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科學月刊》自1970年成立至今53年,每月出刊,累積了超過六千人次的台灣科學家,撰寫了超過四千萬字的科學知識介紹與評論。本月10/29(六),科學月刊即將舉辦50紀錄片的首映記者會,這五十多年來的心血和科學結晶也如同台灣的科學史,持續不斷的讓公眾看見科學家的研究經歷、科學故事。在現今公眾接觸網路媒體多過於紙本的世代,科學月刊所彙集的龐大知識與資訊無可取代,且萬分可貴。

專家怎麼說?

【林千翔】【阮雪芬】【羅時成】【羅敏輝】【陳恒安】【林俊全】【林子皓】
【陳竹亭】【侯建文】【翁啟惠】【周成功】【林大利】【賴喜美】【宋聖榮】
【楊倍昌】【徐濟泰】【鄭宇君】【邵廣昭】【唐川禾】【朱志成】【陳岳男】
【陳尊賢】【陳德豪】【魏澤人】【黃俊儒】【鄭宜帆】【李旺龍】【鄭明修】
【柯舜智】【劉少倫】【施博仁】【林守德】【陳英同】【王道還】【蔡宇哲】

【陳吉仲】

2022年10月15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林千翔

從我以「成為科學家」為目標以來,一路上的專業訓練並沒有包含太多「科學溝通」的技巧,更多的是領域內專業論文寫作方式。學術論文在各個不同領域常常有自成一局、墨守成規的書寫模式,往往是這些原因讓外行人看不懂、摸不透其中意涵,這自然直接造成科學傳播的障礙。因此,科普文章的撰寫或接受訪談,也逐漸變成科學家重要的工作。

可是科學家常常不擅長將困難的理論以簡單明瞭的文字說明清楚,也沒有時間與機會接受相關的練習,同時也對他人撰寫自身論文內容的科普文章有疑慮。科學家不希望人們看到的只是文字上的操弄或煽情的標題,卻忽略了研究內容再真實世界裡的樣貌。

科學月刊是少數幾個台灣本土科學溝通的發聲頻道,在過去的經驗中,我所撰寫的文字內容與論點,以及任何編輯部的文字修改都能被再三確認;他們的主題橫跨科學研究與教育,兼顧知識、理論與社會實踐,並能掌握大眾時下關注的議題,科學月刊辦刊的用心是確實而實在的,是讓我非常信任的科普刊物。

2022年10月17日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阮雪芬

從讀者變作者

我大學就讀台灣大學,常在台大研究生圖書館看到科學月刊,因為台大教科書都是念原文書,對於這本中文刊物覺得很親切,很喜歡閱讀這本雜誌,因為它常會報導現今科學上重要已解或是未解的問題,不管是生物還是數學或是物理問題,它常常成為我思考科學問題的來源。在我成為科學家後,我開始收到科學月刊的邀稿,介紹最新的研究成果,當今重要且有趣的科學發現,透過撰寫科普文章,到高中及廣播電台講講科學的新發現,是一個很好推廣科學教育的經驗。我想科普雜誌的存在是重要的,它讓不是科學家或是不同領域的人有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當然它也是具挑戰的,如何讓一些艱深的科學詞彙化作大家都懂的文字,我想科學月刊持續在這個目標上努力。祝福科學月刊邁向下一個五十年。

2022年10月17日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客座教授 羅時成

《科學月刊》要如何脫胎換骨

科普傳播有三大要素,第一媒介,第二內容,第三受衆。媒介可分為平面媒體,包括報章雜誌,和影視電子媒體,包括電視頻道和各種網路網站,而內容有即時科學新聞報導和評論,專題報導,最重要的是這些內容透過不同媒介是給誰閲讀或是觀看,以受眾人數而言,科普傳播是屬於小眾傳播,雜誌傳播又比電視傳播更加小眾。

《科學月刊〉從1970年發行到今年將滿52年,超過半世仍然延續發行可以算是臺灣科普界的一個奇葩,雖然經過幾次的危機而有延刊甚至停刊的危機,在参與者無私的奉獻,反映了社會的良知讓這個期刊能夠存活下來。今天與50年前的大環境已經不一樣了,新的傳播媒體的出現,電視的普遍性,加上人手一機。發行20年的《科學人》也受衝擊,可能停止紙本的發行,科學月刊的同仁也多次討論轉型,當持續虧損入不敷出,沒錢就沒人可以繼續出版紙本刊物了。

社會肯定還是有跟上科學發展的需求,《科學月刊》維持限量的紙本發行外,開發電子版是必要途徑,能夠讓作者迅速即時發表文章,讀者快速獲得新知,另外與廣播電台合作,每星期介紹紙本和電子版的新知,甚至利用流行廣播媒介「clubhouse 」服務粉絲,建立聽眾與講者互動的平台。

2022年10月17日
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羅敏輝

已故的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Dr. Ralph Cicerone曾經說過 “Science is a beautiful pursuit. It allows great freedom and requires great responsibility." 這讓我相當有感觸,科學家最棒的事情就是可以盡情的探討未知的事物、做沒人想過的科學題目,然而讓大眾可以知道與理解所研究的成果,也是科學家的責任之一。科學月刊從創刊到現在,不僅讓社會大眾可以讀到淺顯易懂的科學報告,同時也提供一個很棒的平台讓研究人員分享各自研究成果以及當前科學研究現況給大眾。科學月刊過去數十年的出版,提升了台灣的科學教育,也樹立了一群科學家對於社會實踐的標刊。

科學家要將所做的研究跟社會大眾溝通,往往需要有跨域的討論,近年來各界也一直在討論跨領域的思維,科學月刊每期都有不同的議題,提供了有志於跨域討論的學生與研究學者一個可以切入的地方。

從零開始是最困難的,但科學月刊做到了,期待也由衷希望科學月刊可以永續的走下去,這對我們的科學發展是莫大的貢獻。

2022年10月17日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陳恒安

1970年創刊的《科學月刊》,在知識、精神相對匱乏的時代,為臺灣引入前緣科學知識,並以運用程序取得客觀成果的科學精神來啟發民智。科月人大抵懷抱著科學具有經世致用之效,並體現理性、自由與追求真理的德性。

初期,科月人從專業知識的視角,由內而外將知識輸出並推廣,隨著時代變遷,科學「人」的角色日重,逐漸凸顯科月人面對在地複雜議題時的回應與責任。從紅樹林、衛星發射、肝炎、萊克多巴胺、魚電共生,乃至目前仍在其中的covid-19 疫情等的專題,便可見一斑。今天,知識民主的社群媒體時代來臨,黑白的科月不得不嚴肅面對讀者與定位的問題,思索傳遞知識、引發興趣、擴增視野,培養態度的工作比重。

科月半世紀,科月人無私地投入,充分展現科月社群以知識、倫理與實踐對「真理」的追尋,以及在社會中的自我實踐。最後,想以詩人林梵的〈人生〉中的詩句,向所有科月人與科傳人致敬,並以此精神繼續長長久久:

帶幾分世故

又有懷抱幾份天真

兩者共存身。

2022年10月18日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林俊全

看完紀錄片,還是很感動。

前輩們的自覺,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基本上,科學月刊開始時,還是留學生的自覺。繼續推展,是很不容易。那時代的推動者,後來也都是臺灣科技業的菁英。未來如何引領下一代的自覺,可能是仍需要繼續努力的。

然後,如何推廣,更是艱鉅的任務。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科學月刊過去有很好的成績,也有很多的影響力。但包括科學人等雜誌,卻無法生存,目前科學月刊的發行,是否能永續生存,是另外一個挑戰。我們可以看看科月目前發行量有多少。其他的科學類雜誌,像大自然雜誌也是從我成長時代就有的刊物,三年前也收攤了。

我自己出版的地景保育通訊,也是另外一個例子。以半年刊方式出版到第28年。雖目前對高中地理教育也有些影響,但主要是用網頁,提供高中教學、教科書的需要。我們是很幸運,28年來,一直有林務局的支持。所以可以累積相關地景保育的資料、資訊與出版。我自己預計出刊30年,退休時,也要做一了結。

總之,科月不容易。祝福科月繼續發展。

2022年10月18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林子皓

科學月刊走過了50年,可說是台灣社會推廣科學溝通的最重要媒體。對於愛好科學的一般民眾來說,除了能夠在科學月刊上看到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新知,也能夠一覽科學研究背後的歷程,了解國內外科學發展的關鍵脈絡。科學月刊也是台灣重要的科學倡議平台。無論是學界泰斗還是正在攻讀研究所的學生,只要是基於可追溯的科學知識或是開放性的科學討論,並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書寫,就能透過科學月刊形成一股衝擊社會的能量。

雖然近年來隨著紙本雜誌的式微,科學月刊也必須走入轉型之路,但是從每一期各式各樣的文章內容以及來自不同領域的撰稿人來看,科學月刊已然培育出一群渴望向社會大眾傳達專業知識的熱情科學家。相信這股能量將會繼續推動科學月刊往前邁進,也會帶領更多的新血貫通各個科學領域,逐步將科學融入台灣社會的日常生活。

2022年10月18日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陳竹亭

科月五十看科月社群的演化

為了紀念《科學月刊》發行50週年製作了一部紀錄片:從零到無限—不只是科學的社會實踐。
科學月刊社自從1969年發行第零期試刊號,可說一半是源自林孝信個人唐吉訶德式的理想主義,另一面則是20世紀後半葉台灣科學社群集體意識的集合與社會實踐。臺灣的科學人因為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年輕人對學習科學有著崇高的嚮往。不僅有著「科學報國」的情操,愛國心也普遍的強烈。林孝信的登高一呼喚醒不少國內外科學家投身科月。70年代的釣魚台事件則是激發了台灣科學家的社會使命。

世紀交替之際,臺灣經濟蓬勃,大環境丕變,電子科技先有半導體產業、個人電腦,後有網際網路、智慧手機等。在新媒體及多功能展演平台崇尚影音傳播,年輕世代卻越來越與閱讀實體書刊脫節。科月就落入經常性的經營困境,社群的發展也一再遭遇瓶頸。

紀錄片拍得很有人情味,但是也顯示了進入老年的這一代臺灣科學人徒有熱血,卻不敵環境變遷,無能創造新局面的無奈,既無法發展出適切的集體智慧,對世界科學發展的反思也沒有破格的能力,倒是對科學及科教的熱誠尚能抱殘守缺。近十年台灣的科普傳播變化甚大,科月如何交棒是最後一次考驗其創始社群的智慧。

2022年10月18日
臺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 侯建文

科學研究為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方法,而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因素,但知識普及卻是啟發更多人類獲取新知識的要素。科學知識通常較艱澀難懂,如何將深奧難懂的科學知識用簡單明瞭的溝通方式,讓更多民眾啟發對科學知識的瞭解與興趣,進而重視及促進更美好的未來,而科普雜誌的功能及重要性就是讓民眾輕鬆理解艱澀的科學知識。

科學月刊為台灣第一本科普雜誌,至今維持五十年,除帶給台灣民眾獲得科學知識之外,更讓大家重視社會重要議題與影響輿論,甚至督促政府修改錯誤的重要決策。現今資訊爆炸且容易取得的環境下,紙本科學雜誌面臨經營上極大挑戰,網路影音資訊勢必成為科普雜誌的未來潮流,但也因為網路充斥各種真假不一的知識,由專業科普雜誌所製作的網路科普文字或影音知識或許可讓更多民眾正確瞭解知識。

2022年10月19日
美國Scripps研究院化學講座教授及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合聘特聘研究員 翁啟惠

「科學月刊」自1970年創刊至今已超過50年,真是可喜可賀。科學月刊的創立是由當時尚在美國求學的林孝信及一群關心台灣科研環境的留學生,在缺乏資源及財力的情況下,憑著滿腔熱血和理想,開風氣之先,實在令人感動!其後的延續茁壯,更是許多無私的科學人再接再厲,戮力奉獻的成果。

50多年來,科學月刊從未間斷的每個月以一般人易懂的語言提供讀者新的科學發現和知識,譲科學新知普及到社會大眾,它不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媒介,更對悠關台灣科學與社會發展的議題提出評論和看法,開啟對話溝通平台,促使社會大眾以科學精神看待種種議題;舉凡環境生態、健康、太空科技、學術倫理、乃至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科技產業的發展等等,皆曾引發深入廣泛的討論。在台灣科普刊物中,科學月刊不僅是首創者,更具有其無可取代的意義。

在今天這個科技快速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知識的取得多元又簡便。科學人如何汰蕪存菁將新的研發成果以最有效的表達方式分享給社會大眾至關重要。我們期待「科學月刊」業務蒸蒸日上,繼續扮演科普傳播者和教育者的重要角色。

2022年10月19日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周成功

1960年代的臺灣經濟剛要起步,在文化啟蒙的覺醒上,1957年創刊的文星雜誌伴演了引領風潮的角色,只是不幸受到政治的壓迫,在1965年它如慧星般墜落。接下來1968年大學雜誌和1969年科學月刊的創刊,分別反應了知識份子對當時社會渴望自由民主與科學普及的具體回應。對臺灣走向自由民主,學界早期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但意識型態的分岐,使得當前學界噤聲的噤聲,被收編的被收編,回顧過去彷彿是一場春夢了無痕。

但相反地,科學月刊在過去50多年中,經歷了無數的困境,卻從未放棄普及科學知識和倡導科學精神的初衷。從讀者到作者到主事者,總是有那麼一群無私奉獻的人,懷抱著理想,一棒接著一棒地傳承下去。這是一個隱性的臺灣奇蹟。53年無間斷的出版紀錄是科月回饋社會一份具體成果。但從過去到現在無數參與科學月刊的人、事、心路歷程不也是一份有價值,值得保存的社會資產嗎?文化部贊助拍攝《從0到∞ 不只是科學的社會實踐》這部科學月刊的紀錄片及時填補了這塊空白。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永遠是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條件。透過這部紀錄片,我期盼有更多人願意長期支持或是投入這一個能讓臺灣社會未來更美好的活動。

2022年10月19日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大利

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系統性活動,是將主觀的發想透過科學方法整理為客觀結論的過程。我們從小開始,便不斷的認識這個世界,學習人類既有的知識;如果不小心讀了研究所,則會加入科學家的行列,一起探索新知識。不過,大部分的人,其實不會讀到研究所來學習如何鑽研新的科學知識,也不會去研讀艱澀的學術期刊論文。但是,每個人都需要運用科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在這個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中過日子。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科普」的力量,幫助所有人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學習科學家在期刊論文中報導的新知識。

「科學月刊」是臺灣推廣科學知識的開路先鋒,也是金字招牌的元老。即便現代已經有許多科普雜誌、書籍、網頁、平台、影片、Podcast 等多元的方式來傳播知識,「科學月刊」一直是各界參考學習的典範,而且隨著時代的瞬息萬片,依舊屹立不搖、持續運作了超過半世紀。「科學月刊」對知識傳播的貢獻,早已是無可取代,而且僅此一家,絕無分號!我作為有待加強進步的後學,只有無限的敬意、感謝和祝福,能有機會經參與「科學月刊」,已經是莫大的榮幸。

2022年10月19日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特聘教授 賴喜美

「科學月刊」是自大學時期便耳聞的科普雜誌,雖說是「科普」,但是對當時的大一新鮮人而言,面對較不熟悉的主題時,也不是那麼容易閱讀,只是覺得撰稿者都來自學術界,論述的觀點在科學性、正確性及客觀性上應該是不容置疑的,是可以當作教科書外的補充學習資料。以前「科月」的文章大都是純科學的研究成果論述,總覺本身應用科技的專業知識應該沒有機會成為作者之一;沒想到,近年竟然有機會被邀請撰寫封面故事,真是與有榮焉!

雖是「科月」長年的讀者,但也是看了紀錄片後,才了解到科月的發起歷程。53年來的堅持與艱辛,令人不得不佩服「科月」創刊時那群充滿熱忱、理念與傻勁的前輩們,若沒有他們的默默耕耘及不離不棄的精神,我想我大概就沒有機會受邀撰稿了!

「科學月刊」自1970年成立至今已53年,囊括當時期的重要科學相關議題與評論,歷年來所彙集的龐大科學知識與資訊,就像一部臺灣科學發展史,萬分可貴。現今,各種網路媒體隨手可及,但來得快也去得快,難以像「科月」發行的紙本文章,主題明確、完整性與科學性高,能夠讓讀者反覆閱讀、省思。

真的很慶幸在臺灣有「科月」,讓一般的民眾也有機會一窺科學的殿堂,更有機會以科學的知識了解我們的生活周遭,藉此共同提升生活品質。期望「科學月刊」在下一個50年仍然能夠秉持創刊初衷、與時俱進,持續推廣科學知識,裨益人群!

2022年10月19日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宋聖榮

科學月刊曾陪伴台灣無數青年學子的成長,也啟迪學子對於科學知識的了解、熱愛和夢想,以及後續投入科學研究。地球科學在台灣是一冷門的學科,在其他相關雜誌較少著墨和報導下,科學月刊本著初心推廣台灣科學教育,還是毫無保留提倡和深入報導,使地球科學相關知識能在台灣落地深根茁壯。不管是板塊運動、地震、火山、岩石和造山等較生硬的地質知識,到生命誕生、恐龍霸主、哺乳類生物稱霸地球和生物大滅絕事件等與生命息息相關的科學議題,以及近年來的氣候變遷和地質災害等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專題,都有大篇幅報導。

50年不是一段短時間,會使一位牙牙學語的嬰兒成長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期望未來另外50年的時間,科學月刊能繼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本著推廣科學知識和教育的初衷茁壯成長。

2022年10月19日
國立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楊倍昌

觀看在五十年前起跑,一群年輕人因一個建立科學理性社會的理想,偶然之間在台灣成就事業的歷史,感覺它很特別,很不可思議。科月的故事,具象的展示知識分子的熱誠的強大力量,幾乎無法複製。這一群科月人多半是以兼職、志工、跨行支持的方式,努力打下推廣科學知識的版圖。近年來,社會的科學素養大型普查結果指出,台灣民眾所知的科學「內容」與歐美國家相比並不遜色。我相信這個成績,除了教育普及之外,科月所帶來的影響也是有相當的貢獻。

如果說有不足,當初科月強調自主思考能力的成效至今似乎有限。思考是「知道了」之後的進階能力,需要有一套嚴謹的教學手段、與傳播策略來促成。想要用閒暇兼差的工作模式來對付它,註定吃力不討好。以學問分工來說,它應該是「科學教育、科學傳播」的範疇。科月在台灣五十年,已經建立了以科學看世界的基礎。我期待之後,跟接力賽跑一樣,有新的科月人,帶入科學教育、科技傳播、媒體製作等等專業技能,引領台灣朝向合理、自主思考的社會前進。

2022年10月19日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 徐濟泰

非常榮幸有機會觀看了「科學月刊」50周年歷史回顧剪輯,對於一個不是科學月刊社群的外人,也唯獨透過這個剪輯,才有機會首次見識到科學月刊社群前輩們過往劈荊斬棘、波濤洶湧、仗義護林、論述科學資源分配、捍衛學術倫理等等的完整歷程。五次金鼎獎!國內還有哪一個科普雜誌可以有此殊榮?

不知道多少年前,科技報導的編輯群曾來信要求撰寫短文,因為平時經常在電子信箱收到電子版的科技報導文章,感覺蠻學術性,很像是科學研究群相互交換近期研究或文獻追蹤的心得,所以也寫了投出去,說實在當時沒有特別不一樣的感受,只是覺得理所當然大家相互分享研究心得。直到這次看了「科學月刊」50周年剪輯,才突然發現這好像「科學月刊」早期發行的樣態。

最近一次直接跟「科學月刊」接觸是2020年11月號(611期)美豬「萊」了的專文撰寫,遇到了意志堅定不輕言放棄的編輯主任,瘦肉精的議題,遭遇了研究專家不願寫也不願回答問題的窘境,主因是政治力的涉入,很多學者不想再表達任何意見,但編輯主任強調是要讓社會大眾有一次機會看到不受干擾的各面向科學論述,所以接了撰寫任務並且還得引介其他願意表達意見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述,也是那次讓我見識到「科學月刊」定標題與美編設計的高超技巧。

科學月刊50年來不偏頗的執業態度,我看到了。追根究底的精神,我也看到了。永不放棄的魂魄,我也見識到了。科普雜誌的編輯、美編、伸往網路觸角的能力表現,都是非常到位,無懈可擊。如何擴展閱讀群是編輯團隊特別想知道的,在諸多的網路文章如何讓讀者知道「科學月刊」是最為平衡的雜誌,每一個金鼎獎對於「科學月刊」的評語應該多多分享,甚至在文章編排上,讓讀者直接看到pro與con的顯眼對話,以及多面向的意見交錯。

目前主要訂閱者年齡落在40-60歲,不算是壞事,可以多多利用這當中的高中老師訂閱者引入校園,讓高中生直接知道最貼近生活的科普文章在「科學月刊」,甚至讓他們知道準備大學甄試入學最好的材料在「科學月刊」,「科學月刊」也可以主動出擊到幾所高中安排科普演講。只有往下紮根,才能實現未來的無限多年的願景。

2022年10月19日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鄭宇君

這部記錄片呈現了科學月刊創辦至今的歷史,也是臺灣科學社群發展的縮影。我在當中看到最寶貴的是這群人所追求的價值,他們因著對知識的好奇心、對於公眾的無私心,以及理想性格去創辦這樣一本雜誌,沒有人講究辦雜誌的CP值如何,這種追求真實的鍥而不捨精神,是科學家留給後輩最重要的典範,我大力向每一位朋友推薦這部片。無論你是科學工作者、科學愛好者,或是一般大眾,都無可避免受到科學影響,如何讓更多人知道科學一直是科月的使命,未來科月從紙本雜誌走到非山非市的學校進行科普推廣,也是為了延續這樣的使命,這是一部令人動容的記錄片,期待科月的下一步。

2022年10月20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  邵廣昭

科學月刊對台灣的貢獻,不只是傳播科學知識推展科普教育,也對培育科學研究人才和提升學術水準有所貢獻。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科月的創刊是在我唸台大唸動物系三年級的時候,記得當年每個月對科月出刊的期待可以滿足我涉獵其他不同領域學科知識的慾望。隔行如隔山,但科月的文章大多是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所以比較容易理解和吸引。也可彌補當年大學還沒有通識教育課程的功能。

科月文章的取材既廣且新,兼顧基礎和應用,相信對很多的中學生認識自己的志趣是否適合未來要唸自然或是理工科(當年的甲、丙組)也是很好的試金石。喜歡看科月的學生都應該有成為科學家的潛力。

科月也是引導科研人員成為科普作家的推手和搖籃。相信不少的學者第一篇的科普處女作都是在科月發表,能在科月刊登也為科學家學術走入社會開啓了另一扇門。讓科學家有機會練習把自己研究的新發現,或是艱深難懂的研究成果用通俗的語言來介紹給社會大眾,應該也和學術界在評比研究成果只用SCI學術期刊的衝擊指數或是被引用的次數同樣的重要。一位好的科學家都應該要嘗試寫寫科普文章,把自己專業的知識介紹給學生和社會大眾,這也是科研人員學術報國,對社會貢獻及回饋國家社會及納稅人具體的實踐。

科月的主編或編輯委員們在這方面扮演著推手的角色,因為科月的文章除了自由投稿外,應該都是由編輯室先決定題材,再分別去邀請和説服各領域相關的學者來撰寫的。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專業領域在魚類學、海洋生態和保育和生物多樣性,從1998年迄今,陸續在科月、科技報導及科學發展大概寫過7-8篇的文章,也負責主編過一期「看見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專刊。這些文章也都是受邀來寫而非主動投稿。回頭來看,也真的很高興自己曾答應撰寫,能為自己的學術生涯的努力成果留下一些歷史的紀錄。

很佩服科月能夠熬過和克服出版業的寒冬,以及財務入不敷出的艱困,堅持地持續出刊了五十個年頭。特別是數位時代的來臨,大家都傾向由看紙本而轉變到網上去閲讀的習慣。出版業已無利可圖,特別是肩負科普推廣實屬公益事業的責任,科月能夠把所有的文章都數位化上網公開,讓每位作者所寫過的文章都能夠很容易地在網路上查到和閲讀,充分發揮科學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在嚴格保護智慧財產權的今天,能夠作到這點真的令人激賞。也可以讓很多拿了公務預算來作科研,但卻吝於將得到,的數據和成果公開分享的個人或單位感到汗顏。

2022年10月20日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生物馴養組 助理研究員 唐川禾

科學精神就是格物致知,是人生修為的基本功,更是社會理智形成的基礎。近代歐美科學發展出一套系統性的知識生產分工模式,形成一個知識累積加速的反饋體系,使得革命性科學突破持續實現。其中相當關鍵之處在於不同科學領域知識的相互流通,讓微觀知識快速地相互聯結形成宏觀知識,並衍生出更多元的科技思維與創意。科學知識充分地社會外溢,更是激發歐美社會思潮的要素,進而引領人文智慧不斷創新,加速社會型態變革與多元發展;此外,社會快速發展則會產生更進一步的科學需求,並對科學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能,形成科學與社會相互促進的狀態。

科學月刊在台灣就是扮演著這樣促進科學知識跨域流通與社會傳播的角色,科月不單是伴隨台灣社會走出知識匱乏,並對台灣發展過程的社會思緒、判斷與省思有著深刻的影響。此外,在面對資訊爆炸挑戰的當下,科月50年來建立的科學中文表達與詮釋儼然成為社會科學對話溝通的重要資產,其對科學傳播內容的高度嚴謹,更是社會大眾判斷科學資訊正確性的重要索引。科月創辦之初的發願,以及一直以來的使命實踐,就是「從無到有,有以繼之」,更是樹立了一種台灣核心價值,引領後世對於貧瘠到肥沃、肥沃致繁茂、繁茂生燦爛、燦爛結富裕的社會發展追求。

2022年10月20日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 朱志成

不看這個紀錄片還真的無法了解到科學月刊一路走來的艱辛,從草創至今五十餘載也稱得上是篳路藍縷啦。看完之後的幾分落寞感是心疼這一群熱血創刊的前輩與勇於接棒的新秀,也心儀這一群猶如近代啟蒙運動與獻身革命般的知識分子的戰鬥意識。如果適逢其時,說不定我也會一頭栽入,共襄盛舉。

緣由乃繫於科學家對普羅大眾所肩負的責任義務。其一是要能與社會大眾充分的溝通,並兼具教化社群的使命。這些「科月人」所秉持的理念令人敬佩。但是理想並不是達標的保證,更需要的是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與大環境契合。感覺上除了草創之初外,後續在各專業領域裡的先賢大老能真正致力其中的比例似乎不足。這可能就影響科月發展的定向、高度與其受矚目的程度。

科月是國內唯一本土化報導科普知識的刊物,相對容易深入群眾,達到傳播與提升科普知識的目標,但卻不是人人知道有科月的存在。彩色版與電子版的轉型是親民的大躍進。如果過去的發展呈現「不死不活」的狀態,現在就值得逆向操作,投入編輯人力收羅部分專業研究文章,使它更具科研影響力,以吸引更多優秀的新熱血投入。沒錢自然是萬般不能,除了既有的生存之道外,必要爭取固定的官方(如科技部)經費揖注,也可研提年度計畫申請以籌措經費。如果能朝這些問題尋求解方,或許就是科月脫胎換骨的首部曲。

2022年10月21日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 陳岳男

科學月刊五十年了,首先要祝福科學月刊,「生日快樂、長長久久」。末學身為一位物理學家,也跟許多科學家同行一樣,長年埋首科學研究,為科學前沿的推進,盡一份自己小小的心力。也正因為如此,也常常感覺自己身處於學術的象牙塔內,不知如何跟普羅大眾拉近距離,分享科學的現況與發展。

在看完科學月刊五十周年的紀錄片之後,才發現原來在五十年前開始,就有一群熱血的科學人,組成這樣一個社群,為撒播科學的種子、傳遞科學的知識而努力,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啟發、啟蒙台灣下一代的科學精神。不僅如此,透過紀錄片我才了解到,科學月刊整個的發展過程,充滿著濃厚的人文情懷,也就是知識份子對社會的使命感,包括紅樹林的保育、衛星政策的討論到掀開學術倫理的潘朵拉盒子,在在都顯示出科學月刊的影響已經超越它本身傳遞科普知識的價值,已經是科學精神的最佳展現。

面對新時代網路傳播的挑戰,末學在這邊要祝福科學月刊,能夠延續創刊的初心,持續地為台灣的閱聽大眾傳遞正確的科學新知,撒播更多的科學種子,讓科學精神能更深化在這片土地上。

2022年10月21日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名譽教授  陳尊賢

「科學月刊」自1970年1月創刊發行至今,已達52年之久,尤其在草創初期,1969年三月11位發起人要對台灣做些有意義的事,擬將西方科學專業知識以中文期刊方式傳達給台灣一般讀者,培養民眾的科學的方法與精神,做社會行動家,為社會正義出聲,此舉確實讓人感動。期間發生學者對淡水紅樹林區域開發案提出異議,學界讓水筆仔之生態價值的科學真相得以保護紅樹林,最後被劃定為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在1985至1995年間,編輯委員挑選優秀與重要的科普中文論文在「科學月刊」發表,確實對台灣科學發展與科普教育之推動具有重大貢獻。1982年「科技報導」也創刊發行,初期發行量僅五千份,此為當時台灣各學術單位辦理各種學術活動消息傳播與學習科學內涵與精神的管道,讓各大學與研究機構人員受益良多。1987年環境保護署成立後,在環保污染議題、社會正義的發聲、健康風險評估之溝通與管理、與土地開發之溝通等,透過環境影響評估法案,使得「科學月刊」的科學平台在過去35年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科學科普化推動者。

台灣農地土壤受灌溉水污染事件從1980年代開始,1988年起至2000年間發生污染事件包括:桃園市觀音區高銀化工造成17公頃農田鎘米事件、桃園市蘆竹區基力化工廠造成100公頃農田鎘米事件、與彰化縣東西二圳造成和美鎮近300公頃農田鎘米事件。在2000年環保署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成立後,在受污染土壤整治技術及風險評估等科學專業才得以有法律規範與執行共識。

我從1984年起開始投入土壤污染調查與整治研究,發表許多對農地重金屬污染濃度與稻米健康安全相關性問題之論文,但「科學月刊」於1998年起才有近20幾位學者受邀在「科學月刊」發表論文,將台灣的土壤污染狀況或整治相關論文推廣給一般讀者,期間的時間落差至少10年,可見土壤污染與農產品健康風險評估之科普教育推廣,更有其執行上的困難度。

2022年10月21日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  陳德豪

對於研究人員而言,如何將科學研究成果精準地寫成論文報告絕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需要透過長期的養成訓練以及經驗累積。科學家在養成的過程當中,會在各自的領域不斷地鑽研,並將研究成果發表為期刊論文。尤其在研究成果掛帥的現代學術環境中,「不發表就死亡」(publish or perish)是很多研究型大學或機構裡的研究人員在職涯中每天都要面對的壓力。然而,對很多研究人員來說,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一般民眾能夠理解的科普文章卻是更加挑戰的。客觀來看,研究人員在養成的過程中鮮少有受到相關的要求及訓練,因此往往不知道如何深入淺出地將研究成果介紹給一般民眾。另一方面,從主觀條件來看,在publish or perish的文化之下,發表科普文章對續聘及升等並沒有直接的助益,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之下,自然會選擇發表期刊論文而非科普文章。但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除了在科學研究前沿上持續推進之外,將研究成果推廣給大眾知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更關係著整個國家的科學素養。因此我們海生館除了戮力進行各樣海洋生物相關研究之外,也透過「奧秘海洋」館刊、科普文章、到校教學、偏鄉課程、在館營隊、社群媒體、科普直播、甚至如「城市遇見海生館」等大型活動,持續將海洋科普知識推廣到不同的年齡層,這也是我們身為國家級的海洋生物博物館重要使命之一。

科學月刊堂堂邁入50年,帶領著許多世代的國人一窺科學殿堂的奧妙。科學月刊從創刊以來就是由許多熱心的學者以幾乎無酬的方式一路傳承,持續進行不只是科學的社會實踐,非常令人欽佩。在此謹祝福科學月刊,在下一個50年裡能繼續將各領域的科學新知帶給大家,「培養科學的態度,為健全的理想社會奠定基礎」。

2022年10月21日
國立交通大學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副教授 魏澤人

科學月刊是我們的歷史中,一個獨特的存在。在影片中,我們彷彿與前輩學者們,一同經歷了當年那種獨具風味的文化及社群,交雜了年輕人的衝動、留學生的鄉愁和知識份子的使命。不是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這種虛幻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反省,與其抱怨現況,不如一起來改變我們的家園吧。在前網路時代,靠著循環信的串聯交流,建立了一個屬於科學知識分子,志同道合的的社群,並且出版了科學月刊。可以想見當時在台灣,一些求知若渴但苦無資訊管道的年輕學子,當他們發現這本雜誌時,那種如如獲至寶,欣喜若狂的感動。這是網路時代很難再現的情懷。

但現實是,經營媒體是非常困難的。科普更是如此。我們想科普人,往往就是不覺得自己需要被科普的人。在網路資訊爆炸的現在,回頭看五十年前,恍如隔世。科學月刊堅持及轉變的過程,非常值得借鏡與參考。

2022年10月21日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黃俊儒

台灣科學傳播的時代旗手

看完科學月刊的紀錄片,由衷的湧上一股感動,甚至是激動。有一群前輩在我出生的前一年,就已經兢兢業業地投入台灣最早的科學普及推廣工作,這些努力不僅迎來台灣後來在科技研發上的堅實基礎,並且相關工作延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現在都還努力地回應這個時代的需求,無疑是台灣科學傳播工作的時代旗手。

近代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連帶地也推升了科學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因為科學不僅促成生活的便利,也會衍生與社會及環境間綿密的互動關係,因此不管是從人才培育的角度,或是整體公民參與的角度,鼓勵民眾理解科學、親近科學,並進一步反思科學,都是這個時代裡面不可或缺的工作。過去我們從科學月刊所引領的台灣第一波科普運動之後,科學傳播的工作也逐漸從國族化科學進入到民主化科學的發展進程,在科月前輩們所孕育的土壤之下,許多新興的科學傳播平台崛起,公部門逐漸重視科學溝通所扮演的角色,而第一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也應運而生。現階段雖然整體的出版業遇到很大的挑戰,但是仍可以看見台灣科學傳播工作因應時代環境下的突圍與蛻變,如同《從0到∞,不只是科學的社會實踐》的片名,回顧旗手們的堅定,相信所有台灣科學傳播的伙伴都會在一條路上繼續努力向前。

2022年10月21日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亦為科學月刊編輯委員) 鄭宜帆

超過50年的歲月,臺灣本土的科普雜誌,在無法賺錢的狀況下苦心經營,每個月出刊一期,至今未曾中斷或停歇——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和堅持,才能造就這樣的奇蹟?正因為它的創辦一開始就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參與的學者亦非著眼於個人利益,才能憑藉著想把科學帶給讀者的這一股傻勁,讓它以違背資本主義邏輯的方式持續存在。

在資訊流通不發達的年代,科學月刊無疑是大眾接觸科學新知的珍貴管道,也是學界與社會和政府對話的橋樑。不論是對地方政府移除紅樹林的開發案,還是在國家的衛星發展政策,抑或是學術界的論文作假醜聞,科學月刊都秉持著科學求真的精神,義無反顧地盡到科學媒體的責任,幫助民眾瞭解這些同時牽涉到科學與社會的議題。

這樣異類的雜誌,從早期有警總站崗監視的年代,進入了網際網路發達的現在,要如何傳承過往精神,繼續將科學素養的種子深植於社會,除了有賴集思廣益之外,我們也可以思考,面臨大環境的改變,就算是資金更雄厚的科普雜誌都受到衝擊,自己要如何看待、是否願意支持這份開啟了臺灣本土科學傳播嶄新一頁的刊物呢?

2022年10月21日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奈米科技暨微系統工程研究所教授 李旺龍

馬哲儒前校長曾跟我講過人們常不看歷史,總以為某件事是自己的首創,看紀錄片可鑑古知今。理想、啟蒙、奉獻的科月精神、大事件下科學家展現為所當為不輕易閉嘴的風範,在傳播能力受限的那個年代,科月社團依舊能發揮其影響力;現在講的許多科普創新或是策略更是科月前輩們早已做過的。

對照當今學界重視論文過度輕視科學傳播的科普現況,自掃門前雪的科學家、少數研究經費就能讓他閉嘴的隨處可見;唯有科學家自覺科學傳播是他的天職,在很多科學事件上就不會缺席,才能理性的討論重大社會問題。

大聲疾呼科普重要的長官們希望不是吾族不可無,吾家不可有的心態;那些以為找傳播專家就可以把科學內容講清楚的分工模式是不懂科學傳播的;如何將科學+傳播(分工模式)這漂亮的水果拼盤,在外力作用或是界面活性劑雙親分子的作用之下(努力付出),生產出科學傳播這有味道的、水乳交融的綜合果汁(人才培育)是當務之急,科普是有專業的!有傳播素養的科學家講出來的科學會更有味道。

感謝陳竹亭老師在科月40前邀我參加,陳美霞跟林孝信老師在台南就近的鼓勵,從那時候起有機會接觸紀錄片裡面好多熟悉的面孔,過足了當粉絲的癮。傳播模式在變,不變的是科月精神,希望永遠傳承。

2022年10月21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明修

科學月刊從1969年第0期誕生已走過半個世紀,當時處於知識貧乏的年代,隨著經濟的起步國民求知若渴,由旅外學人主編的月刊,不但填滿對知識的渴求,也擴展讀者的全球視野,當時也創下最高的訂閱數,叫好也叫座。期間經歷多次的重大事件,從保釣運動、淡水紅樹林的開發到教授論文數據的造假事件,讓科學月刊的定位產生了影響,加上擁有豐厚資源的科普雜誌的競爭,科學月刊一路走來篳路藍縷仍有其莫名的堅持,也許不算是單純的科普雜誌,但在台灣近五十年的象牙塔中占有重要地位。

面對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利用關鍵字可以搜尋出看不完的資料,對於知識的追求與過去已經完全不同,或許對於如何分辨知識的正確性更為重要。科學月刊的堅持很快的淹沒在時代洪流中,當然還包括許許多多的知識性雜誌,也許在將科學月刊50年來的數位版權捐給台灣大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思考如何保護科學知識象牙塔中一再被政治、現實摧殘的知識真理幼苗。

2022年10月21日
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 柯舜智

一如科學月刊(科月)50年來「平實但不平凡」的基調,這部紀錄科月發展足跡的影片,也是如此的樸實無華卻又底蘊豐厚,深深感動每位關注科學普及與科學傳播者的心靈。

紀錄片的主題雖然是科學月刊,但更引人注目的卻是一群催生科月、支持科月、滿懷熱忱理想與行動力的科學家。因為他們不計個人得失與安危的無私奉獻,在當時貧瘠的科學土壤下開墾,才有日後開出滿室芳香的科學傳播之花。這群默默付出的科學家及刊務人員,讓科學走出科學家的專業社群,開始面對不懂科學的社會大眾,而搭起了這座溝通橋樑的就是科學月刊。科月也成為台灣推動科學傳播的種子教師育苗庫,日後啟迪與指導我進行科學傳播的老師,都是與科月關係密切的科學家。

科月不僅僅是一本印刷刊物,更是推動社會運動的總指揮,充分發揮科學救國與興國的影響力。紀錄片還原當年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成立過程,讓我們看到科月從環境生態跨域到土地開發、社會發展與國家政策的整體性關懷,揭示科學與個人生命、社會生活及人類生存是緊密結合的互動關係。

傳播科技變遷快速,科月面臨各種挑戰,相信科月會逐一克服,再創另一個50年的風華!

2022年10月22日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與生態暨環境研究中心教授 劉少倫

觀看完科學月刊五十年紀錄片,更深刻的感受到科學月刊從1969年創刊至今,對於臺灣學子與社會的影響力,國內外研究學者把所學科學利用科學月刊這個平台呈現在臺灣國人眼前。科學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卻很容易被忽略;科學不僅可解決我們生活問題,也擴大我們的視野跟思考,進而關注政府政策與社會的不公義。

在高中大學求學階段,我也經常在圖書館閱讀科學月刊,在臺灣眾多的科普雜誌中,科學月刊擁有許多本土科學知識。因研究專長,我第一篇在科學月刊的投稿,就是2017年9月第573期介紹桃園藻礁殼狀珊瑚藻的生態演化,介紹桃園藻礁的珍貴,為這片特殊的生態系保育發聲。不僅過去50年,也相信科學月刊在未來能持續做為本土科學平台,成為臺灣政策科學的重要思辨平台。

2022年10月23日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 施博仁

五十年來,科學月刊堅持傳遞正確科普知識的理念,在經歷政治壓力、商業競爭和電子閱讀習慣改變的情形下,編輯群本於追求科學真理,堅守科學真相,和傳遞正確科學知識理念,實是令人尊敬且可貴的精神。這份紀錄影片使後輩暸解前輩們的努力,也得以見賢思齊,為社會傳承正面的力量。

由於科學月刊的努力,使得我們有了紅樹林保育園區,現代太空科技的推動,和學術倫理的匡正,與科學人價值的傳承。透過雜誌,早期臺灣科學家有溝通的橋樑,科技政策有形成共識的基礎平台。

筆者高中時期就曾閱讀科學月刊,它是份深入介紹新科技的雜誌,較當時其他科普雜誌更專業。印象中,它也曾經助燃著我們對科學的熱情。近年,筆者曾投稿科學月刊,以眼角膜上的力平衡為主體探討測量眼壓。榮幸地,在很多科學性的報告或場域,我看到高中生或是低年級大學學生引用該篇文章。該文章似乎成為學子們認識眼球結構和應用力學的入門參考資料。相信對很多學子而言(包括筆者),科學月刊提供課本以外的知識,也豐富了學生時期奔放的想像空間。科普知識對於我的研究歷程也是極重要的。一份專業且深入淺出的科普文稿就像是啟蒙老師般,讓入門者很快地進入該專業的領域範疇,學會使用正確的關鍵概念與文詞,也省去在網路上搜尋不精確資料的時間。

觀看完介紹影片後,最感動的是編輯群基於對科學的初心,堅持做對的事。最後,祝

科學月刊,生日快樂。

2022年10月23日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林守德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紀錄片。科學月刊50年的歷史,不僅紀錄了這段時間科學傳播的歷程,更見證了這個社團裡的科學前輩們,對於我們的社會不同面相的議題之參與和貢獻。這裡的「科學家」其實不單單是科學的傳播者,也是科學的實踐者甚至是某個議題的吹哨者。筆者認為,這樣的典範也許可以成為科學月刊未來走向的一個參考:在21世紀知識爆炸的年代,科學的傳播其實不再像過去一樣那麼困難,我們遇到的反而是資訊氾濫而非資訊不足的問題。這樣的世代更需要培養的是思辯與判斷的能力,以及如何用科學的角度去分析看待爭議議題的素養。筆者期許未來能夠看到科普雜誌轉型成為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清流,不僅擔任科學的傳教士,更能幫助我們社會培養出具有科學素養的新世代。

的確,這幾年來的確對科普而言很辛苦,包括科學人的停刊的消息,都讓人去反思科普雜誌未來的定位與角色。這部紀錄片提到的幾個事件,例如藻礁事件,學術倫理的事件等,代表的是其實一群科學家,有機會帶給大家一些沒有立場純粹從「科學」來討論議題的可能性。這樣的資源與觀點在現在這個資訊氾濫、狹隘偏頗甚至錯誤的訊息橫行的世代是很難能可貴的。

2022年10月23日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支援科學家 陳英同

一本科普雜誌不僅記載了當代的科學問題與解答,也記述了當時科學家所在意的議題以及希望讀者理解的知識。專業科學文章所使用的語言與一般民眾能理解的文字向來有落差,但是經過翻譯人員重新詮釋的文字有時又會有誤解原意的可能性,這其實是非常難克服的難題。科學月刊這本唯一的台灣本土科普雜誌,其特殊性在於它的作者群都是台灣的科學研究者或是使用相同文字載體的科學家。目前市場上的科普雜誌,比較像是開著一艘快艇帶領讀者到達附近的小島,雖然快速但是卻沒有下一步的方向;科學月刊的文章路線比較接近建立一道一般民眾與第一線科學家中的橋樑。這項建築工程對於作者以及出版人員都相當的不容易,但卻能夠建立起民眾對於本土科學發展的認識,也能夠搭起有興趣的民眾與科學家的聯繫。

2022年10月24日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退休/生物人類學者 王道還

《科月》半世紀——

風簷展書讀,典型在夙昔

1969年7月下旬,美國人登陸月球,我考上高中,9月《科學月刊》第○期出刊,是三件影響我人生的大事。事後回想,《科月》不只使我對科學的興趣變得具體,也引導我走上一個科學的實踐模式:科學寫作。《科月》第一年沈君山等人對於文字的熱情,令我印象深刻。華生的《雙螺旋》也是由《科月》介紹到國內的。同時,陳之藩在中央副刊發表《劍河倒影》第一篇,引起閱讀大眾的廣泛注意,後來一些知名的科學家如賴明詔「都更加深了當科學家的決心」。但是後來《科月》沒有成為「科學寫作」的競技場,缺乏後來居上的作品,連「意在文字」的討論都不多見,實在可惜。沈君山與陳之藩都以作品展示了:科學家為閱讀大眾寫作,有多元的表現模式,考驗的是寫作者的創意;而「科普」作為一個文類,不只是科學知識的傳聲筒而已。

2022年10月25日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監事 蔡宇哲

科學太重要,因此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因為把科學的過程與發展傳遞給大眾同樣非常重要。知識不是要鎖在象牙塔裡供奉,而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更瞭解自己的環境,進而選擇更適宜的生活方式。

《科學月刊》自1970年成立至今53年,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內容,這些精采文章的累積,也成為科學發展的刻度,讓大眾有機會去回顧這些科學知識是如何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

不僅如此,《科學月刊》也肩負起科學家的本分,面對真實絕不妥協。2016年台灣發生重大的科學研究造假事件,即時針對這些事件深入加以解析討論。這不是要咎責,而是發現錯誤的原因來加以修正,我認為這就是科學的態度。

謝謝《科學月刊》的所有同仁的努力,讓科學素養紮根,需要大家共同的支持與重視。

2022年10月26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吉仲

科學月刊創刊迄今已經超過50年了。50年來始終以「科學回應社會需求」為己任,陪伴著台灣社會走過每一個重要的歷史轉變時刻。在1970年代社會仍處於威權控制言論自由的年代,科學月刊以科普新知來餵養社會對知識與資訊的渴求;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各種開發建設茂生,科學月刊以紅樹林專題啟迪社會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在資訊爆炸的現在,社會對於知識可信度有著高度的期待,科學月刊以追蹤學術造假主題來提醒研究者們追求真理的初衷。科學月刊始終與社會的知識需求相扣連。

面對未來許多國內外挑戰,如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這需要透過科學月刊來將這些挑戰及因應方案帶給社會大眾,讓大家了解到這些重大挑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否則國家和全球皆很難永續,期待科學月刊能持續發揮此重要角色。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