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2021年08月09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濕地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溫度依存性隨地下水位變化〉。這篇研究指出濕地的甲烷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不只受氣溫影響,地下水位深度亦會影響排放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研究文獻:

專家怎麼說?

2021年08月09日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  謝正義

本研究發現濕地在高水位(水位> - 5公分)及中水位(-5>水位> - 30 公分)時,甲烷排放量受溫度增加而導致排放量增加率較高;反之若濕地處於低水位(水位< -30 cm),則所增加的甲烷排放量會較少。這意味著目前的溼地復育(如歐洲的泥炭溼地復育)在提高溼地水位的同時,不僅增加甲烷的排放量,也可能會進一步增強氣候暖化與甲烷排放間反饋機制(feedback)的強度。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應該停止復育因人類活動而被破壞的自然溼地,而是我們應該更注意在建構人工濕地時所產生的甲烷;此外維持濕地處於較高水位,也有助於減少濕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雖然濕地的水位降低,甲烷的排放量會減少,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會增加,兩者相減之後,總計碳的排放量還是增加。但這個增加的碳量與溼地植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比仍不算高,因此濕地還是碳匯。總結來說溼地水位的降低會減少濕地減碳的功能。

該研究是全球尺度,因此如果結論應用到區域尺度,趨勢雖不會改變,但統計回歸結果會有些不同。另外該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集中於亞洲、歐洲及北美洲,非洲及南美洲的研究數據較少。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