業教育系詹勲育助理教授所著作的研究評論。四位作者指出面對「資訊疫情」時,如COVID-19全球大流行時充斥的錯誤與虛假資訊,科學與醫療專業者最主要的困難是同時揭穿錯誤的資訊並轉化正確的訊息,有效傳達給不同受眾。文章提出三項大與公眾溝通科學的建議,分別是傾聽受眾關心與談論的議題以培養長期信任、展示正確資訊與解釋識別錯誤資訊的線索,以及盡可能公開科學數據,跨學科分享經驗,與多單位合作共同討論出適當的溝通策略。作者群強調,糾正錯誤和虛假資訊的溝通過程沒有捷徑,需要專家與公眾長期共同努力與不斷討論,使公眾更能駕馭複雜的資訊環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溝通專家發表意見。

研究原文:

專家怎麼說?

【羅尹悅】【黃俊儒】

2023年06月16日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羅尹悅

面對一個傳播成本下降,錯誤與惡意訊息泛濫,溝通成本上升的社會,兩篇文章皆指出:對抗不實訊息的方式,需要一個好的資訊生態系統,從學界、媒體、乃至民間在這個生態系統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共同打造社會面對錯誤訊息的韌性。

我同意文章中提及的「信任」甚為關鍵,且有賴長期累積。然而社會之所以會信任科學,是因為科學知識為生活帶來效益,而不是各界積極溝通的必然結果。也唯有賴平時的累積,在緊急情況之中,社會更能接受立基於科學證據之上的決策,例如:在疫情之初,「戴口罩」的觀念不需要說服,民眾就主動遵守。

也因此作為知識生產發現者的科學家,參與知識溝通時確保資訊能夠被正確傳達應是首要目的,信任是相伴而生的結果,而不是溝通的目的。在科學溝通之中,知識傳遞的正確性,應該優先於說服民眾接受的效果。當在關鍵時刻,需要資訊生態系統中的各個環節發揮成效時,正確說明知識是學者專家的首要職責。

2023年06月16日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黃俊儒

這一系列的兩篇論文指出了在醫療臨床領域中,面對疫情期間假新聞的一些挑戰及因應之道。這些問題在台灣確實有十分明顯的困境,由於疫情相關的防疫措施除了涉及個人的因應作法之外,民眾的態度也維繫著相關的公共衛生措施能否能夠有效地執行與開展,以達成社會間彼此共好的效果。

在這系列文章,主要焦注在醫療現場中信任感的建立,因為建立信任感才能有效地對抗各種假新聞的肆虐。在實際的作法上,文章很具體的提供了幾個面對假訊息的策略,包括建立關係、分析共享的現實,以及量身訂做(tailor,這個詞用得很好)的建議。由於疫情期間的訊息也經常會涉及意識形態,所以並不是直接「輸出」醫療人員所認為的「正確」答案,就可以「改變」對象的錯誤觀念,有的時候如果沒有小心地在建立信任感的過程中體察對方的處境及文化脈絡,一不小心甚至會造成逆火效應,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文章提供了醫療現場中很好的因應原則,對於下一次類似的疫情降臨會有很好的參考效果。不過,在這一次疫情中,明顯的「政治極化」現象,造成了許多台灣社會成本的耗損,這一個棘手問題不好處理,如果這系列文章對於相關的狀況也能有著墨,價值會更高。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