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2023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和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阿秒光脈衝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此領域研究,專家認為,阿秒光脈衝有助於材料科學的發展,預期會讓半導體元件性能更進步。
閱讀更多

2023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閱讀更多

IPBES外來入侵種報告與台灣外來入侵種現況線上記者會 新聞稿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於台灣時間9月4日晚間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外來入侵物種對全球的自然、經濟、糧食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鍾國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郭奇芊,以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於線上記者會說明這次IPBES報告內容與台灣外來入侵種的現況。專家強調,最重要的是落實邊境防治,不要再有新的外來入侵種進入台灣。
閱讀更多

活動開跑!【SciCom Today 系列講座】

講到科學,是不是覺得很艱澀、很hardcore呢?但其實硬派也可以很浪漫!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規劃了一系列的講座,邀請科學家、科學記者、科學傳播者們來與大家分享他們心目中的「硬派浪漫」。一起到飛地書店,聊聊生活中可能遇見的科學。
閱讀更多

SMC「第一屆科學家大會」活動紀錄(4)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此篇為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王建鎧,與會後所寫下的紀錄。王副教授提及,台灣即便面對急迫的社會發展需求,科學溝通領域卻仍存在諸多困境與發展限制,並同意四位講者所提台灣高等教育存在著相關人力資源培訓上斷鍊的現實障礙,無法在現實科學溝通上,銜接學術研究與既有的一般傳媒體系。目前的情況幾乎只能依賴第一線學術工作者以談不上充份專業訓練的熱忱,以跨界支援的方式來兼任科學資訊轉譯的角色,在社會溝通的時間與內容效益上也因此備受限制而難以發揮成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