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事件不等於氣候變遷 專家:建立完整監測體系 避免錯誤歸因使得調適政策錯誤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發稿日期:2022年6月28日

極端天氣事件帶來極大的災害,但熱浪、豪雨、乾旱、野火和颱風所造成的損害,全都是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嗎?發布在《環境研究:氣候》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並不完全如此。由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主辦的國際記者會中,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也是作者之一的弗里德里克·奧托博士(Friederike Otto)指出,如果我們將所有極端天氣事件都視為氣候變遷所導致,可能會使得某些地區投注資源在錯誤的政策上,不僅無法真正減緩當地因為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甚至可能錯過及早改善的契機。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提醒,根據這份文獻回顧研究,目前已知的科學證據指出氣候變遷確實加劇了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規模,但各地區的案例仍需要完整的紀錄才能得出有意義的歸因。

以乾旱為例,不同地區的乾旱,可歸因於氣候變遷的程度不同。有些與氣候變遷相關,有些則是因為當地的基礎灌溉設施不足,若將所有的極端天氣事件,都認為是氣候變遷導致,可能使調適策略專注在錯誤的原因。「即使全世界即刻停止開採石油,也無法解決西非的乾旱問題,因為還有其他的因素影響。」奧托説。

另一位研究作者,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氣候變遷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盧克·哈靈頓(Luke Harrington)則提到,目前已知氣候變遷造成更頻繁且強度更大的熱浪,但野火和乾旱則視地區而有不同,要能清楚區分哪些災害可以歸咎於氣候變遷,以及是否因為氣候變遷而直接造成損失,需要有完善的監測系統和數據才能分析,也唯有這樣才能做出具有意義的氣候歸因研究。哈靈頓提到有些災害可以明確地與經濟或生命損失相連,像是洪水與颱風,但其他極端天氣事件如乾旱、野火和熱浪,造成的災害就比較分散且很難量化,不是這些事件造成的全部災害都可歸咎於氣候變遷。因此需要品質好的數據,才可能進一步分析這些關聯性。

哈靈頓也提到目前可確定氣候變遷會使得熱浪更頻繁,但在2000-2020年間所記錄到的15萬個熱浪事件中,只有一萬件左右的回報紀錄來自亞洲、非洲、南美和加勒比地區這些佔了全世界85%人口的區域,可知世界上的監測回報系統並不完整。此外,奧托也補充,我們不需要歸因研究,就幾乎可以確定氣候變遷正在使得極端事件發生得更頻繁和規模更大,但若想知道氣候變遷會使極端事件變得多嚴重、發生有多頻繁,這就需要歸因研究來確認了。

然而,台灣哪些極端天氣事件可歸因於氣候變遷,身為國際科學媒體中心的一員,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多位專家說明。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駱世豪指出,目前已經有很多針對臺灣的極端天氣事件與氣候變遷相關研究,但要將極端天氣事件歸因到人為氣候變遷與損傷(經濟或人員)是極為困難的事情,需要確認哪些變化是來自於人為氣候變遷的影響而非自然變異,此分析需花費大量的計算資源,來模擬極端事件在有人為影響和無人為影響情境下的差異,才可能分析與討論此題目。

駱世豪指出目前臺灣的歸因研究主要針對熱浪及颱風,過去的研究指出人為所造成的暖化,「非常可能」(有 90%以上的機率)至少使臺灣熱浪次數與日數增加2.5至5.3倍。針對2009年莫拉克颱風的人為歸因研究,也看到人為氣候變遷「非常可能」造成莫拉克颱風的強度增強5%,和「可能」(有 66%以上的機率)造成極端雨量至少增強10%。駱世豪提醒,雖現階段已有相關研究,但現有的模擬模式結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在引述時仍需小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正達也提到,若要評估台灣的極端天氣事件能否歸因於氣候變遷,又有多少經濟損失可以被歸因於氣候變遷,需要更廣泛、精確地量化台灣各地極端天氣所造成的影響,是否是氣候變遷造成。

陳正達說,發生極端天氣事件的條件往往相當複雜、特殊,並無法與所在環境背景的氣候變遷有直接關聯,且在長期氣候紀錄中,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還是可能有限,只能試著以大量的統計採樣與極值分析來確認兩者的關聯,並沒有簡單、快速的指標可以判斷極端天氣事件是否與氣候變遷有關。而如何評估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與損失也有待討論,即使是台灣熟悉的颱風,所造成的影響或損失也未必與颱風的強度與降雨量有簡單的直接相關,必須有進一步評估影響的方式。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王重傑則提醒,目前科學家們對於不同極端天氣事件,受氣候變遷影響的信心程度不同,例如極端高溫事件最直接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所以科學家具有高度信心,認為許多極端高溫事件是受氣候變遷影響而加劇。但是,乾旱不單純是降水多寡的問題,也與人類的用水行為有關,同時很多乾燥地區缺乏資料,因此較不容易評估氣候變遷對這類地區的確切影響。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