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Clubhouse資安與側錄的疑慮」之專家意見
重點1:目前Clubhouse的原始語音資料並未採用端對端加密(End-to-End)的保護措施,因此需要改善。
重點2:Clubhouse用戶的手機號碼、聊天室語音資料,以及聯絡人資料可能會被側錄,此問題雖然技術上可以克服,但因為Clubhouse管理的需求,仍然有資料暴露的風險。
重點3:Clubhouse用戶仍須謹慎的考慮對話內容,避免誤觸當地法律。
閱讀更多全球暖化已經無回頭路?《科學報告》刊登的氣候變遷研究爭議整理
2020年11月12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地球系統模型顯示永凍層會持續融化,即使2020年停止排放所有的人為溫室氣體〉(An earth system model shows self-sustained melting of permafrost even if all man-made GHG emissions stop in 2020)。
閱讀更多「紐約新冠華裔患者死亡率最高」之研究解析
該研究的死亡率是「住院患者」的死亡率(in-hospital mortality),住院患者多是重症或病危的狀況,不能代表所有的新冠患者。因諸多的研究限制,不能直接解釋成「華裔患者死亡率約為白人患者的1.5倍」;更不能延伸或擴大解釋成其他地區的「華裔患者的死亡率都很高」,僅能代表當時紐約市疫情開始爆發的公立醫院數據,不應誤導成是當時紐約市的所有疫情狀況。
閱讀更多「羽絨衣丟入洗衣機因靜電發生爆炸」之專家意見
近期流傳一則中國的影片,講述羽絨衣不可丟入洗衣機或接觸一氧化碳,否則會因摩擦產生的靜電,發生爆炸甚至起火。對此,Mygopen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解析該影片內容,判斷是否有錯誤解讀或易誤導大眾。
閱讀更多「環境DNA高通量分子條碼可以檢測深海魚類」專家意見
2020年11月04日,荷蘭研究團隊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發表一篇研究,採用環境DNA高通量分子條碼(environment DNA metabarcoding)技術辨識深海(深度大於1400公尺)魚類物種。
閱讀更多「英六旬翁換腎失敗再患淋巴癌 確診新冠肺炎後腫瘤竟離奇消失」之專家意見
2021年1月,有媒體報導引用英國血液學期刊的臨床報告,61歲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男性病患,在確診新冠肺炎四個月後腫瘤消失,指稱「因新冠病毒觸發人體抗腫瘤免疫反應所致」。
閱讀更多「再生水經濟效益」專家意見
目前臺灣將再生水用途限制在工業用水上,而且不得與人體接觸,再加上相較於自來水,再生水價格偏高,廠商無誘因使用再生水,以至於臺灣再生水產業一直無法發展其經濟規模。為釐清臺灣再生水經濟效益以及發展困境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回應釋疑。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