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大流行病協定」專家意見
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 78th)於5月19日至2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5月20日由大會所有成員國決定通過「大流行協定」,目的是應對未來可能的全球大流行疾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通過這項協定的意義,以及與台灣的關聯。期盼協助補充全球疫情治理的進展,也促進全球人類衛生安全的公共討論。
閱讀更多Expert Reaction: Are mountain species on the brink? They may be more resilient than we thought
As global temperatures continue to rise, scientists have worried that mountain species are on an "extinction elevator"—forced to move uphill for cooler temperatures, ultimately accelerating extinction as they run out of space. However, a new [...]
閱讀更多「山區植物與動物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台灣專家意見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一菁教授研究團隊,今(16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這個研究結果挑戰學界早期的推測,指出雖物種隨溫度上升向上遷移,但並不如早期的推測,會像搭上「滅絕電梯」。
閱讀更多「山區植物與動物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德國專家意見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一菁教授研究團隊,今(16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這個研究結果挑戰學界早期的推測,指出雖物種隨溫度上升向上遷移,但並不如早期的推測,會像搭上「滅絕電梯」。
德國專家針對此篇研究提供觀點,回應時間:2025年5月16日。
閱讀更多「從台灣黑熊事件看野生動物數量估算的挑戰」專家意見
花蓮發生人、熊與犬的衝突事件,然而台灣黑熊與人衝突的頻率是否增加,以及衝突的原因是否和和黑熊數量有關,都需要科學證據才能作為公眾討論的基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協助大眾與媒體更清楚理解現階段台灣黑熊族群的評估挑戰。
閱讀更多「進口豬肉殘留萊克多巴胺」專家意見
自5月4日開始,從澳洲進口的豬肉中驗出萊克多巴胺的事件。食藥署表示檢出濃度符合台灣殘留標準,雖不會公開流向,但也承諾提高抽驗比率。各地方政府、消費者團體對其健康風險仍有疑慮,希望政府方持續追蹤流向與產地標示。有鑑於類似食品安全事件在臺灣容易引起民眾擔憂,我們希望能請老師提供專業意見,並就現況與措施提供意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研究分析全球深海微塑膠分布」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分析2014年至2024年間從1,885 個全球海洋微塑膠觀測站點收集到的數據,發現在全球海洋水體中幾乎都有微塑膠的觀測數據,包含從近岸到外海,以及從海洋表層到較深的深度,顯示出海洋是一個重要但我們還沒有完全瞭解的微塑膠儲存庫。科學家建議我們怎麼看待這樣的研究結果?
閱讀更多「研究揭高品質深偽影片人臉有逼真心率訊號」專家意見
今(4/30)日《圖像前沿》期刊發布一篇研究,分析多個公開的深度偽造(Deepfake)影片,發現能在高品質的深度偽造影片中偵測到和真實影片的人像相似的心率訊號,更難辨識影片真偽。這篇研究有諸多限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深偽技術的專家解析,我們是否需要擔心更難被偵測和辨別的深偽影像,以及如何看待研究結果。
閱讀更多「伊比利半島大規模停電事件」專家意見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與葡萄牙發生大規模停電事件,造成數百萬人無電可用。根據初步報導,這次停電可能與高壓線路故障和大氣震盪等多個原因有關,連帶影響到整個伊比利半島的電力系統。目前停電的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國家能源公司也提出可能的原因。我們應該從什麼觀點來檢視這起事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