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釐清海洋塑膠生物圈對海洋生態以及人類的影響,並呼籲台灣社會應重視和投入更多的海洋研究。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將於7月16日(四)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邀請學者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共同關注海廢塑膠生物圈議題。

2013年科學界首度提出了「海洋塑膠生物圈」的概念。海洋塑膠生物圈是指海洋中的廢塑膠碎片因為它疏水、漂浮等特性,提供海中微生物合適的繁殖環境,這個環境稱為「海洋塑膠生物圈」。近年與「海洋塑膠生物圈」相關的研究發現,海洋中的塑膠碎片存在著大腸桿菌以及具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的細菌,可能會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以及途徑。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龔國慶終身特聘教授與許瑞峯助理教授指出,根據海研二號在東部海域現場調查,發現黑潮裡含有1~5毫米大小的塑膠微粒,證實海廢會以塑膠微粒的型態進入海洋環流的循環。奈米級大小的塑膠微粒在海洋裡,會促使海洋中的浮游植物(食物鏈的基礎)分泌出更多更粘的物質,可能會加速浮游植物、浮游生物與海洋生物的糞便顆粒,甚至海水中其他污染物的聚集,形成不純淨的「海洋雪花」。因此,塑膠微粒可能會改變海洋雪花的宿命,使得海洋調節氣候與生態的功能受到影響與衝擊。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德豪副館長則表示,海廢所附著的微生物會形成微小的生態系,隨著海廢漂流到遠處。我們的研究也發現墾丁地區的沙灘裡普遍存在小於5 毫米的微塑膠,這也可能會成為致病菌、具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遠程散佈的新途徑。如果這些具抗藥性的細菌能夠在海洋塑膠廢棄物上存活越久,跨越國界傳播的風險就越高。但目前尚無相關科學證據顯示微塑膠上的微生物會危害海鮮食用安全,我們可以不用過度擔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何攖寧助理教授提醒,塑膠生物圈對於海洋生態與微生物的衝擊,不僅是將外源的病原菌帶入新的海洋環境生態圈當中,並有可能將外源的微生物基因信息帶入新的環境,間接造成海洋微生物與生態的衝擊。在減塑的風潮下,研擬海洋可分解的材料與認證機制,將有助於降低海洋生態的風險。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暨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也認為政府應積極回應科學家們的呼籲,如同這次COVID-19疫情超前部署,台灣也應對海廢塑膠研究快速展開行動,展現政府、學界、媒體三方科學溝通的強勁量能。

本次記者會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黃向文署長也將出席參與,從海廢塑膠生物圈議題出發,與學者共同討論未來我國海洋研究議題的發展與展望。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