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3更新:

台灣和國際媒體今(3)日熱烈討論澳洲首開全球先例,澳洲衛生部治療產品署(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TGA)7月1日宣布允許精神科醫師開立迷幻劑成分的藥物給憂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Nature 期刊也刊出評論,談到准許迷幻劑成分作為藥物治療的風險、指引還不夠完善、如何規範用藥等。澳洲科學媒體中心也立刻請他們的科學家在記者會中說明,目前科學家們理解賽洛西賓的原理及在現實環境中的有效性究竟如何。

究竟目前累積了多少研究證實賽洛西賓有足夠的治療效果?有哪些是科學研究還不知道,所以還不能判斷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最新資訊,以理解為什麼需要繼續研究這些造成迷幻或成癮的物質,累積足夠的科學證據,才能正確看待澳洲實行此方法背後的科學考量。這或許能夠讓台灣參考,不論台灣是否決定要允許類似的醫療方法,至少都能夠根據科學證據做完整的討論和溝通。

2023年07月04日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陳景宗表示,在開放迷幻劑成分賽洛西賓治療精神疾病的臨床醫療領域,澳洲成為先驅,全世界都在關注,但現有的賽洛西賓對重度憂鬱者的試驗大都是短時間的研究。目前回顧文獻統計至2022年止,全球約有25項包含了K他命、賽洛西賓、搖頭丸成分用於治療精神疾病的臨床測試報告,雖然有看到治療效果,例如解離性的人格有回歸到現實,但都屬小範圍的臨床試驗,還需要長期研究來確定治療效果和檢測其復犯的機率。陳景宗指出,因為每個病患的體質、共病症狀都不一樣,還需要醫療單位完整收集資料和評估,不然現有的短期臨床試驗大多針對病況較單純的病患,尚無法得知複雜情況的病患使用這些成分治療的效果和潛在的副作用。像是憂鬱症往往伴隨其他慢性疾病,也需要確認這些病患服用的慢性病治療藥物,和賽洛西賓等迷幻劑成分有沒有交互作用。陳景宗說,依目前有限資料顯示,澳洲政府對醫師、病患和療程設定很多條件,但指導原則還沒有很詳盡,有待澳洲醫療機構後續治療結果的發表,看病患接受治療後的改善效果,對是否適用到其他國家的病患則還有一段距離。將來這治療如果可以結合分子影像例如MRI以及多體學分析技術,追蹤大腦在接受賽洛西賓治療前後的改變,對了解賽洛西賓在人腦的作用機制會更有幫助。

2023年07月04日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澳洲作為全球先例,全世界都在等待澳洲發出後續的研究。早期搖頭丸有用於治療的研究,後來因為副作用,臨床捨棄此方式,迷幻劑的成分賽洛西賓則是過去從來沒有當作藥物治療使用,需要累積臨床數據。李信謙說明賽洛西賓作為藥物目前有限制,要評估一項藥物用在臨床是否有效果,需要同時有長期效果,並排除長期副作用,也要考量病人用藥行為以及臨床醫師和病人使用是否遵循用藥規定。但目前的賽洛西賓治療效果都來自短期試驗,有年齡、種族的限制,試驗中若沒有亞洲人就還無法知道台灣病患是否適合。也還不知道長期的效果。李信謙認為,現有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藥物不是完全沒有效果,若台灣要跟進相關研究並評估是否需要准許迷幻劑成分作為藥物使用,必須要知道病患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原因(可能不只一種),也需要先評估看台灣有多少病患需要這種治療。李信謙補充,各國醫療制度不同,病患會影響社會的程度不同,可能也是各國決定是否准許迷幻劑成分作為藥物使用的原因。

議題背景:

今(2023)年6月5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使用實驗室培養的細胞和實驗室小鼠,探討迷幻劑中的成分LSD以及迷幻蘑菇中成分PSI(PSI被生物代謝之前是裸蓋菇鹼,又稱賽洛西賓psilocybin或裸蓋菇素),與治療憂鬱症相關的細胞機制。研究發現LSD與PSI在結合一種和神經滋養因子有關的特定受體TrkB時,結合力比已知的抗憂鬱藥物更強,並且證實了這些成分產生幻覺的機制,和抗憂鬱的機制,兩者是不同的。研究結果有助開發可用於治療人類憂鬱症而不會引起幻覺的新藥物,開發針對專一結合TrkB受體位置的藥物。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知道是否能控制LSD與PSI這些成分,只有治療憂鬱的效果而不要產生幻覺。在尚未有明確人體臨床結果和醫療指示前,一般民眾不能貿然用迷幻劑成分或任何成癮藥物成分自行治療。

註:本研究中使用的脫磷酸裸蓋菇素PSI(psilocin)不完全等於裸蓋菇素(psilocybin)。陳景宗教授於「研究:迷幻蘑菇的成分治療憂鬱症可增加大腦迴路整合」專家意見中提到,人服用裸蓋菇素(psilocybin)後會在體內代謝為另一種產物「脫磷酸裸蓋菇素PSI(psilocin)」,這個產物才是真正發揮抗憂鬱效果的活性藥物,主要會結合在血清素的受體上,藉由活化受體而影響神經活性。

研究文獻:

專家怎麼說?

2023年06月06日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 陳景宗

延續近年來多篇論文探討迷幻類藥物(psychedelics)應用在精神醫學上的潛力和可能的作用機制,本篇論文著眼於迷幻藥LSD和PSI人服用迷幻蘑菇的成分裸蓋菇素後會在體內代謝為PSI對神經可塑性的作用機轉,確定這類藥物可結合大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的TrkB受體,藉此穩固和活化TrkB受體傳遞的訊息,並增強或強化神經間的連結,此研究推論這是迷幻藥中的成分能夠產生抗憂鬱藥效的主要分子機制。

這篇論文最深入的部分在於利用各種藥理和分子結構的分析方式,驗證迷幻藥LSD和PSI結合TrkB受體的位點,除了發現LSD和PSI結合受體的能力比已知有抗憂鬱效果的成分氟西汀(fluoxetine)與K他命(ketamine)強1,000倍外,研究也分析突變的受體,清楚顯示LSD和PSI作用在TrkB受體的特定位置,和BDNF神經滋養因子的結合位點不同,能夠強化BDNF的作用。尤其重要的是,作者區別出迷幻藥LSD和PSI造成幻覺與成癮的作用,是透過結合血清素5-HT2A受體,而抗憂鬱作用則是透過活化BDNF結合TrkB受體,且後者會增進神經可塑性,在實驗小鼠上看到抗憂鬱的行為。

自從K他命被發現具有抗憂鬱的作用後,各種迷幻類藥物應用於精神疾病的研究變成熱門的題材,而有關BDNF結合TrkB的系統在憂鬱症上的角色早已為科學界所知,所以科學家嘗試連結這兩者的關聯。

本文作者先前已經發表過氟西汀和K他命可以結合在TrkB受體上達到抗憂鬱的效果,延續這一想法,作者在這篇文章也驗證迷幻藥LSD和PSI也是透過同一機轉,並且更強效;本文結果對於精神藥理學的意義有兩點,其一是因為迷幻藥物雖有抗憂鬱效果,但會活化血清素受體使個體產生幻覺,所以這一刃兩面的結果在臨床應用上會有侷限性,需要像嗎啡使用一樣有嚴格的醫藥法規限制;其二是未來抗憂鬱藥的研發,將可往更針對TrkB受體特定結合位點的化合結構物來開發,或可找到最佳的下一代抗憂鬱製劑。

2023年06月05日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 李信謙

在現代社會中,憂鬱症不僅被視為一種文明病,更因為容易慢性化的病程,以及與其他身心疾病,包含失智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密切關係,成為醫療照護,甚至公共衛生上的重要議題。憂鬱症的治療,雖然在過去數十年間有長足的進步,但就藥物治療而言,不論療效或副作用仍有不足之處。目前的抗憂鬱藥物,仍需要一段時間方有作用,也有一定比率的憂鬱症病患,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

藥物治療的改善速率與比率,是當前抗憂鬱藥物發展的重要任務。過去幾年的研究,發現傳統上被視為「毒品」精神作用物質,確實具有抗憂鬱的療效。從K他命(Ketamine),搖頭丸(MDMA),乃至迷幻藥(Psychedelics),研究的結果往往顛覆大眾對毒品的想像與概念。

這篇最新出爐的報告,雖然是動物研究,但為未來的憂鬱症治療帶來一線曙光,不但發現迷幻藥有著超越現有抗憂鬱藥療效的潛能,更進一步辨認出抗憂鬱作用的機轉與標的,而有機會去除原先會造成幻覺或肢體晃動等不良的反應,而增加藥物的安全性。

當然,因為僅是動物研究,要應用在憂鬱症的治療上,仍需經過一系列嚴謹的臨床研究,並從不同角度反覆檢視研究成果。最後,也得在概念上與社會大眾,醫療專業界,乃至主管機關溝通「是毒還是藥」這件事。科學上的突破帶來期待,也伴隨疑慮,還需要累積充分的客觀數據,才能幫我們解決疑慮,為病人帶來福祉。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