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聚焦氣候資金與減碳承諾 專家強調資金來源是執行關鍵

 

 發稿時間:2024年11月05日

發稿單位: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11月11日(一)起,各締約國領導人將在亞塞拜然開啟長達兩週的全球氣候政策討論與協商,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三位專家分別從綠色財務、調適、減量三個面向分享今年國際上的討論重點。專家認為雖然今年COP29的討論以財務與資金分配為重,但資金怎麼落實到減量與調適行動,幫助各國調適氣候風險,並敦促各國提出更嚴格的國家自訂貢獻實現減碳承諾,才是讓全球有機會走上符合守住攝氏1.5度路徑的關鍵。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指出,根據去年的COP28盤點,減緩與調適需要的資金超乎預期。無論是已強調許久的減緩與調適行動、或是COP27確認建立的損失與損害基金(氣候補償),都需要鉅額資金來協助開發中國家轉型。現有的氣候財務目標設立於2009年,當時已開發國家承諾在2020年後,每年提供開發中國家1000億美元來因應氣候變遷。然而隨著時間推展,累積了更多的評估後發現每年1000億美元明顯不足,需要建立新的財務目標來支持各項轉型,這也是今年的討論重點「新的氣候金融集體量化目標(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 on Climate Finance,NCQG)」。

劉哲良分析,氣候談判脈絡下、募集及引導資金的方式,大概可由三種面向來觀察。第一個是「捐款」,如同現存於氣候公約架構下的幾個氣候基金,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已開發國家捐助,但這非常仰賴已開發國家的捐款意願。第二個是「借錢」,因應捐助的資金仍不足以補足資金缺口,因此近年國際上積極呼籲各級金融單位將氣候金融納入核心業務,以綠色融資方式將資金引導至符合氣候目標的路徑。第三個是由聯合國主導,成立全球碳市場,透過回饋碳權給已開發國家抵減減量責任做為誘因,把資金與技術引導到開發中國家,協助減量與減緩行動。

調適在全球談判中越來越重要,台灣大學防災減害與韌性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石婉瑜說明,去年COP28公布「阿聯酋全球韌性框架」訂定七大面向和四大交互步驟,確立全球調適目標的框架,今年的COP29預計討論更具體和標準化的評估方式,來檢驗調適缺口。然而調適面臨資金缺乏的問題,有別於減緩議題可以引導資金投資新技術的發展,調適行動的經濟誘因較不足,該如何找到創新財源,也是今年討論的重點。

石婉瑜也從城市韌性、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解方、災害治理機制三個面向分享他的觀察。首先是本次COP29會議將在城市議題上有更多著墨,若要提升城市的氣候韌性,地方的空間規劃需要做出更多貢獻。石婉瑜提到,今年主辦國預計提出「城市韌性與健康行動宣言」,強調以跨部門合作的路徑引導城市在都市化的過程納入減緩災害與調適策略。

石婉瑜表示今年另一個觀察要點,是討論如何藉由保育生物多樣性並且以自然解方來提升調適能力,包含減少氣候變遷對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衝擊,以及在調適規劃中採用自然為基礎的策略。其中,今年主辦國因應水資源分配首當其衝受到氣候衝擊,如乾旱、洪水、冰川消融,也預計提出與自然保育/復育相關的「水與氣候行動宣言」,可觀察其後續的效應。

石婉瑜以近期西班牙水災為例,提醒調適與防減災需要多面向的整合治理,這也是國際上呼籲設定調適目標,務實盤查調適缺口的原因。未來在氣候變遷之下,極端天氣事件的規模很可能超乎原有的預期,以及應變體系所能承擔的強度,在這個情況下各國除了要提升民眾的意識,更要針對調適落差提出較高標準的行動方案。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指出,今年的COP29被稱為「金融COP」,但重點不只是聚焦金融,也是達成守住升溫1.5度目標的關鍵。自從上次COP28的「脫離化石燃料」;今年的COP29各國開始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並提出2035年的減量目標;明年在巴西的COP30就要讓三次的COP匯流,討論怎麼落實NDC3.0。

就今年聯合國公布的排放差距報告來看,趙家緯指出現有的排放差距沒有縮減,即便各國履行所有的NDC承諾,我們都需要面對本世紀升溫將達攝氏2.6度的情境。根據報告評估,即使各國都達成淨零承諾,本世紀末我們也仍處於升溫達攝氏2度的情境,如何敦促各國在接下來的NDC3.0強化減碳承諾,達到守住攝氏1.5度所需的條件,在2030年減碳量要達2019年排放量的42%,將會是重要的檢核指標。

趙家緯根據今年的排放差距報告評估表示,未來國際上碳費很可能達到每公噸200美元,因此報告提醒,成本在200美元以下的新減量技術都是可投資的對象。另外風能與光電的發電量與設置量,亦將是國際上評估能否落實減碳目標的重要指標之一。趙家緯提醒,透過這次國際上在NDC的討論,我們該回頭去思考,台灣如何先提出更嚴格的2030減量目標,並後續落實目標,相關討論不能只在行政部門與智庫,更該在行政過程中與所有利害關係人一起討論,才是更好研擬NDC的方式。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