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2月28日台北時間19: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2:衝擊、調適與脆弱度〉(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本次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如下,並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國際重要報告之觀點。

報告重點摘要:請參考「IPCC AR6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與脆弱度」重點摘要

決策者摘要全文翻譯:請參考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 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決策者摘要中文翻譯

專家怎麼說?

2022年03月01日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林其穎

此報告將氣候變遷之負面衝擊主要歸因於更頻繁及劇烈之極端氣候事件。而對於台灣土木工程及基礎設施而言,即是必須考量現有設計是否能抵禦更頻繁、強度更高之天氣事件,例如現有防洪設施對高強度及長延時之降雨帶來之洪水;防洪設計是否足夠,或能否承擔強降雨造成之山崩、土石流等危害風險上升。

此份報告對於氣候變遷之衝擊評估為針對較大空間尺度之概述性討論,其針對亞洲地區之衝擊討論不全然符合台灣狀況。台灣所受之影響必須進行更進一步研究,考量台灣地文水文特性及基礎設施設計,以計算更精確之風險變化並以此提出相應之調適策略。

台灣公部門及學界長期研究氣候變遷對基礎設施可能衝擊及相關調適策略,例如因應強降雨提升公路排水及滯洪性能,或考慮更大規模洪水下的橋樑耐洪設計。唯氣候變遷之衝擊為動態持續變化的,該如何針對可能之風險提出經濟性且安全之調適策略將是值得持續深入研究之課題。

2022年03月01日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盧沛文

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新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報告 「氣候變遷2022:衝擊、調適與脆弱度」中,再次確立風險為軸心的知識框架與行動鏈 結。將氣候、生態系統(包含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社會視為互相依賴的共生系統,並專注於人類驅動的即時行動以建構區域的氣候韌性發展。除了延續過去在災害、暴露度、脆弱度、調適與韌性的梳理,本次報告對氣候行動在知識、可行性與正義等概念有更為詳盡且細緻的描述。正視從科研到地方的知識光譜,了解氣候調適決策對減低人類促使氣候變遷的可能性與限制,並關注分配上、程序上與識別上的公平正義。

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台灣除了在能源等議題上有更積極的氣候行動,也應該更關注共生系統間的連動關係,特別是生物多樣性快速消逝對氣候、人類社會的衝擊與可能的調適作為。此外,從個人、族群、國家到世代間的氣候正義與對話,對科學研究的價值(for what)與服務對象(to whom)的檢視,以及可行並可驗證之環境治理策略的建構,都是台灣朝向氣候韌性發展所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

2022年03月01日
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 吳治達  

1.  台灣需要注意哪些氣候變遷的衝擊?台灣面對的衝擊與IPCC所提及的風險是否相近?若有落差應如何理解較符合科學事實?

根據比爾・蓋茲與梅琳達・蓋茲夫婦基金會資助的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提出之全球疾病負擔報告,憂鬱症為造成人類失能無法正常工作的第二重大疾病,同時焦慮症(第七名)、思覺失調症(第十一名)、慢性抑鬱症(第十六名)及躁鬱症(第十七名)均都名列在前二十名的榜單上。該報告也指出,全球五大躁鬱症發病的重點國家中,有三國均位於亞太地區,由此可見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對全球健康的影響之巨。

台灣具有地狹人稠、島內社會經濟發展變化快速、高度競爭壓力等典型亞洲國家特性。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表示,溫度變化對於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影響與關聯,甚至亦有台灣本地的實證研究報告發現,熱島效應造成的溫度上升與大台北都會區老人自殺的風險具有顯著的關係。加上此次IPCC AR6第二工作組報告除了提醒極端天氣事件與暖化效應逐漸加劇外,並進一步指出小島嶼國家為人類高度脆弱的熱點地區之一,上述徵兆與趨勢再再昭示了氣候暖化對於國人心理健康可能帶來的廣大衝擊。

2. 目前相關研究的限制為何?

不論從調適或減緩的角度來思考,森林與綠地組成的環境綠蔽度一直被認為是氣候問題的重要解方之一,主因是綠地及其形的綠蔭等機制可改善調節區域微氣候,提供降溫的功能。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森林療癒風氣的興起,近十年來已有許多國內外研究報告均證實,接觸綠地對於心理疾病的發生風險具有改善的效應,因此綠蔽度同時具有改善氣候變遷及促進人類健康之共效益。

然而現階段之研究,似乎仍較少見有科學報告得以清楚釐清有關綠蔽度、氣候暖化及心理疾病三者間之機制關係,例如綠蔽度是否可藉由調節溫度等微氣候參數,進而影響人體之某些生理與臨床機制,達到改善心理疾病的效應。

另外在研究成果的代表性方面,當前國內研究如欲使用全國性的大型健康資料庫如健保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時,受限於相關法規於隱私保護之規範,許多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風險因子資料如家族疾病史並無法取得,進而影響分析結果的可信度。個人研究者雖可在符合規範的前提下,自行邀請受試者進行收案與建置詳細資料庫,但考量到經費及各項資源的限制,故亦很難獲取長期且具代表性的大樣本數據。

3. 台灣是否有應對調適策略?

隨著時代的演變,森林環境等綠蔽度扮演之角色除了國土保安、水土保持等過去大眾早已熟知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外,有關綠蔽度促進健康之功能亦愈來愈受重視,例如林務局近年來密切與森林保健學會合作,積極發展國內本土之森林療癒事業、進而發揚其在改善氣候變遷與生心理健康促進的共效益功能。另一方面,國內衛生主管機關亦持續與各界進行對話,努力促成在不損害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更進一步開放健保資料中的可使用欄位資料,以增加在地研究成果的可信度。期望經由上述實例作為,由行政實務及科學研究雙管齊下,對於國內氣候變遷衝擊之調適與改善能有實質助益。

2022年03月01日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廖國偉

IPCC第二工作小組發布的AR6報告與社會氛圍,顯示多數民眾已具有或熟知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臺灣需要釐清本身的風險並做出回應。為減低水資源風險以確保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可結合生態系統與工程專業技術進行對應的調適,如利用上游森林生態系、天然河流系統與設計規範共同組成的蓄水策略。目前的調適策略大多分散、缺乏整合且重規劃而沒有實施內容或細節,以目前各界普遍接受的基於生態系統運作方式進行調適規劃為例,規劃之後的實施過程仍須工程專業的支持。工程專業的體現之一為工程設計準則或規範。氣候變遷已改變過去天氣的統計特性,設計準則或規範應重新檢視,未來應將氣候變遷中的不確定性量化於其中,彌補目前調適策略在落實面中缺乏的環節。

2022年03月01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袁美華

1. 台灣需要注意哪些氣候變遷的衝擊?台灣面對的衝擊與IPCC所提及的風險是否相近?若有落差應如何理解較符合科學事實?

延續第一工作組報告中強調氣候變遷物理科學機制,這份報告轉向由人類及社會系統觀點,強調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的世界。氣候變遷改變了生態系統功能,也影響生態系服務的提供及人類的福祉。目前的挑戰除了極端氣候事件變化帶來的影響,尚包括氣候變遷與其他人為壓力的相互作用、閾值和不可逆轉變化的可能性等。同時,生態系統也正在變化,以應對氣候變遷及其他全球變化的驅動因素。

2. 目前相關研究的限制為何?

科學家對氣候變遷與生態系服務相互作用影響的特徵、狀態、趨勢及恢復力的研究興趣正在迅速提高,包括透過基於自然解決方案來管理、恢復或保護初級生產、農業生產、淡水供應、河川湖庫沉積物、碳儲存、娛樂以及身心健康等生態系服務。生態系統對氣候變遷有複雜的反應,但這些反應及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仍需大量研究和數據庫以供識別對氣候變遷敏感的生態系服務及關鍵證據。

3. 台灣是否有應對調適策略?

現在是台灣建立生態系服務監測和報告體系的時候了。對自然資本(包括相關的生態系服務)的動態統計及估算,有望成為國家尺度應對氣候變遷的理想框架。一些優先事項包括瞭解生態系統對氣候變遷的反應,以促進基於生態系統的適應和緩解;確定生態系服務間協同及權衡效應,以最大化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及擴展性;瞭解治理措施的成本和效益以設計管理解決方案;瞭解涉及的權力關係以促進利益相關者合作;實施和維持長期監測等,以協助及管理生態系服務以增強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2022年03月01日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永續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侯清賢

「IPCC AR6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與脆弱度」提及,長短期性氣候變遷災害已造成全球海洋物理與化組成的漸變,對海洋捕撈漁漁業與水產養殖漁業的作業分佈、漁期與漁季、生產合適度造成影響與改變,並導致全球漁業產能改變,提高漁業生產與與供需市場的波動性且充滿不確定。然而,這些氣候風險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都將可能對全球落實糧食安全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產生重大干擾。

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因應氣候變遷我國境內漁業生產調適行動方案研擬」科技計畫研究結果顯示,臺灣沿近海漁業與水產養殖漁業面臨的氣候風險類型分為「實質風險」與「轉型風險」兩類。[1]

「實質風險」再區分為長期性環境變化與立即性環境變化兩類型。「實質風險」中,長期性環境變化中已觀測的現象包括:海水溫度升溫、海平面上升、葉綠素組成改變、湧升流的幅度強度與持續時間改變、海流主支流的流勢改變、海水組成變化、冷相變暖相、海水酸化、氣壓與水溫律動變化、水溫躍層分佈深度改變颱風發生次數與路徑改變等氣候危害;立即性環境變化中已觀測的現象包括:低溫或低塩水入侵、颱風、洪水、異常海況等極端氣候事件等。

「轉型風險」則包括:漁業政策與管理法規(如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和碳交易制度規範、現有生產作業的監管和需求等)、漁業技術(如作業位置分布改變、漁場位置深度的改變、漁汛期混亂、作業不確定性的提升、漁獲量與組成變動加劇、漁民作業風險與危險性增加、非主漁獲對象漁獲量突發性增加、作業成本增加、新技術投資失敗率、低碳式技術轉型成本)、市場供需與貿易(如漁產供給穩定度降低、漁獲物質與量年間變動大、漁業供銷成本增加、市場總體不確定性,餌料成本上漲,投入成本和產出需求變化、地方性漁業生產力與產業競爭力下降等)等三類型風險成因與來源。

為進行減輕與調節氣候變遷可能對沿近海與水產養殖漁業產生的影響與衝擊,近年來我國漁政管理單位已開始逐步推行與規劃「事前管理規劃型」的調適政策與漁業管理措施,以因應氣候風險與潛在衝擊,提升我國漁產業自身的氣候韌性。「生產作業」層面的調適策略與措施包括:漁業保險制度、漁業永續發展規劃、發展氣候智能漁業、運用科技智慧調整產業結構、六大部門減碳具體推動方案、友善環境漁業作業、加強漁業資源循環利用等;「漁產品供需」的調適策略與措施包括:健全漁產安全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完善漁業經濟保障機制、發展宜業宜居漁村等。

未來,面對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生產與供需面向的不確定性、跨尺度/領域的影響、可能影響範圍與程度,是否超過目前漁業體系能承受的範圍,將成為我國漁政單位於調適決策需面臨與思考的重大挑戰。然而,氣候變遷下的漁業議題因具有較高之不確定性與複雜性等特性,故調適政策與個別策略的規劃,均與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多重目標與多元價值息息相關。

因此,未來調適規劃除中央漁政管理單位與地方政府現行的調適策略外,仍需於整體規劃擬定過程中持續納入利害相關者、不同地區的漁業結構特性、漁業經營者對科學數據的感知與風險接受度之判定等關鍵議題進行思維,並適時納入在地知識做為互補,縮小各方調適認知落差,增加共識達成的機會,促使調適決策能更為符合社會實際需要,提高各方投入調適行動意願,達到公私部門協力共同面對氣候挑戰之目標。

2022年03月01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李家齊

1. 台灣需要注意哪些氣候變遷的衝擊?台灣面對的衝擊與IPCC所提及的風險是否相近?若有落差應如何理解較符合科學事實?

我的研究興趣是從社會的角度探索災害研究和氣候變遷調適,也關心社會生態系統(socio-ecological system)相關議題。臺灣應注意與水相關災害,如洪旱災、坡地災害、海岸侵蝕等,這些災害因為極端降雨事件增加、降雨的時間及空間分配不均、及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發生頻率及嚴重性將升高。再者,由於全球暖化,熱浪對人體健康及勞工工時之衝擊會越來越嚴重。另方面,與 AR5 相比,AR6 WGII 報告更強調氣候變遷、人類系統(社會)和生態系統三者的互動關係,我們應該用更廣泛的視野來看包含人類在內,氣候變遷對所有物種的衝擊。IPCC 所呈現的研究成果尺度較大,臺灣面臨的衝擊大致上與東亞或亞洲趨勢一致,但細部仍有區域及在地的異質性,應以臺灣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如 TCCIP)為準。

2. 目前相關研究的限制為何?

所應用的自然科學資料及資訊方面,主要還是在於基礎觀測資料的量測與取得,情境模擬(並非真實預測)和時空解析度(研究尺度)的限制。並且,臺灣學術界從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角度分析調適相關議題之研究,無論是研究數量或研究主題及方法的多樣性,也許仍稍嫌不足。

3. 台灣是否有應對調適策略?

公部門委託執行許多調適相關研究,界定諸多調適策略,然而似乎較缺乏明確的調適路徑,這需要持續累積研究能量、制定調適政策、政治承諾和各界的參與及努力。

 

2022年03月01日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陳一菁

1. 台灣需要注意哪些氣候變遷的衝擊?台灣面對的衝擊與IPCC所提及的風險是否相近?若有落差應如何理解較符合科學事實?

台灣過去二十年鳥類、蝶類的分布位移與群聚改變,均有氣候影響的痕跡;但由於地形複雜、各地氣候變化殊異,再取決生物所處氣候區位,從族群變化趨勢來說,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正負皆有。然而物種往更高緯度、或更高海拔移動所面臨的地理限制,在台灣的島嶼環境尤為明顯,長期而言將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可逆的損失。

2.目前相關研究的限制為何?

生物歷史資料的質與量仍是相關研究品質的關鍵。近十年生物資料雖快速累積,但綜觀氣候變遷對生物各面向的衝擊,臺灣相關研究仍有明顯缺口,包括極端事件衝擊、生理與演化適應、物候改變與種間交互關係、疾病風險等,尤其氣候變遷與其他生物多樣性威脅之協同作用,為保育極迫切之議題。

3. 台灣是否有應對調適策略?

為協助生物應對快速改變的氣候,許多國家採取「協助遷移(assisted migration)」的保育策略,將遷移、適應速度較慢之特有、稀有物種,以人為方式移至合適的氣候與棲地。台灣尚未發展這樣直接的調適作為,但台灣許多保育策略間接協助物種的氣候調適, 如林務局推動國土綠網計畫,以各種生態友善作法,串聯低地破碎棲地與既有保護區系統,執行得宜可維持生態系功能與服務,亦有助於物種遷移、適應氣候改變。

 

2022年03月02日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 石婉瑜

第二本評估報告書揭示極端氣候的衝擊將比原先評估的更為嚴峻,對部分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已產生不可回復的影響。目前全球已有33~36億人已居住在高度脆弱的狀況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短期內的氣候風險主要受脆弱度與暴露度的改變影響,較不會因為排放及暖化情境的不同而有差異。直指降低暴露度、脆弱度與提高調適能力有其迫切性。台灣多次被國際評為高危害地區,政府除了推動淨零碳排之外,對於調適與韌性的提升實在需要有更多積極的作為。

在風險的概念上,AR6 雖然沿用AR5的危害-暴露-脆弱度框架,但在詮釋氣候與社會經濟過程的關聯上已由較為簡化、單向的模式,改為探討氣候、社會、自然三個系統間交互作用的轉變對於氣候風險或韌性所造成的影響。這一評估框架強調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之間的依存關係以及公正、平等等議題,指出達成氣候韌性的路徑必需要有能源、土地、生態、產業、社群⋯⋯等各系統的創新轉變,才能達成全面轉型。

另外,AR6也再次強調城市氣候科學與調適規劃的重要性。此次的評估顯示暴露在高氣候衝擊地區的都市人口與土地持續增加,非計畫性的無序發展,可能面臨乾旱、缺水、高溫等巨大的威脅。因此當前台灣國土計畫的擬定與實施至關重要,可以協助管制不當的開發暴露於災害敏感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的調適策略中,本次報告首度收錄了「自然解方」,內容針對綠基盤策略有更為清楚的描述。然而,如同報告所指出的,相關科學仍有待更多在地研究。而台灣都市地狹人稠,要如何在高密度發展的城市中有系統性的重建綠基盤與相關生態系統功能,還需要有更多土地使用政策的創新與配合。

文獻來源:

[1] 更多氣候變遷下臺灣本土氣候危害與衝擊,以及農漁業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作為與相關資訊,可參考「韌性農業計畫成果資訊交流平台」與「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