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報導與工商時報合作,並刊載於〈科學家新視野專欄-碳費還是碳交易?專家:應先反思哪種工具能達到減碳目標

文/高佩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專案主任

在2050淨零排碳的訴求下,為符合國際供應鏈的要求,如何獲得碳權?怎麼達成碳中和?成為熱門的話題。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接受我們的訪談時,曾提出目前碳費與碳交易制度規劃上,可供反思之處。

回顧台灣的碳交易制度建立過程,李堅明提到台灣約於1999年開始規劃國內的碳交易制度,並以2015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做為法源依據。在制度發展的過程中,政府也制定溫室氣體盤查方式,並開放企業以抵換專案的方式,獲得碳權。由於優先盤查的都是高溫室氣體排放產業,因此抵換專案所核發的碳權,多數企業都準備用來抵銷企業本身的排放量。此外,台灣也尚無公開的碳交易市場,這導致現行企業擁有的碳權,缺乏透明的定價機制,難以交易。

此外,李堅明說明政府在2021年之後,便傾向徵收碳費,要求排放者應將溫室氣體排放視為企業成本,而碳費與碳交易需要不同的金融規範制度,因此國內的碳交易機制發展也隨之停滯。然而,隨著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受到重視,跨國企業承諾達成碳中和,也要求供應鏈提供的產品需要碳中和。做為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台灣的企業也開始積極布局碳權購買,以符合供應鏈的要求。

與此同時,目前政府仍維持過去鼓勵企業加入RE100,由企業購買綠電達成碳中和的方向。但李堅明指出這樣的策略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忽略了台灣本身的國家溫室氣體減量需求。首先,目前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尚未能支持所有的企業對綠電的需求。因此當企業分別購入綠電時,將使全國電網的電力排放係數居高不下,難以達成電力系統脫碳的目標。

李堅明也解釋,在供應鏈的壓力下,台灣的企業已紛紛宣示減量目標,因此企業已經自行設定排放總量,政府應有更好的交易制度,協助企業達成減量目標。李堅明提到,若能協助企業更容易購買國際自願交易市場的碳權,同時也會幫助台灣達成碳中和目標。舉例來說,台灣內部在各方努力下,一年可減少1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當量,但當有企業額外向國際市場購入碳權,假設為1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將使台灣的排放量減少達11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當量。

李堅明最後提到,無論是哪一種碳經濟措施,都有其優缺點,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希望達成的減碳目標,並確認哪一種措施能確實提供誘因達成減碳。如碳交易提供了發展負碳技術的經濟誘因,但也被批評提供大企業「贖罪」的方式。徵收碳費則有排放者付費的優點,但碳費費率太低則經濟懲罰不足,太高又超過中小企業的負荷,產生經濟上的困境。因此,應該反思哪一種碳定價措施才能實際達成減碳的效果?才是台灣達成淨零排放的重要關鍵。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