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大流行病協定」專家意見

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 78th)於5月19日至2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5月20日由大會所有成員國決定通過「大流行協定」,目的是應對未來可能的全球大流行疾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通過這項協定的意義,以及與台灣的關聯。期盼協助補充全球疫情治理的進展,也促進全球人類衛生安全的公共討論。
閱讀更多

「兩款阿茲海默新藥有望六月開放自費」專家意見

兩款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單株抗體藥物,即將於六月在台灣開放自費使用,臨床指引正在制定中。但目前這兩款藥物的效果來自國外臨床試驗,與實際臨床用藥情況可能不同,如何根據科學證據,正確的理解藥物效果與限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藥物的實際療效與可能風險,提供給公眾實用、審慎的參考資訊,期盼幫助公眾與病患和家屬做重要的決定。
閱讀更多

「下肢冰冷和沉重感可能是被低估的早期靜脈曲張症狀」專家意見

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 Heart)於今日(4/16)發表一篇研究,指出腿部對寒冷敏感以及腿部沉重感與靜脈曲張有關。這篇研究是觀察性的研究,無法推論因果關係,且依賴參與者自述症狀而非臨床診斷,尚未蒐集相關治療資訊。台灣專家建議我們怎麼看待腿部對冷敏感、沉重感的狀況與靜脈曲張之間的關係?
閱讀更多

「Cell期刊的HKU5-CoV-2病毒最新研究」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細胞》於本月18日一篇研究,由中國研究團隊發現,HKU5-CoV-2冠狀病毒與引發COVID-19的病毒SARS-CoV-2,都含有稱為「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置」(furin cleavage site)的特徵,可從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蛋白進入細胞。全球曾經歷COVID-19大流行,這篇冠狀病毒的研究引起社群媒體上眾多人的憂慮。為了提供正確、清楚的資訊來看待與討論這篇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研究意義與重要性。
閱讀更多

2024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4)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發現微型核醣核酸(microRNA)及調控基因功能的基本原理。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四位研究微型核醣核酸的專家解析研究的重要性。四位專家皆指出,發現微型核醣核酸顛覆以往對生命科學的認知,且開啟未來廣大領域的醫療應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