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議題背景:
昨(4/14)日中午,民眾通報陽明山小油坑起火,並持續至下午16:32分撲滅火勢。根據報導,初步推估起火原因是設在步道兩側的空氣品質感測儀器自燃。台灣因環境潮濕,少有森林火災,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次的事件,可能的影響。
相關報導連結:陽明山七星山步道火燒山 初判空氣品質感測儀起火
現況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live/hPDsIGAnZ88?si=LyL3RW8jLjCynqcm
專家怎麼說?
山區火災焚毀植被後,造成的影響包含土壤裸露,下雨時會發生土壤流失,以及動物棲地的破壞。經由目前報導中的照片與影片,可以初步觀察到目前受火災影響的範圍中,主要的植被是箭竹林及芒草草原。山區火災通常只燒毀植物的地上部(莖與葉),加上土壤有隔熱效果,許多植物的地下部(根與地下莖)會在火災中存活下來。只要這次火災,這些箭竹與芒草的根與地下莖並未嚴重受損,箭竹林及芒草草原會在幾個月內恢復綠意。但若被燒死的是森林中的樹木,則應該要花上十幾年到幾十年,才可能恢復到火災之前森林的狀況。
植被恢復所需的時間取決於火災強度與植被型。火災強度越高,存活的植物越少,植被需要越長的時間來恢復。越是以草本植物為優勢的植被型(如芒草地),則恢復所需的時間就越短,這是因為比起樹木,草本植物的生長速度快且短時間就能長到成熟個體。若要更精確判斷這次火災的影響程度及植被恢復所需的時間,需要實際現場勘查後,才能進一步確認。
這次火災的起火原因是不是空品感測器自燃,因並不清楚感測器的詳細設計,難以斷定原因,仍有待相關單位詳細調查,才能了解實際結果。但如果不單指這一次的事件,從感測器的設計上,導致自燃的潛在風險來源有可能有兩個,一是供電系統,二是電路短路。
由於空品感測器是電子設備,若設置於戶外,需要有發電的來源與電池,才能維持設備運作。常見的方式是使用太陽能板搭配鋰電池或鉛酸電池(汽車使用的充電電池),由於鋰電池易受劇烈衝擊與高溫影響,因此有潛在的自燃風險。另外,空品感測器中有許多電路設備,若機器老舊、潮濕,亦可能導致設備短路、自燃。特別是空品感測器為了分析空氣中的成分,一定會需要讓含有水氣的空氣進入儀器,是風險的來源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設計保護措施,採用經安全認證的電池及電源供應器,採用防火材質外殼或線材,或加裝保護裝置來降低風險,多年來執行空氣品質監測的過程中,自燃的案例少之又少。因此需要等待調查報告公布,才能有最終的定論,不需要因此過度擔憂。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