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日(9/28)上午9:30舉辦憂鬱症與反芻性思考研究記者會。本次記者會中,專家主要說明最新研究成果。

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憂鬱症患者的人數逐年成長。由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徐慈妤團隊的最新研究,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研究標題:「當大腦在處理與自我相關的訊息時,腦部活動與憂鬱反芻性思考有關」(Depressive rumin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brain responses during self-related processing)。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的徐慈妤副教授,以研究探討憂鬱症反芻性思考與大腦在處理自我相關訊息的關係。徐慈妤提到,研究想知道在沒有任何外在情緒性刺激的情況下,憂鬱症患者處理與自我有關訊息的腦電波,是否與一般人不同,而這樣的腦部活動與憂鬱反芻性思考的關聯性。

這篇最新研究發現,即使在沒有任何負面情緒的狀況下,只要去做與自我有關的決定,憂鬱症的腦電波就與一般人不同,而且這個腦部活動跟憂鬱症病人的反芻性思考量表有相關。

徐慈妤提到,憂鬱症病人在處理與自我有關的資訊時,在半秒鐘之內,腦電波就開始與一般人不同。過往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反芻性思考更頻繁,而這些消極、負面的反覆想法與憂鬱症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有關聯。徐慈妤最後指出,還需要透過後續研究進一步釐清,與自我相關的定義是不是還能再擴大或修正。未來也會進一步研究自我相關處理的神經網絡與反芻性思考如何影響憂鬱症狀。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的尼爾.鄧肯(Niall W. Duncan)副教授表示,想透過憂鬱症的基礎研究,讓大家對憂鬱症有更廣更深的了解。人們常在無意識的狀況下思考與自己有關的事件,此狀況從憂鬱症患者身上更容易看到。鄧肯認為,一般來說我們的大腦就一直在處理與「自我」有關的資訊,這是自動化的生理機制。

鄧肯指出,憂鬱症的大腦生理基礎,讓憂鬱症患者無法單靠自我意志來改變,就如同沒辦法叫感冒的人不要咳嗽一樣,就算感冒的人忍著不咳嗽,也不代表感冒好了。當人們在生活中做決定,其實就是在處理跟自我有關的訊息。鄧肯提到,大多數狀況下,憂鬱症的大腦有特定傾向,會使患者更想待在家,而非出外走走。

鄧肯指出這篇研究裡所使用的方法是過去研究很少嘗試的方式,希望透過重要的基礎研究協助憂鬱症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鄧肯也提到,降低社會對憂鬱症的標籤化,鼓勵憂鬱症患者與周遭親友的傾訴溝通,協助憂鬱症患者就醫,都有助改善憂鬱症患者的狀況。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的李信謙主任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將憂鬱症定為2020年全球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造成的失能狀況可能不僅影響患者自己,更會影響到周遭家人朋友。早期臨床都會認為憂鬱症是對各種事件的被動反應,大家就會認為治療都是治標不治本。李信謙表示,本研究看到憂鬱症患者的腦部活動,在思考與自己有關的事之前,已與一般人有異。

李信謙提到,憂鬱症患者在大腦本身的生理反應跟一般人的反應不一樣,從研究中看到的生理變化,可再更深入研究並應用在治療憂鬱症。如果憂鬱的狀況出現超過兩個禮拜且影響到正常生活,就應該尋求醫療協助。而憂鬱反芻性思考可能是特定神經迴路活化造成,藥物使用或經顱腦磁刺激等介入有助於活化其他神經迴路。李信謙最後指出,這個現象也解釋了叫患者不要去想不開心的事,或盡可能的保持開心,並沒有太大幫助。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資料: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