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Nature期刊研究:氣候變遷影響登革熱的生物防治」的專家意見
2023年8月3日《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發布最新研究,結合蚊子族群的動態模型與實驗室環境中溫度如何影響沃爾巴氏菌的數據,再配合預測未來熱浪的嚴重程度,來了解全球暖化對澳洲的凱恩斯市、越南的芽莊市的可能影響,研究預測,未來的熱浪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推測更熱、更頻繁的熱浪可能會降低使用的沃爾巴氏菌來防治登革熱的效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閱讀更多「世界氣象組織觀測到史上最高溫」的專家意見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7月的第一週可以被視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週。世界氣象組織也表示,從六月底開始,所有的觀測數據都非常高,包含海水的溫度、氣溫。此外,南極海冰覆蓋的程度也創下史上新低,相較於北極,過往南極海冰的分布相對穩定,因此大幅減少的狀況是前所未見的。此外,世界氣象組織已觀測到聖嬰現象發生的前兆,因此世界氣象組織的專家認為,在聖嬰現象的加乘之下,預計會出現更多「前所未有」的紀錄。而現在只是剛開始。台灣怎麼應對高溫?
閱讀更多海水增溫使全球海洋珊瑚礁生態系缺氧 新聞稿
《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今(17日)發表海洋化學的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臣教授也參與其中,並證實多個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缺氧的海洋環境中。研究結果發現,過去海洋缺氧多發生在溫帶海域,但現在熱帶海域也已出現海洋溶氧量不足的現象。周文臣研究團隊在這次調查中證實,臺灣東沙環礁、太平島等五處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中重度缺氧的生存環境中。這份研究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
閱讀更多「海水增溫使全球海洋珊瑚礁生態系缺氧」專家意見
最新研究發現,因氣候暖化的關係,全球多個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缺氧的環境中。今(2023)年3月17日《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
閱讀更多「IPCC AR6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的減緩」重點摘要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4月4日台北時間23: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IPCC AR6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的減緩」專家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4月4日台北時間23: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錄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並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國際重要報告之觀點。
閱讀更多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 記者會新聞稿
昨(2/28)日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最新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AR6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再次呼籲各界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衝擊,並立即展開應對政策與調適行動。
閱讀更多IPCC氣候變遷與調適報告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2月28日(一)晚間19:00發布最新的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對此邀請三位專家快速解析,這份國際重量級報告的重點。
閱讀更多應對氣候風險 制定調適策略
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各國雖然提出「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但只減少碳排放,並不足以應對短期內,國家、企業乃至社區與個人,可能遇見的氣候風險。找方法減少社會受氣候變遷損害的「調適研究」,是因應氣候災害,使國家與社會能快速從災害中復原的關鍵。
閱讀更多