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2016年起政府陸續推動水域型太陽光電建置,並於屏東大武丁等四個滯洪池及高雄阿公店水庫,完成總計裝置容量約為4.3MW的建置。但近期由於民眾對於水域型太陽光電系統對環境、生態及農漁業產出的影響疑慮日深,此議題逐漸受到重視,水域型太陽光電的建置面臨挑戰。
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學者對此議題進行即時回應。學者認為透過更完整的在地化生態研究,並針對個別土地水體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太陽光電模組設計,才能有效尋求設施基地及環境和諧與共生。然而由於目前的預定設置地,皆不符合環評法,程序上無須執行環境評估,使民眾對太陽光電充滿擔憂。
台灣的水域型太陽光電設置規劃,始於2016年7月核定的「太陽光電兩年計畫」,初期預計總裝置容量為150MW,此外之前引發爭議的桃園埤塘太陽光電裝設,額外透過專案進行預計裝置容量為600MW。然而從去年至今,水域型太陽光電時常受到民眾的質疑,如七股漁電共生規劃、蘭潭水庫、烏山頭水庫、虎頭崁埤、大林埤、萬丹大排等等。在各種質疑的聲浪中,對於水源及環境污染的關心,以及在與農漁業發展相關的質疑,最為民眾所重視。
僅國家級濕地需環評 其他設置地點皆無生態調查
對此,台灣大學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丁宗蘇指出,目前地面型太陽光電設施裝設地點種類繁多,且其生態特性有極大的差異,但僅有國家級濕地需要進行環評。其他生態環境設置太陽光電的影響,目前了解不足,且無足夠法源支撐。
再者,在未提供更明確研究結果的情況下,太陽光電設置的合理性無從判斷。若植物只能生存於光電板間的縫隙,光合作用將大幅減少,原本的生態系,會變成是以分解者為主的生態系。水域生態系也一樣,光電板設置面積比例如果過大,藻類將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與氧氣,該水域生態系會變成以分解者為主的一潭臭水。
同時因每個地方所能容納的生物族群量都是有限的,大量太陽光電設施的設置,不僅截斷生態系的能量來源,也剝奪了生物的生存空間。
太陽光電造成的生態危害並非絕對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戴秀雄則認為,太陽光電設施所能影響的,僅限於遮蔭效果,其他的影響元素則可透過設計施工進行調整。太陽光電設施是否會影響鄰近的生態系,與其設計有關,並非絕對,而是比例或量的概念。
規模越大、越穩定的生態系,即使局部、有限度的利用,未必會對該地生態系造成不可回復的嚴重影響。但是,事前的充分調查、評估與謹慎的設計施工,就都是必須注意的環節。
此外,目前較常被使用的太陽能系統材質以矽晶或薄膜為主,一般雨水及空氣中的水分都不會溶出污染物。但在工業清洗太陽能板的過程,對於該地水質及水源的影響,仍存在疑慮。怎麼洗?多常洗?其執行的細節,也應該針對當地的生態情況進行設計及營運規劃。綜合以上等判斷,才能進一步判斷此設施是否造成汙染。
唯有全面進行生態調查與合理設計 才能減少民眾對太陽光電的發展疑慮
由於目前水域型太陽光電設施的設置,並未有生態環境調查的相關法律規範,造成設置地點的環境及生態資訊,相關的影響評估難以被公眾所了解,增加民眾對於綠色能源的不信任。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呼籲相關單位,應透過更完整的環境資訊與評估,合理設計太陽光電的設備與場址設置,以達成太陽光電與環境的共生,增加民眾對於綠色能源的信心。
聯絡人:蔡穎杰 博士後研究員
聯絡電話:0905-639372
電子郵件信箱:smctw@rsprc.ntu.edu.tw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網站:http://52.194.222.98
臉書社群:(請搜尋)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