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SMC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earch results for "諾貝爾"Page 2

關鍵字「諾貝爾」搜尋到 44 個項目 :
2023-10-17

獲諾貝爾化學獎 量子點為何有產業化的潛力?

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研究量子點的學者,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舉凡顯示器、綠色能源、生醫領域,量子點展現獨特而廣泛的價值,無疑是當前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應該予以關注的重要領域。但究竟,量子點是什麼?為何此奈米材料近年成為科學與產業的熱點?
閱讀更多 獲諾貝爾化學獎 量子點為何有產業化的潛力?
2023-10-04

2023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蒙吉.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布魯斯(Louis E. Brus)及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獲得殊榮,表揚三位得主在發現及合成量子點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專家認為,三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奠定了量子點研究的基礎,為奈米技術創造革命性的發展。
閱讀更多 2023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2023-10-03

2023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和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阿秒光脈衝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此領域研究,專家認為,阿秒光脈衝有助於材料科學的發展,預期會讓半導體元件性能更進步。
閱讀更多 2023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2023-10-02

2023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 (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閱讀更多 2023諾貝爾生醫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2022-11-08

為何研究人類的古基因組演化可以獲頒諾貝爾生醫獎?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所長,斯萬特.帕博(Svante Paabo)。他研究大約30萬年前首次出現在非洲的現代人,和更早遷出非洲的古人類族群之間的關係,他的發現使我們更能理解人類如何進化、以及我們的祖先智人在人類進化史中扮演的角色。
閱讀更多 為何研究人類的古基因組演化可以獲頒諾貝爾生醫獎?
2022-11-01

「點擊化學」及「生物正交性化學」 為何獲頒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藥物的研發常涉及複雜天然物化學結構的修飾,如何利用理想的化學反應快速獲得目標產物,同時避免副產物的生成,則是化學家致力的目標。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即頒予符合上述需求的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克服傳統有機化學反應的限制,可高效率的結合兩個分子融合成單一化合物。
閱讀更多 「點擊化學」及「生物正交性化學」 為何獲頒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2022-10-05

2022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研究有重大貢獻的美國學者凱洛.柏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學者墨登.莫代爾(Morten Meldal)及美國學者貝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六位台灣專家即時解析,專家們皆認為得獎者是眾望所歸,近年頒布的獎項鼓勵化學家使化學反應更有利於操作、效率更好。
閱讀更多 2022諾貝爾化學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