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

2020年05月18日,農委會證實監測103場白蝦、泰國蝦及螯蝦養殖場後,發現其中有1場螯蝦確診感染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簡稱DIV1)。隨後農委會啟動螯蝦全面監測,同時檢測白蝦、泰國蝦及草蝦主動通報的案例,截至6月17日止,確認有12場螯蝦、3場白蝦及1場草蝦感染十足目虹彩病毒。[1] 2020年09月,臺灣知名網紅在直播中指出,臺灣的草蝦在養殖時都有用藥。這兩起事件使得臺灣蝦子的價格整體下跌。

對此,專家針對十足目虹彩病毒會感染的甲殼類、感染途徑、感染人類的可能性,以及養殖業者用藥的現況說明如下:

2020年09月07日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陳歷歷

2014年12月,中國浙江省的養殖白蝦發生嚴重疾病,此疾病具高死亡率且初步判斷非已知病原體所造成。201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黃倢教授團隊將造成此病的病原體定序分析,確認為新的蝦病病原體,稱為蝦血細胞虹彩病毒(Shrimp hemocyte iridescent virus, SHIV);而後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將SHIV和澳洲小龍蝦虹彩病毒(Cherax quadricarinatus iridovirus, CQIV)一併歸屬於虹彩病毒科中新分出的十足動物病毒屬下,並命名為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此新型蝦類病毒可感染海水與淡水蝦種,除了白蝦之外,也可感染中國對蝦(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斑節蝦(Marsupenaeus japonicus)、紅螯螯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稱澳洲淡水龍蝦)、美國螯蝦(Procambarus clarkia)、日本沼蝦(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與淡水長臂大蝦(M. rosenbergii,又稱泰國蝦)。由於人類和甲殼類的分類地位差距相當遠,此病毒感染人類的可能性非常低,幾乎不可能傳染給人類。

DIV1的感染途徑目前還不清楚,參考蝦類的生態與其他蝦類病毒性疾病的傳播方式,DIV1有可能藉由蝦種殘食罹病蝦隻而傳播,同時病毒顆粒也可能隨水散佈或於被病毒污染的環境中散播。由於此病毒在中國傳播速度相當快,為儘速掌握疾病感染狀況,中國已開發檢測試劑,但對於疾病防治方面則沒有任何進展。泰國和越南在前兩年陸續有DIV1的疫情報導,臺灣過去因為沒有此病例發生,因此一直沒有對DIV1採取任何措施,然而不幸在今(2020)年年初爆發DIV1疫情。

依據農委會公佈之資料,截至6月17日止,監測超過130場白蝦、泰國蝦、螯蝦養殖池,總計檢出12場螯蝦場、3場白蝦場、以及1場草蝦場為DIV1陽性。螯蝦感染DIV1後並無明顯症狀,在已採驗的25場中,有12場呈現陽性,近乎半數螯蝦場都感染DIV1。由於DIV1會造成80%養殖蝦(特別是白蝦及泰國蝦)死亡,雖然受感染的螯蝦多呈現輕微或無症狀,但為避免帶病原螯蝦危及主要養蝦產業(白蝦年產值為新臺幣15.9億元、泰國蝦年產值為新臺幣20.4億元),農委會除提供確診螯蝦銷毀補償費用,並於2020年5月22日公告「十足目虹彩病毒之指定輸入應施檢疫物及檢疫措施」,針對輸入之美國螯蝦、澳洲淡水龍蝦、日本沼蝦、泰國蝦及白蝦採逐批檢驗方式,並自5月29日起正式實施。可見DIV1會嚴重危害臺灣養蝦產業,深具威脅性。

病毒性疾病感染很難有藥物可醫治。人類病毒性疾病的藥物開發已經困難重重,更何況是用在甲殼類身上。因此一直以來若養殖蝦類感染病毒性疾病,養殖戶一般會選擇棄養或提早收成以減少損失,不會再花錢使用藥物,因為大家心知肚明用了也沒效,只是白白浪費錢。目前臺灣養殖戶的觀念比以前正確,也瞭解濫用藥物對生態環境和食物鏈的影響,因此會由生態養殖、混養、加強養殖管理、使用益生菌或安全合法的免疫刺激物等方式養殖,過程用藥的可能性很低。若用藥,可能是用在產品運送保鮮方面,這已經不是養殖的問題了,而是食品安全管理問題。

利益迴避聲明:
陳歷歷教授:本人目前無進行相關議題的有償研究、或者正擔任與該產品、技術相關之公司之有償職位或自己與家人有投資該公司產品或技術等。

註釋:

[1]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我國螯蝦檢出十足目虹彩病毒並予清除銷毀,農委會籲請業者配合防疫監控措施》。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