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綠色和平組織為了解陸域微塑膠分布狀況與其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其研究團隊與專家學者合作後,發布此份調查報吿。報告中選擇以陸域動物的排遺,以及棲地水樣本作為調查微塑膠分佈的依據,並選擇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金門歐亞水獺、黃喉貂、石虎、櫻花鉤吻鮭為調查對象。

研究發現臺灣陸域野生自然環境皆已受到塑膠污染,且指標性保育類野生物種有從自然環境中攝入微塑膠的風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該怎麼理解這份報告?

研究原文:綠色和平組織(2022)《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

專家怎麼說?

2022年08月23日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何攖寧

近年來在臺灣已有研究團隊調查研究臺灣海域與海洋生物的微塑膠污染,然而在陸域微塑膠污染的調查就相對較少。這份由環保團體與學術研究團隊合作共同調查的研究報告,針對臺灣黑熊、台灣水鹿、石虎、黃喉貂、金門歐亞水獺的排遺與櫻花鉤吻鮭棲地環境與食物進行綜合的調查。結果發現就算是在高山當中,甚至人煙稀少的野生棲地,在動物的排遺當中都有機會發現微塑膠的蹤跡,其中黃喉貂的排遺微塑膠檢出率高達100%。這份報告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讓大眾可以了解臺灣陸域生態棲地與野生動物微塑膠污染的現況。

這份研究針對野生動物的排遺進行微塑膠數量調查,證實了野生動物透過飲水與食物鏈攝入微塑膠的狀況,然而在誤食了微塑膠後每一種類動物個體,會有多少比例的微塑膠數量透過排遺排出?或是有多少比例的微塑膠殘留在體內造成了生物體的影響?因著每種動物食性、體型與生理構造的不同,對於誤食塑膠的風險與帶來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無法只透過排遺的微塑膠數量來完全了解微塑膠污染對於野生生物的影響,這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去深入了解。

然而透過此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確實地了解這些臺灣保育類動物地受到了微塑膠的污染。不管造成塑膠污染的來源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所導致,或是透過大氣的傳播而來,我們都更應該要重視這個問題,並為此問題帶來解決的方案。

2022年08月23日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  陳德豪

關於微塑膠的研究,無論是環境濃度、宿命(在環境中的流佈、傳輸)、以及生態毒理等面向,幾乎都是以海洋生態系為主,陸域生態系的文獻則非常稀少。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因為絕大多數的生態毒理學研究都是以陸域生態或是淡水生態為主,相對地海洋相關研究少很多。

這可能是因為微塑膠議題起始於大眾對海洋塑膠垃圾的關注,因此大多數的研究都是針對海灘、海水以及海洋生物(例如海龜、鯨豚、海鳥、魚類、珊瑚…等),另外也可能與媒體及社群的推波助瀾有關(例如柔珠、海龜鼻孔的吸管事件…等),但這絕不代表陸域生態系就沒有微塑膠的污染,反而顯示我們對於微塑膠對陸域生態系的威脅所知太少。

綠色和平的這一份「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微塑膠汙染調查」是臺灣第一個對陸域野生保育類物種排遺及其棲地水體進行系統性的微塑膠檢測,其研究對象包含了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黃喉貂、石虎、金門歐亞水獺,以及保育類淡水魚櫻花鉤吻鮭的棲息河川和食物。這份研究發現在上述的生物排遺、棲地水體、水生昆蟲中都檢驗得到微塑膠,顯示微塑膠污染在台灣陸域生態系中也是無所不在。

我認為本報告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部分有二。其一是文獻中大部分調查到的環境微塑膠都是以纖維為主,但這份研究發現的微塑膠型態則是以碎片和顆粒為主,顯示台灣陸域生態系(或至少是這份研究所調查的區域)其微塑膠污染的來源有其特殊性,值得進一步的探究。

其二就是黃喉貂排遺中的微塑膠含量遠高於其他野生動物,顯示出人為干擾與動物習性相互加乘造成的結果。相對其他野生動物,黃喉貂更能適應人類活動的干擾,會養成食用廚餘垃圾甚至接受人類餵食的習性,於是讓他們暴露在更高的污染風險中,這實在是值得野生動物經營管理單位重視的問題。

在動物排遺中發現微塑膠只能代表有攝入,但目前仍缺乏科學證據顯示這些攝入的微塑膠會造成哪些健康風險。然而,這些野生動物以及其棲地水體大多處於人類活動相對較少之地,幾乎百分之百的檢出率顯示微塑膠已成為陸域生態系的新威脅,值得投入更多的研究。根本解決之道,還是必須由政府、企業、大眾共同合作進行源頭減塑,如此才能減少微塑膠對野生動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