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2019年疾病管制署團隊採集了臺灣北、中、南及東部地區的豬舍、溼地公園附近13個地方的病媒蚊,並於臺灣北部與中部2處的蚊子,首度發現坦布蘇病毒(Tembusu Virus, TMUV)。臺灣是繼馬來西亞、中國及泰國後,第4個發現坦布蘇病毒的國家。[1] 雖然目前發現病媒蚊地點附近的野鳥及家禽如雞、鴨、鵝等,皆沒有感染個案,但中國、東南亞養鴨占全世界80%以上,且此疾病容易在鴨群中快速傳播,[2] 究竟坦布蘇病毒對於家禽產業會有什麼危害?受到感染的鴨隻又會有什麼樣的症狀?對此,專家說明如下。

2020年06月29日
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 王金和

坦布蘇病毒為正向單股RNA具有封套的病毒,基因11 kb,[3] 蛋白質結構Capsid-prM-Envelope-NS1-NS2A-NS2B-NS3-NS4A-2K-NS4BNS5,與西尼羅河病毒、黃熱病毒、登革病毒、茲卡病毒及日本腦炎病毒同屬黃病毒屬。[4] 依傳播方式可以將黃病毒分為三類:蚊傳播病毒、壁蝨傳播病毒和非節肢動物傳播的病毒,坦布蘇病毒屬於第一類,會藉由蚊子傳播病毒。分析南亞與中國的78株坦布蘇病毒後可分成5群,[5] 即馬來西亞I、馬來西亞II、泰國、中國I及中國II。[6]

雖然很早就發現坦布蘇病毒,但坦布蘇病毒對家禽具高致病性是近10年的事。馬來西亞於1955年就由三斑家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分離出坦布蘇病毒,又於1970年代由白吻家蚊(Culex vishnui)分離出病毒,但直至2012年才報告肉鴨感染疾病。泰國於1982年由蚊子分離出病毒,至2013年才有鴨感染疾病,並稱病毒可能由中國來。

2010年4月中國上海的麻鴨首度發病,農民發現蛋鴨產蛋嚴重下降,有些鴨隻走路左右搖擺而死亡,經實驗室檢測證明是由坦布蘇病毒引起的。隨即,此病迅速蔓延至東南各省,包括浙江、江蘇、福建及安徽等,至2010年年底已有1億2千萬隻蛋鴨、1千5百萬隻肉鴨感染,造成鴨農數十億美元損失;2014-2017年此病又漫延中國17個省,幾乎有養鴨的地方都被波及,範圍廣泛成為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各品種的鴨都有感受性,[7] 肉鴨及蛋鴨都被波及,包括北京鴨、櫻桃谷鴨、紹興鴨、晉雲鴨(Jinyun ducks)、龍巖鴨(Longyan ducks)、金定鴨(Jinding ducks)、卡奇坎貝爾鴨(khaki-Campbell ducks)、正番鴨及馴化綠頭鴨 (domesticated mallards)等。

肉鴨10日齡後發病,20-40日齡達到高峰,被感染的鴨隻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無食慾、生長不良、產蛋下降、因腦炎步伐不穩,最後採食困難衰竭死亡,發病率高達90%,死亡率為5%至30%。蛋鴨的主要症狀為產蛋率降低20%至60%,有時達到90 %。剖檢病鴨可見脾臟及腎臟腫大,卵巢充血、出血、腦炎等症狀。人工感染後3天出現相同症狀,合乎柯霍氏法則。[8]

除了蚊子叮咬傳染之外,坦布蘇病毒可以藉空氣及接觸傳染,所以傳播迅速,且整年都發生,此點與其他蚊傳播病毒不同。此外,由台北與台中蚊子分別分離出來的坦布蘇病毒,病毒株的相似度達99.79%,可能為同一毒株,顯示此病毒好像已在臺灣擴散。

坦布蘇病毒主要感染鴨、鵝,偶爾感染雞、鴿子及麻雀,也時常由蚊子分離到病毒。在中國及臺灣的鴨場多為開放式,建立控制疾病的生物安全措施非常困難,在此狀況下接種疫苗是最佳選擇,病毒經過BHK-21細胞繼代已發展出減毒疫苗,疫苗膜蛋白質(E protein)的第367胺基酸由蘇胺酸(Thr)轉變為離胺酸(Lys)使病毒毒力降低。由於T367K與病原性有關,是否使用疫苗端看鴨場感染的程度而定,臺灣禽場感染情形未知,應進行抽樣調查來判定。

註釋:

[1]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坦布蘇病毒 台灣首度由蚊驗出》。

[2]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坦布蘇病毒感染症》。

[3] 根據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羊水染色體基因晶片檢測》的資料顯示,基因是DNA的一小段,每一個基因含有幾千到幾十萬的鹼基對。通常會以鹼基對來描述DNA分子的大小,並簡寫為bp(base pair),此外千鹼基對則簡寫為kb或kbp。

[4] 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立未知/新興病媒病毒分子診斷及監測系統》報告指出,黃病毒屬為病媒病毒的一種,病媒病毒的傳播主要是藉由節肢動物叮咬或吸血時將病毒傳播至脊椎動物。

[5] 參考資料:Yu, G., Lin, Y., Tang, Y., & Diao, Y. (2018). Evolution of Tembusu virus in ducks, chickens, geese, sparrows, and mosquitoes in northern China. Viruses, 10(9), 485.

[6] 馬來西亞與中國分成I以及II的原因是因為病毒株的序列經分析後發現為不同的演化支(clade)。換言之,馬來西亞與中國各有2群不同的病毒株,相關參考資料如前註所示。

[7] 感受性(susceptibility)是在病毒學上的專有名詞,此處係指各品種的鴨皆有機會感染坦布蘇病毒。

[8] 根據科學Online《關於柯霍氏假說(Koch’s Postulates)-上》與《關於柯霍氏假說(Koch’s Postulates)-下》的內容指出,當寄主、病原體與環境三者都適合疾病發展的情況下,才可能造成病症的發生,而判定病原體是治療病症極為重要的步驟。柯霍氏假說(Koch’s postulates)是病理學中廣泛被運用在病原體診斷的一種判斷方式,判斷的依據如下:1.在病株罹病部位經常發現可能的病原菌;2.病原菌可被分離在培養基中培養,並記錄各項特徵;3.培養的病原菌應接種至與病株相同品種的健康植株,並產生與病株相同的病徵;4.從接種的病株上以相同的分離方法應能再分離(reisolate)出病原,且特徵與由原病株分離者應完全相同。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