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議題背景:
彰化縣衛生局在今(2025)年11月4日,在一批洗選包裝雞蛋檢出芬普尼含量 0.03ppm,不符現行規定 0.01ppm。隔日抽驗同畜牧場其他批號雞蛋,也發現芬普尼超標。食藥署在12日公布該養雞場其餘樣本檢測結果,雞羽毛也檢測出芬普尼 0.27ppm,比雞蛋還高。食藥署署長姜至剛在11月10日的記者會中指出,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芬普尼急性參考劑量為 0.003mg/kg bw,涉案雞蛋檢出 0.03ppm 超過標準 0.01ppm,以60公斤成人為例,24小時或更短時間攝食約100顆涉案雞蛋才可能達到短期健康風險門檻。
相關連結:
連「蛋雞羽毛」也含芬普尼 毒物專家推測:雞農違法噴藥驅蟲所致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說明為什麼養雞會用到芬普尼或其他殺蟲藥?什麼條件下飼養的雞會需要噴藥?芬普尼對人體的影響是什麼?
專家怎麼說?
2025年11月13日
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兼畜產試驗場場長 王建鎧
為什麼養雞場要使用殺蟲劑?
有許多體外寄生蟲會在雞隻身上吸血、繁殖,例如羽蝨、雞蟎等。這些體外寄生蟲會影響雞隻的健康,也連帶影響蛋雞的產蛋率。因此,規律使用殺蟲劑控制體外寄生蟲數量,是確保蛋雞健康與良好產蛋率的重要飼養策略。
有可用在食用禽類,合法又安全的殺蟲劑嗎?
現行有許多合法的抗寄生蟲藥劑,但抑制體外寄生蟲的效果都遠比不上芬普尼。因此部分飼養業者在苦無有效替代殺蟲劑的情況下,鋌而走險使用芬普尼控制蟲害,例如2017年在歐盟發生的大規模違法使用芬普尼事件。
哪些雞隻飼養環境會使用殺蟲劑?
商業籠飼的飼養密度高、雞隻活動空間小,體外寄生蟲非常容易繁殖與傳播,也因此更依賴能抑制寄生蟲的殺蟲劑。豐富化籠飼雖然密度較低、雞隻活動空間較大,但仍然有明顯的體外寄生蟲問題。台灣的蛋雞飼養有9成以上是傳統籠飼,體外寄生蟲的危害情況十分嚴重,如何控制蟲害一直是重大課題。
相對於籠飼,開放型雞舍的雞隻密度低,雞隻也會利用沙浴減少體外寄生蟲的數量。沙浴是禽類天生用來清除體外寄生蟲的行為,可降低羽毛的潮濕程度,也可刷出羽蝨等寄生蟲。然而,沙浴能減少數量而無法完全清除寄生蟲,因此多數開放型雞舍仍然需要使用殺蟲劑,但需求較籠飼系統小。極少數歐美小型有機放牧蛋雞場可不使用殺蟲劑,但在密度控制與飼養管理上成本相當高,以減少蟲害至不影響蛋雞健康的程度。
如何控制體外寄生蟲的危害以降低殺蟲劑的需求?
蛋雞飼養密度的改善以及更積極控制飼養空間的蟲害,是大家都瞭解的管理重點,但無疑飼養轉型的成本會隨之提升。更安全健康又環境友善的蛋雞生產,從這個角度來看,是需要消費市場在價格上支持蛋雞產業轉型升級。
2025年11月13日
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研究部研究員 邱惠雯
芬普尼原為動物用藥(防治貓狗體外寄生蟲)和農業防治(用於作物防治害蟲),禁止使用於食用禽類。若雞隻長期從飼料或飲水中接觸農藥,這些化學物質可能經由血液進入雞隻體內和卵巢,並殘留在蛋白與蛋黃中;若只是外部環境污染,則多集中於蛋殼表面,清洗後即可去除。因此,蛋內農藥殘留主要與飼料或用藥管理有關,正常養殖環境下,雞蛋中的殘留量通常遠低於安全標準。
芬普尼是一種常用於除蚤、滅蝨與殺螞蟻的藥物,主要作用是干擾昆蟲神經傳導,使其麻痺死亡。人類若長期或大量暴露,可能出現頭暈、噁心、肌肉顫抖、倦怠等症狀,甚至影響肝臟代謝功能。雖然芬普尼的活性減少一半所需時間不長,但它容易儲存在脂肪組織中,並代謝成可在體內停留更久的「芬普尼亞胺」,因此實際排除時間可能延長至數天甚至數週,代謝功能較弱或脂肪含量較高者的清除速度更慢。目前並無特效藥能加速人體清除此類農藥,最重要的是避免再次暴露。維持良好營養、多喝水、攝取足夠蛋白質與蔬果,有助肝臟與腎臟代謝功能運作。若懷疑接觸量高或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讓醫師依檢測結果決定是否需治療。此外,芬普尼在哺乳類動物的細胞實驗中,發現會抑制GABA A型受體的氯離子通道活性,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1,2]。雖然該作用機制在細胞實驗中明確,但在人類長期或是低劑量暴露情況下,是否會對GABA路徑造成顯著和確定的健康影響,目前仍缺乏足夠完整的科學證據。
只要飼養管理得當、飼料來源安全,雞蛋中的農藥殘留風險極低。問題通常出在不當使用或飼料污染,因此強化源頭監控與食品安全管理,遠比事後清除更為關鍵。
參考文獻:
[1] Li P, Akk G. The insecticide fipronil and its metabolite fipronil sulphone inhibit the rat alpha1beta2gamma2L GABA(A) receptor. Br J Pharmacol. 2008 Nov;155(5):783-94.
[2] Soualah Z, Taly A, Crespin L, Saulais O, Henrion D, Legendre C, Tricoire-Leignel H, Legros C, Mattei C. GABAA Receptor Subunit Composition Drives Its Sensitivity to the Insecticide Fipronil. Front Neurosci. 2021 Nov 29;15:768466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02-7709-5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