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3年3月20日台北時間21:00,發布〈氣候變遷2023: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總結報告再次彙整前三個工作組報告的重要科學證據,提出自2014年至今,氣候物理機制、氣候調適、氣候減緩各項研究最重要的科學證據,作為氣候政策的基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本次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並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國際重要報告之觀點。

參考資料:

IPCC AR6 總結報告線上解析記者會新聞稿
IPCC AR6 總結報告重點摘要
IPCC AR6 總結報告決策者摘要全文(英文)

專家怎麼說?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  李明旭

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已於今(2023)年2月正式公告,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調適專章、碳定價與審議等條文,皆展現臺灣因應氣候變遷的決心及急迫性。而IPCC AR6總結報告揭示氣候變遷科學、衝擊與調適、氣候減緩等三大面向的最新科研成果與建議,其中調適與減緩皆是高度跨領域、跨部門、跨世代的挑戰與轉型議題。

針對淨零排放議題,國發會於去年提出能源、產業、生活與公正等四大轉型策略,並輔以氣候法治及科技研發的治理基礎建構,協同跨部會推動12項關鍵戰略。政府機制在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緩議題已積極起而行,透過AR6總結報告的公布,期待除了持續由科技創新促成淨零轉型願景的實現外,另須就調適面向,擴大投入更多治理策略與創新研發。同時須避免造成不當調適的作為與強調兼顧弱勢族群的公正轉型課題,並積極思考及建構轉型調適所需的氣候法治與科技研發之治理基礎。

2023年03月21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昭倫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這份總結報告確認多項以科學證據為主的結論,而且這些結論的可信度都極高(high confidence),例如,相對於1850-1900年而言,2011-2020年的升溫已達到攝氏1.1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計算、極端氣候預測,或是人類活動對於整體地球生物地球化學系統的影響,都給予很確認的訊息。這些相對於AR5 報告有著很不ㄧ樣的結論。另外,AR6 提供共享社會經濟路徑進行在不同排碳情境下的預測,作為更接近真實在不同減排溫室氣體路徑上的情境模擬,這也是 AR6的特色之一。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AR6這次對於氣候變遷的評估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三份特別報告,特別是升溫對於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衝擊的確認。其中對於海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的衝擊評估,已確認熱帶珊瑚生態系將會是第一個消失於地球的生態系。如果平均升溫至2oC,將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九全球珊瑚礁消失的風險。如果能在2050年前控制在1.5oC之內,則可以保留10-30%的珊瑚礁。

因此,在急速減排溫室氣體的同時,應找出何處的珊瑚生態系是這些潛在的10-30%生態系,進行保育投資,以期成為在本世紀末升溫趨勢緩解,甚至解除後,能夠重新拓殖到受衝擊的海域。台灣的海洋國土擁有相當豐富與多樣的珊瑚生態系,同時也是提供漁業與觀光經濟重要的資源,如何協助台灣的珊瑚生態系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而能夠成為全世界10-30%的「天選」珊瑚礁。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IPCC AR6的報告所呈現的是全球尺度的地球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等的衝擊。而台灣尺度的衝擊很可能高於或是低於全球尺度的預測,特別是台灣島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橫跨不同氣候、生態、生物多樣性等交會帶,因此很需要發展以台灣尺度的各項測量以及情境模擬。但是,更重要的是台灣整體社會如何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同時產生要求改變的集體意識,這些才是最需要趕快去做的。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 吳治達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IPCC AR6報告中特別肯定,「自然為本的調適方法」如城市綠化、恢復自然地景及生態系等,能有效的降低洪水與高溫風險,不論從森林經營或防災的角度來說,都是值得振奮的科學訊息。然而當前世界各國的積極程度仍有所不足,故未來在相關政策與作為的強度必須更進一步提升。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三份特別報告中,1.5度特別報告中特別提到,全球升溫趨勢將提高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疾病的風險。登革熱為台灣最為重要的傳染疾病之一,此次報告提出的警訊亦為有關當局應審慎評估並預防的議題。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綠地為「自然為本的調適方法」中的重要手段。然而除了固碳改善暖化,綠地同時也有促進人類健康的實質功能,然而有關當局在進行調適規劃時,甚少考量相關功效。建議未來宜挹注更多研究量能,以進一步釐清綠地在氣候變遷下,對本地人民所能產生的健康效益。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資源與環境變遷博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李明安

這份報告點出氣候變遷已降低糧食安全與水安全。特別是負面的影響集中在中低緯度地區,如海洋暖化與酸化對漁業、水產養殖業的影響,且損失越來越不可逆。

我們團隊觀察1870年至2020年間台灣周邊海域的海表水溫長期變化,台灣周邊海洋暖化趨勢已十分明顯,特別是2000年至2020年一直維持在高水溫狀況,且有海域空間的差異。其中東海南部海域增溫最大可達2.06℃,為南海北部海域增溫0.7℃的3倍左右。升溫的數據對應於台灣沿近海漁業漁獲量,自1980年迄今漁獲量已減產達55%左右,主要經濟物種之漁獲量觀之,其中除鯖魚、真鰺、圓花鰹、午仔魚呈逐年遞增,圓鰺、鬼頭刀、皮刀魚、烏魚之變化趨勢不明顯外,其餘物種皆呈逐年遞減。

如以IPCC之前的低排放情境(RCP2.6)模擬發現,2027年的27種經濟物種總漁獲量,會較2020年之總漁獲量下降1.57%,2035年則會較2020年下降2.41%;極高排放情境(RCP8.5)模擬更顯示,2027年的總漁獲量會較2020年下降1.72%,2035年則會較2020年下降3.41%。綜上可知,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洋暖化對漁業、水產養殖業的影響和全球的漁獲量影響現況是一致的,雖然並無證據證實台灣海洋生態系統受到的影響是否不可逆轉,但間接已對我國糧食自給率暨水產動植物之糧食安全產生警訊。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研究中心主任 邱祈榮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從觀察到的改變和衝擊報告中明顯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對陸地、淡水、冰凍圈、沿海和海洋生態系造成重大破壞,且損失越來越不可逆。個人認為這項說明在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氣候變遷對於自然生態系衝擊,已非2050年這樣遙遠的目標所能承受」。而是應該要立即採取自然復育的正向積極(NaturePositive)行動,讓生態系統得以慢慢由負向衝擊轉變為正向積極行動,方能確保地球能夠持續服務人類社會。

換句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自然與人類社會相互依存的關係是無法分離的,當自然失去完善的生態服務效益時,人類社會也難以獨自生存。因此,如何在因應氣候變遷之餘,更應把對於生物多樣性的關注,放到同等重要的地步,方能為人類社會保存生機。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份總結報告於最後「近期應對」指出,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福祉和地球健康構成威脅,為所有人確保一個宜居和永續的未來機會之窗正在迅速關閉。雖然最後仍然很具體的提出各項作為,希望人類社會能夠為抓住最後的一線希望而努力。其實換句話就是,很直白地告訴大家氣候緊急狀態已經來臨,再不努力永無翻轉機會。就臺灣而言,由於非聯合國會員長期孤立於國際社群,對於國際上的氣候行動脈動感受不深,每每都是國際有所決議時,倉促應付國際規範要求,勉強稱得上跟上國際腳步。

然而結果顯示,不但未能防範或準備於規範事前商議階段,更未能落實國際要求。以代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而言,雖然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與「氣候變遷因應法」都有明文規定,要每年提出清冊報告,歷經多年我們的清冊報告在「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部分仍不完整尚有欠缺,但有些部會就是推託不配合,主管機關亦徒呼負負。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領域方面,欠缺具體量化及長期可比較的成果,顯示臺灣在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工作上,仍有許多改善的空間。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是每個國家因應氣候變遷施政的必要基準,尤其顯示政策效益時,更應以科學為基礎的數據來加以佐證,這些數據應符合量測、報告與驗證(MRV)的要求,其中「比較基線」的建立為第一要務工作。以國內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為例,目前欠缺完整的「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清冊報告為比較基線,如何得知相關部門的氣候減量政策成效?

另外,尚有多少溫室氣體排放或移除尚未納入國家清冊報告?這顯示國內未來推動的各項減量政策,將缺乏完整的比較基準,如何能確保臺灣2050淨零轉型戰略效益得以彰顯?因此,臺灣要談2050淨零轉型,首要之務即應依法建構完整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做為減少排放表現的比較依據。其次,應該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六條第二項:部門階段管制目標之訂定,應考量成本效益,並確保儘可能以最低成本達到溫室氣體減量成效。針對各部門管制減量提出具體MRV量化數據,並應核算出不同部門減量成本,做為各部門減量目標訂定依據。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庭君

此份AR6總結報告綜整了過去三個工作組報告及三份特別報告的內容。報告中明確指出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導致近代全球暖化的主因,且全球暖化已大幅影響大氣、海洋、陸域等各生物圈和人類社群。儘管氣候政策及調適策略目前已納入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政策規劃中,但目前各國承諾的減排量仍無法將升溫限制在1.5°C內,因此急需仰賴跨系統、部門減緩和調適方案,並考量氣候及社會正義。

我的研究領域關注的重點在海洋生物及漁業。在這部份,我們也看到報告中呈現全球漁業生產力將如何受暖化影響(Figure SPM.3):在升溫0.9-2.0°C的情境下,若漁船動態不變(意即維持原本的作業範圍),自熱帶至溫帶大部份的沿近海漁業生產力皆會下降,其中又以中西太平洋、西非及北海為最。而這些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熱帶區域,大多數的漁業都是家計型漁業,亦即其漁撈生產主要支持當地人民營養來源及生計,一旦漁業生產降低,首當其衝的就是當地人們的食物安全及營養來源。

再加上該類型的漁業通常規模較小,移動能力有限,更難調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對臺灣而言,雖然我國的漁業和人民可能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但我國漁民常作業的南海預測漁業生產量可能也會減少10-15%,而中西太平洋多個島國與我國有漁業合作甚至邦交,其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漁業生產量下降等多重衝擊之下,將成為氣候變遷下相當大的受害者,亦可能影響與我國的多項產業合作與交流關係。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助理教授 徐昕煒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氣候變遷的影響仍然是顯著的,即便當前各國宣示淨零排碳的訴求下,既有化石燃料基礎設施的預期碳排放量,仍會超過1.5°C的剩餘碳預算,也就表明訂定淨零目標年固然重要,然達成的路徑與時間軸對於整體環境影響仍大,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關注減量的路徑課題。鑑於對環境的衝擊性,除既有再生能源發展外,碳移除/負碳措施成為淨零或減碳路徑上的必要發展措施與技術,需要提早規劃部屬。同時也可以看出,農牧、航空、航運、部分工業製程的減量困難,對於一些生質燃料的應用與導入可做為進一步的思考方向。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控制升溫低於攝氏1.5度的前提下,風光為主的再生能源、碳捕捉與碳移除措施、電氣化、彈性電力系統等,是臺灣做為淨零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們在探討減量議題時需要更加關注各減量技術措施的導入先後順序與時程,同時必須明白各技術減量會相互影響,並非加法效果;故只有事前針對減量的發展以綜整評估的方式提出時程,並以此做為公眾溝通基礎,才有可能在減量基礎上順利推動各項措施。特別是轉型過程的社會衝擊與公平正義,都是在過往報告中一再強調需要注意的課題。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需建立在量化評估之上,故導入模型並提供合理的發展路徑建議是必須的。如同IPCC報告會以模型評估多種情境論述各種路徑影響,將有利於理解衝擊並與公眾溝通,否則大眾將難以想像。然而,氣候政策牽涉的領域廣泛,模型亦涵蓋跨領域的不同專家與學者,不同模型所關注的角度不同,背景假設也存在差異,所以需要以開放資料及整合的方式,促成各模型團隊的交流與互相理解。並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與民眾傳達模型結果,否則會有不信任的問題。同時,轉型的公平正義仍然是需要關注的課題,然而這些有關轉型的外部成本與效益,若無法在討論氣候政策議題時,能以適當量化的方式呈現,恐怕容易造成弱勢權益被低估,且轉型的路徑上會忽視此重要得社會課題。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林其穎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報告指出即便處於低排放情境,近期全球升溫仍可能達到1.5°C,因此針對氣候變遷下天然災害可能對台灣造成之衝擊,須以此為標準進行評估,並迫在眉睫,在台灣中長期重大建設規劃時應將此升溫條件下可能之區域性衝擊納入考量。報告也提出氣候調適策略存在零散、考量不夠全面之問題,因此政府在面對此議題時亦須提高跨部門、跨領域之溝通,促進公民參與。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我個人研究領域上會特別關注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對侵台颱風行為造成之影響,包含發生頻率、登陸頻率、颱風強度、降雨強度等,依此評估現有工程設計是否足夠抵抗越發頻繁且更高強度之災害,並分析台灣是否有足夠抗災韌性,除降低災害衝擊外亦希望在災後社會可較快回復正常狀態。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IPCC報告提供一個可能發生災害之方向,而我們須從此方向上進一步分析可能災害之規模及發生機率,針對潛在衝擊在資源有限下做有效率之分配以減少衝擊。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已針對AR6報告進行台灣未來氣候趨勢推估,此推估結果將可進一步應用於災害對基礎設施之衝擊,例如評估台灣電力網路於未來風災下之系統可靠度,或考量海平面上升對降雨引致淹水之衝擊評估。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事資訊科技系教授 陳昭銘

聯合國「氣候變遷2023」總結報告指出,人為造成之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已證實會進一步引發包含如乾旱與熱浪之複合式極端天氣事件。氣候方面,對糧食安全與水安全之負面影響,集中在中低緯度地區,上述極端天氣事件與水資源負面影響,對應台灣區域,值得注意與警戒。

在全球暖化之下,溫度上升促使熱帶擴大,南北冷熱空氣交會之鋒面區域有往北位移之趨勢,這可能促使台灣地區東北季風時期降雨減少,例如春雨。於西南季風時期,呈現夏季季風環流減弱與颱風生成位置北移之趨勢,此變化對台灣未來西南氣流與颱風降雨之可能影響,須加以注意,以確認主要水資源之變異與穩定性。

雖然全球暖化所導致之氣候變遷可能帶來長期之衝擊,但在短期氣候衝擊上,台灣之逐年降雨變化,仍會受到聖嬰-反聖嬰現象所調節的颱風與季風環流變化之明顯影響,因此探討聖嬰-反聖嬰現象之短期變化與全球暖化長期變化之交互作用,對台灣氣候之各式衝擊,可提供科學基礎協助氣候政策之制定。[1、2、3、4]

2023年03月21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駱世豪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此份報告最主要提出2點訊息:1.人為影響的結果和未來可能的發展、2.調適的對應方案。針對於第1點主要說明,人為造成的影響AR6的觀點與AR5一致,暖化升溫的加劇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結果,並且有很高的可信度(在AR6中提出更多的證據證明),並且也造成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增加、水資源和農產的下降,森林大面積的消失和海平面上升等。報告中更指出,依照目前的減排進度來推算,在本世紀末仍不足將升溫控制在1.5°C內,甚至有可能升溫超過2°C以上。

而第2個重點則是放在調適應對方案,通過教育的宣導、將製造技術和科技轉移至不發達國家及提供資金幫助產業生升級或轉型,來達到低排放的目標。並且通過政策宣導調適的急迫性,讓一般民眾更有危機意識面臨氣候變遷的危機,進而減少傷亡和加強永續發展之概念。總結來說,目前雖然無法阻止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但寄望通過調適之應對方法讓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總結以上之報告,在針對臺灣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複雜地形來看,當面臨極端事件頻率增加(熱浪、強降雨和乾旱事件)、水資源調配(乾季越乾,濕季越濕)、海平面上升及海洋暖化和酸化之問題時都相較於其他國家更為脆弱,所以也是需積極面對之問題。因為這些問題不只反映在經濟層面上,也更反映在民生層面上,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調適與準備來面臨未來更嚴峻的衝擊。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政府目前在國家發展委員會下,已訂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也成立專案小組穩定推動。但若要持續推動和精進政策的準確性,則可能需要持續推動以下幾點,(1)多增設環境監測站,幫助數據蒐集及分析的完整性,(2)持續精進模式,確保未來推估的準確性,(3)讓更多的技術與科學做橫向連結,如氣候分析與類神經網路、空間科學、資料科學和環境科學等相互搭配與應用,讓分析與研究更全面。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林幸助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我認為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是: 「到2021年10月各國宣布的國家自主貢獻,承諾的2030年減排量仍不足以將本世紀末的升溫限制在1.5°C,甚至難以限制在2°C。」較工業革命前控制升溫1.5°C是一般公認的保險門檻值,超過此門檻值,許多生態系統將難以回復。但人類活動所排放之溫室氣體排放,不但已明確導致全球暖化,而且2011-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已比1850-1900年高出1.1°C,地球已經沒有太多空間容納更多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樣的,1901-2018年間全球海平面上升了20公分,上升的速度已從每年0.13公分至2018年增加為每年0.37公分。這些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對於中低緯度地區如臺灣,尤其是海洋暖化與酸化對於漁業與水產養殖業等均將有嚴重的衝擊,因此意味全球包括臺灣在內立即就須採取深度減碳的行動。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減緩路徑通常與永續發展的其他面向具有協同作用,但有些路徑可能也需要權衡分析,例如造林或生產生質作物可能對糧食、水資源與原住民權利產生不利影響;許多高科技固碳方法也可能會影響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等。但是臺灣發展高科技減碳策略時,常常忽略了可能對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產生更大的衝擊,以及成本效益的分析。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臺灣要落實氣候政策跨領域的政策工具,也就是「透過政治承諾、協調多層次治理的一致性、體制框架、法律、政策和戰略,以及增加獲得資金和技術的機會來實現。」在氣候變遷科學面已相當明確會導致重大衝擊之下,橫向跨部門政策的協調,推動具有包容性的治理流程,將有助於上下一致有效的氣候行動,尤其是應該納入經濟工具,導入企業社會責任,才能得以支撐有深度與廣度的減碳作為。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裕䕒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最重要的訊息是,如果施行快速確實並持續的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可在數年內看到大氣組成的改變,並在二十年內減緩暖化的速度。相比人類讓地球暖化的過程,以及地球大尺度氣候變化的時間尺度,在數年至二十年看到改變,可說是相當有效率。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篇報告告訴我們,氣候變遷已是房間裡的大象,所有人都無法再視而不見。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是研究海洋生物如何適應環境因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改變,並評估造成人類產業(例如漁業)之影響(Figure SPM.3, c2)。台灣本土研究也有類似的結論,例如本所陳孟仙教授分析長期監測資料後發現,台灣西部海域劍蝦分布在近二十年內已經有北移的現象[5]。另外氣候變遷造成的氣候極端化,也很有可能影響海洋生物的產量及產季,進而影響相對應的產業。研究這些氣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將會是很有意思的研究課題。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我們需要更多更長期、持續的環境監測數據,讓專家學者得以定期分析判讀,將數據轉化成資訊,如同GPS導航般,供政府相關單位做施政上的方向參考。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特聘教授暨台灣大學海洋中心主任 曾于恒

這份IPCCAR6總結報告,在科學進展上已確認當前人類活動的確是導致暖化趨勢重要的原因,還有現在地球上的環境生態,真的已經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最重要傳遞的訊息就是,現在世界各國針對氣候調適的措施其實面臨很大的挑戰,除了各國間彼此調適實施的速度差距越來越大,策略也很零散不均。不只是各國之間制度、政策上的差異與限制,尤其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更是資源不足,連生活溫飽都有問題,何來進行因應極端氣候變遷的這些調適工作。

雖然現在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進行減碳以及綠能等等的措施,但是現在的進展只能抵銷部分全球性的增加,全世界現在已經到了需要採取深度減碳的策略,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大警訊,AR6報告這次還比之前AR5多了一些特別報告,其實每一份報告對台灣都有不同影響程度的重要性,台灣的海洋研究現在非常缺乏的就是準確的長期監測數據,若要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所有的規劃都需要是長期(超過十年以上)、各區域全面性的監測與研究,才能奠定後續模擬精準推估的基礎。

2023年03月21日
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寶貫

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地表的平均溫度比19世紀的後半高了1.09°C,而二氧化碳濃度則是在2019達到410 ppm(2021更是達到414 ppm)。這份報告指出,這兩個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現象還在持續中。可喜的是,世界許多國家已逐漸更認真看待減排的措施,據估計過去幾年人為排放減少了6-7%,但有部分被野火產生的二氧化碳抵消。也有更多國家(包括台灣)也開始嚴肅考慮2050淨零排碳的目標,這些將有助於升溫的減緩。不過這份報告對於在本世紀末限制升溫在1.5°C(甚至2.0°C)的可能性感到悲觀。

依目前趨勢,21世紀末增溫可能會高達3.2°C。值得擔憂的是,巨大熱量貯存在海水裡,還沒被有釋放到大氣中。由於海洋和大氣過程步調不同,海中熱量可能會被延後放出,這意味即使二氧化碳濃度減低,溫度也不見得會立刻將下來。而近幾年不斷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現象,例如,義大利敘拉古2021年8月11日溫度48.8°C,破歐洲記錄;中國氣象局也宣布,2021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美國加州破紀錄的野火、熱帶風暴侵入北韓、日本九州熊本破紀錄降雨,而去年(2022)冬季,北美卻迎來40年來最冷的耶誕節等等,而這些現象在未來幾年仍然仍會持續發生。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系永續漁業發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兼任主任  侯清賢

水產品為全球動物性蛋白質重要來源之一,並於維持糧食安全與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的「消除飢餓」與「保育海洋生態」等關鍵議題中扮演重要角色,漁產業(含括海洋捕撈漁業與水產養殖漁業)亦供應全球沿海地區高達44%的GDP。這次報告中,總整氣候變遷之當前趨勢與狀態、未來氣候風險與長期調適作為、短期減緩措施等三大面向內容,並提及氣候變遷恐已造成全球糧食供給穩定度降低,引發水產糧安與否的潛在問題,特別是中低緯度地區,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水升溫與酸化現象已對海洋捕撈漁業與水產養殖業產生負面影響。例如:

1.初級生產力降低:過去60年期間,西印度洋因受到海水暖化與海水成層現象,導致海水營養鹽垂直混合現象受到限制,以致海洋初級生產力減少約20%。

2. 小型洄游性魚類與頭足類漁場分布位置改變,以赤魷為例,氣候年代際變化可能造成漁場環境物理與化學組成改變(如海水表面溫度、葉綠素甲、鹽度等),造成赤魷離開現有棲息地,進而影響原有漁場的漁業資源量與漁場適合度。

3. 極端氣候事件造成漁產業生產與供需影響:以海洋捕撈為例,全球颱風災害事件中已觀察到颱風行經後,該海域將出現海水表面溫度降低、葉綠素甲濃度增加、溶氧量減少等海洋環境化學組成變化,並進一步導致魚類生長環境條件不利,進而影響漁業資源分布範圍。若以孟加拉水產養殖漁業與蝦業為例,颱風與颶風等極端氣候災害事件已造成當地漁業損失並嚴重影響其生計。

此外,過去5年內發生連續性高溫現象已影響當地養殖物種的生產速度,亦導致魚病發生率提升。長期性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災害事件均已造成全球漁業生產衝擊與影響,其生產質與量的不確定性與高度波動性亦影響漁產業經營者生計,特別是家計型海洋捕撈者與養殖戶。為減緩或調節氣候衝擊各國已開始推動相關調適作為。臺灣漁政管理單位亦已開始發展氣候預警系統,以及漁業保險等風險調適策略。

然而,臺灣漁產業面臨與全球氣候治理相似問題,現行的調適與減緩措施雖可適用於特定區域或產業,並能有效減緩氣候風險,但目前多數調適策略仍屬於零散與漸進式,並存在不同部門、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管理分權問題。同時,調適政策落實時,面臨資源有限、私營部門與公民參與機制缺乏、資金缺乏、氣候教育與素養較低、調適科學的研究有限等問題。

為確保漁產業因應氣候風險執行轉型過程中,不遺漏所有人與共同邁向永續經營模式,未來漁產業調適策略擬定除持續歸納長短期調適措施外,亦需納入「跨系統」的減緩與調適選項思維,解決複合式氣候衝擊可能造成的潛在影響,才能真正落實調適策略之公平性與包容性目標,達到氣候正義與公正轉型之永續發展目標。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 曾筱君

本份報告整合了IPCC AR6的三份工作小組報告,涵蓋氣候減緩、調適和風險的全球政策、差距和挑戰,強調目前資金不足和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而人類和生態系統的風險程度取決於脆弱性和暴露度。

海洋的增溫速度比陸地慢,但其受影響的深度和程度更深遠,而海平面的上升幅度持續增加,對沿海和小島的居民會造成巨大影響。台灣身為一個經常受到颱風、地震、乾旱和洪水等多種天災影響的島嶼,將面臨更大的氣候變遷風險。氣候調適和降低氣候風險需要跨系統和跨領域的合作,加強橫向溝通。

台灣海洋研究卓越且已經累積多年數據,然而少有將科學數據運用於政策和管理上。近200年的氣候變遷已被證實主要受人類活動所致,而人類活動影響的氣候變遷又再次影響人類的生活。要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我們需要更多社會與環境耦合分析的研究,拆解人類與環境交織的關係,找出政策實施的槓桿點,才能有效地減緩和調適氣候變遷。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王國英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IPCC第六次氣候評估報告的總結報告,非常清楚的說明現在我們對氣候變遷科學的了解。從氣圈、水圈、冰圈、地圈到生物圈的連續觀測資料,都呈現全球暖化在地球系統上一致的趨勢,說明全球暖化正在持續地進行當中。這個結果跟先前的5次氣候變遷評估的結果是一致的。第6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在科學上,跟第5次科學報告最大的差別在於,第5次評估報告只就溫室氣體排放的情境,進行未來影響評估。目的還是希望在這個世紀末季,2100年的時候,可以控制全球暖化的增溫在1.5度C以內。

但是從第5次報告公佈的2013年,到現在2023年,觀測資料顯示,這個2100年1.5度C的這樣的一個目標已經越來越不可能實現。所以在第6次評估報告,一開始就直接說明,當全球的溫度上升1.5度C、 2度C、 3度C、或是4度C的時候,全球的地面溫度、地面的年降雨量,與地面土壤含水量的變化情形,以及當溫度增加的時候,會直接產生什麼負面影響。且負面影響發生的這個時間點就不是2100年,而會大幅的提前在這個10年內(2020-2030)會顯示出來。

這也可以看得出來2020到2030是個關鍵機會而有所做為的10年,2030以後,全球增溫會不會被控制住,或是喪失這個機會,繼續往3度C或更大的增溫發展,就看這10年的各國政府的管理與社會的調適與減緩碳的使用與排放。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第6次氣候變遷報告的科學計算顯示,台灣地區的年累降雨量呈現減少的趨勢(-10%),台灣的地面土壤的含水量也呈現減緩的趨勢。面對這樣一個全球暖化的現像以及這個現象所反映出對我國的年降雨量以及地面土壤含水量減少的影響,我們應該要提早做準備,在水資源管理上面做好準備。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我國的福爾摩沙衛星7號,及先前的福爾摩沙衛星3號,自2006年起,長期的觀測與提供全球的溫度、水氣,以及其他大氣參數的資料。這些觀測資料對於瞭解現在全球氣候的分佈,以及未來趨勢的評估,提供關鍵的數據。另外一個就是溫室氣體的觀測,在中央大學進行的太平洋溫室氣體觀測計劃,自2009年起與長榮海運、中華航空公司、與歐盟的IAGOS合作,使用商用貨櫃輪、商用民航機,蒐集全球溫室氣體與氣象資料。這些資料都可增加我們對氣候現況的了解,隨時掌握目前氣候變化的特徵。

全臺灣所佈置超過1萬個以上的物聯網微型感測器,幾乎是全球最先進與最密集的智慧型感測器觀測網,提供空間上高密度與時間上每分鐘解析度的觀測料,我們應應持續經營管理這個智慧型感測網,並加入碳的觀側,提供現進行中的ESG相關工作與計劃與規劃的科學上觀測,與ESG執行成果的驗證資料。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陳正達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總結報告綜整過去IPCC三冊分別關於科學、調適與減量為主的報告,揭櫫這三個面相環環相扣、彼此影響,必須整體加以看待的重要性。人為氣候變遷造成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加劇,所導致的社會經濟損失與自然環境破壞也跟著擴大,即早的調適策略與規劃、積極創新的減量措施與技術發展,才有可能降低氣候變遷所伴隨的災害與風險。所以未來的一、二十年的全球人類的作為與選擇至關重要,雖然無法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效,但是依舊能持續方向。特別是幾乎要到2040年之後,才能開始觀測到是否淨零政策真的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臺灣剛發布實行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主要著重在於溫室氣體減量以及調適策略等相關議題,而減碳目標則是比照目前多數國家的宣誓,除了積極提升再生能源的比例外,也規劃透過排放盤查、碳稅、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等措施,健全推動機制。不過以臺灣的產業結構、用電需求以及低廉電價,想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似乎只有期待二氧化碳的捕捉、移除技術在未來二、三十年的快速進展。雖然這樣的處境與多數國家相似,但卻是無法確實掌握的關鍵過程,臺灣必須持續關注、甚至投入相關技術的發展。

此外,目前所積極推動的各領域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固然重要,不過合適台灣的氣候變遷調適方法,必須先詳細評估氣候變遷對台灣地區環境與社會所可能造成災害的影響。除了基本的民眾、財產受影響的暴露度,同時也需要了解地區的脆弱度與韌性。這些氣候變遷實際對於臺灣民生、經濟直接影響的科學研究與瞭解,以及如何提前規劃因應,對政府而言,應該甚至比減量更為重要,畢竟溫室氣體減量不只是臺灣區域努力就可以達成,但是區域的氣候變遷影響評估與調適方法,是我們自己的功課,未必與其他地區相同。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上述提到除了做為地球一份子應該為了後代的永續發展對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移除有所貢獻外,以科學為基礎,詳細評估臺灣隨著未來暖化幅度而更頻繁、也更劇烈的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所帶來的氣候風險改變。建構對應的調適能力與防災準備,是未來臺灣各部會與地方政責無旁貸的使命。目前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政府機關權責,在中央有關機關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氣候變遷調適方面,中央氣象局完全沒有角色,雖然可以說是立法意旨著重在減量與調適,但是顯然是忽略了最上游關於詳細評估臺灣隨著未來暖化幅度增加,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如何改變的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 謝正義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1. 觀察到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的確增加了極端天氣災害(熱浪、乾旱)發生的頻率。
  2. 基於自然的調適方法:如城市綠化、恢復濕地、恢復森林生態系統等,可有效降低洪水風險和城市高溫。自然調適方法的有效,也顯示出土地利用與土地開發在氣候變遷問題的重要性。
  3. 持續的溫室氣體排放將加劇全球暖化,預計近期平均溫度就將上升達到1.5℃。若全球一起努力深度且快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可在大約 20 年內顯著減緩地球升溫。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對台灣最重要的是國土的利用與開發政策,這同時牽涉到人口政策與經濟發展策略。台灣土地面積狹小,能夠承載多少人口?我們是要適度減少人口數量,還是繼續追求人口紅利?我們是要繼續追求高經濟成長,還是在合乎台灣這塊土地以及氣候所給予的條件,追求適當的經濟成長?這些選擇決定我們未來的氣候行動方向。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1. 氣候變遷驗證:氣候變遷研究已經超過30年,很多當年對30年之後的氣候變遷預測已經可以用現在的觀測數據加以驗證,並適度修正預測機制及模式。
  2. 台灣農業及自然環境的溫室效應氣體(CO2 , CH4 , N2O)排放監測仍然缺少高解析度(每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連續監測數據。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鄭祖睿

IPCC AR6總結報告指出能源、工業、運輸及建築部門佔2019年全球79%的溫室氣體排放,也是近年來容易遭受極端氣候事件影響的都市基礎設施,導致經濟及社會福祉的損失。然而根據IPCC的路徑模型,運輸部門卻是時程上較晚才能達到淨零排放的部門之一。有鑑於此,IPCC AR6總結報告強調需求面的減緩措施對運輸部門減碳的潛力,運具電動化的同時亦需要提升大眾運輸與主動運輸(如步行、騎自行車)的使用,從使用端減少整體電力需求。航運、航空及公路貨運等減碳較為困難的部門,則要在低碳排燃料及電池製造的過程、成本、使用生命週期等之中注意對環境足跡的影響。最後,運輸部門減碳的共同效益如空氣品質、健康與福祉、就業等,能進一步促進整體的永續發展。

臺灣的十二項關鍵戰略中,運輸部門以第七項「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與第十項「淨零綠生活」中的低碳運輸網絡為行動計劃準則。以本次IPCC AR6總結報告做為參考,可看出臺灣運輸部門的策略著重在市場較成熟之電動汽機車產業,和以供給端出發的交通運輸建設或推廣政策。尚待更多以使用者為觀點的需求端策略,以及在轉型成大眾運輸或主動運輸使用者時,共伴效益如空氣品質、健康、安全等的保障與提升。不同運具使用者、不同旅行目的、不同地區的居民、不同的社會經濟群體對交通出行的需求迥異,這些多樣利害關係人的參與並合作,是臺灣目前永續低碳運輸轉型研究值得積極探討的領域。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張世杰 

IPCC AR6總結報告再次強調了全球尺度淨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在世界各國相繼宣示淨零政策之下,台灣政府也宣示了將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成為最上位的國家氣候政策。根據2022年由環保署彙整出版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2020年台灣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8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而台灣土地上的森林則吸收了每年21.9 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也就是說,近年台灣每年對大氣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高達263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個巨大的收支不平衡,正是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所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

由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網頁可見,政府各相關部門共擬定了12項關鍵戰略,用以指導接下來的30年具體工作。其中,甫於2023年1月發布的「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草案)」,說明了如何藉由增加森林面積、改善森林經營等措施,來提高現有的21.9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匯量,用以抵減2050年的排放量。

上述的兩份國家層級文件,「2022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和「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草案)」,其所提出的現有台灣森林碳匯量,以及至2030、2040、2050年的預期碳匯量,根據的卻是不夠健全的科學數據。為了量化全國森林總碳匯量,林務局以傳統林業所採用的「生物量增加量」方法,每隔約18年進行一次全國尺度各種林型的調查與估算。根據於1991年完成的第3次森林資源調查,以及於2009年完成的第4次森林資源調查,林務局計算了台灣各種林型在這18年的平均年碳匯量(每年每公頃能固定多少公噸的二氧化碳)。也因此,雖然目前「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提供了逐年森林總碳匯量數據,但此逐年變化量僅來自各林型的逐年面積變化量,而非各林型本身的碳匯能力變化量。也就是說,從目前的國家正式報告數據,我們並不知道台灣的森林碳匯能力是否上升、下降、或是基本上維持不變。在這樣的限制下,我們在2050年究竟能藉由台灣森林碳匯量來抵減多少碳排放量,是無法正確評估的。

盡快進行第5次森林資源調查,以瞭解各種林型的年碳匯量是否變化,並據以更新國家報告的碳匯量及2050年碳匯估計量,是當務之急。同時,以遙測、森林生長模式、以及CO 2 通量觀測來輔助全國尺度森林碳匯量的推估,也是政府部門與學術界可以合作努力的研究工作。

2023年03月21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 周崇光

IPCC於昨日正式發表了AR6的總結報告,報告中彙整了更多的科學證據,顯示人為因子是導致當前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也預測氣候變遷將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日益嚴重的災害,這與過去幾年世界各地接連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相互呼應,對人類社會的永續性提出了嚴肅的警訊。這份報告除了指證氣候變遷的原因,也對調適和減緩行動提出了深入的評估,面對推動深度減碳的各種阻力,AR6特別強調各部門 「共同利益」的概念,空氣品質改善即為其中一項與台灣環境密切相關的「共同利益」。

空氣污染是影響台灣地區民眾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是政府部門的報告或是學術研究論文均清楚地指陳,化石能源相關的污染源,例如:火力電廠、工業鍋爐、汽機車等,是台灣地區主要的空氣污染來源,因此,以減碳為目標的能源轉型雖然需要投入成本,而減緩氣候變遷的效益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體會,但是空氣品質改善的正面效益卻是在較短的時程內可以收穫的。我們當前正處在擬定國家減碳策略及進行重大基礎建設的關鍵時刻,AR6的發表恰好提醒我們應當將能源轉型和空氣污染防制兩項重大施政計畫加以連結,才能為台灣的社會創造最大的「共同利益」。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能源與冷凍空調組 黃瑞隆

在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總結報告中,關於決策者摘要 (SPM)的近期響應中,提及氣候變化對人類福祉和地球健康構成威脅,為所有人確保一個宜居和可持續的未來的機會之窗正在迅速關閉。所有部門和系統都需要快速和深遠的轉型,以實現深遠和持續的減排,並確保所有人擁有一個宜居和可持續的未來。有鑒於此,該報告分析了由已經可用的可行、有效和低成本的減緩和調適選項組合而成的擴大氣候行動的多重機會(圖SPM.7), 及其在2050 年需求面減緩方案的可行性潛力,以及在 2030 年的估計成本和潛力。

基於個人的研究背景和領域,對於建築物的高效設計、建造、改造和使用的近期響應特別感興趣。到 2050 年,新方法可以將建築部門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66%。同樣的,在國發會公布淨零減碳路徑圖中,我國淨零建築轉型路徑是2050 年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之目標,達到建築節能50%的目標,兩者不謀而合。另外,在圖SPM.7中也指出高效建築的緩解方案在 2030 年的估計成本是昂貴的,落在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50-200美元,相對的在高效照明、電器和設備的緩解方案的成本是便宜的(低於參考值)。無獨有偶,2023年初台灣綠建築標章體系新增了「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認證」,針對既有建築的照明、空調和電器設備進行分級標示。BERS認證讓大眾清楚既有房屋節能等級到哪裡,如果等級不佳,就該汰換成更節能的設備。

不過話說回來,既有建築的BERS認證是根據過去24個月的電費單,換算單位面積用電密度來和同類型建築比較和分級。這樣的做法僅做到根據過去資料做分級標示,畢竟建築本身或者用戶面對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能不能保證在未來氣候和後續使用下還是有好的能效等級,仍須進一步確定。同時,現行的BERS分級方法,尚無法診斷出既有建築能效分級不佳的直接原因,以及汰換設備後能達到何種等級或減碳量。我們在有了好的建築減碳路徑規劃之後,更應該朝基於科學研究或數據的方向來解決建築能效分級未盡事宜努力,讓全民了解自己房屋的節能等及好壞和進行必要改善,共同達成國家的減碳目標。

2023年03月21日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 唐川禾

Q1. 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或是科學進展是什麼?

全面精算人為暖化及其對環境、生態、人類社會與之間交互作用影響衝擊的嚴重性,是本報告結論的確定基礎,這是仰賴過去各種科學研究收集充分全面性與準確性的資訊,以及資訊分析模式大幅進展,釐清了許多自然與社經過程不確定性。即使已有明確科學證據與可行方法技術的支持,提出了1.5度地表增溫關鍵門檻呼籲,以及避免地表超溫的明確作為方向,但報告中隱隱透著一股對環境生態脆弱程度的擔憂,以及對人類社會調適與減緩作為牛步的焦慮,這或許是對於目前政策形成與社會溝通過程中仍然充斥著僥倖心態的心理反射。

Q2. 總結報告意味從2014年至今,整個第六次評估暫告一段落。第六次評估所發出的除了總結報告與三份工作組報告,也包含1.5度特別報告、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土地利用特別報告,從您的研究領域來看,您認為對台灣最重要的是什麼?

整個第六次評估與海洋相關者(也是報告特別強調的主軸),必然是對台灣絕對重要的部分。台灣陸地環境生態與氣候主要取決於周圍大尺度環境的變動,對於海島型氣候,海洋環境的影響更是直接關鍵,就空間資源幅員來看,海洋尤其是台灣社會調適氣候變遷的主要關鍵資源所在與可直接作為之處。目前已知珊瑚以及特定海洋生物會持續釋放許多含硫代謝物到大氣中,尤其是遭受到光溫緊迫時,能促進雲的形成,為地表遮陽降溫,並有利於降雨,具有高生物多樣性與豐度的珊瑚礁,自然是海洋中的釋源熱點,因此保育與復育珊瑚礁以維護其微氣候調節功能,就是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可行調適作為之一。

雖然珊瑚礁也是人為暖化下,受到高度關注的脆弱生態系統,但在本次報告的幾個部分中,即多次提及減少或消除生態系統非氣候壓力來源的重要性,例如:海域污染,以及復育生態系統來增強其可提供的區域氣候調節功能。以上所提有關的人類調適作為作法,當然須建立在系統性的生態與環境研究上,而這些高度整合的在地生態環境資訊,也是台灣社會欲有效調適環境暖化必不可少,但仍不足的部分。

Q3. 國際上不斷呼籲,應落實「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政策」,從您的研究領域,您認為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還需要哪些科學研究或數據?

就以往想不到的台灣乾旱問題為例,雖然免不了是受地球大環境變化趨勢所影響,然而台灣陸地環境也受到本身生態系統對微氣候調節的影響,即台灣環境韌性的組成部分,陸地乾旱的嚴重程度是否也與這些自然調適機制的完整性遭受人為破壞有關?值得台灣社會深思探究。

2023年03月21日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蕭代基

本報告最重要的訊息是:氣候變遷已經變成氣候危機,若於未來十年全球各國仍未加強減量政策與行動,則溫室效應將加劇,加上強化氣候變遷的正氣候回饋圈,如寒帶多年凍土融化,釋放凍土儲存的有機碳,造成一個惡性循環,達到臨界點(tipping point)之後,必然造成不可逆轉的極端氣候危機,威脅人類文明。本報告及1.5度特別報告闡明,升溫必須限制在1.5°C,才能減少或避免這些不可逆轉的氣候危機及其損失,若要滿足升溫1.5°C之限制條件,則現在全球各國立即就須要採取深度、快速且持續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深度減碳政策。

雖然各國都已宣布國家自主貢獻,也簽署巴黎協定,但是當前各國的政策距離承諾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差距甚大,若各國現在未加強減量政策,本世紀末暖化程度可能達3.2°C,也就是氣候變遷進入不可逆轉的極端氣候風險路徑,人類文明無法存續。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期待是經由第六次評估報告,我們都認識到氣候危機的嚴重與緊急,並且開始行動,如本報告所言,到2030年必須比2019年減少34%的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也需要移除大氣中既存的溫室氣體以平衡農業、航空、航運、部分工業製程等產業難以減少的殘餘溫室氣體排放,以實現2050淨零排放以及2050以後的淨負排放。不可仍如舊慣,將困難的工作留給下任或未來世代,因此行政院於2022年3月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以及2022年12月公布的「淨零轉型十二項戰略」宣示2030年減碳目標為相較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4%±1%,此目標以及基於此一路徑的很多策略都過於保守。

台灣政府採取保守減量目標與策略的主因仍在於擔心2050淨零排放政策會降低產業競爭力與經濟發展,但事實上,已有很多社會科學文獻指出,良好設計的環保制度不但會改善環境品質,而且會增加國家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台灣要落實氣候政策最需要的科學研究是有關此根深蒂固的認知問題及其解決策略之理論與實證研究,才能改正認知與政策方向。

參考資料:

[1] Chen, C.-A., Hsu, H.-H., 2022: Future change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East Asian spring and Mei-yu Seasons in two high-resolution AGCMs.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35,100408.

[2] Ko, K.-C., Hsu, H.-H., and Liu, J.-H., 2022: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summertime submonthlywave patterns and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Climate Dynamics, 59,
3535–3554.

[3] Lai, T.-L., Chen, J.-M., Tan, P.-H., Tu, J.-Y., Chen, H.-S., Chen, C.-H., 2022: Modulations of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on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affecting Taiwan. Atmospheric Research, 279, 106366.

[4] Tu, J.-Y., Chen, J.-M., Wu, L., and Chi, C.-Z., 2020: Inter-decad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meridional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during September–October in the northwestern North Pacific after 199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40, 1686–1702.

[5] Chen, H.S., Chen, K.S., Chen, C.Y., Hung, C.C., Meng, P.J. and Chen, M.H., 2021.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hrimp assemblages in the western coastal waters offTaiwan at the Tropic of Cancer, Western Pacific Ocean.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55, p.107356.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