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蔡美瑛

提及科學傳播,論者多強調,欲使科學和科技的進展有益於社會,端賴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運用媒體的多元化管道去傳遞科學資訊到人類社群,是傳達和普及科學知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當「記者」遇上「科學家」,雙方需共同合作,將科學知識或科技創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妥適地「轉譯」或轉化予社會一般大眾瞭解。這對傳播者和科學家都是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在新興媒體平台蓬勃發展下,情況似乎更為複雜,卻也展現了契機。

台灣科普節目創作者之一,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的製作人袁瑗在《科技報導》上的〈風雨飄搖的臺灣科普製片之路〉一文中指出,商業電視台並不熱中於製作科普影片,電視科普節目市場被視為小眾,需一定製作成本卻缺乏商業市場性;電視台甚少去培育科普製播專業人才,或提升閱聽人的科普傳播素養。傳播公司中的科普製作團隊,面臨著培育製作科普電視節目的人才、向行政部門爭取補助經費、向商業電視台爭取播出時段,以及推展科普節目等的種種不容易[1]。此外,科普傳播內容具智識性和深度,科技記者、科普節目製播人才,得具備與科學家共同合作之能力。

除了市場、成本和人才培育等因素外,另一個較少被提及,但我們應思考的,是傳達科學知識和科技創新時,亦應同時考量人文關懷和美學經驗。因為科學和科技創新是應用於人們的生活,脫離不了人文社會層面,而美學經驗能使科學傳播的內容深入人心。誠如米蘭娜.艾凡諾瓦(Milena Ivanova)在〈科學裡的美學價值〉一文中指出,「美感」與「真實」是相聯結而不相違悖的,眾多科學家也深受美學體驗和美感價值的鼓舞[2]。傳播科學時,傳播人除了要尊重科學家所重視的科學知識正確性,也要能關注到人文層面和美感體驗,才能讓科學傳播真正走入社會和人群。

舉例而言,本人的研究中,在拍攝暨南大學戴榮賦教授團隊研發的「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物聯網」紀錄短片時,即注意到該項科技創新與當地社區和志工媽媽結合及共同推展,深具在地人文關懷,從當地民眾的生活中顯現了科技發展的意義。而我們團隊拍攝時,特別選擇了有電影拍攝經驗的導演,他相當重視畫面的質感和美感,期望它不是說教式或刻板地談科技的新發展,而是結合科學、在地、人文、質感、美學的各種因素和素材,去呈現一個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故事[3][4]。

隨著近年來網路新媒體的發展,若干過去科學傳播的困境,或許能在「記者」(傳播人)和「科學家」的合作下,展現新的契機,以下即以新媒體上的科普內容創作為基礎,討論(一)新媒體平台與多元的科普傳播創作;(二)新媒體科普內容增加受眾的感官體驗、互動和美學經驗。思考如何結合記者與科學家之所長,共同譜出「智識」與「人文」的協奏曲。

(一)新媒體平台與多元的科普傳播創作

創作或製播的科普內容,如要上架到傳統大眾傳播媒體,會面臨到商業媒體基於市場考量,壓縮科學傳播內容或節目推展的空間。然而,網路新媒體的發展則提供了新的機會:

  1. 上架費用和門檻的降低:在縝密的企畫和製作下,如果以網站或社群媒體平台展現科普內容,如YouTube或臉書等,則可以降低過去在商業媒體上架和推展科普內容的門檻。亦即,不論是科普文章、短片,或各種影音,都能夠藉由網路平台傳播;以科學傳播為主要內容的網站也能獨立運作,擁有特定的閱聽群眾,官方的如《科技大觀園》,民間的如《泛科學》等網站皆是顯例。
  2. 新媒體的互動性為科普傳播內容的閱聽眾帶來新的感官體驗:欲達「科學」的普及,需善用「傳播」技巧與平台,兩者相輔相成、相伴相攜;如果把科學傳播看成是一個說科學相關故事的過程,那麼新媒體帶來的契機之一,是互動性,讓聽故事的受眾更能參與其中。網路平台例如YouTube也提供了創作者介面,可以創作互動式短片和互動選項,例如筆者曾製作環境教育互動式短片,讓讀者可在觀看影片過程中點按不同選項,選擇故事的走向。網路互動式影片讓說故事的方式能從線性轉變成「互動敘事」,使科普傳播內容的變化,不再只是視產製者之界定,也同時依賴閱聽人的涉入和回饋。閱聽人透過與影片互動而獲得知識或決定故事的變化,使用者自主選擇操作,決定了敘事方向,使得科普傳播內容和故事的層層推展需要受眾的選擇和參與[5][6]。
    依照蔡美瑛等人(2018)的研究和訪談結果,科普互動式影片比起線性科普影片更能夠引起閱聽眾的喜好和興趣。不論是具有科學背景或不具科學背景的閱聽眾都偏向認為互動式介面的表現方式,比起傳統的線性說故事更令人感覺有趣[7]。而且由於網路YouTube平台提供了創作互動式影片或選項的機制,也使更多的科普傳播內容創作者,包括科學家們都能夠更容易應用,成為說故事的人。
  3. 新媒體提供了接觸年輕新世代閱聽眾的管道:近年來,隨著網路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不同世代閱聽人的媒體使用行為更為分歧。根據尼爾森調查公司的研究,台灣民眾對電視的接觸率略減,但仍有穩定的依賴性。不過,電視的重度使用者明顯為高齡結構,55歲以上佔比超過一半,年輕受眾則是電視的輕度使用者[8]。年輕數位世代偏向接觸網路新媒體,科普傳播內容如考量以年輕世代為目標對象時,需要善用網路媒體。

(二)新媒體科普內容增加受眾的感官體驗、互動和美學經驗。

如前論述,在科學裡,追求「美學」與「真實」並不相違背。對於傳播者而言,科普寫作要能掌握與科學家互動之要旨,轉譯或轉化科學知識,使受眾能夠理解,以增進其科學素養。以往科學家、記者和媒體在轉譯時,或許更重視知識的正確性,但在新媒體發展後的各式創新應用上,我們更能考量到科技創新,在人們所處社會中的人文層面意涵,以及更能重視及滿足閱聽眾的感官體驗和美學經驗。以下分述:

  1. 虛擬實境的應用與沈浸式體驗:根據資策會對常用網路的Z世代(即1995年之後出生者)的研究顯示,這一批數位原生族(Digital Natives),自小被數位化、行動化以及社群化的新媒體包圍,他們的娛樂以看線上影音為主[9]。近年來,VR虛擬實境被廣泛運用於各領域的線上影音內容,YouTube 360度環景短片和VR影片,具有讓人沉浸的特性,能使受眾尤如身歷其境。也就是觀眾在接觸虛擬實境內容或仿真的360度影片時,可以獲得沈浸式的感官體驗和資訊。在中部地區「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物聯網」的科普內容創作,以科技創新為主題,就曾嘗試應用VR短片,讓受眾能夠透過YouTube提供的介面,主動地、移動畫面觀看和體驗[10]。
  2. 科普傳播的人文與美學經驗:當記者(傳播人)遇到科學家時,除了應注意和尊重科學家對於傳播科學知識,重視正確性的要求外,也應當瞭解科學推展與科技創新,是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所以,科學的人文層面,以及科普傳播時所能帶給人們的美學經驗,是傳播者也宜重視的,因為貼近社區、生活的、情感的,以及具美感的內容才能真正述說出一個動人的、深入的,同時也具知識性的科學主題故事。

總而言之,傳播人與科學家做科普傳播時,需要共同合作,諧調彼此之專長,才能譜出「智識」與「人文」的協奏曲,將科學知識轉譯給一般民眾知悉和理解。對記者、媒體和科學家而言,這過程和挑戰確實皆非易事;然而,網路新媒體融合了文字、影像、聲音等媒介,和互動性、沈浸式體驗,以及各種多元創新之應用;或許能給予科學傳播內容的創作者,帶來新的奚徑和契機。

註釋與參考文獻:

[1] 袁瑗(2014)。〈風雨飄搖的臺灣科普製片之路〉,科技報導,11月,395期。

[2] Ivanova, M. (2017) “Aesthetic Values in Science. Philosophy Compass, 12(10), e12433.

[3] 蔡美瑛(2020)。〈呼吸道健康守護者!偉大母愛讓教授催生新科學:微型空品感測器〉,Heho健康,12月23日。

[4] 蔡美瑛(2021)。〈水沙連 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空污議題的媒體內容分析暨科普教育VR短片之製作─ 以PM2.5先報你知的人工智慧(AI)「空氣盒子」為例》(科技部計畫案MOST 108-2511-H-128-002)。台北:科技部。

編註:此計畫中之附屬短片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Hg-XKK0Iy8&feature=youtu.be

[5] 蔡美瑛(2017)。《新媒體科普傳播:以環保永續、環境教育、財務金融、應用科學暨新媒體藝術等領域為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報告MOST105-2515-S-128-003)。

[6] 何懷嵩(2012)。〈新媒體互動影片敘事論析:以台灣首部Youtube原生偶像劇『搜尋語愛情』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編著,《媒體匯流與創新─影音傳媒發展與趨勢》。台北:秀威資訊。

[7] 蔡美瑛、曾昭衡、張育傑、陳一松(2018)。〈環境教育互動式短片的製作與觀眾理解之研究──以「塑膠柔珠」的環境與科普議題為例〉,《環境教育學刊》第十六期:頁37-67。

[8] Nielsen (2015)。〈電視吸睛分析:台灣電視輕、中、重度觀眾〉。尼爾森調查報告。

[9] 資策會(2016)。〈台灣Z世代之手機娛樂行為解密〉,資策會調查報告。

[10] 蔡美瑛(2021)。《空污議題的媒體內容分析暨科普教育VR短片之製作─ 以PM2.5先報你知的人工智慧(AI)「空氣盒子」為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報告MOST 108-2511-H-128-002)。台北:科技部。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