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源回收進焚化爐相關科學資訊請點此

議題:資源回收進焚化爐相關科學爭議

背景描述:

2018年5月19日聯合報揭露一則新聞「資源回收物『沒人要 』傳全進了焚化爐」[1]新聞一出引發各界譁然,許多民眾開始懷疑長久以來努力做的資源回收是不是都是做白工。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臺灣垃圾回收率達到58%[2],甚至被外媒評為垃圾處理的天才,在高回收率的包裝下臺灣的回收政策似乎不如表面風光。

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 林國義助理教授

循環經濟的推動仰賴於「經濟」的行為,才能導致「循環」的推動,當回收的經濟價值無法應付循環的資源需求,則循環經濟無法推動,將會回到「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中,造成垃圾處理的環境負荷與難以復原的地球傷害。經濟行為來自於二次料市場之投資報酬率,當二次料市場價值超過廢棄物處理成本與綠色設計之成本,清潔隊、回收廠才有誘因進行回收。

近年來,循環經濟之推動面臨原物料回收成本低、廢棄物處理成本高的挑戰。其中,原物料回收成本低如回收紙類五年前每公斤價值5元,目前僅剩2.5元。廢玻璃價值更甚至僅剩幾毛錢,難以支持回收行為所需要的人力處理、運送、儲存活動,導致回收行為窒礙難行。廢棄物處理成本高如塑膠袋、飲料杯蓋、便當盒等使用的薄塑膠,回收的薄塑膠需要進行分離且帶有食物殘渣的髒汙與臭味,處理的程序複雜並需要水與相關溶劑進行清洗,塑膠材質輕處理又更不易。廢玻璃更需要分色分類、去除標籤貼紙、去除鋁質、鐵質、有機物等附著物,過程繁複且需要混料機、窯爐等相關設備進行處理,困難重重。然而,若因面臨阻礙而將廢棄物進行焚化處理,將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若塑膠含氯更甚至會產生戴奧辛,造成無法彌補的民眾健康損害,影響到下一代。

回收問題需要政府、企業、民眾與回收商全員參與及全面資源管理,從產品設計之初就考慮循環經濟,才可以避免地球與生物的浩劫,從原物料成分、產品用途設計、產品週期管理需要完整的規劃。其中,原物料成分需要全面管制使用無氮、無重金屬的材質,才不會造成產品週期產生的污染,才可以實現再利用(Reuse)。產品用途設計須在產品設計時就考慮二次料產品設計,以實現再循環(Recycle)。產品週期管理需要推動設計考慮循環經濟,避免資源錯置的將廢棄材料、熱能、氣體白白浪費,需要精實利用以實現產業共生與減少浪費(Reduction)。全員參與不僅僅是口號,需要大家行勝於言促進下一波的回收循環以善盡對環境的責任!!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馬鴻文教授及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環境系統分析研究室

我們目前看到回收後的薄塑膠和裝過食物的紙容器進入焚化爐,主要是因為這些回收物常附著顏料與添加劑,材質並非單一化,無法直接進入再利用程序。回收物需經過清洗與去除等程序,耗費人力並增加回收處理的成本,因此造成回收業者接收意願不高,回收物資最終進入焚化爐的現象。在國外,上述物質被界定為較低等級(low-grade)的回收物,一般屬於消費後(post consumption)的廢棄物,經由回收體系進入再利用製程最終成為再生料或再利用產品時,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水準。

以塑膠為例,對於目前常見的塑料混合物,以現有最佳回收利用技術之最高回收利用率約在36%至53%之間,即使全球回收利用率到2050年達到53%的最佳水準,塑膠產量的增加未來仍會為環境帶來超過一倍的廢棄物量。因此面對這類型的物質(多數屬於一次性使用的物質),國際間主要是從源頭減量的策略來解決。目前政府已展開限塑之策略,民間也發起各種減塑行動,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目標就是減少消費後塑膠廢棄物產生量。

除了從消費端進行廢棄物減量化之外,也應從生產端著手,推動生產者延伸制度與綠色設計,透過經濟誘因手段鼓勵企業採行綠色設計或使用回收原物料,發展替代產品,並管制包裝材料與容器的材質,朝向單一化與無毒化的方向。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