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近期因「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美國豬肉進口的公投在即,人體健康相關的科學議題也受到極大的關注與討論,但許多新聞與網路的討論已偏離理性的科學實證基礎,往往淪為兩方論戰的非客觀型式,希望能藉由相關科學研究學者與專家的理性討論,釐清民眾的疑慮與回歸科學討論的理性基礎。

基於萊克多巴胺食用豬肉的相關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相關學者專家,對此議題解析與評論。

專家怎麼說:
2021年11月25日
臺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 姜至剛

萊克多巴胺豬肉與人體食用安全議題的討論,其重點在於「萊豬是否安全」、「人民如何安心」。前者為自然科學、客觀層面的風險評估;後者則為社會科學、主觀層面的風險感知。在安全此一層面,探討化學物質對人體之危害,我們常以「每日最大安全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及「最大殘留容許量」(maximal residue level, MRL)二個概念進行說明,兩者均是基於毒物學原理計算所得之管制劑量。

所謂ADI,係指人體對某項物質即使每天攝取,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的量;此一劑量係主管機關行政管制之起始標準,各國標準通常相近甚至相同。所謂MRL,則指人於食品殘留容許量下,該食品即使終身食用也不會造成健康問題的劑量;各國家除參考前述ADI劑量外,同時考量其國人攝食習慣、作物種類、栽培管理目的及國際組織標準等,進一步制訂本國行政管制劑量作為執法標準,此一標準並非「超過就會中毒」,而是提供廠商一個「超過就會受罰」的標準。

以萊豬而言,Codex也已於2012年制訂瘦肉精殘留標準,我國亦據此制訂萊劑殘留容許量標準約為:腎臟、肝臟0.04ppm,豬肉、脂肪及其他部位0.01ppm(0.01ppm=10μg/Kg);以60公斤成人換算,每人每天吃6公斤豬肉、1.5公斤豬肝或腰子才可能超標。且如前所述,MRL乃參考國人攝食資料庫設定,每日「總曝露量」其實遠較ADI為低;因此即使超標,其與中毒仍有所別,僅代表其非為法律標準所接受,超標廠商將受到行政裁罰。

 

2021年11月26日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兼副院長兼系主任 許惠悰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以下稱萊劑)除了被稱之為瘦肉精外,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乙型交感神經受體致效劑(Beta-adrenergic agonist)。主要的意思是,當萊克多巴胺進入生物體內,會與生物體內的乙型受體結合後,產生作用。生物體中有三個位置存在乙型受體,第一個在心臟組織中,當乙型交感神經受體致效劑與此處的乙型受體結合後,會促進心跳加快。第二個在肺部氣管的平滑肌,其會促進氣管的擴張,故曾有藥商想要以萊劑作為氣喘的藥物。第三個則是存在於脂肪組織中,會促進脂肪的代謝。也因此被拿來餵牛或豬,以減少脂肪和增加瘦肉的量,故被稱之為瘦肉精。

在這樣的基本認識下,暴露萊劑產生的影響性,就是心臟的問題。因此,JECFA的6個人的暴露實驗,觀察的負面效應就是心臟的參數。該實驗中,讓受試者口服67、133、200、333、597微克/公斤的萊克多巴胺,發現在67微克/公斤的劑量下,受試者無觀察到心臟參數的負面效應。因此,成為評估可暴露每日劑量的基礎。

在推估人體可以接受暴露劑量的過程中,考慮到參與實驗的人為健康的成年人,為了保護敏感族群,因此將67微克/公斤除以10,以降低其每日可暴露劑量;又考慮到該實驗僅為6個人的實驗,樣本很小,因此又放入了一個5的安全係數。所以,67/(5×10) = 1.34 微克/公斤。最後,再把尾數0.34去掉,而得到每日最大安全攝取量為1.0 微克/公斤。也就是,我們每個人每一天,每一公斤體重,可以暴露1.0微克的萊劑。換言之,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可以暴露60微克的萊劑。

最大殘留容許量(MRL)則是指豬或牛的肉或內臟中,可以容許的最大萊克多巴胺的濃度。目前CODEX的標準是肉品中為10ppb(微克/公斤)、肝臟為40ppb、腎臟為90ppb。

評估健康風險的過程中,主要是結合兩部分的資訊,一者為豬肉內萊劑的濃度,另外一個則是攝取豬肉量的多寡,將兩者整合起來,以評估其是否超過每日最大安全攝取量。

舉例而言,假設以最大殘留容許量的萊豬肉10ppb進行評估,則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其每天要吃6公斤以上的萊豬,才會超過每日最大安全攝取量,而台灣成年人的每日豬肉攝食量平均為80公克,所以,僅為超標6000克的1/75,應該是在安全暴露的範圍內。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