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能源 2021-11-16「COP 26協議」專家意見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國會議(COP26),於2021年11月13日晚間公布最終協議結果。成為第一個放入減少煤炭、化石燃料補貼期程的協議。然根據研究目前全球所承諾的氣候政策,尚不足以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本次COP26所簽訂的協定提供觀點。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能源 2021-10-28「全球太陽能發電裝置盤點」專家意見這份《自然》期刊的研究採用卷積神經網絡(CNN)與遞迴神經網路(RNN),訓練機器學習辨識遙測圖像中可設置10KW以上太陽能裝置容量的商業、工業等基礎設施。用以盤點全球工商業設施可裝置太陽能板的空間,研究發現可裝置量是過去預估的432%,應可達成減碳目標。近年太陽能設備裝置位置亦是台灣的相關爭議,這樣的盤點方式是否已可擴大應用,使不同地區更準確選擇太陽能板裝置位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能源 2021-09-17預防停電事故應成立專責監督單位今(2021)年5月停電事故頻仍,政府作出相應的懲處。但若無法建立有制度且長期的專責單位,協助與監度電力公司,很難落實管制、穩定電網供應。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能源 2021-07-20「臺灣汽電共生技術發展現況」專家意見近期因公投、停電等事件,能源成為大眾關心的議題。網路輿論也提到「汽電共生」是回收餘熱用於發電,有助於節能減碳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根據能源局2021年3月統計數字,目前臺灣汽電共生總裝置容量為6,535 MW,但在整體能源政策上,汽電共生扮演的角色並不明顯。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原因。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能源 2021-05-18「517緊急分區限電」專家意見2021年05月17日20點,台電緊急通知自20:50起,需緊急分區限電,這是本週第二次分區限電,預計影響約56萬多用戶。台電在記者會說明,此次須分區限電是因為夜間尖峰負載超乎預期所致。對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請教專家觀點。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能源 2021-02-19浮式離岸風機發展趨勢與挑戰水下基礎是以鋼鐵或混凝土建造,用來穩定離岸風機、抵抗環境作用力的重要結構,目前臺灣劃定開發的離岸風場,皆位於水深小於50公尺的淺水域,採用固定式基礎離岸風機。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能源 2020-12-14國際氫能發展近況與我國氫能發展契機世界能源需求逐年上升,而傳統化石能源逐漸枯竭,加上空氣污染與氣候變遷等問題,發展綠色能源、減少環境汙染與提升能源自給率已成多國政府之共識。在眾多能源技術中,氫能因具多元功能,成為當前國際關注的重要技術。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能源 2020-07-23太陽能板廢棄回收與再利用技術觀點現今全球環保意識高漲,驅使裝設再生能源成為改善氣候變遷的重要目標。太陽能因此成為各國推動綠色能源的主力,全球太陽能板裝置容量不斷增加,平均太陽能板汰換約在裝置完成20年後,略估2030年後將處理大量太陽能板廢棄物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能源 2020-07-01日食對太陽能發電影響專家意見今年6月21日下午台灣可見日環食奇景,但以太陽能發電而言,下午兩點多日食開始時,正是發電最為豐沛的時刻。因此日食會不會影響太陽能發電?對電網穩定會否有影響?成為民眾關心的問題。對此我們邀請專家提供意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