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近期有許多討論口罩降解會產生懸浮空氣中的塑膠微粒,且這些產生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傳播新冠病毒。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出相關研究並邀請空氣污染採樣與環境流行病學的專家,提供對此議題的專業看法。說明目前仍無直接證據可證實,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會作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以避免民眾過度解讀或擔憂,而這些擔憂主要是過度連結與強調以下兩篇文獻資料的結論。

第一篇是《Cell》子期刊:iScience文獻回顧報告,結論中強調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和奈米塑膠(nanoplastics),會增加COVID-19在空氣中的存活時間、傳播等潛在可能性;另一篇是來自《Environmental Pollution》的研究報告,此研究觀察南美洲的一家大型醫療中心,發現懸浮在空氣中的塑膠微粒可檢測到COVID-19的RNA,研究推論塑膠微粒可能產生自醫療廢棄物的處置不當,但是該研究並無直接觀察到,口罩直接降解並產生附著COVID-19的塑膠微粒,實際也未驗證病毒的活性、感染力等。

我們都知道COVID-19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由近距離飛沫或長時間接觸患者,而可能產生傳染風險。故希望透過此次討論的機會,讓民眾釐清實際需要注意哪些傳播風險,以及相關研究證據的可解釋性,而非過度或延伸解讀部分研究的發現。另外,相較於口罩降解產生懸浮的塑膠微粒,是否更應關注空氣污染物或其中的懸浮微粒,與COVID-19重症或死亡風險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性的問題。


專家怎麼說?

2023年02月16日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教授 莊凱任

莊凱任說明,目前沒有任何研究可以說明或證實,口罩降解的塑膠微粒,可作為病毒的傳播途徑。因為口罩要降解成懸浮在空中的塑膠微粒,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環境壓力,並不是說「口罩上有病毒,它就會很快降解成帶有病毒的塑膠微粒,然後傳播並感染」。

莊凱任提到,相較之下有許多傳播途徑有更大的傳播風險,例如:飛沫、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是否會感染COVID-19,主要都還是取決於當下環境中傳播媒介的病毒濃度或數量。口罩降解成塑膠微粒的可能性是有的,但需要多長的時間和什麼條件的環境壓力,這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驗證,並不是一兩篇研究或回顧文獻,就可以解釋為「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具有攜帶病毒、延長病毒存活時間或增加傳播的潛在可能」,就像要啟動一項研究計畫,也需要引述數十篇以上的研究文獻,才能建立合理的研究立論基礎。

莊凱任表示,民眾在日常生活環境中,不須要擔心感染到口罩產生帶有病毒的塑膠微粒。 因為整體來說,這兩篇研究只驗證了一件事:在處理醫療廢棄物的工作人員,包含在清潔、焚化前處置任一環節的人員,都應穿戴完善並符合COVID-19感染照護的防護裝備,因為在處理醫療廢棄物的過程中,一樣可能會處在高密度下的病毒環境,而這是一般民眾不會面臨的環境,所以也不須要過度擔心。

莊凱任提醒,民眾只要做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在外摸完東西不要再碰口鼻、回到家洗手再吃東西等,就能極大避免被傳染的風險。他補充,若民眾還是很擔心,可以回到家後在門口集中使用過的口罩,包覆好後再丟棄。莊凱任說明,根據我們早期的研究調查,空氣中可能隨時充斥著新冠病毒的顆粒,但我們並不會因為這些空氣中少量存在的病毒而感染,因為這些病毒顆粒數量少、濃度低以外,也幾乎已經失去致病力

莊凱任提到,許多研究都只是監測到環境或空氣中存在COVID-19的RNA,但這不代表病毒仍存活或具有感染力,因為失去活性或死亡的病毒碎片(dead virus fragments)都可以被檢測出RNA[1][2],而它們卻不再具有感染的能力。他認為這類型的研究調查,最終也會得出類似的結論。

引用文獻:

[1] Ishmatov, Alexander. "“SARS-CoV-2 is transmitted by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Misinterpretations of statistical data, skewed citation practices, and misuse of specific terminology spreading the misconcep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4 (2022): 112116.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1.112116

[2] Kang, Hanyujie, et al. "Retest positive for SARS‐CoV‐2 RNA of “recover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Persistence, sampling issues, or re‐infection?."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92.11 (2020): 2263-2265. https://doi.org/10.1002/jmv.26114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