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近日有新聞報導引用一篇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研究,研究評估接種疫苗後對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Delta、Omicron這3種病毒株後的傳染性差異。報導中指出「在發生突破感染後,接種3劑比接種2劑的活病毒載量會大幅減少達5倍之多」,並提到「因此重症風險與再傳染給周邊接觸者(家人、朋友與同事)的風險都會低5倍」。

報導中雖有部分數據引用有誤,但仍忠實呈現該研究的核心重點:第三劑疫苗在對抗Omicron疫情的重要性。為釐清該研究在比較打完疫苗後,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量,與傳播風險的下降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釐清與解析此篇研究的重要數據。

報導引用研究:
  1. Puhach, O., Adea, K., Hulo, N. et al. Infectious viral load in unvaccinated and vaccinated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ancestral, Delta or Omicron SARS-CoV-2. Nat Med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816-0
相關報導:
  1. 头条揭密》第3剂疫苗成效如何?Omicron最新重磅研究出炉!
  2. 快去打第3劑 降低傳染力逾5倍
重點節錄:
  1. 「活病毒載量」即為研究報告中的「有傳染性的病毒量」(infectious VL)。
  2. 感染Omicron的研究中,並非發現「接種3劑比接種2劑的活病毒載量會大幅減少達5倍之多」。
  3. 而是「接種三劑疫苗」比「未接種疫苗」的「活病毒載量」(有傳染性的病毒量)減少了5倍之多。
  4. 研究沒有提到傳播風險會降低多少,所以無法解釋成「傳播風險降低了五倍」。
  5. 研究結果表明,接種疫苗可降低傳播風險。
  6. 有傳染性的病毒量越高,就可能有越高的傳播風險。但仍不清楚要成功傳播病毒出去,需多少的病毒量。
  7. 傳播風險會受到其他複雜因素(包括:社交距離、接觸時間長短、不同的變種新冠病毒特性和症狀表現等)的影響[1][2][3]
  8. 該研究沒有探討到整體的傳播風險,主要比較疫苗接種狀況與不同病毒株對「有傳染性的病毒量」因素的影響。

首先必須釐清一個觀念,現在常見的鼻咽拭子(NPS)採檢後,做PCR得出的數值(Ct value),是不管死的或活的病毒都可以偵測到,也就是有多少的「病毒RNA量」(RNA VLs),但並不表示體內就有這麼多的「有傳染性的病毒量」(活病毒載量,infectious VLs),所以為了更進一步釐清患者感染後的傳染力,就需要了解感染後實際「有傳染性的病毒量」,才能評估病毒的傳播風險。


簡易摘要:

在2022年04月08日,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刊登一篇研究「Infectious viral load in unvaccinated and vaccinated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ancestral, Delta or Omicron SARS-CoV-2」,研究是比較「未接種疫苗」、「接種兩劑疫苗」和「接種三劑疫苗」這三組不同的人群,在感染不同的新冠變種病毒(原始株、Delta、Omicron)後,產生「有傳染性的病毒量」的差異,觀察「接種疫苗」是否有助於降低體內具有傳染性的病毒數量。

在參與研究的565名受試者的上呼吸道樣本中,來自原始株(pre-VOC)感染的有118人(均未接種疫苗)、Delta感染的有293人(未接種127人;接種兩劑166人)、Omicron感染的有154(未接種33人;接種兩劑91人;接種三劑30人)。

其中有接種疫苗的287人中,分別有274人接種mRNA疫苗(BNT或莫德納)、1人接種病毒載體疫苗(CoviVac)、1人接種滅活疫苗(CoronaVac)、1人接種病毒載體疫苗(AZ)和未知疫苗類型的10人。

研究發現,接種疫苗除了可以防止重症,還可以降低病毒的傳播風險。
在未接種疫苗組,感染Delta後產生有傳染性的病毒量,高於感染原始病毒株(pre-VOC)者。而在所有Delta確診者的樣本中,接種兩劑疫苗的人,有傳染性病毒量明顯低於未接種疫苗的人。

研究更發現,接種第三劑疫苗可以降低Omicron確診者具傳染性的病毒量。
在Omicron突破感染的研究中,研究比較了未接種疫苗和接種兩劑疫苗的病毒RNA量、有傳染性的病毒量,發現兩者沒有明顯的差異。
然而,與「未接種疫苗」相比,接種三劑疫苗的「有傳染性的病毒量」(也就是報導中的活病毒載量)降低了五倍之多。

研究最後也提到,雖然可以知道越高的傳染性病毒量,可能會有越高的傳播風險。但研究仍未能得知一名患者要成功散播病毒出去,需要多少的病毒量(focus-forming units per mL)。

參考文獻:

[1] Marcus, J. E., Frankel, D. N., Pawlak, M. T., Casey, T. M., Cybulski, R. J., Enriquez, E., ... & Yun, H. C. (2021).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Transmission Among US Air Force Trainees in a Congregate Setting. JAMA network open, 4(2), e210202-e210202.

[2] Marc, A., Kerioui, M., Blanquart, F., Bertrand, J., Mitjà, O., Corbacho-Monné, M., ... & Guedj, J. (2021). Quant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RS-CoV-2 viral load and infectiousness. Elife, 10, e69302.

[3] Marks, M., Millat-Martinez, P., Ouchi, D., h Roberts, C., Alemany, A., Corbacho-Monné, M., ... & Mitjà, O. (2021).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in 282 clusters in Catalonia, Spain: a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1(5), 629-636.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