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

近年養蜂產業在臺灣越來越興盛,蜂群的數量也隨之增加,然而臺灣養蜂業者卻面臨了許多重要的問題,包括:蜜源植物不足、氣候異常、慣行農業對蜜蜂生態的衝擊、採蜜期過度仰賴龍眼花期,以及蜂蜜摻假等問題。[1]

加上每年的這個時期(3-4月)是龍眼花的花期,也是臺灣龍眼蜜的主要產季,使得民眾對於蜂蜜的食安問題越趨重視。對此,專家針對臺灣養蜂產業的現況與面臨的問題回應如下:

2020年03月17日
宜蘭大學蜜蜂與蜂產品研發中心主任、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 陳裕文

蜜蜂採集植物蜜腺分泌的花蜜(nectar)或採集昆蟲及其他植物非蜜腺組織的分泌物蜜露(honeydew),加入本身的腺體分泌物,攜回巢房中經過蜜蜂的釀製與熟化後,所得的蜜汁即為蜂蜜(honey)。

不同的蜂蜜,其風味與化學組成皆有差異。蜂蜜的成份會受蜜源植物種類、採蜜期氣候、養蜂者的管理及採蜜方式等因素影響,主要是由果糖、葡萄糖、水分及少許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有機酸及酵素所組成。

蜂蜜為大自然的恩賜,每一種蜜源植物[2] 都有其特定開花的條件,且須有配合的環境條件,才會泌蜜。例如,臺灣的龍眼花期通常在3-4月,除了前一年的冬季氣候條件,會影響春季花芽的分化外;4月間也正值氣候變化劇烈的時節,連日陰雨會縮短龍眼花期,使泌蜜產量減少;而乾旱少雨,泌蜜量更會大減。由於龍眼花屬於高溫流蜜型,外界氣溫需達27℃以上才會流蜜。因此,「風調雨順」才有機會豐收龍眼蜜!

蜂蜜像酒類、茶類、咖啡等記錄風土出名的食材一樣,是可以記錄和反應該年的氣候、花種特性、土壤狀況的農產品。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日漸劇烈,「風調雨順」日漸不可得,再加上蜜蜂面臨「蜂群崩解失調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簡稱CCD)[3] 的威脅,導致全球蜂蜜價格不斷上揚。相較於其他農產品而言,蜂蜜更容易成為國際貿易的農產物資,這也使得不肖商人利用各種摻偽方式,降低成本爭取利潤!蜂蜜摻偽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問題,歐盟曾於2014年票選最易摻偽的食品,蜂蜜名列第6名!

蜂蜜摻假的問題,可區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1. 人造蜂蜜:以高果糖漿為主要原料,混入5-10%天然蜜,再添加少量的焦糖色素與香精,市面上常以「調和蜂蜜」名稱販售,成本極低。

2. 工廠混摻糖漿:由於天然蜜的原料成本極高,部分工廠為求降低成本,於天然蜜中混摻30-70%高果糖漿,由於含有的天然蜜的比例較高,通常不再添加焦糖色素與香精,市面上也以「蜂蜜」名稱販售。

3. 糖蜜殘留:此種摻假通常發生於養蜂生產端,蜂農於蜜源不足時期餵飼蜜蜂砂糖漿,使得砂糖漿殘留於蜂蜜中,於採蜜期一併被採收。由於其來源不符合「蜂蜜」的定義,也是一種摻假,一般多發生於頭期蜜,殘留比例多為30%以下,市面上也以「蜂蜜」名稱販售。

4. 產地摻假:臺灣民眾普遍喜愛龍眼蜜,但純正臺灣龍眼蜜量少而價昂,而進口泰國龍眼蜜的價格較低,因而發生泰國龍眼蜜混充臺灣龍眼蜜的現象,一般對外皆以「臺灣龍眼蜜」名稱販售。現階段由於缺乏科學鑑別技術,這種產地混摻的情形近年來變得非常嚴重,對良善蜂蜜業者與消費者的權益影響甚鉅。

5. 蜜源混摻:基本上就是以較低價的天然蜜混摻於高價的特色蜜,例如以百花蜜或荔枝蜜混摻於龍眼蜜,或以西洋蜂(Apis mellifera)採收的百花蜜混充高價的東方蜂(A. cerana)蜂蜜。

由於蜂蜜屬於常見的農產品,臺灣早於1960年即制定國家標準(CNS1305),歷經多次修訂,最近則於2016年完成修訂。遺憾的是,現行的蜂蜜國家標準仍無法反映蜂蜜摻假的問題,導致蜂蜜摻假的議題仍持續延燒。尤其,2019年臺灣龍眼蜜嚴重歉收,泰國龍眼蜜混充為臺灣龍眼蜜的問題非常普遍,不但影響消費者的權益,也使得良善的蜂蜜業者經營不易。蜂蜜雖然不是民生必需品,但社會關注程度很高,期望政府持續支持蜂蜜鑑別技術的研究,並據以制定相關的行政管理手段,解決這項累積已久的老問題。

註釋:

[1] 資料來源: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臺灣養蜂業的問題與林地養蜂的建議》。
[2] 根據宜蘭大學蜜蜂與生技產品開發中心《台灣的主要蜜源植物》的資料顯示,臺灣主要的蜜源植物係指「數量多、分布廣、花期長、泌蜜豐富能生產大量商品蜜的植物」,例如龍眼、荔枝、大花咸豐草,及油菜等植物皆屬之。
[3] 「蜂群崩解失調症(CCD)」的特徵為工蜂大量消失,蜂巢或養蜂場附近卻未見蜜蜂屍體,最終蜂巢中的蜜蜂因工蜂長期未反巢得不到食物,而使整個蜂群逐漸瓦解。更多引起CCD現象的原因,請參考公視我們的島《迷霧追蜂》。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