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席捲而來的資訊疫情? 專家:台灣專業人才需要更多科學溝通訓練

 

發稿時間:2023年6月26日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國際藥學期刊本月24日刊出台灣學者研究COVID-19疫情中錯假訊息的研究評論,評論中指出,要降低不實訊息所造成的傷害沒有捷徑,專家需要長期提供充分的資訊並讓公眾易於理解專家需要學習如何進行科學溝通,公眾才能辨別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層出不窮的複雜訊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溝通的專家發表意見,專家們認為,科學家參與知識溝通時,首要目的是確保資訊能夠被正確傳達,信任是相伴而生的結果。

這兩篇文章由期刊《藥物控制釋放雜誌》(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於去(2022)年底與今年6月陸續刊登,作者為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鄭瑋副教授、臺灣大學藥學系王繼娟副教授與黃彥銘助理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詹勲育助理教授。作者引用文獻、參考國外案例,針對COVID-19錯假訊息讓公眾對疫苗的科學有疑慮、無法分辨錯假科學資訊的問題,提出與公眾溝通科學的建議,分別是傾聽受眾關心與談論的議題以培養長期信任、展示正確資訊並解釋如何識別錯誤資訊,以及盡可能公開科學數據,跨學科分享經驗,與多單位合作討論出適當的溝通策略。

長期關注科學溝通的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俊儒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羅尹悅也提出他們在COVID-19期間對疫情資訊傳播的現象觀察,以及對該研究評論的見解。黃俊儒表示,文章聚焦在醫療現場中信任感的建立,並具體提供了幾個面對假訊息的策略,包括建立關係、分析共享的現實,以及量身訂做的建議。但黃俊儒提醒,COVID-19疫情中明顯的「政治極化」現象,造成了許多台灣社會成本的耗損,這一個棘手問題不好處理,如果這系列文章對此狀況也能有著墨,價值會更高。

羅尹悅同意文章中提及的「信任」甚為關鍵,且有賴長期累積。但羅尹悅認為社會之所以會信任科學,是因為科學知識為生活帶來效益,而不是各界積極溝通的必然結果。羅尹悅指出,也唯有賴平時的累積,在緊急情況之中,社會更能接受立基於科學證據之上的決策。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請四位作者進一步說明,鄭瑋指出,醫療專業人員和科學家傳達科學訊息給民眾時,除了把科學證據轉化成明確易懂的說明,更需要同理不同受眾在社會背景和心理特質的差異,才更能與民眾對話。

黃彥銘觀察,國外政府和研究單位常公開科學數據報告,科學界會積極的討論打擊不實資訊的方式,或是科研單位意識到科學溝通的重要性,提供培訓課程給科學家。王繼娟分享她在美國的經歷,美國的科研單位鼓勵不同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員了解其他人的研究,科學家也常利用Twitter與Podcast推廣科學或自己研究的內容,是台灣科學家可以參考的。因此詹勲育也補充,文章納入了很多國外對抗科學謠言的案例與資源,提供臺灣實務上的參考,例如歐美有些政府會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對抗不實訊息,臺灣也需要進一步了解民眾傳遞錯假資訊背後的動機與原因,才能提出相關策略。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補充,比起最早在2002年成立科學媒體中心的英國,台灣政府、學界與社會聚焦在科學溝通的經驗尚淺,這幾年是因為COVID-19才獲得較多關注,然而不僅疫情,氣候變遷、能源、食品安全、醫療技術,處處都需要科學溝通的專業,但台灣整體環境卻極度缺乏訓練管道以及資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身為國際科學媒體中心的一員,將持續將國內外的科學溝通資源與合作網絡共享,唯有科學溝通受到專業人士的重視,才可能提升民眾辨別錯假科學資訊的能力,以面對越趨複雜的資訊環境與資訊衝擊。

研究原文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