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交大跨國團隊深掘小鼠恐懼記憶登國際期刊,有望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治療

 

 發稿時間:2024年8月5日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台灣與丹麥和奧地利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小鼠在形成恐懼記憶時的腦內新機制並登上國際期刊。這項發現有助於未來減少恐懼的負面影響,並有望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院連正章院長及其研究團隊,與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馬可.卡波格納(Marco Capogna)教授、奧地利因斯布魯克醫學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Innsbruck)弗朗西斯科.費拉古提(Francesco Ferraguti)教授跨國合作,於8月5日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發現,恐懼的經驗會活化小鼠腦中特定區域(杏仁核)的一小群抑制性神經細胞,避免對恐懼記憶過度反應。研究結果有助於進一步了解形成恐懼記憶的神經基礎,提供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潛在解方。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解析這份研究。 

第一作者丹麥奧胡斯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侯文賢指出,恐懼情緒能幫助人類記得危險,下次再面對類似的威脅,我們能更快反應。舉例來說,地震是台灣人共同的恐懼經驗。當手機響起地震防災警示,我們會想起恐怖的地震經驗,而恐懼情緒驅使我們做出防護及避難的行為。連正章表示,近期文獻指出,大腦最外層的皮質下有一個區域,稱為中央杏仁核的神經細胞群,會調節恐懼的情緒,但連正章說,先前尚不清楚這個區域內是否有特定神經細胞會形成恐懼記憶,並調節回憶恐懼經驗時的應對行為。

連正章團隊研究發現,恐懼經驗會長期增強中央外側杏仁核中,一小群負責抑制恐懼記憶的神經細胞活性。連正章團隊使用基因轉殖的小鼠,標記這些被不同恐懼經驗活化的神經細胞(主要為體抑素神經細胞)。連正章表示,特別的是,抑制這些標記的神經細胞,小鼠反而會表現得更恐懼。侯文賢補充,這個實驗發現,一旦抑制了特定神經細胞,實驗小鼠會在預期自己將被電擊後,靜止不動更久。

連正章指出,多數神經科學家研究大腦中興奮性神經細胞如何處理記憶儲存與反應,但這篇研究顯示,大腦中的抑制性神經細胞也會影響小鼠對於恐懼記憶的反應,是更複雜的神經機制。這一小群位於小鼠腦內中央外側杏仁核的抑制性細胞,會調控記憶,它們的活化如同煞車以避免小鼠過度反應。 

但連正章也提醒,雖然小鼠與人類的大腦結構相似,但是兩個物種的神經迴路及連結仍然有差異。仍待進一步研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恐懼記憶與表現,是否由杏仁核中央區這群神經細胞調控。連正章也指出,研究的限制是難以在人類身上使用基因編輯與化學遺傳學等先進技術,所以若要發展調控特定神經細胞的方式來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仍然是未來臨床的一大挑戰。

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科暨藥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簡伯武長期研究恐懼記憶消失與形成,他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這是第一次有研究完整提出證據,證明這種抑制性神經元的記憶,它可以作為表達恐懼的「控制器」,提供一個未來研究如何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新策略。

至於這篇研究未來是否可解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不同的反應或行為,簡伯武認為,目前恐懼焦慮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臨床心理療法,大都採用暴露療法,將患者暴露於恐懼的情境,但不會遭受危險,這種療法的原理還不清楚,而這篇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我們推測暴露療法的機制。

相關資訊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