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5)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瑪麗・E・布倫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周邊免疫耐受性」(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免疫學家解析研究的重要性。四位專家皆指出,調節性T細胞與FOXP3的發現,改變免疫學的基礎認知,讓我們理解免疫系統的調控。
閱讀更多

2025諾貝爾生醫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大會決定將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西雅圖系統生物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的瑪麗・E・布倫科(Mary E. Brunkow),美國舊金山索諾瑪生物療法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的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日本大阪大阪大學的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周邊免疫耐受性」。
閱讀更多

「葉酸治療自閉症」專家意見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於9月22日(一)發表關於自閉症的爭議言論,聲稱找到導致自閉症的原因,以及可能治療的方法。小羅伯特·肯尼迪聲稱孕期服用乙醯胺酚會導致孩童發生自閉症,又稱亞葉酸(leucovorin)是治療自閉症的方法。
閱讀更多

「疫苗與兒童死亡個案相關性」專家意見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將於本週(9/18-19)召開免疫實務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為期兩天的會議將討論常規疫苗與新冠疫苗的流行病學更新、疫苗有效性、安全性更新與經濟分析等議題,討論方向可能指涉25名兒童死亡案例與施打新冠疫苗有關。
閱讀更多

「配偶間精神疾病相關性」專家意見

台灣、美國與丹麥的研究團隊8月28日在《 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發表一篇觀察性研究,探討夫妻間精神疾病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無論是台灣還是丹麥和瑞典的,所有配偶間的精神疾病相關性都呈顯著正相關。這表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更有可能與同樣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結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中國廣東爆發屈公病疫情」專家意見

台灣在今(2025)年8月7日新增一名境外移入的屈公病個案(自2025年1月1日至8月14日期間,共累積境外移入17起個案),疾管署也因應中國廣東省的疫情爆發而提升了國人至該區旅遊的警示至第二級。去(2024)年台灣從一月至八月的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為八例,而今年至今已累積至17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

「借助人工生殖和粒線體捐贈技術出生的嬰兒」專家意見

NEJM期刊發表全球首項臨床研究,證實用粒線體捐贈與人工生殖技術,可有效降低母親粒線體DNA突變被遺傳給下一代的風險,並成功誕生8名健康嬰兒。在英國與澳洲已有法規可依循做這類研究,幫助遺傳疾病風險高的女性有可以生育的選擇,不論是研究技術、法規制定、倫理討論,是否有可供台灣參考之處?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粒線體遺傳疾病、生物科技法律的專家解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