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研究分析全球深海微塑膠分布」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分析2014年至2024年間從1,885 個全球海洋微塑膠觀測站點收集到的數據,發現在全球海洋水體中幾乎都有微塑膠的觀測數據,包含從近岸到外海,以及從海洋表層到較深的深度,顯示出海洋是一個重要但我們還沒有完全瞭解的微塑膠儲存庫。科學家建議我們怎麼看待這樣的研究結果?
閱讀更多

「NOAA資料庫將於五月關閉」專家意見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在網站上公告了14個與海洋、地震、河口相關的公開數據資料庫,即將於五月停止運作,並且不可再取得資料的消息。 美國的研究單位,像是哈佛大學開始建立備份援助系統,美國氣象學會也呼籲研究者採取行動,向所在地參眾議員反應。這些資料庫關閉對學術研究有什麼影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海洋塑膠微粒不斷增長」專家意見

2023年3月9日凌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布塑膠微粒最新研究,並提提海洋中塑膠微粒正不斷增長。研究團隊追蹤1979到2019年間海洋塑膠污染的數據,發現從2005年之後海洋塑膠的數量快速增長。據估計,2019年全球上層海洋的塑膠微粒數量約171兆個,換算成重量約是230萬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海洋塑膠微粒的議題。
閱讀更多

「塑膠微粒誘發微生物分泌高黏度胞外聚合物」專家意見

今年(2020)8月一篇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Nano- and microplastics trigger secretion of protein-rich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from phytoplankton》發現,塑膠微粒(奈米、微米級)會誘發海洋微生物(浮游植物)分泌蛋白質濃度高的胞外聚合物,並影響浮游植物的生存率。
閱讀更多

【新聞稿】 「看不見」的海洋風險: 塑膠微粒入海有助形成更大的聚合體,恐影響海洋生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與美國加州大學 (UC Merced) Wei-Chun Chin教授研究團隊,於今年(2020年)8月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國際學術期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比較不同粒徑和濃度的塑膠微粒,如何影響海洋浮游植物的存活率和生理反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