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議題背景:
近期網路上有許多人在討論一位俄國莫斯科地球物理學的專家(S. Ts. Akopian)發佈在youtube的影片:影片內容提到他們預測台灣在7月到8月上旬的期間,會發生地震,且越接近8月15日,地震的危險性就越高。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地震預測的觀點。
專家怎麼說?
2021年08月11日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顏宏元
這位專家預測方式基本上是以「地震活動度」的概念,也是許多用來從事地震預測的方法之一。他陸續在YouTube預測台灣花蓮、加州中部、東北日本外海等地區會發生災害性的大地震,這些地區都是地震活動頻繁,其發生大規模地震的機率就相對的高。好比在車流量大且危險路段,發生重大車禍的機率就相對的高。
美國地震學元老芮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曾說:「嗨!除了傻瓜和吹牛的人,沒有人會嘗試去預測地震。」醫生就頭痛症狀很難診斷生什麼病,如果還有其它症狀就比較能做判斷,但不同醫生也可能做出不一樣的診斷,最後診斷出得到某種病,但其病因卻不清楚。地震預測就是如此,現階段的工作仍偏向地震發生後,在許多監測資料中尋找可能是大地震所衍生的異常訊號。雖然有一些可能與地震有關的異常前兆被觀測到,但仍無法和氣象一樣預報。
台灣是世界上「地震與觀測站最密集」的地方,近幾年有系統的整合及分析各項監測資料,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條件下,台灣有機會在「地震預測」研究拔得頭籌。另在「天機不可知」的情況下,民眾都能重視震災防護的重要,並且確實地落實震災防護工作,畢竟--「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害」。
2021年08月12日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陳卉瑄
目前學界能提供給民眾供參考的,不是地震預測的指標,而是地震災害潛勢圖。
要得到地震災害潛勢,你必須知道 (1) 有哪些孕震構造 (2)大地震多久來一次 (3) 每一次地震發生的時候地下動多大、地表搖多大 ,而要知道這些,你需要整合長期以來地表地形和構造調查、槽溝開挖調查、歷史地震資料的分析解算及統計分析,我們才能明確的定義大地震發生的機率在哪裡最高。
而地震預測,著重的則是背景值和前兆異常的定義,遵循統計法則。從觀測、實驗、理論你可以提出了不同的手段,讓下一個地震發生之前,就能預先推算出時間、地點、規模等,這是「地震預測」。而多久以前通報大家,這就是「地震預報」(注意:這跟地震預警不一樣!地震預警,是地震發生了,P波已經傳到,但利用它和S波的時間差爭取警告大家採取立即行動。)
在影片中,這位俄羅斯專家提出「地震即將要來了」的警告,背後是以什麼現象和原則定義的?在簡短的影片時間,觀眾實在難以理解,因此我個人無從判斷他的立論依據。然而,即便是立足於大量數據下的統計結果,能否發布警告訊息?這需要過去「預測準確率」的支持。地震統計有很多模型,背後皆有其理論基礎,針對特定幾個地震,確實有成功預測的例子,但失敗的例子更多,沒有人敢說自己的模型能百分之百的預測地震。
因為「造成地震發生」所需要的物理特性,隨著時間而變,並沒有單一自然現象能精準的「看出」大地震發生前的徵兆 (也就是前兆現象)。
而地震前兆異常並不總是會發生,目前全世界唯一在地震發生前,提出「地震預報」、大獲成功的,就是海城地震,然而在它成功的背後,並沒有嚴謹的「地震預測」科學理論所支持,反而偏向於大膽採取行動的幸運結果。在經驗分析法則下的判斷和大膽預報,就算成為功臣,從來就不是我們追尋的目標。
海城地震後隔年,唐山地震發生了。這一次,沒有種種前兆異常現象的同步發生,地震預報亦無法成行,死亡人數超過24萬人。這再度說明地下介質特性隨時間空間而變,前兆異常不總是能被偵測/釐清,而地震活動頻繁的臺灣,前兆異常更是困難!
事實上,數據只要是有其理論依據的,不管由各種不同的觀測、模擬或統計分析接入,都值得長期投入、直到成就它們的科學價值。而不同科學家們的地震預測數據,只要能公開化、透明化(所以能被檢驗和挑戰),都是可以參考和討論的。
對於未經檢驗、沒有數據說明「過去的預測準確度是多少」,我們有沒有承擔強制疏散的社會成本?
所以預測地震重要嗎?重要,它是一個未竟的科學任務,仍待更多數據和更人工智慧的手段進行探究。然而「居安思危,時時做好臨震準備」,才是保障自己生命財產的最佳解方。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