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非洲豬瘟

背景描述:

2018年8月初,中國確診出首例非洲豬瘟。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資料顯示[1],到12月25日止,中國有23個省份,總計102例疫情爆發。由於非洲豬瘟目前無疫苗可抑制,加上其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使得我國作為鄰近國家也開啟了相應的防疫措施,並延伸出一系列關於產業、防疫、廚餘飼養與環保的討論。

何謂非洲豬瘟

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 OIE)《陸生動物診斷及疫苗手冊》顯示,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種會引發一系列綜合症狀的DNA病毒[2],其呈現出虹彩病毒科[3]與痘病毒科[4]許多常見的特性。不論家豬還是野豬,任何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能受到感染,且倘若豬隻受到非洲豬瘟病毒強毒株感染[5],平均在2至10天內會死亡,致死率高達100%。

此病毒對於酸鹼的抗性很強,唯有pH值小於3.9 或大於11.5時,才可降低其活性。同時該病毒可存活於豬糞11天、冷藏豬肉 100 天、火腿140天、冷凍豬肉 1,000 天,且在沒有清洗乾淨的豬舍中可存活 1 個月之久。[6]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亦有針對非洲豬瘟病毒在各環境條件下所能存活的時間進行整理(如表一所示)。而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undesinstitur für Risikobewertung, BfR)也建議肉品加熱時,中心溫度應至少達到攝氏70度或以上,並持續最少2分鐘,才能降低其活性。[7]從上述國際組織所呈現的資料來看,雖然各組織對於如何降低非洲豬瘟病毒活性有所不同,但整體來看不難發現,非洲豬瘟病毒對於環境的抵抗力相當頑強。

表一、非洲豬瘟病毒在各環境的適應力

非洲豬瘟相關科學資訊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8]

相關科學資訊

國際非洲豬瘟疫情現況

1921年第一起非洲豬瘟案例在東非肯亞爆發,爾後30幾年間,病毒持續在非洲各國不斷擴散,直至今日,非洲地區仍有29國尚未成功克制疫情。[9]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隨著交通逐漸發達,非洲豬瘟病毒開始跨境傳播。1957年葡萄牙爆發歐洲第一起非洲豬瘟案例,儘管以撲殺、隔離等手段,期望消滅非洲豬瘟,卻仍無法根除,並於1960年開始擴散至西班牙、法國、荷蘭與義大利等西歐國家。[10]

1978年,歐洲正值非洲豬瘟的肆虐期,一名在國際機場工作的警察,因為蒐集飛機餐廚餘餵養自家的豬隻,而將病毒帶入了全世界第四大豬肉出口國巴西。2007年一艘非洲疫區的船隻將廢棄物傾倒在東歐的喬治亞,病毒再次入侵了東歐各國及俄羅斯西部,並於2017年蔓延至俄羅斯東部。

2018年3月,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所發佈《非洲豬瘟對中國的威脅–非洲豬瘟入侵的快速風險評估》報告所示,由於俄羅斯疫情爆發的地點,僅距離中國邊境約1000公里左右,故非洲豬瘟很有可能透過交通運輸、非法進口食品及中國移工傳播至中國,並進一步擴散至整個亞洲。隨即8月初,中國確診出首例非洲豬瘟病毒,且據調查結果顯示,其病毒毒株的部分基因序列與俄羅斯一致。

非洲豬瘟相關科學資訊

圖一、非洲豬瘟國際疫情圖
資料來源:農傳媒、轉角國際 [11]、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非洲豬瘟傳播途徑

彙整國際間非洲豬瘟病毒跨境傳播之起因可以發現,非洲豬瘟主要會透過廚餘、壁蝨(節肢動物)、豬隻分泌物與排泄物[12]、車輛、人員夾帶與肉類製品進行傳播。而由於目前全臺約有65萬頭豬採用廚餘養豬,佔我國在養頭數542萬頭的12%,因此目前許多國內針對防疫之討論,皆聚焦於我國是否應禁止使用廚餘飼養豬隻上。整體來看我國不論禁止或不禁止,都有其待解決之問題,需有相應的配套措施。

然而除廚餘飼養之爭議外,以下幾點亦是防疫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需通盤考量,以免造成防疫上之漏洞:1.掌握我國豬農的結構與整體養豬產業現況,加以分類並進行輔導;2.加強相關業者的防疫觀念(包含人員與車輛),同時補強相應之設備;3.調查野豬族群之分布,加以監控;4.飼料原物料之控管。[13](更多非洲豬瘟專家回應請點此)

非洲豬瘟相關科學資訊

圖二、旅客違規攜帶豬肉產品概覽圖
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為加強防疫,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於18日修正「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34條第2項規定案件裁罰基準」,提高違規攜帶豬肉類與其他豬類產品入境之裁罰基準。[15]同日,農委會在行政院的召集下,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將各部會分成七個組,針對不同疫情程度來啟動相應措施。

表二、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分工組別

非洲豬瘟相關科學資訊

資料來源:農委會

而針對廚餘所可能帶來之問題,農委會自12月起開始稽查國內2,045間廚餘養豬場。至22日為止,已完成1,497場之稽查,其中66場沒有廚餘蒸煮設備。而其餘養豬場就算有設備,仍僅有300多間飼養場符合環保署「廚餘需經高溫蒸煮達中心溫度90℃並持續蒸煮1個小時以上」之標準。因此農委會自24日起針對廚餘養豬場推出改用飼料及退場輔導措施,將由地方政府逐戶輔導改用飼料養豬,並提供飼料差額補貼、技術諮詢輔導或自願性退場措施補助。 [16]目前國內第一大養豬縣雲林縣,亦於25日下午宣布後續將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並配合中央之相關措施進行防疫。

註釋:

[1]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中國大陸現況》。
[2]非洲豬瘟病毒是具封套,呈20 面體外型的複雜大型DNA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s a complex large icosahedral enveloped DNA virus)。
[3]依據農委會的資料顯示,虹彩病毒科(Iridovirus)是一種正20面體的DNA病毒,由5個病毒屬所組成,分別為Iridovirus 、Chloriridovirus 、Ranavirus 、Megalocystivirus 及Lymphocystivirus。
[4]依據獸醫科技資訊網的資料顯示,豬痘病毒歸類於痘病毒科(Poxviridae)中的suipoxvirus,為一DNA病毒,病毒外觀呈磚形(brick-shape),大小約300×240×100nm,病毒的外膜可見有不規則的管狀排列性結構。
[5]非洲豬瘟病毒除強毒株外,也有中間或弱毒株,倘若受到中間或弱毒株感染,則死亡率約在30%至70%之間。
[6]資料來源: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非洲豬瘟病原診斷與預防控制簡介》、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認識非洲豬瘟》。
[7]資料來源: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非洲豬瘟對消費者沒有風險》。
[8]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動物生產與健康:非洲豬瘟偵測與診斷》。
[9]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國際疫情現況》。
[10]西班牙已於1995年恢復為非洲豬瘟的非疫區國,更多關於西班牙如何除疫之報導,請參見農傳媒《伊比利豬也曾不堪回首:西班牙根除非洲豬瘟為何花了35年?
[11]資料來源:轉角國際《「非洲豬瘟」在歐洲:半世紀難救的豬農末日戰
[12]由於非洲豬瘟不會傳染人類,加上在胃酸及消化道酵素的作用下,非洲豬瘟病毒難以在人體中生存,故非洲豬瘟不會藉由人類的糞便傳播病源。但倘若人員進入疫區後,未做好相關的防疫措施,病毒可能沾附鞋底,進而造成病毒傳播。更多資訊,可參考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針對非洲豬瘟所整理之《FAQ》。
[13]資料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非洲豬瘟即時回應》、農傳媒《防堵非洲豬瘟看眉角,飼料跟載運車輛潛藏防疫風險》。
[14]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非洲豬瘟邊境管制作為採樣統計表》。
[15]自2018年12月18日起,自3年內發生非洲豬瘟國家地區攜帶豬肉產品未主動申報遭查獲者,第一次罰鍰提高到20萬元,第二次以後再違規者即開罰100萬元。更多裁量基準請參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令》。
[16]資料來源:農委會《提升疫情防控強度,政府推出改用飼料及退場輔導措施》。

文章備註

版權聲明: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