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雞糞資源化處理模式與可行性
目前國內垃圾焚化廠,可藉由燃燒垃圾加溫鍋爐,再利用蒸氣鍋爐發電機去生產綠電。雞糞的熱值與一般生活垃圾相當,如能利用焚化爐處理雞糞,焚化爐可以將雞糞中之有機質與氮焚燒乾淨並生產綠電,將是一石二鳥之策。
閱讀更多「氣候模型低估大氣灰塵濃度」專家意見
2020年4月8日一篇在《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Climate models miss most of the coarse dust in the atmosphere」發現,目前的氣候模型在模擬大氣灰塵濃度時,都低估大氣灰塵的實際濃度。
閱讀更多「WeChat的資安疑慮」之專家回應
因為擔憂來自中國的微信和WeChat可能威脅美國資訊安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行政命令,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及民眾在今年9月20日後,和騰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騰訊)有業務往來。
閱讀更多「小型甲殼動物消化塑膠微粒」專家意見
甲殼類動物Gammarus duebeni (Lillj.)能將塑膠微粒消化成奈米級塑膠微粒(nanoplastics)。研究也進一步提出這類生物消化塑膠微粒將會是奈米級塑膠微粒產生的途徑之一。
閱讀更多一杯紅茶等於六顆蘋果嗎?飲用紅茶和中風風險的研究解讀
民眾一直有提問這樣的內容,關於「一杯紅茶等於六顆蘋果的說法」,這裡想詢問關於這樣內容的「瑞典研究」,關於成分和效用,這樣的比較方式是否正確?
閱讀更多「疼痛定義的改變」專家意見
在2020年7月16日,國際疼痛研究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40年來首次正式修訂了「疼痛」的定義,並在5月23日發表在醫學期刊《疼痛》(Pain)上。
閱讀更多從媒體社會學一窺臺灣科學新聞產製的影響因素
哪些因素影響科學新聞的產製?李美華教授參與的研究,從社會學的視野分析新聞消息來源並訪談記者,歸納臺灣科學新聞產製現況。也借鏡外國研究,探究影響臺灣科學新聞的多元因素。
閱讀更多從科技媒體勾勒SMC的角色:專訪科技新報資深採訪編輯陳建瑋
產製科學新聞的過程,不僅需要特定領域的科學知識,還有溝通與轉譯的功夫。SMC專訪陳建瑋,以瞭解科學記者的實務工作。究竟SMC還能協助媒體和專家哪些事呢?
閱讀更多肥胖稅事件之專家回應──醣分類
2020年05月,國內有立委提出擬針對高糖、高熱量的食物課徵「肥胖稅」,因此在國內開啟了一系列關於徵稅是否能有效降低肥胖的討論。對此,專家首先針對醣類分類、人體如何吸收醣類,以及每日攝取量等問題說明如下。
閱讀更多「家用監視攝影機的隱私風險」之專家回應
7月初,臺灣及外國媒體網路報導一篇發表在通訊領域年度盛會(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INFOCOM)上的研究。新聞表示,研究團隊分析中國主流家用攝影機上傳的數據,發現藉由這些數據,可能讓竊賊不用觀看影像內容,就可以推測家中是否有人,甚至可以判斷人在家中的活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