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文章 能源 2020-12-14國際氫能發展近況與我國氫能發展契機世界能源需求逐年上升,而傳統化石能源逐漸枯竭,加上空氣污染與氣候變遷等問題,發展綠色能源、減少環境汙染與提升能源自給率已成多國政府之共識。在眾多能源技術中,氫能因具多元功能,成為當前國際關注的重要技術。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12-10「華為的人臉辨識技術可以區分人的種族?」之專家意見AI的技術真的可以把人臉辨識到很細的種族分類嗎?有哪些因素會影響AI辨識人臉的效果好壞呢?對此,我們邀請專家釋疑如下:閱讀更多
環境 科學資訊 2020-12-082020年國際組織塑膠廢棄物調查報告摘要今日英國衛報報導國際組織擺脫塑膠(Break Free From Plastic)發布2020年的塑膠廢棄物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共蒐集了來自55個不同國家的346,494件塑膠廢棄物,有14,734名志工協助辨識品牌,其中63%的塑膠廢棄物可辨識品牌。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12-05「AI可以解決蛋白質結構預測的難題」之專家意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宣布他們開發的AI軟體「AlphaFold」可以藉由胺基酸序列,快速且準確預測蛋白質的3D立體結構。然而,預測蛋白質摺疊的結構為什麼這麼困難?用AI幫助預測還有那些必須考量的前提和挑戰?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12-04「AI協助縮短鋰電池研發時程」之專家意見2020年2月19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開發了一個結合機器學習的新方法,結果只花16天就在224個候選的充電方法中,找到最佳的鋰電池充電程序。目前運用AI協助研發鋰電池的侷限為何?這樣的技術有何特別,已經可以實際應用了嗎?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智慧機械 2020-12-01「AI主播報導新聞」之專家意見韓國的MBN電視台運用以真人主播「金柱夏」為原型的AI主播,順利播報了當天的主要新聞。由於AI主播報導新聞的影像十分逼真,立刻引發大眾熱烈討論。究竟目前AI主播可以完全取代真人主播了嗎?此技術的特點和和限制為何?我們邀請專家釋疑。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2020-11-302020年沒有颱風登陸臺灣的原因與影響專家意見今(2020)年至11月30日未有颱風登臺,距離上次全年都沒有颱風,已時隔56年。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紀錄,2020年颱風生成數量為22個,臺灣僅對5個颱風發布警報,其中只有1個颱風有發陸上颱風警報,且全數皆未登陸。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今年颱風未登陸的原因與影響。(12月2日更新)閱讀更多
環境 科學文章 2020-11-30台灣發展複合材料產業廢棄物循環及再利用的機會以目前台灣複合材料產業來看,估計約有30%的碳纖維會以廢料的形式出現,也代表著這些有價值的材料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或焚化爐焚燒。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