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助理研究員 鄒硯芳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後簡稱SMC)作為專家與媒體間的平台,相較於科普把科學變得有趣,SMC更重視與媒體和科學家合作,在極短時間內針對新聞事件,傳遞大眾需要瞭解的科學資訊。雖然SMC的角色和媒體不同,但產出科學資訊的流程和記者產製新聞有相似之處,例如接到新聞需求後,短則5分鐘、長則30分鐘內找到專家回應。SMC一方面與媒體的工作範疇有重疊,能彼此分享經驗;但另方面又希望提供媒體不同的服務,分擔傳遞正確資訊的責任。
為了更瞭解科學記者的實務工作,SMC專訪了科技新報的資深採訪編輯陳建瑋。他曾是泛科技與光華雜誌的記者,到現在任職以新興科技發展為報導主軸的科技新報,陳建瑋的背景從東亞研究領域跨到AI科技,擁有將專業資訊轉譯為新聞的豐富經驗,也更瞭解科技新聞觸及到大眾的挑戰。
與時間賽跑還是深度報導?
遇到新聞事件後,SMC的運作邏輯是整理新聞事件中未能提及的科學資訊,再提請專家以文字回應;潤飾稿件並與專家確認正確性後,才能露出在網站上。這些步驟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既具挑戰,也耗費心力。如果沒趕上新聞熱點,有什麼方法能讓更多人看見嗎?我問陳建瑋。他說,他曾經參加「一天搞懂深度學習」的活動,兩周後才完成文章,刊在泛科技的網站,已不具即時性。「但後來它能成為別人搜尋時最先看到的文章,是因為本身確實傳達了不只是訊息,還有足夠的知識,這樣的東西才能對抗時間。」陳建瑋說,最後幾個字放慢語氣,加深了我的印象。
但比起對抗時間,SMC更希望具有科學證據的觀點,能隨著新聞熱點傳遞給更多人,就必須縮短轉譯專業知識的時間,不斷在即時性和深度之間取捨,這是SMC持續精進的專業。當我訪問陳建瑋,科技新報產製新聞時如何取捨,他回答:「我們會先處理的是快訊,如果第一時間收到訊息,快訊希望兩個小時之內處理完,需要記者或編輯本身熟悉那個領域。」他說,先處理快訊是因為科技媒體間很競爭,新聞先出就是先贏。例如蘋果新產品發表都在凌晨,先發布新聞就先累積點閱量。「如果你到早上十點才發(新聞),那就完蛋了,因為這種重要事件,標題一定都很相似,就是看誰先出。」陳建瑋說。
陳建瑋告訴我,科技新報會預設讀者瞭解AI和電動車這些專業知識的程度:初階、中階、高階。「像我們科技新報的讀者很多,一定初階中階高階的都有,這時候就必須要取捨你的題材。」他說,一個科技事件可能牽涉很多資訊,必須考量是否拆成多個不同篇幅的文章。以AlphaGo新聞為例,有一部份必須科普人工智慧,一部份描述深度學習技術,另一部份談未來應用。可是通常他們只被允許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產出具備這些資訊的單篇文章;既要控制字數,又得拿捏內容深淺,就得仰賴記者的功力。
陳建瑋說,處理即時新聞時,除非要報導的議題有特別著名的專家或學者,否則通常不會採訪專家。光是邀約、拜訪,訪談後確認文字已花太多時間,等文章出刊早已錯過熱點。由此可知要在新聞中呈現完整科學資訊的困難:時間壓力下篇幅有限,內容又取決資深記者的專業;長時間醞釀耗費記者心力,卻沒有點閱量做為回饋。網路媒體和傳統媒體一樣,非常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多件事,包含設定問題、取捨報導深度和篇幅,以及轉譯專業科學資訊。當記者沒有該知識領域的背景或經驗,就得跨領域吸收專業知識,理解後再轉譯、即刻完成新聞,實為強人所難。
科技新報追求即時之外,也要發展專題,但必須跟著特殊事件;例如電動車銷量破了紀錄、併購了其他廠商或是被併購了,以及牽涉到政策方向或補助金額,才可能會用專題來報導大局面的轉變對臺灣的影響。但這些狀況非常少,陳建瑋目前僅有一個發展中的電動車專題,是因為有利於他繼續充實專業領域的知識,且電動車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便不受跟隨特定事件的限制。
從產製科學新聞的過程看SMC的角色
我很好奇,是否能夠先分析科技發展的趨勢,預備專題素材,等待新聞熱點爆發時使用?「很少,大部份靠運氣。唯一可以『超前部署』的只有已訂好時程的事情,例如發射火箭,可能前一個月先訪問和準備資料,你才可以在事件發生時端出很多的菜。」陳建瑋眉頭深鎖接著說,「不然大部份都浪費時間、可遇不可求。」。若不熟悉專業領域的記者要做特定議題,需要找很多資料、整理脈絡再提出報告,由總編或主管決定。
陳建瑋在成為資深編輯前,或接觸新的主題時,也都要培養自己的專業知識。他說,不熟悉專業領域的記者如果要產製該領域的新聞,首先要找到可靠的新聞來源、參考外國媒體的寫法,無可避免會花很多時間找資料。他說先前在泛科學團隊每天必須翻譯3到4篇外國新聞,「別人有的(新聞)我們也要有;如果別人沒有,但我們有,那更好。」他補充。除了競爭速度,每周還規定要出一篇深度新聞,如果他無法花時間做深度訪談,就要想辦法參考多個外媒的深度文章,再整理成自己的。
「不管用什麼題材寫給什麼樣的讀者看,如果你的問題意識掌握得好,這個文章就不會太糟糕。」這是陳建瑋的個人心法,討論到最後他也同意,問題設定是否對應到讀者的期待,是最重要的。規劃科技新聞的內容時,讀者看完報導後必須感到問題獲得解答,但是新聞能不能被更多人看到,陳建瑋說要看推廣的社群跟方法,這是另一回事。
「轉譯」這門功夫
陳建瑋認為,擁有特定科學專業知識者對科學知識的認知與一般大眾落差很大,不會察覺大眾閱讀的困難,「你對這個議題越不熟悉,反而越容易寫出大家易懂的新聞。」他說,所以跨領域者更有優勢,能夠產出讓大眾容易理解的內容。
當然,如果科學專家可以先初步轉化專業術語,就能讓跨領域者轉譯得更快更準。陳建瑋也說,不論是專家、媒體工作者,或是科學轉譯者,都應該記得:「盡量避免用專有名詞,並提醒自己,很多人是第一次看、第一次接觸這件事情。」於是我很好奇,陳建瑋處理很難的議題時,有遇過可以讓他快速抓到議題的科學專家嗎?
「沒有。Never。」他的語氣篤定。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陳建瑋無奈的說,真的講得很淺顯易懂的教授,常常無法被其他教授理解,為什麼做到高階學術成就,卻講很粗淺的東西,這種風氣讓很多學者不願意做轉譯。「學者其實也蠻辛苦的,做科普的老師都會有這種壓力,會被認為不務正業,應該好好地做高深的研究。」這既是專業知識者的困境,也是SMC能協助的方向。專家學者經營學術研究與科普,又要揣摩一般大眾理解科學的困難,實為分身乏術。由SMC找到這些專家並轉譯專業的科學研究,在拉近科學與大眾距離前,先縮減專家與媒體間的鴻溝。其中,能夠初步轉譯專業,並拉近科學與大眾距離的專家,就能加速合作的過程,讓大眾更快從新聞中得知重要的科學研究。
媒體效應對科學新聞的意義?
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可以用發行量及收視率來衡量效益,但網路媒體似乎只能看點閱量,我問陳建瑋,還有哪些方式可得知文章效應?他笑著說,這是全世界的媒體都想知道的問題,而且每個人看法不同,因為每家媒體的績效指標都不一樣。雖然點閱量和文章品質沒有直接關係,但網路媒體要做生意,業主會比較各家媒體的點閱量,它是最基本的評估方式。此外,陳建瑋說他自己比較在意臉書社團上的分享數,因為大概六成留言是不喜歡文章或想進來吵架,四成留言是正面的;「如果覺得文章寫得很爛,大部份的人不會分享,而是選擇罵它,但大部份分享都是一種認同,對我來說是比較好的認可。」他說。
另外,新聞效益也常難以解釋,像是原本沒有期待的新聞,卻意外得到很多點閱量,或是原本預期點閱量高的卻效果很差。「媒體很現實,文章寫得好或觀點很有見地,有時候不代表什麼,就是沒有人看。」也許最能評估網路媒體中科學新聞的效益,是陳建瑋所說:「當你投入一篇新聞的心力足夠強大的時候,你應該要期許它就是話題。」這讓科學新聞的產製目的不再只是單向傳遞知識,而需要引起大眾的討論;媒體需要借力於大眾的關注,把科學新聞像漣漪一樣推播出去,發揮媒體的影響力來傳遞科學資訊。「它不需要靠其他人的新聞幫你拉抬,而是本身就有足夠的話題性,可以自己成長,這是最理想的狀態。」陳建瑋總結。
SMC還可以和媒體與專家一起做些什麼?
SMC成立後進入第4年,我們一直在反思已經持續執行的事和未來能突破的方向。比如為什麼科學新聞要呈現專家意見?從訪談中可知撰寫新聞難以兼顧速度和深度,單一專家說法又不足以回答現在越來越跨領域的科學議題,為了競爭即時,科學家的專業意見很容易被忽略。陳建瑋告訴我們,他寫新聞更需要專家能解釋既有的AI、機械原理,且立刻能為新聞所用;要協助這點,SMC的服務就不只是找到合適的人選,還包括讓專家成為初步轉譯者。有時候SMC找到了符合新聞主題的科學家,但尚未有合作轉譯的經驗,導致溝通時間太長而趕不上即時。所以需要從過往的演講、受訪的紀錄中瞭解科學家轉譯、溝通,及面對人群的習慣,才能更有效的協助媒體在新聞中呈現專家意見。
訪談中發現,網路媒體產製科技新聞的過程可能比傳統媒體更自由,因為熟悉專業領域的編輯能自主決定欲發展的議題、針對不同讀者設定內容深度,也可以決定文形式是訪談還是綜合整理。但他們仍受到即時性的限制,只能追趕新聞熱點,無法提前預備;超前部署就像賭博,耗費心力和時間卻不一定能搭上新聞浪潮。或許SMC可以和網路媒體合作科學新聞的範圍,比傳統媒體更廣,也能初步分成兩個方向:即時性和內容多元性。
- 即時性:科技新報的即時新聞,大多是國外媒體當天發布最新研究和快訊後,兩天內陸續完成翻譯、延伸議題的相關報導;由於時間很短,新聞通常不會放入臺灣專家觀點。SMC專家資料庫中有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已評估過專家適合受訪還是回應文字;所以當媒體需要臺灣專家的看法時,由SMC媒合可增加新聞內容的強度或補充臺灣在地研究。
- 多元性:SMC提供可靠的素材、媒合專家、協助設定問題大綱,或提供已整理的科學資訊,倘若媒體同時也和SMC交流新聞需求,更可讓SMC抓住協助媒體的方向。以科技新報為例,記者寫科技新聞時已有主軸,若SMC能讓專家的回應更緊扣主軸,就可以節省一來一往確認的時間,更快傳遞正確的科學資訊。
SMC不只是新聞發布之後才支援,若參與科學新聞準備的前期,包含新聞的議題設定、議題延伸、專題訪談、與專家事先溝通等,可以協助增強科學新聞內容,以及多元性。但是如何結合媒體擅長的故事行銷,與科學家呈現科學不確定性的專業,以確保新聞中的科學不會因為產製艱難而被犧牲,SMC也正在尋求突破。
產製科學新聞的過程,牽涉不只是專業知識,還有很多溝通、轉譯的工作,SMC協助其中一個環節,或許能幫助減少一系列科學新聞工作鏈的困難。但這些都必須有機會能夠付諸實行,才能知道究竟效果如何、還可以怎麼改善。究竟SMC還能協助媒體和專家哪些事?請專家回應最新的科學研究、請專家分享科學研究成果,有沒有符合媒體的需求?有沒有因此降低媒體產製科學新聞的困難?我們仍持續不斷在學習、嘗試及思考,也仍需要第一線工作者回饋。訪談中陳建瑋建議,目前SMC和媒體的角色區別並不明確,也需要雙方花時間交流找到合作方式。因此,媒體期待SMC能幫助什麼,也應是SMC努力的方向;我們也期許與媒體是共同成長、相輔相成的夥伴,持續找出辦法,能夠在有限時間、資源之下,做出效應良好的科學新聞。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