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研究預測全球塑膠垃圾將增加一倍」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科學》公開一篇使用機器學習模型的研究,預測全球塑膠污染情況,研究指出若維持現況,不做任何管理塑膠的改變,到了2050年,全球塑膠垃圾將增加一倍,製造塑膠與管理塑膠廢棄物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增加37%。但研究模擬了聯合國塑膠公約草案目前正在考慮的規範策略,發現結合其中四項策略,可減少約91%管理不善的塑膠廢物,並減少三分之一因塑膠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篇研究結果有哪些可供全球、台灣參考的,對訂定塑膠公約是否重要?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研究發現400年來最高海洋溫度危及大堡礁」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發現,大堡礁周圍的海水溫度達到 400 年來最高,威脅珊瑚礁生存。這份研究也再次證實,人類活動是造成全球暖化使海水溫上升的主要原因。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地球科學、海洋遙測、珊瑚生態專家,提供觀點,解析這篇研究,以及台灣近年珊瑚白化的事件、復育策略,及可能的挑戰。
閱讀更多

「樹木產生的異戊二烯會造成臭氧污染嗎?」專家意見

今年6月底,新聞報導環境部行文給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根據委託成功大學執行的報告,提到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的15種樹種,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建議避免種植。 然而,要評估種植特定樹木與減少臭氧污染之間的關係,需要涵蓋空氣污染、微量氣體分析、森林與植物領域的專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根據自身研究發表觀點,作為公眾在看待和討論種樹、臭氧與空氣污染的議題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閱讀更多

「紅樹林與海草床減碳方法學」專家意見

環境部於4月16日公告「紅樹林植林」與「海草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預計經專案小組審查通過後,成為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的方法學之一。若「紅樹林植林」與「海草復育」方法學正式通過,會成為未來企業取得碳權的方式之一,若取得碳權則可於台灣碳權交易所上架交易,或抵銷企業本身的碳排放。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